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023-04-2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215103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目标作业

郁 盛(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215103)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法,着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思考和发展进行连续和综合的评估。与传统的单次、终结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注重发现学生强项和需改进的方面,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观察、学习记录、作业批改、个人反思和小组讨论等。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记录、作业完成情况和自我评价也可以成为评价重要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让评价活动有据可依

语文单元教学是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以一个个独立的主题或话题为单位,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教材中每个语文单元通常由一篇或多篇相关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或知识点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每个单元教学中,教师会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讨论、阅读理解、写作等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目的。鉴于此,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首先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且要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使他们清楚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也为后期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和特点,尽量使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可完成性,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又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进步和成功体验。教师还应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共识,以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自觉追求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括《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四篇文章,均围绕“亲情”主题展开,可设计“美好亲情”大单元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本单元多篇课文的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意义和情感表达。例如,《秋天的怀念》需要把握母子两人的形象,领会文章的表达特色,并深入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感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展现的美好亲情。比如,思考《秋天的怀念》中母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情感态度。同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体验和反思,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意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比如,将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收集学习成果和表现

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时,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评价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评价的目的、评价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首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获取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参与度。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互动情况和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学习记录也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学习中的关键点、思考和收获。比如,通过学习记录的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业批改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和问题,包括书面作业、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质量。小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一个核心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和交流,了解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教师能够更全面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好亲情”大单元教学时,过程性评价可以选择多种评价方法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如通过书面作业来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散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书面作业来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展示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如下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散步》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描述一下散步的情景,包括参与散步的人物、地点、时间等。(3)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4)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细节和事件,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5)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请谈谈你的理解。(6)通过阅读《散步》,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和思考? 这些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回顾和分析课文内容,以展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并通过书面作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评价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深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批改作业时,可以针对学生回答给予具体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表达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自评热情, 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价值,除了课堂表现、学习记录、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常规评价方法,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并为其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比如,通过个人反思和口头表达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在个人反思和口头表达中,教师则可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收获,并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指导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之处,并识别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成果、学习表现或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表达是否准确清晰、理解是否深入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回顾学习收获和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为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制订改进计划。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动物的相处”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在引导学生学习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如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理解作者意图等。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情况。比如,思考以下问题:(1)我对这些文章的理解程度如何? (2)我在识别关键词方面有哪些困难? (3)我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学生根据反思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自我评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估自己在识别关键词和把握作者意图方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识别自己对某些关键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对作者意图理解不够准确的问题,进而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需求。

四、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

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其中,反馈环节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自我改进意愿。在给予反馈时,教师应具体明确,既要强调学生优点和进步,也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建议和指导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反馈要注重积极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也要坦诚和真实,帮助学生看清自己不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解答他们疑惑和困惑,促进他们思考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反馈信息,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并提供更具体指导。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个性化提供支持和指导,激发他们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目标。

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动物的相处”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探讨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相处的道德问题。学生根据本单元中的情节和描写,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比如,人类与宠物的关系、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等。在讨论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并互相交流和辩论,进一步加深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表现,帮助他们发展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目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我们的目标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