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业课程:基于幼小衔接关键期的探索与实践

2023-04-21高原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关键期幼小衔接

摘要:为了破解新生入学适应难、家长焦虑等痛点,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历经5年,进行始业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适应小学生活为研究目标,在校本化的框架内架构并实施课程,以大的课程观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小衔接;始业课程;关键期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如何缓解每年秋季新入学“小豆包”及其家长的焦虑,让新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这些课题值得学校深思、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缺少与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发展规律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关于幼儿园衔接方面的活动目标泛化,内容缺乏序列。始业教育以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适应小学生活为研究目标,在校本化的框架内架构并实施课程,以大的课程观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学生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一、始业课程的研究目的

(一)解决新生及家长认知片面与入学焦虑问题

为了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学前教育领域一直杜绝“小学化”,但受应试教育和望子成龙心理的影响,很多家长存在入学焦虑,在孩子真正上小学之前都会通过多种途径为孩子输入大量的文化课知识。

(二)创设规范的校园生活和全新的环境

刚满六周岁的儿童,面对崭新的校园环境、全新的师生面孔,还有小学生活的种种规范时,常常会表现出手足无措。为此,学校应缓解六周岁儿童入学心理适应难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切换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爱上校园生活。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以下简称“我校”)历经5年,围绕“用爱打造活力教育,为学生的完美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基于起始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开设了全新的一年级始业课程。始业课程的研发,力求以儿童视角、学校视角与区域视角为背景,以爱为出发点,以《我是沈北朝阳小学子——学生入学手册》为抓手,以“三个一工程”为实施路径,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用爱、用心、用情去开启学生全新小学生活的大门。

二、始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顶层设计:构建始业课程价值体系

我校始业课程的架构包括价值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始业课程的价值体系包括自主、公平、包容、协同发展等。始业课程的操作体系包括四个共享、三个结合、四个特性。四个共享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搭建多样性的课程平台,探索始业课程实施路径;三个结合是学校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办学理念和结合家长需求,提高了新生的适应力和家长参与教育的能动性,有效改善了教育环境;四个特性是指学校的教学内容实现了系统性、多样性、渐进性、贯穿性,并采用学、研、赛、展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了课程内容。

(二)创新体系:完善始业课程探索历程

我校始业课程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对于始业课程体系的理解与价值追求,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研究中逐渐形成的。开展始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依据课程标准,强调以学校为基地和主体,充分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给刚刚入学的儿童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使常态主流课程中难以关照的差异、难以满足的需要得到更好的重视。

目前,我校始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实现三项创新:一是系统构建始业课程,开发了《我是沈北朝阳小学子——学生入学手册》始业教材,实现了在学生培养方向、各学科内部、学校与家庭、区域内外之间,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新生更快地进入学生角色,并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二是探索始业课程操作系统,即通过课程保障机制的实施,达成理念共识;以始业教材为蓝本,通过细化实施、多维评价的路径实施始业课程;家校社协同育人,从多角度体察学生的需求,反观课程,并积极调整策略。三是创建了多维度的“一评二比三展四测”评价体系,即一项综合测评、两项能力比赛、三个成果展示、四个常规测试,用评价和评比进一步激励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深耕细作:探索始业课程的方法与路径

我校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始业课程的探索与构建。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通过顶层设计,按照集体研究的操作程序,破解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再不断反思与修正,提高课堂质量,经过反复研究、探索,打造出一套可实施的始业课程体系。

学校以始业教材为蓝本,以“三个一工程”为时间轴,以铺垫引入、细化实施、多维评价为路径实施始业课程。教师采取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始业课程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既有个体的纵向发展与进步的记录,又有学生间的评比与激励,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1.“三个一工程”

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我校都会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开启学生全新的校园生活;开学第一周,全面实施始业课程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班级常规;开学第一个月,我校举行多种体验活动,对始业课程成果进行强化和巩固。

2.铺垫引入

为了保证始业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的准备是关键。针对学生,我校会为每一名学生准备精美的入学通知书,并在其入校的第一时间完成发放工作;针对家长,我校召开了“首塑品格,再造习惯,三教方法”新生家长会,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亲子共读手册;针对教师,我校进行了始业课程培训,做好教师的思想铺垫与知识技能储备,为其下发始业课程教材,引导其撰写教案等。前期的铺垫工作,保证了后续始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3.细化实施阶段

我校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始业课程的内容分成4个板块,即文化课程、礼仪课程、规则课程、习惯课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分为17个课时、30个品行培养要点。同时,将30个品行培养要点都编成小歌谣,编写在学生的入学手册中。30首小歌谣被学生录制成了音频,作为班级上下课的铃声,还录成了视频放在各班的电子班牌上。通过这样耳濡目染的形式,引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在细化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通过全面适应期、集中过渡期、习惯养成期三个阶段来推进始业课程的学习。全面适应期就是所有学科在开学第一周全部讲授始业课程的专项内容;从第二周开始进入集中过渡期,各学科教师将始业课程的内容与自己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巩固始业教育内容(见表1);接下来是习惯养成期,教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4.多维评价

本着在乐趣中养成习惯、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细致中学习积累、在评比中完善提高的宗旨与目标,我校开展了“一评二比三展四测”的始业课程活动。

(1)“一评”:一项综合测评——“我的表现评价表”

始业教材不仅仅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了学校情况,教师按照始业课程划分的课时进行教学,而且还设计了“我的表现评价——周测”内容,分为ABCD四个选项,从学校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三个维度检测学生能力达标程度。另外,根据学生在始业课程各项活动中的表现,我校设置多种奖项,如读书小明星、演讲小明星、文明之星、服务之星、纪律标兵等,针对学生的闪光点授予相应称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和鼓励。学校根据各班在始业课程各项活动中的总体表现,评选不同类型的优秀班集体,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二比”:两项能力比赛——叠衣服、收拾书包我能行

独立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标志。学校开展“叠衣服我能行”“收拾书包我在行”两项独立生活能力大比拼。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从练习中学会自主,从比赛中激发自立,从鼓励中收获自理。

(3)“三展”:三个成果展示——“绘画、列队、合唱我最棒”

活动之一:我笔画我校活动。学生在美术课上完成的作品是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展出的,他们将校园生活用画笔生动鲜活地展示出来。

活动之二:列队展演大比拼。我校举行始业教育结业典礼暨列队展演活动,学生通过整齐划一的列队来展示和汇报。

活动之三:国歌校歌我最棒活动。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与练习,学生每人都能熟练掌握国歌和校歌唱法。由此,我校开展“始业教育之国歌校歌我最棒”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歌声向老师与家长汇报他们的所得所获。

(4)“四项常规测试”:课堂常规我做到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习惯和秩序井然的课堂常规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其适应学校教育的前提。为此,我校实行走班制评比,教师在每个班级至少听一节课,按照“正确坐姿”“正确书写”“全神贯注听讲”“大胆发言,声音洪亮”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评分与追踪,做到有指导、有方法、有反馈、有进步,督促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课堂学习。

三、始业课程的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我校的始业课程从2017年起步到各阶段整体推进,历经5年时间,共计2000余名学生受益,服务半径向兄弟学校延伸。我校在苏家屯分校、沈北蒲新分校2所学校也沿用了始业课程,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共享。笔者作为课题主持人在沈阳市名校长工作坊中将始业课程成果及经验在沈阳市域范围内进行推广,效果显著。

1.加快了学生角色转变的步伐

丰富有趣的始业课程让一年级新生接纳了校园文化,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学校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融入集体中。

2.实现了人才高质量培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我校学生在2017、2018、2019年度举行的沈阳市小学四年级教育质量监测中连续荣获沈北新区第一名;在课程实施中培养的教师发表市级论文13篇、市级课题立项5个;我校还成立了区级名师工作室。

3.引领课程改革发展,形成家校社共育文化

每年始业课程结束后,我校都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生及家长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我校开发的始业教材、课件及教案,经多届新生使用,深受欢迎。我校被评为全国家校共育试点校、辽宁省家门口特色示范校、沈阳市课程改革研究基地校、沈阳市课程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4.扩大了对区域内外的辐射和影响

我校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3所高校以及2个社区、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先后2次承办区域内关于始业课程教学成果现场会,30多所兄弟学校参会,扩大了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5.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始业课程的落地实施,使学生的入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课程實施的5年里,学校办学规模扩大至一校两址一园,幼儿园更因其成果在办园三年内就被评选为辽宁省五星级幼儿园。

(二)反思

在始业课程的探索阶段,教师存在认识、理念和能力的差异。因此,我校要提升政治站位,引领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其拓展教育视野,为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双减”政策下,部分教师在始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理解误区。因此,学校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学生,为其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学习的途径、方式;学校要进一步整合学习内容,打破学科边界和学校边界,联结家庭、社区,进一步为课堂增效赋能。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始业教育,让每一位学子享受幸福教育,为自己的美好人生奠基。

(责任编辑:赵春艳)

作者简介:高原,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关键期幼小衔接
“十四五”是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期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期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开发0-12岁儿童智力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