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优化策略
2023-04-21丁懿楠 吕冬娟 郭凤林
丁懿楠 吕冬娟 郭凤林
【摘 要】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具有視野开阔、内容丰富、组配灵活等特点,可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文章以7种国际关系类CSSCI期刊《专家笔谈》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栏目文章主题、摘要、关键词进行统计,考察《专家笔谈》栏目策划的动因、内容特征、作者构成、组配方式、下载影响、引用量等因素,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优化策略主要有:加强理论构建,推动“中国学派”发展;回应时代需要,支持学科建设;深耕学术议题,提升组稿作品的对话性与思辨性。
【关 键 词】《专家笔谈》;栏目建设;选题策划;学术期刊
【作者单位】丁懿楠,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论坛》编辑部;吕冬娟,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郭凤林,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影响力排名及数据库建设”(2021JS003)的阶段性成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讲好‘党史’故事”(2022ZX01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3.012
期刊选题策划是对整个期刊活动的事前谋划,是为了达到特定办刊目的制定有关策略、政策和详细的运作计划并付诸实施的过程[1]。精品期刊应以特色栏目的创建为基础和依托打造学术精品,这也是衡量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2]。《专家笔谈》(又称“名家笔谈”“笔谈”,是期刊专题策划的一种类别,以下统称《专家笔谈》)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特色栏目,指学术期刊在进行充分调研、研判学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某个重大特定选题或系列选题,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撰文组合刊发的组稿形式。《专家笔谈》栏目策划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及时效性,起到关注国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回应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和疑难问题,引领学科建设及发展方向,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凝聚高水平作者,促进学术共同体形成的作用,可以集中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视野、学术敏感性和组稿能力。与普通论文相比,《专家笔谈》的文章集中阐述某一特定主题,以文字为沟通媒介,实现期刊、作者与读者间的深度思想交流,产生知识聚合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策划主导力强、作者影响力大、研究角度多、组合方式灵活、成稿速度快、知识密度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日益成为学术期刊青睐的策划及组稿方式。
但是,《专家笔谈》这种组稿形式在实践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如何,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哪些因素?国内目前对这一问题尚缺乏专门研究。为此,本文拟以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的《专家笔谈》文章为研究对象,考察《专家笔谈》栏目策划的动因、特征、影响引用量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优化《专家笔谈》栏目建设提出可行建议。
一、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建设现状
为研究《专家笔谈》栏目选题策划的来源、特征及效果等问题,本文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收录的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研究其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1日期间《专家笔谈》栏目发文的情况(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在统计区间内,《东北亚论坛》《国际安全研究》《国际论坛》《国际展望》《日本学刊》《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7种期刊共刊发28期《专家笔谈》栏目、163篇文章。
1.选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观照时代关键问题
引领学术研究方向是学术期刊应有的神圣使命,学术期刊组织的选题、主办的学术活动在推动学术界繁荣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密切关注世界局势变化,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术发展、推动学术创新、服务学科建设为己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持续关注党的外交外事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学科领域知识创新,挖掘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国际意义的前沿创新性选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探讨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和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疫情与国际关系变化、全球治理等前沿问题,打造彰显时代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从时间轴变化来看,《专家笔谈》选题关注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重大事件,主题随着世界格局和国家战略变化而相应变化。2015年,《外交评论》组织《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笔谈,分析中国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构建的关系,探索中国如何更好地建设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4]。2017年,《国际展望》推出纪念中国外交70年笔谈文章,探讨中国外交的时代与背景、经验和启示、区域与国别外交等问题[5]。2020年,新冠疫情给国际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世界经济与政治》快速响应,组织专家从全球、地区和国别的层次透视疫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2022年,《国际论坛》推出《全球治理形势下的大国竞争与合作》《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定位、内涵与发展路径》《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三期笔谈[7],讨论区域国别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新时代大国关系变化[8]。
从中国知网数据来看,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文章平均下载量为2078次,最多下载量为8861次,明显高于普通论文,起到了引发学界广泛关注、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下载量居于前列的文章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紧密结合现实,探讨全球格局变化的突发事件和疑难问题;第二,选题宏观开阔,探索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际秩序构建;第三,聚焦重点地区,探讨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及对策;第四,聚合顶级作者,在相关研究领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作者分布多元化、国际化
从《专家笔谈》作者职称结构来看,教授、研究员是期刊主要的邀请对象,163位作者中有86位教授、42位研究员,占比达到78.53%。除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外,《专家笔谈》还根据选题需要邀请军事、金融、企业等行业专家参与撰稿,体现了作者来源多元化的特征。从作者的地域构成来看,上海、北京的作者最为集中;从下载量来看,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有影响力的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
《专家笔谈》作者还呈现国际化的特征。在调查样本中,有17名作者来自海外,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外交评论》策划的《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笔谈邀请国际关系理论英国学派的领军人物巴里·布赞撰写《全球性变革与国际秩序演进》,知名美国学者、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撰写《竞争的多边主义与中国崛起》等高水平文章,成为我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界学科带头人与世界顶级学者对话与交流的经典范例,推动中国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3.文章组配原创性强,内容丰富
《专家笔谈》栏目文章组配方案集中体现了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学术期刊立足自身专业领域,持续跟踪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关键领域,对突发事件保持敏感,前瞻性策划、组稿《专家笔谈》,真正参与学术研究一线,发挥组织和引领作用。学术期刊多采取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的形式,邀请相关学者展开讨论,择优选编刊发。学术会议的举办促进了期刊编辑部和作者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期刊选题质量,充实期刊作者队伍,促进学术共同体构建。
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文章组配思路主要有两种:第一,以大国关系演变为抓手,按照国别、区域分类组稿;第二,从选题的不同角度组稿。《专家笔谈》选题和文章组配方案确定后,期刊编辑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寻找合适的专家作者撰写文章,形成整体效应。可以说,学术影响力和前期相关成果是编辑选择作者的重要参考因素。
二、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知网数据来看,相比下载量,《专家笔谈》的引用量较低,不同期刊的《专家笔谈》平均引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引用量低的笔谈文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选题过于狭窄,探讨的问题仅限于某个专业内部,读者群体小;第二,作者知名度低,影响力欠缺,导致读者缺乏阅读兴趣;第三,文章主标题内容表达不明确,读者无法有效检索。综合来看,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重形势分析,推动理论构建不足
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人類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提出,呼唤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作出创新引领,提升中国国际关系学术话语体系影响力,增强我国用于表述新型国际关系的概念、范式的国际传播力度。但从《专家笔谈》栏目文章的选题内容看,选题侧重于对时事形势的快速解读和分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给国际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世界经济与政治》组织专家深入分析疫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专家笔谈》注重国际关系现实形势,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高关注度,但从长期来看,在将中国对外关系从实践上升至理论构建,丰富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仍显欠缺,这也是其栏目文章引用量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从时间线来看,《专家笔谈》的引用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显示其选题有着较强的时间局限性。如《新冠疫情与国际关系》等选题在推出短时间内可以起到引领学术探讨、引发集中关注的效果,但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变化而逐渐失去吸引力,难以成为学术经典。
2.重视学术研究,支持学科建设不足
从学术期刊的定位来看,期刊不仅是学术研究平台,还承担着助力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功能。我国目前的国际关系学科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仍然面临较为艰巨的学科建设与突破任务:第一,国际关系学科国际影响力、国际对话能力与当前中国国际地位并不相称,需要开辟更多具有国际对话空间的领域;第二,国际关系学科具有交叉属性强、涉及内容广等特点,目前国家安全学和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发展势头强劲,需要学术期刊在此方面加大关注力度,以研究带动学科发展;第三,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如对国外国际关系思想史以及对小国和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不充分等,需要学术期刊在这方面补足。因此,《专家笔谈》栏目除了以引用率和关注度为建设目标,还要承担起带动和引领学科发展的重任,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上除侧重时事分析、理论进展之外,还要向新兴学科领域、学科建设支撑等方向倾斜,带动国际关系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
3.重议题集中性,内部对话性不足
《专家笔谈》的作品组配方案可以集中体现期刊编辑工作的深度与创造性。一般而言,《专家笔谈》选题确定后,期刊编辑会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寻找合适的专家作者组配文章,推进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对话,在相互碰撞中增进新知。
从当前国际问题研究类期刊《专家笔谈》作品组配思路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大国关系演变为抓手,按照国别、区域组稿。如《国际论坛》的《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笔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在全球治理视域下分析中美、中欧、中俄关系等,分析大国间的竞争与合作[9]。二是基于某一概念,从选题的不同角度组稿。如《国际安全研究》的《中美关系走向与国际格局之变》笔谈文章,从国际安全秩序、国际力量格局变化、中美经贸关系等维度讨论中美关系走向并提出应对之策。以上作品组配方案可以让读者比较直观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但对于专业读者而言,对学术作品的欣赏更注重各种理论流派与观点之间的碰撞性,以此来激发学术思考与更进一步的学术探究。目前,《专家笔谈》的作品组配安排多侧重从不同角度来展开对同一时政议题的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缺少在理论条线与观点上的冲突性与对立性,这使得作品组配流于表面形式而缺乏内在理论逻辑上的深度对话。
三、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建设提升策略
《专家笔谈》栏目集中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视野、学术敏感性和组稿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应持续关注国内外大局变化,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策划能力,提升学科意识,以解答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性问题为思考起点,以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和真实需要为落脚点,提炼重点选题,加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的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和方法创新。
1.加强理论构建,推动“中国学派”发展
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成长于“实践引领”。在过去百年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其主要理论建立者和推动者来自美国和欧洲,随着国际格局的东升西降,中国不断走近世界政治舞台中央,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理论逐渐面临思维方式固化、解释能力不足的困境。中国的崛起为构建从中国外事外交事业出发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提供历史机遇、研究命题和应用场景,国家外交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根基和智力支持。以上变化要求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扎根中国外交实践,发展具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专家笔谈》作为学术期刊引领学术话语的特别栏目,应不断提升使命责任意识,增加学术自主意识,关注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疫情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应对、国家形象与政治传播等重要问题,回应国际学界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对当前大国关系挑战、国际权力转移提出中国主张,发展基于中国对外交往实践、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理论,积极推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学派”成长成熟,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学科理论知识资政、启民、推动国家外交实践的作用。
2.回应时代需要,支持学科建设
国际关系学源于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是服务于国家外交实践和理论需求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时代发展,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领域扩展迅速,其跨学科属性愈发鲜明。目前,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的学科归属包含多个政治学下属二级学科,如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国家安全学和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将大力推动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面对国际关系学科本体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专家笔谈》栏目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增加学科建设相关选题,凝聚学界资深专家,进一步研讨夯实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新兴学科与现有学科的融合发展,加强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革新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和智库建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形成学术期刊和学科建设相互支持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深耕学术议题,提升组稿作品的对话性与思辨性
针对重要事件的《专家笔谈》,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的笔谈文章,其选题策划和推出时机往往非常关键,笔谈文章刊发速度越快,产生的关注度就越高。但是,学术期刊的定位和特点决定了其进行知识创造和理论创新的使命,这与报纸、时事类期刊有着根本区别。学术期刊应将学术水平作为组织稿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确保稿件学术质量的同时兼顾热点事件,不能為了追逐热点一味追求刊发速度。
《专家笔谈》栏目的编辑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方面内容。在思想认识方面,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从更加长远的战略视角考虑《专家笔谈》的选题策划和组稿,注重文章理论的深度、语言的严谨性以及参考文献、注释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使笔谈文章成为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典范、重要时间节点的经典记载、世界格局转折点的“华山论剑”,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高水平文章。在前期准备方面,编辑应以开放且敏感的心态,关注党和国家层面最新的重要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对学术发展的重点、热点给予预判,动态跟踪相关领域专家的科研项目、最新成果及论文下载、引用、转载情况,为《专家笔谈》约稿储备选题和作者,正式组稿时便可胸有成竹。在约稿组稿方面,编辑要和作者就文章的选题和内容进行充分沟通,保证作者了解编辑部的组稿思路。在作者撰稿过程中,编辑应加强过程管理,做好服务和提醒工作,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成稿速度。在拟定题目和关键词方面,编辑要反复阅读来稿,精雕细琢笔谈题目,使其信息完整、含义明确、文题对应、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同时应准备多个相关关键词,便于读者检索和阅读,以提升笔谈下载量。在质量把控方面,编辑须以高水平学术论文为采用标准,建立优选机制,做到以质量为标杆,杜绝因人设题、因人用稿。
四、结语
整体来看,《专家笔谈》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选题内容、作者水平、文章组配和推出时机,以上因素对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沟通、组织、编辑加工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具有前瞻性、宏观性、专业性的特点,往往与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纪念日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紧密相关。从作者组成来看,笔谈参与专家由不同单位、学科的知名学者组成,编辑选取专家时应更关注其学科代表性,以便专家组从不同专业角度对笔谈主题进行讨论。从文章构成来看,《专家笔谈》往往由3篇以上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文章以阐述理论和观点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内容需要编辑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稿件组配,以便读者在短时间内集中深入了解某一问题,开拓读者的学术视野。从组稿方式来看,《专家笔谈》常常是学术研讨会的后期成果,学术期刊与研究机构采取合作召开学术会议的方式邀请专家参会发言,再对会议发言记录进行编辑加工成稿,有些笔谈也采取直接向专家约稿的方式进行组稿。学术期刊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结合刊物的地域特点、学科特色和单位优势组织《专家笔谈》。
在未来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策划工作中,学术期刊应始终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目标,持续关注全球格局变化与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善于引领话题,精于分析问题,敢于挑战难题,发挥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提升《专家笔谈》栏目选题策划和组稿水平,夯实稿件内容,严控审稿流程,推出高质量、反映时代之需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为构建、完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海涛. 找准定位,做好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J]. 科技与出版,2003(4):22-24.
[2]张广萌,韩婧,苏磊,等. 打造特色栏目 塑造期刊品牌:以《科技与出版》的《资格考试服务》栏目策划为例[J]. 编辑学报,2018(4):412-415.
[3]冯宇,张凤娜. 引领学术研究是学术期刊的神圣使命[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12.
[4]王赓武,魏玲,巴里·布赞,等. 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6):10-56.
[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70年课题组,杨洁勉. 中国外交70年专家谈(之一):大战略大环境大国关系[J]. 国际展望,2019(3):1-20+156.
[6]张宇燕,倪峰,杨伯江,等. 新冠疫情与国际关系[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4):4-26+155.
[7]谢韬,陈岳,戴长征,等. 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定位、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J]. 国际论坛,2022(3):3-35+155.
[8]杨伯江,胡继平,胡令远,等. 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J]. 国际论坛,2022(4):3-33+155-156.
[9]秦亚青,金灿荣,倪峰,等. 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J]. 《国际论坛》,2022(2):3-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