农村电影放映员传播研究
2024-04-17傅竹燎
摘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作为现代宣传媒介大规模进入农村,放映员发挥着巨大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幻灯媒介出现,同时结合传统文艺表演,对新中国早期旧观念的剔除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着眼于电影地方史、人物史研究,搜集整理全国各地的电影史料,旨在完善电影地方史、事业史等。从浦江县流动电影放映员这一缩影大体可以窥见中国农村电影发展过程中这一群体的面貌和历史作用。方法:文章以浙江省浦江县为例,结合口述史和档案分析放映员在传播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将放映员与另一电影史上特定的弁士作类比,分析放映员对推动流动电影发展的作用。结果:电影放映通过幻灯媒介互动,放映员承担多重角色,幻灯媒介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流动电影最初出现时与当地文艺形式“道情”相结合,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表演形式,更有利于农村电影传播。结论:农村电影放映员在中国农村电影传播发展史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是知识科普、文化传播者,还是宣传模范,其本身就是传播内容。
关键词:流动电影;放映员;传播;农村电影
中图分类号:J943.2;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3
0 引言
1949—1966年中国大陆电影创作与相关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即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之前的这段时间,构成中国当代电影史的一个特殊断代,一般称之为“十七年”电影[1]。在这个时期,电影这一新兴媒介首次大规模进入基层群众的生活。当代电影史有其独到的把握矛盾的优势,即以艺术社会学角度,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把握一定时期电影运动的主要矛盾,来解释当代电影发展进程中的各种运动现象和事件。将“十七年”电影现象概括為正确路线与极“左”路线,或专家派和政工派斗争史,但它又不足以概括“十七年”电影与内外部因素的全部关系。这些内外部因素包含政治、技术、经济的作用,艺术家审美取向、艺术技巧、文化底蕴、价值观的作用,以及市场和观众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综合史”电影史学观念出现,更关注主题背后操作主体的力量以及银幕表象下隐藏的深层意蕴。
人物史是电影史研究中较为缺乏的一种。人的活动能够局部改变历史的发展面貌和某些具体结果,人的作用最能体现历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电影史应不仅仅是电影的历史,还应成为电影人的历史。
浦江县地处浙江省金华市,现有常住人口近40万,是一个山区小县。改革开放之前主要发展农业生产,交通相对闭塞。该地区农村电影的发展状况与放映员队伍建设和其他地区相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浦江县农村电影多为国办影队在各放映点巡回放映。影片内容大多配合当时政治运动、形势教育和“中心”任务。七八十年代,国家无息贷款扶持政策促进了农村电影市场的繁荣,全县农村电影放映单位不断增多。至198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不同性质的农村影剧院9个,放映队32支,农村流动放映点436个,农村电影放映基本普及。放映队分为国办电影队、公社电影队以及乡镇电影队。1970年9—10月,白马、中余、石宅、花桥、堂头5个公社首批建成8.75毫米队,每个公社招“赤脚放映员”3名,经培训后上岗放映。
1954年,浙江省电影放映队407小队在浦江县巡回放映,由县委宣传部向各区分委下文,排定放映点路线和放映日期。因放映点有平原也有山区,须翻山越岭,所以放映路线毗连就近而定。1953—1958年,全县约有流动放映点20余个(大多为区乡政府所在地),每月巡回放映一次。每年电影观众近20万人(次)。区乡政府附近的群众能经常观看电影。
1958年9月至1975年底,各国办电影队划分映区,每映区划分一至几个区(乡),下设若干放映点。随着电影放映单位的增加,放映点增至200余个,每个放映点平均每月放映一次。1976年后逐步普及放映,在平原生产队设点,山区10户以下的自然村均列点。分大点、小点,一般大点半月放映一次,小点每月放映一次。1990年底,全县415个行政村,1209个自然村,共设436个放映点。2002年,农村电影院队停办,放映点随之消亡。
1 放映员的能动性对流动电影的线性传播建构
1.1 电影放映通过幻灯媒介互动
在“十七年”的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中,放映员的身体技术使电影在落后的自然环境中也得以成功传播[2]。在以乡土性为基本底色的基层社会,放映员在放映过程中与观众互动,面对观众强烈的地方性、针对性需求,幻灯这种特殊的媒介由此出现。工作人员通常身兼数职,既是放映员,又是解说员,还是配音员。幻灯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幻灯具有群众性,放映员通过该媒介解决了观众不懂普通话、不懂故事内容的传播障碍。同时,文本上的宣传策略也紧扣群众,直击群众最想知道的内容。幻灯还具有原创性和地方性,放映员不仅用它来播报新闻,也宣传当地好人好事,取材于群众身边事。王仲英表示,他们一般通过白天不放映的时间走街串巷,收集素材,绘制幻灯,以便晚上来播报。“群众对此倍感真实可信,对出现在幻灯上的身边人感到羡慕。”放映队还有政治任务,在电影主片放映之前,王仲英所在的35毫米放映队会播放紧跟当前形势配合中心工作的宣传内容,学文件看报纸从中挑拣精要的,根据内容和情节创作成宣传画,制作幻灯片,放映时一张一张放给观众看,配上解说,直观且容易理解。
这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媒介,不仅契合当时观众的接受能力,还因为它在放映和影像原理上与电影非常相似,促使观众对电影和幻灯有了共通性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幻灯在基层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普及工作,村民观看电影的障碍已经基本消除,幻灯的传播作用逐渐变小,国家统一发放的幻灯的地方性和原创性大大减弱。幻灯在流动电影放映全盛期辉煌过几十年,以独特的介入与结合方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十七年”时期最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与后来的电视媒介共同织就了一个大众媒介的传播网,联结了国家、社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3]。正因如此,中国农村基层一直以来发展缓慢且依靠传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传播模式被改变。
1.2 电影放映与道情结合
和其他传统技艺的融合,成为电影媒介的一部分,为了适应这种新媒介,村民会借助已有的媒介来适应新媒介。放映包括快板、说书等内容,节奏韵律协助,调动了群众的听觉注意力,为理解视觉画面提供了基础。浦江特有文艺形式——道情,也是重要的放映内容。电影和道情在融合之前有过冲突。流动电影最初出现时,抢占了戏曲表演者的生存空间,后来与当地文艺形式道情相结合发展出一套多种文艺形式结合的表演形式[4]。
道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浦江道情俗称“唱新闻”,自清朝以来就广泛流行,用的道具很简单,即胡筒鼓与一副竹拍。表演过程中,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根据剧情模仿男女老少的声音,甚至能模仿风雨雷电和各种动物的叫声。“唱新闻”用浦江方言土语演唱,这样妇女老少都能听懂。内容分正本和摊头两类。浦江传统的剧目正本总共有120多本,摊头有50多个。正本分单本和连本,单本比较短,一个晚上唱完;连本比较长,要唱几个晚上。
起初电影作为新兴媒介出现,挤占了道情的表演空间。陈约苟表示,自从农村露天电影多起来之后,大家都喜欢跑到晒场去看电影,不管唱老戏还是新戏都没人听了。而后,电影与道情有了结合。公社干部开导这些唱道情的艺人,露天电影与道情抢地盘,道情也可以参与进去,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编自唱搞宣传。比较短小的摊头,如《农业纲要四十条》《计划生育是国策》等,在电影放映之前唱。“我也曾去唱过很多场,唱过政治性强的,也唱过一些科技种田、怎么育苗的,内容是电影放映员提供的,怎么唱,大多数是我们根据道情的特点编起来,要让干巴巴的东西尽可能通俗、风趣,要让老百姓爱听且记得住。”除了道情表演者,一些农村电影放映员也亲自上阵,学唱道情。平安乡一个电影放映员叫朱祖鑫,积极配合中心工作,自编自唱《计划生育是国策》《两个五分头》《平安机械化》等节目,在巡回放映中逢场演唱。电影和道情两种文艺形式在此刻达到了合一。
2 放映员的形象角色分析
2.1 放映员作为科普知识、文化传播者
除了故事和新闻片,科教片也是农民喜爱的内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种植养殖特点,放映员积极向上级发行部门争取适时的科教影片,及时给农民事先指导。统计显示,单是《紧凑型高产玉米》《鱼生病以后》《畜牧场生态工程》《柑橘黄龙病》几部科教片,就在浦江全县共放映2063场,观众达18.49万人(次)。1987年3月至4月,浦江县联合举办首届“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在全县城乡映出彩色科教片,30个放映单位映出354场,观众22.225万人(次)。其间,许多放映单位根据各行政村的特点拟定节目、场次,编画科教幻灯片映前宣传,并为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村上门专场放映。
农村题材的科教电影比故事片、新闻片更加贴近农民,指导意义强,因为很多内容直接反映农村现实,直接关系农民的生活和种植养殖项目,因而更具有为农民服务的特征。对于这些片子的放映,农村放映员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往往先看,在反复观看中理解影片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影片的科学知识点与技术操作要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本地话解释给农民听,最大限度地将知识传授给广大农民,普及科学知识[5]。
2.2 放映员本身成为宣传模范
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放映员的可见性迅速提升,不仅高频出现在公共空间,还频繁出现在大众传媒中。放映员放映途中的事迹被广泛书写,原本的传播者成了传播内容。在流动电影出现以前,放映员的形象自镍币影院出现之后一直是不可见的,在放映间里默默完成幕后工作的放映员或许会直接被自动数字放映机替代。因为流动电影的出现,放映员的形象被公众看见,被广泛当作宣传符号,成为劳动模范的代表,像内蒙古侯永红等乡村电影放映员几十年如一日,运用一台电影放映机、一个汽油发电机、几盘胶片、一张幕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年四季奔波在茫茫草原,风餐露宿,经常跑几十上百里路为一两个蒙古包里的几个牧民朋友放映。不少农村放映员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农村、农民服务。
3 结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工业化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电视、VCD快速走进农村,农村电影初现衰落迹象,并日趋萎缩。1993年,全县共有从影人员110名,是浦江电影从业人员历史之最,但之后农村电影日益萎缩。
1995年浦江县劳动人事局先后两次下文共招转23名乡镇电影放映员为农民劳动合同制工人,1996年县委办〔1996〕42号《关于批转<关于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下发,并在杭坪镇率先开展“人均筹资2~3元钱,电影看一年”活动。尽管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村放映员也坚定信念坚守岗位,但依然难以止住电影市场步步下滑、节节败退之势。浦江县1988年和1999年两个年度同比,放映场次从1.042万场减至300余场,观众从1117.5万人(次)减至11万余人(次)。
正是有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放映员的下村播映,农村群众才或主动或被动地跟上了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脚步。同时,农村电影在中国政治和社会变迁中的特殊文化功用也得到了彰显。这是中国农村独特的风景,也是中国农民特有的福利。这条线就像一条粗粗的缆绳,拉着农村电影之船航行在中国电影史上,航行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河流上。这条线连接着散落在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人的手,那就是为中国农村电影发展刻苦钻研、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常年奔波的流动电影放映员,是他们用青春和心血成就了中国农村流动电影曾经的辉煌。他们是不辞辛劳的电影纤夫,他们曾在最底层的河滩上一步一步行走。放映员从多方面造福中国民众,其价值难以估量。
参考文献:
[1] 石川.“十七年”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与写作[J].电影艺术,2001(5):112-118.
[2] 周晨书.“十七年”农村电影放映再审视:放映员的身体作为媒介[J].当代电影,2019(10):54-59.
[3] 杨曦.国家意志与大众媒介的契合:“十七年”时期的幻灯放映模式与社会角色扮演[J].北京電影学院学报,2019(8):99-106.
[4] 郭燕平.农村性别观念的现代性改造:以20世纪50年代陕西地区的流动放映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6(6):28-41.
[5] 李镇.行走的人民电影:20世纪50年代电影放映队研究[J].当代电影,2019(10):43-49.
作者简介:傅竹燎(1998—),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