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04-22李文才湖北省天门中学431700
李文才(湖北省天门中学 431700)
高中化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复杂,将项目化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以项目引导学生学习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项目开展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化学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增强自身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唯有在兴趣的驱动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学习中,让学生以饱满热情投入项目化内容探索中,打造高效化学课堂,让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2.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项目化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环节设定均有一定的意义,如问题驱动、知识需求、项目探究、创新以及评价反思等。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作用,教师应紧密结合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情设定项目主题,优化项目实践,让学生在项目化内容引导下完成实践工作,促使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得到升华与迁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从而真正达到增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3.有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化学观念
为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在面对问题时能快速找到解决思路与方向,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将项目化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和化学思想,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化学问题和理解化学知识,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观念,为强化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
1.明确项目主题,掌握背景材料
实施项目化学习模式,教师应该先设计明确的项目主题,确保项目主题设立的适当性。因此,教师除了要结合教学具体内容与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外,更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化学认知水平及经验。项目主题的设立不能过于狭窄,可以是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也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明确的项目主题引导下,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为提升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如在教学“溶液的酸碱性”一章时,可将监测校园的酸雨状况作为项目主题。在项目开展前,教师可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特点为其分配适当的项目任务。然后,安排专门的小组成员负责文献资料整理,指定某一小组成员负责实验报告撰写。通过全面做好项目开展准备工作,以明确的项目做指引,增强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项目学习模式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项目书的设计。通常项目书设计包括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两个部分。细分为两大部分,又可拓展出诸多内容,如项目展示介绍、项目规划确立、基础知识讲解等。以上内容需要学生提前根据项目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仔细筛选,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为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创设良好的项目情境,促使学生合作学习
在项目学习实施中,项目任务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在设计项目时,教师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项目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还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实际用途,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预期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如在实施项目“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魅力”前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某品牌白酒的宣传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时,教师顺势提问“你们知道人们是如何利用粮食制造出白酒的吗?”对于此提问,大部分学生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对此有了一定的认知,而通过本项目,学生对白酒的认知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从而对白酒如何酿造的过程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重要的助力,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相关材料,如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为深化学生参与程度,教师可让他们自主收集实验所需的其他材料,如酒曲、糯米等。既让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3.规划项目实施,撰写项目报告
确立项目主题后,接下来便应对项目进行规划并实施,这也是高中化学应用项目学习法最核心的环节。为确保理想的实施成效,教师也要参与学生项目规划的计划过程,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帮助,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的储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让项目开展能顺利进行,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如教学“乙醇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后,便可以设计“制作简易酒驾检测装置”的项目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在课堂上展示小组项目成果。为确保实验项目顺利推进,教师应在学生实施项目时给予适当指导,指导学生查阅乙醇致人酒醉的原理,并将这些酒精监测装置的资料进行统筹整合,随后将酒驾的危害及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作为图文或视频,并全面走访交警部门关于查处酒驾的情况,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同时,根据乙醇和氧化铬的反应原理来设计酒精检测装置的图纸,再依照图纸制作实物。最后,通过全方位验证简易酒精检测装置应用的可行性。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全面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分析学生学情,立足生活开展项目化学习
高中化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应始终坚持学生方是项目主体的原则,还需要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认知,并统筹结合思想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来设计合理的项目内容,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强化他们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能力。
如教学“无机物性质”时,便可设立“检测水泥中钙含量”教学项目。将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建筑材料引入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又能切实激发他们的探索新区。与此同时,水泥在现实生活中虽常见,但部分学生却对其构成不甚了解。大多学生仅认为其是泥与水的结合体,殊不知水泥不仅成分复杂,且与硅、钙相关。此外,学生在检定水泥中的钙含量时还会综合运用质量法、气体法等化学测定方法,而学生原本的单一变量思维也会在测定过程中发生转变。最重要的是,项目将检测水泥作为重要内容,使学生在进行项目探究中能够更加深入认识化学知识,强化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以达到强化项目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的目标。
5.补充内容衔接,布置项目作业
部分学生可根据背景材料与项目内容完成项目报告,但因初次完成报告内容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这就可将之作为项目作业来补充与衔接,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去定位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同样以“制作简易酒驾检测装置”为例,在学生完成项目汇报,教师便可将市面上销售的便携式酒精检测仪引进课堂,现场演示其检测不同浓度酒精喷雾的实际效果,创设出极具真实的酒精检测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还可围绕该主题布置项目作业,如要求学生以此为主题设计倡议书,呼吁亲朋好友拒绝酒驾。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认知,更能端正其生活态度并真正意识到酒驾的危害。
6.及时开展项目化学习评价,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1)关注过程,多元评价
新课标尤其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更高关注并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实施项目学习法,教师可综合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如此,既能确保评价的全面、客观与公正,又能让学生对自身探究水平产生正确认知,继而夯实学生持续发展基础。
如在开展项目合作时,便可指派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记录组员的参与状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成员,帮助其了解自身不足。随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从而达到相互补充与扬长避短的目的。
(2)课堂练习,教师评价
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检验,更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而言,虽大多能够掌握其中知识,但也要适时巩固方能加深学习记忆。教师需在有效的时间内,以练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对作业完成情况做出适当评价。如当学生完成了自制米酒项目后,便可向其提问“为何饮用绍兴甜米酒时会同时品尝到酒味与甜味?”“绍兴甜米酒中甜味的来源为何?”对于学生答案,教师均给予鼓励与表扬并肯定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如此一来,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又能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采用项目学习法,对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为确保新教学方法的引进能切实发挥作用,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真实学情并积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设立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