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为本”的科学幼小衔接家庭支持策略

2023-04-22北京教育学院10012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幼小书写家庭

薛 飞(北京教育学院 100120)

当前,幼小衔接的研究多集中于幼儿园或小学阶段衔接机制的探讨,家庭作为儿童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域,家长的衔接意识以及教育参与质量对科学幼小衔接起着关键作用。家长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却缺乏科学的指导与方法,造成许多孩子还未入学就承担过重的学业压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一、家长应坚持“儿童为本”的科学幼小衔接

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儿童为本”原则。这就要求“坚持儿童为本原则,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儿童为本”体现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价值导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前阶段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等名义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线下学科培训得到有效治理,基础教育生态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幼儿园与小学双方在逐步建立双向衔接的机制。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家长的随机访谈发现许多家长依然对“幼小衔接”存在焦虑情绪,家长的焦虑主要集中于学业方面。家长作为幼儿园与小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和学校协同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十分必要。

目前,仍有部分家长采取网课或教育APP 软件让幼儿进行拼音、识字、英语、数学等方面学科在线学习。最近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小衔接中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攻坚行动项目组对北京市6238位幼儿园大班家长关于入学准备的观念和行动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占到85.3%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上小学前需要进行入学准备,56%的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状况存在一定担忧。对幼儿各方面准备困惑排在前两位的是学习准备和生活准备。这就需要从儿童文本的视角,针对当前家长指导入学适应中比较困惑的问题,聚焦生活与学习两方面,提出若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借鉴、可操作的具体策略,以保证家园、家校合作中完成幼小阶段的科学衔接和顺利过渡。

二、以“儿童为本”幼小衔接的家庭生活准备

家庭是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与愉快的生活氛围对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使家长高质量地参与到孩子的入学准备中。

1.物理环境准备

家庭的物理环境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信息。物理环境不仅影响孩子的体验感受,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物理环境中的要素(包括照明、声音、气味、移动、秩序和美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和参与感。在幼儿阶段,多数的家庭中会设置以“玩具、图书、地垫、衣柜……”为主的活动空间,以满足3~6岁的孩子运动与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出于安全考虑以软性的家具居多。幼儿升入大班,在儿童房间可以单独开辟出一处明亮、安静、整洁属于儿童的独立学习空间。

低龄儿童的听觉非常敏感,注意力容易受听觉环境的影响,在室外噪声以及室内电脑、电视机、成人谈话等干扰下很难集中注意力,蒙台梭利提倡经常性的安静时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注意、发展抑制性控制,并使他们对环境中有用的信息更加敏锐。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逐步养成由“动”到“静”的习惯,动静结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学习。

安排适合孩子身高可调节的书桌与座椅,将孩子日常阅读的图书摆放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根据儿童兴趣以及不同学习主题定时更换书籍。幼小衔接阶段正是儿童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阅读环境的创设对于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也有利于帮助儿童更顺利地从口语发展期过渡到书面语的发展阶段。同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挑选、购买文具,如书包、铅笔、橡皮、铅笔盒和本子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的物品做标签,在前书写阶段,鼓励他们沿着“图画”“标记符号”“名字书写”的顺序逐步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整理自己空间与物品的机会,(衣物、书籍、文具、玩具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做事情的条理性和秩序感。

2.生活方式准备

上小学后生活作息时间变化带来的生物钟的改变,儿童睡眠时间大约会缩短1~2个小时,不少学校不再有午睡时间。家长应督促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按时起床、睡觉,做到每天上学不迟到。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物品(衣物、图书、玩具、用具等),熟练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锻炼孩子根据温度变化主动穿脱衣服,学会系鞋带、倒水等。养成自主饮水、上厕所的习惯。培养劳动能力,鼓励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摆放碗筷、洗袜子、垃圾分类等,帮助儿童树立自己是生活主人的自信心。

在公共场所创造机会提高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带孩子到陌生场所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建立基本的空间方位感。学习识别不同的标识、标志、参照物,学会辨别方向。遵守社会秩序,学会排队、找座位。注意文明礼貌,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学会控制音量。增强安全意识,了解校园、社区、交通等不同环境中的安全要求,学会保护自己。家长主动为儿童寻找适宜社交机会,扩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范围,可以经常参与跨家庭、跨社区的丰富的社会活动,给儿童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的机会。

3.家庭情绪氛围准备

情绪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儿童成长中始终保持着与养育者之间保持着密切的情感联结。在学段的过渡时期,成人应该多关注儿童社会情感的稳定发展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营造良好学习的情绪氛围,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每位家长最重要的事情。家庭中追求一种快乐的、充满创造性并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向往学习,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家长不要因为学业压力而对孩子乱发脾气,以积极、尊重、接纳的态度鼓励孩子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识别孩子的情绪,不能急躁,保持耐心,用平等、平和的语调语气与儿童交流沟通。遇到孩子暂时无法理解的问题和无法解决的困难,站在儿童认知水平,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研究表明,持续性的压力可导致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的损失,会影响记忆和信息加工。当人感受到恐惧和威胁时,并不是只有我们的情绪和思维受到影响。一旦杏仁核感受到威胁,一连串的生理反应随之而来。杏仁核加工的信息触发下丘脑,它可以激活应激激素的分泌,让身体做出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促进身体的改变,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增加、肌肉收缩。

三、以“儿童为本”幼小衔接的家庭学习活动准备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与孩子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学习活动计划,如每天安排20~30分钟开展亲子互动学习活动。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对儿童学习不应片面理解为孩子单方面拼音、识字写字或计算静态的学习方式,而是调动儿童多种感官、采取多种表达方式(写、画、说、表演等)与成人之间的积极互动。这种亲子互动学习绝不是家长的“教学”时间,而是要体现儿童主体性,让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互动时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发现、谈话讨论、运动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也是能增进亲情和家庭幸福感的宝贵时间。亲子之间可以开展阅读、智力游戏、口语表达、前书写、科学探究和体育运动等多种学习体验,这些学习体验活动介于幼儿园阶段无目的的单纯游戏活动与小学具体的学习任务之间,活动对幼儿的注意力、思维智力、工作记忆、语言能力要有一定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特有的富于想象力语言、绘画、肢体动作、歌唱、舞蹈等多样化表达方式,注重对儿童思维的引导,不以他们对具体知识的机械记忆与掌握程度为评价尺度。家长抱着共同探究、支持的态度,多倾听孩子表达,耐心沟通,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活动。

读写准备是学习准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家长普遍关注的。读写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独立和灵活地发挥语言功能的能力水平。家长在帮助孩子做读写准备时,不应简单以识字量和写字量作为读写能力的衡量尺度。对于早期阅读活动有效性,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口头对书面系统中出现的词汇、语言结构、叙事方式以及思考经验的运用情况。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为确保孩子们接触到高质量的作品,成人需要检查书籍的语言、插图、内容提供的挑战范围以及能否满足儿童深层的心理需求。高质量的语言材料包括有趣和不寻常的词汇、现实的对话、幽默和模糊的语义以及多种写作风格。优质的图画书提供的信息内容可以扩展孩子当前的兴趣并引入新的兴趣。

在书写准备方面,家庭中可以为孩子准备触手可及的画笔和纸张,共同确定一个有趣的主题,如:“春天的事物”“大的事物”“你喜欢的东西”“自己的名字”,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学前阶段的孩子有前书写的兴趣,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表现,“画图”“画字”,不以书写规范汉字作为评判标准。书写活动不应被狭义地理解为“写字”,它可以融入幼儿园、家庭、游戏或其他类型环境中,包括户外区域、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各个角落,任何集体环境中都可以为书写设定一个特殊的位置。家庭中空白的购物清单、留言纸、日历、杂志和报纸;医院的病历、处方和体温表;院子里的植物标签、地图和留言板;厨房里的食谱和食品包装等都可以为儿童提供广泛的书写机会和材料。与这些真实书写情境的互动有利于儿童建立文字与语言符号的内在关联。除了书写能力的培养,在书写过程中,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定时缓解视力疲劳。

猜你喜欢

幼小书写家庭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家庭“煮”夫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恋练有词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