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怎么打“突围战”
——以苏州广电传媒集团(总台)《直播苏州》为例

2023-04-19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3期
关键词:选题民生苏州

陈 敏

(作者单位:苏州广电传媒集团(总台))

经过发展的黄金10年(2006—2016年)之后,民生新闻节目步履蹒跚,消息发布的速度受限于固定的播出时间,内容报道的深度受困于节目版块的固化,新闻采编的质量受困于采访时间有限。通过电视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较为传统的一种形式,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新闻传播途径的出现和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弊端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1]。互联网加持的下半场,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实现突围,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厘清思路,了解电视民生新闻的不足在哪里

1.1 打开视野,放眼全球,破解选题之困

要想让电视民生新闻实现突围,就要想清楚地方台到底该办什么样的民生节目,是坚持本土化,非本地新闻一条不做,以此来区别省媒、央媒,还是包罗万象,从战略角度,打开视野。

第一,在身居小城深耕本土的同时,也要心怀天下。新闻不应分地域,用户的关注点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坚持新闻的定位,不做任何一条琐碎新闻,不做没有价值的新闻,将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的调查研究工作做扎实,将有价值的新闻话题进行深度讨论。

第二,撒下新闻大网,不放弃任何一个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一方面,凡重大事件,就要“我在现场”,即必有记者的身影;另一方面,在做好“我在现场”时,进行更有效的策划。近年来,各地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不断下滑,在沉重打击之下,笔者觉得需要反思的是,做节目只是派出记者在新闻现场做报道,这样的理念已经落后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用户对消息的知晓速度,早就超过了记者追赶新闻的脚步。融媒体的新闻生产是对信息技术和社会话语重组的深度变革,是对内容生产进行多角度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身特有的优势[2]。

第三,通过后期有效管理,推动独家信源的多层次挖掘。目前来看,苏州广电总台记者能够提供一定数目的独家信源,但是在移动传播语境下,更高频率、更专业化的解读和服务,是媒体的深耕方向,这里则更需要精细化、垂直化的策略和部署。

1.2 坚持直播定位,突出电视特色

直播是移动传播最大的特色,当然也是电视台的老本行。然而,传统的电视直播方式需要一套复杂的流程,更需要导播、字幕、技术、摄像、主持人等近十个工种协同作战,甚至为了获取播出信号,还需要调用转播车、卫星车,租用广播卫星,不仅成本大、受限多,也影响了直播的效率。

当前,在5G信号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只需要一名主持人或者记者、一名摄像,就能第一时间完成直播任务。因此,如何简化直播流程,更轻巧、更便捷地实现视频终端的移动直播,并通过强互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传播力,是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尽快转型的方向。

1.3 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打造品牌子栏目

媒体与政府机构的良好合作,也是打开思路的方向之一。目前来说,苏州广电总台和苏州市公安局合作是最为密切的,两个政法子栏目《姑苏警方》《第一警视》均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广播电视优秀法治节目。

因此,苏州广电总台可以尝试与部委办局,诸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交通局、文广旅局、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合作,通过工作室生产内容的模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垂直品牌。

1.4 根据信息价值、自身定位、受众需求开展选题工作

全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的发布渠道、传播方式、内容呈现形式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要求记者在做选题时,不仅要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标准,还要思考媒体和推送平台的定位。如何寻找好的选题是记者新闻敏感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记者要有做好选题的能力,并搭建自己的选题库,建立选题矩阵,使之能为优质的内容生产和新闻传播服务[3]。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单向传播、“我播你看”的不足。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已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4]。在当下的语境情况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者可以获取通过手机社交平台上的统计数据,筛选出部分热点话题,结合受众的反馈,来确定最终选题,以使民生新闻内容更符合受众需求,更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

总之,新闻记者在做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的价值、看点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以促进选题热点性及社会性的提高[5]。

2 明晰定位,破圈再出发

2023年伊始,苏州广电总台着力对民生新闻内容进行革新,大胆探索媒体融合的下半场。

通过探索,一是统筹节约人力资源,解决一个选题多头采问题,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源,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重构移动端产品矩阵,进一步规划移动端产品的定位,全面做优做强政经垂类、民生垂类和文化垂类,构建多而深的内容产品池;三是落实“小屏”反哺“大屏”理念,让相关的新媒体产品补充电视节目的不足之处;四是探索大视听格局下的电视采编播新模式,摒弃过去电视改版只孤立思考一块大屏的习惯,通过融合思维引领电视发展。

经过半年的论证,数十易稿,全媒体新闻直播间《直播苏州》开播了,定位为全天动态直播,大小屏联动,解锁“视听+”时代新体验。

《直播苏州》更进一步地以政经、民生、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大整合、大编辑、大互动,聚合移动直播、电视直播、广播直播、短视频生产、内容运维,打造全新内容生产、运维模式。在直播期间,后台形成评论区、运维专页,实现内容分享、话题互动、舆论引导、产品运维。

自2023年8月28日上线以来,《直播苏州》优化全媒体生产制作流程,形成滚动新闻传播,实现权威发布、快速更新、深度解读的瀑布式直播流。同时,进一步统筹苏州本地经济、人文内容,紧盯百姓关注的热点,突出全媒体新闻的特点,聚焦新闻内容背后的可观可感的数字拆解和人物故事。

内容生产制作完成后,根据产品的属性、特色、功能等,统一调度,有序协调自有客户端、各社交平台自有账号,按照政经、文化、民生等不同类型新闻的不同特质,根据账号的定位,进行分发,形成合力,产生矩阵效应。

3 有效推动执行机制

3.1 融媒新闻中心“融调度”

每天19点,由融媒新闻中心编辑部、采制部主任牵头,部门值班总监、副总监执行,召开内容生产调度会。对次日总台新闻内容进行策划,按照全媒体生产流程,进行选题、人员调度。

轮值期间,对重点内容进行长线选题策划。次日上午10点,时政、民生、文化等版块派工完成后,对当日重点策划、重点选题进行责任再明确、分工再细化,同时,协调新媒体账号和平台的联动。

3.2 融媒新闻中心“融一线”

记者、摄像、主持人等内容生产团队融合,打破部门界限,整合编辑、采制、创研等多部门,解决原本存在的多头管理、重复派工等无序现象,形成融媒新闻中心合力。

一方面,对融媒新闻中心内部条线进行重新梳理,打破部门边界,形成统一的垂直条线组,供中心各生产单元统筹调度;另一方面,根据生产内容的各自属性、安全播出要求,以及一线人员的培养梯队,形成部分相对固定,但又服从中心调度的团队机制。

4 转型新探索

4.1 打通大小屏,有界变无界,观众评论互动热情高

《直播苏州》上线后,形成了电视端与手机端的“双阵地”。首先,在“苏周到”客户端,建立移动传播聚合页,确定融媒“主战场”。聚合页集节目播出、内容分发、活动发起与运营、受众互动等多维度功能于一体。

从策划、派工起就通盘考虑新闻内容的可看性、话题设置是否具有强互动性、内容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等。每天,《直播苏州》都会根据当天节目内容,通过主持人口播的方式,为“小屏”移动端量身定制一个互动话题,如“你接受预制菜吗?”“中秋国庆你有什么出行计划?”“随份子红包该包多少?”,引导用户通过“苏周到”客户端聚合页留言评论、发表观点。在电视节目直播中,高频次给出“苏周到”“看苏州”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的二维码进行引流,同时,主持人尽可能地即兴引入用户评论,双向互动。

从2023年9月1日起,《直播苏州》签到打卡赢好礼营销活动同步在“大屏”端及“苏周到”App聚合页展开。通过每日打卡环节以及地产时令产品等的营销活动,吸引用户,促进“小屏”端节目互动。截至9月20日,《直播苏州》共送出千份长发鲜肉月饼。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互动性。10月开始,《直播苏州》在签到打卡赢好礼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了“通关密码”环节,引导受众“多动手指”;同时,还利用《新闻当事人》等子栏目内容进一步推出了互动内容,如“留言关键词赢取咖啡好礼”等,也吸引了大量电视端观众、手机端用户的关注,“苏周到”客户端的用户互动效果明显。

通过对《直播苏州》的观察,笔者发现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态度尤为明显。将新闻展示、内容征集、营销运维、互动评论等融为一体,展现出了《直播苏州》在大小屏融合后,依托手机端所产生的强大的交互能力,为后续其他的策划执行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4.2 树立用户思维,坚持内容为王

开播以来,《直播苏州》根据大小屏端收视、互动效果,不断展开自我优化调整,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改版要求的选题策划思路,在内容设置上坚持受众思维,用户关心什么,今天的热点就是什么;哪个话题具有普遍性,覆盖面大,且具有互动性,能够激发受众表达欲,就是《直播苏州》要重点关注的。开播以来,陆续策划出的“葑门桥拆除重建”“酱香拿铁火出圈”“社区食堂火了”“预制菜争议”等选题,都是基于内容为王、贴近受众的判断。

在内容上,编辑组也尝试展开自我“营销”,从被动报道升级为制造话题。2023年9月13日,“社区食堂”话题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以及“苏周到”客户端互动效果增强后,《直播苏州》乘胜追击,继续挖掘选题价值,于9月14日、9月15日继续对该话题发力关注,用好主持人品牌价值,对更多的社区食堂进行探访打卡,并持续更新互动话题的设置,不断激发受众的互动热情,实现了从“跟进热点”向“制造热点”的转变,节目内容中也加入了“社区食堂PK”等持续性议题。后续,《直播苏州》也将以此次“社区食堂”话题的运营为基础,不断展开探索,形成《直播苏州》自我造血、制造热点的能力。

4.3 做精做优,打响王牌子栏目《新闻当事人》口碑

《新闻当事人》是《直播苏州》上线后打造的重点子栏目,经过从《有请当事人》向《新闻当事人》的改变后,呈现形式不局限于演播室访谈,该子栏目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展现形式和更大的选题广度。

8月28日,《直播苏州》上线当天,子栏目《新闻当事人》推出对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国明及“太湖雪”人力资源总监朱萍的访谈《就在苏州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9月1日推出新学期访谈《开学首讲:兴学育才范仲淹》等,助力节目开播后“一炮打响”。此外,《“开学综合症”来袭 科学对待向焦虑说不!》等访谈话题涉及民生,覆盖性强,访谈嘉宾卜雪梅等的话语极具贴近性与现实作用。

9月19日,子栏目《新闻当事人》以“守护养老钱”为主题,主持人、记者走进近期“清洁剂骗局”高发的社区,将“演播室”设置在小区空地上。受骗老人、小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市场监督主管部门在主持人大龙的带领下一起聊天,新闻场景从“高大上”变为“接地气”,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度剖析及防骗提醒,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中深度展开,取得了不俗的节目呈现效果,也进一步体现了《直播苏州》主持人来自百姓、贴近百姓的人物特点。《直播苏州》开播以来,子栏目《新闻当事人》根据话题内容、嘉宾身份等不同情况,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访谈呈现,效果显著。

《新闻当事人》作为品牌的优质子栏目,持续将内容切块,通过融媒体分发,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其开播首周,即在大小屏相互反哺上取得了成果,《开学首讲:兴学育才范仲淹》这期访谈通过对文史专家、苏州中学校史老师的同期声切片分发,达到了在微博苏州热榜“霸榜”的效果。

4.4 扩大朋友圈,全国友军一起来

《直播苏州》上线之前,集结了包括新华社江苏分社、央视新闻江苏站、上海台、江苏台、湖州台、嘉兴台、盐城台、无锡台、泰州台、宿迁台、常州台、镇江台、扬州台等13家长三角兄弟媒体,形成“长三角新媒体联盟”和苏州本地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姑苏区、工业园区、相城区等板块的联动,增加节目的直播环节和互动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又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努力把“融”做到极致。融,是思想、理念的融合,是机制、执行的融合,也是内容的融合,更是全媒能力的融合。

猜你喜欢

选题民生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苏州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