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域理论视角下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突围与启示

2023-04-19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3期
关键词:典籍类节目场域

王 眯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场域理论是布尔迪厄艺术社会学的核心理论,他认为,场域、资本和惯习是密切相关的,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资本决定了场域中行动者所处地位的高低,惯习是进入场域的前提,一般通过后天习得,是一种持久的、动态的系统。本文针对21世纪以来电视市场的泛娱乐化倾向,基于布尔迪厄的电视场域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背后资本力量的推动和惯习的养成,以期为节目中高品质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份思路,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

1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资本力量推动

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由各种资本构成,随着空间内资本占比的不断变化,场域的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大众文化成为主流,在经过一系列国家文艺政策的调控、引导后,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方向,引领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迈向新高度。

1.1 国家政策的扶持

电视媒体节目制作应该时刻紧跟国家政策的变化。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电视泛娱乐化现象,2011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旨在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一步展开了对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政策支持,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至此,电视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这些优秀的原创节目,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新的形象呈现在大众眼前。

1.2 文化资本促进文化传播

文化资本指一切与文化活动相关联的人、事、物等。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主要有三种形态: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体制化形态。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身体化形态即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凸显,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知识积累以及文学修养的人,包括主持人、观众和嘉宾等;客观化形态即书本、典籍、文物等有形的、可以被一代代传承的文化遗产;体制化形态,即被体制所承认的关于一定程度文化水平的资质或证书,这主要体现在节目中的专家们身上,他们一般都是文化领域公认的、有一定身份的学者。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以诗词为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集结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进行古诗词竞赛比拼,将自身的文化资本以身体化的形态显现出来,同时节目还邀请了被赋予体制化形态的诗词专家们对古诗背后的故事进行解读,以便受众更好地理解诗句所传达的情感和意蕴。由此,节目通过将各种形态的文化资本集结在一起,传达了古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促进了诗词文化的传播。

2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惯习养成

布尔迪厄指出,一个场域要进入另一个场域时,必须转变自身的惯习,遵循新场域的规则,才能最终渗入这个场域。传统的历史文化要进入当代大众化倾向的媒介领域,就必须寓教于乐,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播其文化内涵。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仪式化的叙事形式,唤起受众的文化记忆,采用多端联动的方式助力节目的传播。

2.1 仪式符号打造故事化叙事

电视文化类节目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视为是开展仪式活动的场所,大众在仪式所界定的空间内共享文化盛典。在节目当中,主持、演员、服饰、舞台、灯光等都可以被看成仪式中的符号。

首先,主持人作为仪式中重要的角色,往往需要通过仪式化表达来营造仪式氛围,使得参与者都能沉浸在仪式当中。我国语言学家武瑷华指出:“仪式话语是以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象征性地表达某种社会价值的话语。”[2]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即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婚礼等仪式活动;象征性代表着它与日常语言不同,只需要将提前创设的、具有神圣性的文本内容表达出来。比如央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董卿在节目的每一期开场,都会运用仪式话语来构建节目仪式感。例如:“在中国大地上,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所幸,我们拥有那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为我们记录下新中国一路走来每一处的闪光。我们寻找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符号,我们感悟砥砺前行的时代脉搏,让我们共赴一场文艺追寻之旅,传播中国故事,聆听中国声音。”

这段开场词简洁明了,阐释了节目的立意和主题,其中含有大量的象征意义的词语,如“铭记”“闪光”“时代符号”“时代脉搏”等,这些词汇表明节目要讲述的并不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或事,它们致力于传达文艺作品背后荡气回肠的时代精神、英雄主义、家国情怀等价值内涵,通过仪式的凝聚力传达给受众,完成价值观念的传递。同时,话语的字里行间都有着很强的号召性,文本中多次使用“我们”这一人称指示词,意在将所有的参与者们号召在一起,通过“让我们共赴一场文艺追寻之旅”的指令,共同进入仪式场域,渲染庆典氛围,使得大众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

其次,演员的完美演绎也是文化类综艺叙事的重要一环。《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都是选取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部优秀典籍来展开讲述,节目重点选取典籍中的一位核心人物,以此来讲述典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转的故事。节目播出之后,获取了大众广泛的好评,其原因之一便是角色挑选得用心,演员们身着现代服装与古代服装对拜,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人一眼千年的感觉。伏生、宋应星、司马迁等角色仿佛从历史中复活了过来,观众带着敬畏和崇拜,为历史人物的坎坷而热泪盈眶,为人物的无私而心潮澎湃。通过这种呈现方式,观众得以沉浸在这场崇高的文化仪式当中。

最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舞台布景、灯光以及音乐也都充满了仪式感,始终为节目进程而服务。《中国诗词大会》包含着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第一季第一期开场,随着音乐响起,主持人董卿登场,与此同时,一幅中国卷轴画缓缓打开,画中景物为山水、月亮、花草、竹子等古诗中常见的元素,再配合着高雅大气的蓝色、紫色的灯光,完美诠释了诗情画意,大大增强了节目的仪式感,使得观众全身心感受到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2.2 民族记忆强化文化认同

历史浩瀚,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植根于每一个国民的血脉中,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塑造文化共同体。文化节目不仅仅是内容的输出,更要传递出良好的价值观,彰显中国精神,唤起大众的民族记忆,形成价值认同。

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对受众记忆的刺激,引起受众对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的回忆,最终重新构筑起受众的文化记忆。比如《典籍里的中国》以古老的典籍为题材,选用了年轻化的表达,让古籍里的文字得以“复活”。首先,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本身就代表了大众,他通过古今的时空穿梭,成为联结受众和历史的纽带。其次,在节目仪式的进程中,撒贝宁不断刺激着受众对共同文化的回忆。比如《尚书》中,撒贝宁“华夏自古一体”的表达引起共鸣,“华夏一体”唤起了受众埋藏于深处的历史记忆,使得受众对历史、对文化产生了认同感,最终达成了价值共识。

文化共同体的塑造更在于文化精神的挖掘。《典籍里的中国》赋予了历史人物以血肉,致力于挖掘出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使得精神血脉世代传承。在《天工开物》中,撒贝宁带着古代科学家宋应星穿越到现代,使其与同样有着“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梦想的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跨越300年的握手,代表着两个时代的传承与碰撞,让受众看到了科学精神在历史洪流中的传承,带给受众强烈的震撼,塑造出了一个拥有共同血脉的文化共同体,也让受众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将这段记忆在心灵深处永存。

2.3 多端联动助力节目传播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不仅体现在参与者的信息共享上,还打破了时空壁垒,让文化信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牢牢扎根。《典籍里的中国》播出之后,迅速点燃了年轻人学习古籍的热情,不仅在场者获得了心灵共振,人们在弹幕上也频频刷屏。比如第一期《尚书》当中,大禹、伏生和撒贝宁面对列祖先贤的三拜,带给了观众强烈的震撼,此时可以看到弹幕上一排排的都是“列祖先贤,请受晚辈一拜”。第三期《史记》中,司马迁讲述自己因著书所遭受的苦难,最后发出“此书当得司马迁再活一世否”的疑问,撒贝宁饱含泪水回答“当得一世重生,堪称万世不朽”。此时场外观众的情绪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随着撒贝宁饱含着神圣感的话语的发出,引发了受众的情感爆点,他们在弹幕上跟随主持人的话语与节目进行实时互动,打造共情氛围,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典。

除了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实时互动,后续在各大网站和社交平台都引发了热议,节目利用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等网络视听平台,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播放量持续增加,相关话题阅读量近20亿,实现了意义再生成。节目激发了年轻人学习古籍的热情,大家认真做笔记,研究分析并在网上分享典籍的故事,产生了大量的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自己对节目的评价与观后感,“神仙节目”“年度最佳”“封神之作”“宣传片都不忍快进”“太震撼了,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些评价是对节目用心打造的最好反馈。并且,《典籍里的中国》在海外也掀起了学习中华典籍的热潮,海外网友们四处分享,许多海外主流媒体也纷纷为节目点赞,扩大了典籍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作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3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启示

3.1 坚持高质量的内容创作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电视娱乐化本身并不害人,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受众需求和消遣的文化,反而有益于营造轻松活泼的社会氛围。但进入21世纪以来,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电视领域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完全忽视了电视节目的宣教作用,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电视节目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传播媒介,电视媒介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做好文化价值引领,以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创作出符合受众审美水平的高质量电视作品。《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激起了大众对文化的思考及研究,这些节目集思想性、通俗性、艺术性为一体,一方面通过创新性的表达,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4];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抵制了电视的泛娱乐化现象,实现了文化类节目品质至上的价值回归。

3.2 实现文化的融合共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在于深厚文化的支撑,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电视作为大众的传播媒介,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但高雅文化对受众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如果想借助电视传播,就必须实现自身创造性转化,改变以往说教式的灌输,和大众文化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一种适应电视大众化特质的方式来增强传播效果,将文化基因植入大众的内心深处,实现文化的融合共生[5]。

4 结语

当前电视领域呈现出的政策导向,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面对大众的文化需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现如今,新媒体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在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通俗化的语言、故事化的叙事等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高雅文化落地生根。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娱乐化,努力寻求与大众文化的平衡融合,营造出积极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

猜你喜欢

典籍类节目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