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2023-04-20姚舒慧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乡协同学校

摘 要 以城带乡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对拓宽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永葆教育公平的精神品质、激活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伟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均衡理论为依据,细致分析乡村学校内部在管理、教学等层面的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城带乡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及其应用策略,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帮助乡村学校优化已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其整体办学效率,能够为乡村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关  键  词 教育均衡 城乡学校 协同教育

引用格式 姚舒慧.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3(11):8-12.

我国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城市学校略差,其办学规模、对优质生源的吸纳力等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为明显,另外他们的学校管理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乡村学校的现状亟需一种以城带乡的教育模式来加以改变。

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指导下的教育均衡理论强调对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我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开始关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家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陆续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以城带乡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价值意蕴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浮现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办学效率低等问题。面对现状,以教育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不失为良策。

1.拓宽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七条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意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强调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是以城带乡为基础的模型构建,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补乡村教育的短板。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有助于城市学校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传递给乡村学校,同时均衡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乡两地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乡村,或者从城市回到乡村创业。在对回流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教育问题被优先考虑,能就近上学且“上好学”是关键[1]。教育兴,则乡村兴。构建以城带乡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能够为发展优质乡村教育添薪助力,而发展优质乡村教育能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能添彩。

2.永葆教育公平的精神品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所有的公平公正中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通过城乡学校协同教育确保城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公平。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必须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效率和效应,供给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特别是要改革原先教育供给的单一结构,为城乡学生提供统一的培养范式、课程资源、硬件设施等[2]。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不仅可以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实现城市教育帮扶乡村教育,就学生而言,城乡学校协同教育也能够帮助其拓宽眼界、增长见识。首先,以城带鄉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能够将城市学校的优质办学理念带到乡村,切实增强乡村学校的办学效率,提高其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其次,乡村学校的教师也能够借助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能力,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合理利用。最后,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拓宽乡村学校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面对择校、就业时的判断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乡村学校学生的受教育保驾护航,进而在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3.激活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伟力

城乡学校教育协同模式力促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提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乡村教育物质的现代化与乡村教育心态的现代化。一方面,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助于城乡学校之间教育物质资源共享,通过以城带乡的游学、远程指导等方式帮助乡村学校师生多接触电子设备,消除其与先进设备的距离感,提高乡村学校师生使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现代化人才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学校相对于乡村学校有着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以城带乡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能够精准帮扶乡村学校实现从校园管理到学生学习的“全局式”教育心态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在乡村学校学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上,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实现与城市学校间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帮助学生顺应时代发展,将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结合起来。

二、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内容框架与合作机理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3]。以教育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是针对乡村学校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城市学校带领乡村学校共探索同进步的模式。这一模式由城市学校的管理团队、教学名师、技术团队、学生和乡村学校的管理团队、教师、技术团队、学生、专家团队九大核心要素组成,又可分为城乡校际互惠体、城乡教师共研体、城乡学生同学体三大核心板块。旨在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能力等各个方面,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帮助乡村学校提高其整体办学效率,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构成要素

(1)城市学校管理团队

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好的学校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团队,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校未来优质且高效的发展。城市学校管理团队由城市学校日常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城市学校的管理团队较乡村学校管理团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在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中起组织与引领作用。

(2)乡村学校管理团队

乡村学校的管理团队相对于城市学校的管理团队,存在缺乏创新性、无法跟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因此,乡村学校管理团队在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中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学习城市学校管理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为重点;二是组织与引领乡村学校各方参与城乡学校协同教育。

(3)城市学校教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职业。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城市学校教师对于时代和祖国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现代化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4)乡村学校教师

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数量偏少且年龄较大的问题,其理论研学能力相对于城市学校教师较为薄弱,应用信息化手段研教的能力也不强,难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因此,乡村学校教师在城乡学校教育协同模式中是学习者的角色,他们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对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用不熟练。然而由于长期扎根乡村,他们是最为熟悉乡村学校和学生的人,是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5)城市学校技术团队

技术团队作为学校现代教学活动后勤部队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支撑信息化教学的中流砥柱,强调团队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够保障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城市学校技术团队是维持学校信息化教学正常运行的专业团队,能够为师生线上教与学、教师信息化办公等相关智能化研修提供技术支持。

(6)乡村学校技术团队

就技术团队的专业性而言,乡村学校技术团队的专业性远远低于城市学校的技术团队,甚至于许多乡村学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团队,日常为学校提供技术保障主要由学校青年教师承担,致使乡村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技术软件版本更新缓慢、设备使用频次不高等问题。

(7)城市学校学生

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学校学生在自信心、受教育意识、创造力等各方面均优于乡村学校学生。在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中,乡村学校学生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学生结对子、游学等形式,与城市学校学生同学共进、共同成长。

(8)乡村学校学生

乡村学校学生大多缺乏城市化的生活经历,对城市化的学习内容较为陌生,无法与自身已有认知产生联系,学习起来缺乏自信心。乡村学校学生作为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中的最大受益者,是重点培养对象,能够在与城市学校学生的交往学习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受教育意识。

(9)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作为把关整个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运行的核心力量,不仅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实战经验,还应该对城乡教育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长远的规划,能够对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运行做出整体把控、及时调整。

2.合作机理

(1)构筑城乡校际互惠体

城乡校际互惠体是以城带乡为基础的城市学校带动乡村学校发展进步的城乡学校协同教育共同体。通过城乡校际之间的研讨活动,将城市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传递给乡村学校,优化乡村学校的学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2)打造城乡教师共研体

城鄉教师共研体是以城带乡为基础的城市学校教师与乡村学校教师共同研讨进步的城乡教师共同体。以乡村学校教师为主体,城市学校教师为主导,开展城乡教师间合作共研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水平。

(3)培育城乡学生同学体

城乡学生同学体是以城带乡为基础的城市学校学生与乡村学校学生共同学习互动的城乡学生共同体。从开拓乡村学校学生的眼界入手,通过城乡学生结对的形式,帮助乡村学校学生提高自信心,增强其主观受教育意识。

三、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运行

在乡村振兴、城乡教育一体化等相关方针政策的支持下,乡村学校的教育势必能借助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拥有与现代化接轨且更高质量的发展。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应用主要包括开展校际研讨活动、成立教师研究小组、组织学生结对逐梦三个方面。从学校、教师、学生入手,牢牢把握乡村学校教育开展的重点,在整体上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效率,为乡村学校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成长空间。

1.开展校际研讨活动

校际研讨活动的开展需要城乡学校双方的共同参与,从资源共享入手,打破城乡校际之间的壁垒,保障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顺利推进。以城市学校为主导、乡村学校为主体,通过交流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效率。一则,乡村学校规模较小,运动场所较为简陋,甚至一些乡村学校没有操场,而城市学校相对来说办学规模较大,运动设施较为齐全,因此城乡学校协同教育的双方可定期组织研讨,安排乡村学校学生到城市学校进行访学,与城市学校学生同吃、同住、同学,开拓乡村学校学生的眼界,帮助其增强自信,树立远大理想。二则,乡村学校薪资较低,许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及青年教师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无论是从薪资酬劳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空间来说,城市学校都优于乡村学校,使得许多乡村学校出现了优秀教师“留不住”、优秀毕业生“不会来”等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也就直接导致了乡村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纳力降低。因此,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双方应紧密结合,共享教师资源,可由城市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团队到乡村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乡村学校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以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通过城乡学校协同教育这一平台,真正与城市学校做到师资共享。三则,城乡校际之间就乡村学校的管理力度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由城乡学校双方互相交流学校管理理念,由城市学校管理团队向乡村学校管理团队传递新型管理理念,找出乡村学校管理团队在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点,帮助其高效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助力乡村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四则,乡村学校技术团队应与城市学校技术团队建立线上学习交流群,就技术层面紧跟城市学校,尽可能地为乡村学校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化人才。

2.成立教师研修小组

针对自身数量少、平均年龄较大、理论水平不高、现代化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乡村学校教师应利用城乡学校协同教育这一平台,与城市学校教师研学共进。首先,乡村学校教师要对自身缺乏的相关技能有一个明晰正确的认识,在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现代化教学实践能力时,乡村学校教师一定会面临相应的阻碍,或者遇到凭一己之力不能解决的难题,此时良好与积极向上的心态至关重要,乡村学校教师首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以学习者的姿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利用城乡学校协同教育这一平台,树立并提高与城市学校教师共同研讨的意识。其次,由于乡村学校老教师多为大专甚至中师出身,其理论研学能力相对薄弱。作为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的两个核心要素,城市学校教师与乡村学校教师双方应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聚焦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总结提升双方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学术能力,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为乡村学校教师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提供帮助。最后,城乡学校教师之间关于教学实践能力出现了一定的“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办公软件操作不熟练、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频次不高等方面。许多乡村教师在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办公软件时遇到问题一旦无法及时获得帮助,久而久之也就不愿再去尝试应用信息化手段研教,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因此,乡村学校教师应有效借助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这一平台,定期去城市学校观课,以听评课的形式参与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日常教学,并及时与城市学校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找出自身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短板,提升自身教学实践能力,如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在课堂中增加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频次等。

3.组织学生结对逐梦

城乡学校双方的学生以结对的形式同学共进、共逐梦想。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学生接触到的都是乡村独有的文化。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强调,城市学校教师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线上形式向乡村学校学生授课时,应多与屏幕那头的学生进行互动,增强乡村学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其在线学习的积极性,让乡村学校学生即使在线上参与课堂也能积极思考。同时,无论是线上的城市学校教师还是线下的乡村学校教师在备课城市化取向的学习内容时,都应该尽量与乡村学校所蕴含的特色乡村文化相融合。尤其是城乡学校教师在通过同步课堂等线上形式教学城市化内容时,应该使教学内容与乡村学校所独有的特色文化相融合,这不仅仅能够帮助乡村学校学生建立起扎根乡土文化的生存自信,还能够很好地拓展城市学校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受教育程度有限,对孩子持放养态度,因此这些学生从小便在一种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危机意识。而学生自身也由于认知受限等原因,主观受教育意识薄弱,没有树立远大理想与奋斗目标。在由双方学校组织的城市学校访学活动中,提高乡村学校学生主观受教育意识是城乡学校协同教育模式运行的重中之重。帮助乡村学校学生匹配同一年级的城市学校学生,让乡村学校学生以同吃、同住、同学的结对形式参与城市学校学生的在校生活,帮助其增强主观受教育意识。与此同时,这一形式也能够为城市学校学生开拓视野,帮助他们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马佳宏,周志炜.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价值分析、内容架构与建设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8):20-25.

[2] 王廣飞,符琳蓉.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18(03):112-117.

[3] 翟博.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 教育研究,2006(03):16-28.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城乡协同学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校推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协同进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