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3-04-19岳千禧
岳千禧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随着技术变革深入新闻传播领域,公共话语权由媒体向受众转移,传统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为提升新型传播格局中的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媒体主动拥抱媒体融合的浪潮,积极创新新闻评论传播手段,相继开启了新闻评论可视化的探索。在众多媒体的探索下,短视频新闻评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稳定舆论生态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在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传播优势及发展困境,对其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1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议论、讲道理的一种文字体裁,是引导社会舆论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利器。短视频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在短视频时代新兴的可视化形式,是指在移动平台播放、视频形态呈现的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新闻评论[1]。关于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就尝试制作了中英文双语视频“两会侃侃谈”和“两会社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共推出11个3分钟视频。每期一位评论员亮相,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受众面对面“侃两会”。“两会侃侃谈”是人民日报社评论员第一次集体视频秀,也是探索将版面头条视频化的创新之举[2]。2019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主播说联播》,以主持人出镜口播形式,对短视频新闻评论作规范化处理,结合热点新闻,用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该栏目自推出以来就成为舆论场的关注点,在各类新媒体平台被广泛刷屏,并持续受到关注。截至2023年10月,“主播说联播”话题在新浪微博阅读量已达134亿次。在中央媒体的示范下,地方融媒体中心在短视频新闻评论领域也有所进展。例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开设的新闻评论账号“最江阴评论部”,截至2023年10月已经吸粉近千万。此外,抖音短视频平台还有一批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个人IP账号广受关注,如“新闻姐”“主持人程皓”,等等。
2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传播优势
2.1 契合用户碎片化、可视化阅读习惯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时间越发成为稀缺资源,碎片化、可视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新闻阅读方式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而短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则为新闻评论带来了新的传播优势。
一方面,与文字新闻评论相比,短视频新闻评论受平台完播率等机制限制,为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会控制视频时长,致使短视频新闻评论普遍篇幅短小且内容扼要,大大降低读者理解的认知负荷;同时短视频新闻评论往往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播放,其便携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场景需求,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很好地契合了当下普遍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短视频新闻评论融合了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呈现方式,将信息变得更加生动、易懂,观感体验更加极致;且短视频具有结构灵活性的优势,可以将新闻重点前置,选取具有冲击力的画面置于短视频片头,其感染力和冲击力也是传统电视视频无法比拟的。这种呈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信息,更好地契合视觉化阅读的需求。
2.2 弥合专业理性与用户感性的张力
学者张志安等人提出,主流媒体的一种新型内容生产模式——混合情感传播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情感传播为外在驱动和影响诉求,以传统媒体政论模式、信息模式、故事模式等为内在构成和信息要素[3]。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注重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但缺少情感、个性的元素。而现代人越来越注重情感、个性化,需要新闻报道有趣味、感性,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情感的共鸣。短视频新闻评论这一新兴新闻评论形式,不仅能够传递真实的信息,还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阅读体验。同时,短视频新闻评论活泼的基调,便于各个年龄层次的用户接受。这种情感和个性化的元素,有助于弥合专业理性与用户感性之间的张力,进一步提升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口碑。
2.3 口语化表达和平等对话拉近内容与受众距离
短视频新闻评论往往借助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平台播放,为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评论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契合平台风格。与传统文字评论相比,短视频新闻评论话语风格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评论内容,同时也拉近了评论者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新闻评论节目中,央视一改严肃风格,使用“很解渴”“哏儿劲十足”等口语化表达,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居高临下的传播形式,这种把受众置于平等地位的表达方式更能够拉近其与受众的距离、调动受众兴趣,无形中增强新闻评论的可接受性。
此外,短视频新闻评论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多元的交流方式,更容易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为建立媒体与受众之间平等互动关系提供契机。如《主播说联播》中,“您”等称谓的使用降低了媒体自身的高度,让受众更愿意参与到新闻评论传播的反馈环节,让传播形成闭环。同时,对话式的交流可以加强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感,让受众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可以更加积极参与新闻报道和讨论。受众的参与度和传播度的提高,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也更容易吸引新受众的关注。
3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困境
3.1 内容生产碎片化,评论观点浅显
“短、平、快”是短视频新闻评论的显著特征,在短视频平台的时效性、可消费性和分享性的要求下,短视频新闻评论强调针对性和精简性,视频长度一般在1~3分钟,评论简短、平实、传播迅速。这些特性在满足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的同时,也造成短视频新闻评论“内容少、观点浅”的现象。一方面,短视频新闻评论缺乏对数据和事实的充分论证,表述不够严谨,以致产出内容的结构和逻辑相对简单,呈现碎片化特征。在“情绪先行”的后真相时代,碎片化评论内容也会产生无效的争议,造成舆论场域的混乱。另一方面,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内容和思维深度受到约束,评论作品往往将重点置于事件本身,而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往往难以为用户提供深入思考和全面认识问题本质的观点。从短视频新闻评论实践上来看,其内容碎片化及观点浅显化是由短视频形式为新闻评论带来的“时长”与“深度”的矛盾所引发的,同时也反映了新闻从业者在短视频新闻评论生产中未能有效平衡评论时长与评论深度。
3.2 呈现方式套路化,视频缺乏新意
短视频新闻评论讲究“快”与“新”,在能紧跟时事热点的同时,呈现方式还要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做到时效性与观赏性并存。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对短视频新闻评论的理解,在视频呈现时往往容易陷入套路化的窠臼,程式化思维导致评论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重复性的叙述结构和表达方式降低了新闻评论的观赏性,影响了用户对新闻评论的兴趣和信心。从实践上看,传统主流媒体对于时政新闻报道大多为“规定动作、正面报道”,这种思维模式禁锢了其内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这种报道方式及其弊端在短视频新闻评论中也同样存在。当然,短视频新闻评论的本质是新闻评论,其传播主体仍是专业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更为关注媒体形象、立场、业务效率等方面,因而其在形式创新上会有所约束。
3.3 运营思维单向化,作品互动性差
在媒体融合十年之际,媒体形式层面的融合已经趋于完善,但新闻媒体的运营思维依旧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用户思维、用户意识和用户体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互动性上有最本质的差异[5]。新闻评论要合理运用短视频平台,既要注重收集网民意见,请网民随时参与评论并表达观点,又要及时同步呈现网民观点。但在众多媒体实际运营过程中,缺乏对用户需求和反馈的了解和把握,在传播过程中无法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反馈,难以让受众参与到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制作和传播中来。忽略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属性,则会导致评论作品难以有效增强用户黏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
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在互动中人们可以获取信息,建立信任关系。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社会动力的来源是互动,互动通过参与者对共同事件的关注而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6]。这种互动在短视频平台上,主要反映为评论,受众发表的评论往往对一些人物或事件表明情感态度和立场,反映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这一渠道也是拉近评论者和用户之间距离的良机。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创作门槛不断放低,平台用户针对热点事件发布的短视频评论数量也随之激增。虽然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评论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符合新闻评论标准,但其与用户密切的互动往往更能引起受众兴趣,引发共情。在这种传播格局下,反观媒体的专业新闻评论,则未能放低身份,与受众积极互动,建立紧密联系,难以发挥媒体影响力,传递主流价值观。
4 短视频新闻评论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4.1 提高专业素养,深耕评论内涵
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深耕评论内涵,增强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需要强化专业素养,实现深度评论。一方面,专业素养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短视频新闻评论生产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新闻人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和判断,以更专业的视角去解读短视频中的新闻事实,寻找其中蕴含的意义,如此才能提升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还要加强对短视频新闻评论内容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网络的实时传播能力不断压缩新闻的时效性,部分短视频新闻评论可以实现几乎与新闻同时产出。受众在接收到短视频新闻评论时,可能对部分新闻事实并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会更多地关注评论观点而非内容本身,受众的观点也更容易被评论观点影响。因此,媒体要增强自身对短视频新闻评论内容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在充分了解新闻事件内容本身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为时间做“减法”的同时也要为新闻内涵做“加法”。
4.2 提升短视频制作能力,创新评论呈现形式
要创新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呈现形式,增强评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可以从画面和音效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只有将画面呈现与故事情节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让受众融入评论作品中。另一方面,注重画面和音效的结合,可以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具体而言,在视频画面层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通过对画面的选择与呈现来增强视觉冲击力,如选择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人物特写、运动镜头、车辆镜头等,使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二是通过对色彩与光线的处理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如使用暖色调和冷色调来烘托气氛;三是通过对画面构图和角度的设计来增强画面美感,如采用俯拍、仰拍等多角度拍摄方式,使视频画面具有广阔感和纵深感。在视频音效层面,媒体应该关注内容创意,着重提高音效呈现效果。通过精选合适的背景音乐、声音效果等,增强受众在视听方面的感官体验,使得短视频新闻评论更具吸引力,更具亲和力。
4.3 突出用户思维,强化互动反馈
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主流的今天,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更强的交互性和用户思维。作为新闻评论可视化重要分支的短视频新闻评论更是如此。它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传播活动,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传播运营,都必须紧紧围绕用户思维,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伊莱休·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用户接触新闻评论的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选择观看新闻评论,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在当下信息海量的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可接触到评论的数量更多、渠道更广,获取信息的需求被不断弱化,更多是为了获得情感认同和情绪满足。因此,对于部分是非分明的新闻事件,媒体不妨旗帜鲜明地直面问题,要敢于批评或弘扬,使用户获得情绪价值,增强用户黏性。
在短视频新闻评论强化互动反馈的实践中,首先要改变内容制作方式,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和互动功能,不断创新互动方式和形式,使受众能够参与到评论过程中来。其次,要根据受众反馈不断优化视频内容,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反馈,鼓励用户提供更多的观点或意见,进而促进使用者间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5 结语
新闻评论可视化的探索,是双向传播格局下媒体增强用户黏性、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媒体应主动顺应网络传播趋势,对新闻评论进行“可视化”加工改造,积极拓展新战场,构建图像与文字并重的传播格局[7]。短视频新闻评论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评论形式,在契合用户碎片化、可视化阅读习惯,弥合专业理性与用户感性的张力,口语化表达与平等对话风格等特征的驱动下,短视频新闻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可视化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实现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可持续发展,媒体还需培养用户思维,立足内容的同时不断优化视频形式,实现保持新闻专业性与满足用户需求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