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在家庭阅读教育中的可为、难为与应为

2023-04-19刘慧琴邓佳维沈薇薇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庭儿童家长

刘慧琴,邓佳维,沈薇薇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23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实施青少年读书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行动,事关亿万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2]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能拓宽儿童的眼界和思维、丰富儿童生活世界、塑造儿童品格、提高儿童学习力,让儿童收获快乐和自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3]儿童的阅读需求与生俱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敏感期,所具备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倾向也不尽相同。[4]童年时期是儿童阅读培养的关键期,让儿童爱上阅读,是真正的、持久的保护和关爱儿童的方式。家长在儿童阅读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儿童爱上阅读,涵育家庭阅读风尚,家长应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助力儿童养成阅读习惯、帮助儿童提高阅读能力。

一、家长在儿童阅读教育中的可为之处

家长在儿童阅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家长参与阅读教育能够为当前紧张的家庭代际关系提供共同的话语交流,促进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和成员关系改善[5]83,并能加深亲子间的理解、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儿童阅读自觉。

(一)舒适的阅读场景是培育儿童阅读习惯的保障

家庭阅读是个人阅读行为产生的重要场所,家庭阅读场景影响儿童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场景包括阅读空间、阅读设施、阅读行为以及阅读中情感的关联[5]81,可以统分为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作为物理空间,家庭是阅读功能与价值实现的物质载体;作为精神空间,家庭中形成的成员关系、群体意识以及家风特质持续影响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文化氛围。[5]81因此,营造舒适的阅读场景是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保障。第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物理空间。家庭是提供阅读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支持的加油站。[6]家长可在室内添置一张高矮适宜的书桌和书架,放置孩子感兴趣的书籍[7],在摆放书籍时可根据书籍颜色、书籍主题、书籍领域等的相同进行依次整齐摆放,创设便利的阅读条件。同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随着儿童的成长搭建时间阶梯,持续性地训练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8]如在儿童刚开始接触阅读时,不限制儿童的阅读时间,但随着儿童阅读次数的增加,可以为儿童设定阅读的时间阶梯。阶梯式的阅读能使儿童在不排斥阅读的前提下,提高儿童阅读行为的发生率,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开展规律性阅读。第二,营造温馨的阅读精神空间。阅读精神空间主要指家庭阅读活动的情感交流。亲子共读是亲子陪伴的最佳方式。因此,倡导安排一个固定的“家庭阅读日”或者“睡前故事”作为亲子阅读时光。定期带儿童去附近的图书馆,感受阅读的氛围,安静、干净的阅读环境有益于儿童走进阅读世界。固定的阅读时空,不仅能增强亲子关系,同时也能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科学的方法引导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关键

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动力,是培养阅读力的基础。对于儿童阅读而言,产生阅读行为的内在动机是认知事物、满足好奇心的求知本能。在儿童阅读成长关键期,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儿童阅读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关键。首先,吸引儿童“阅读之眼”。儿童天生对色彩丰富、画面感强的事物感兴趣。在培养儿童阅读初期,家长应抓住色彩敏感期,根据其兴趣爱好,将儿童喜欢的内容与绘本联系起来,选择丰富多元的绘本吸引儿童的“阅读之眼”,增强儿童的想象力,引导儿童发现“好玩的阅读”。如在学龄前期推荐儿童阅读绘本,图画与文字相互配合,所展示的“光、色、形象、动作、神情”是绘本最独特的魅力[9],能够激发儿童极大的阅读兴趣。其次,开发儿童的“阅读之耳”。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这一时期,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睡前聊天、饭桌交流等机会给孩子讲经典寓言、童话故事。以故事激发其好奇心,带着故事疑问去书本中寻找答案,通过回顾验证故事情节增加与书本的联结。最后,打开儿童的“阅读之心”。大自然是儿童成长中最好的读本,家长可以多带儿童走入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加儿童心中的疑问,陪着儿童带着心中的期待走进阅读。

(三)定期检验与评价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推力

阅读的终点不仅是接收知识,更多的是知识的转化与输出。阅读知识的转化与输出能促进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指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包括反思文本、参与文本建构以及评价和深入探讨文本的能力。因此,在儿童阅读培养中,倡导共读、共写、共生活的阅读方式,以“共读,分享”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第一,家长可以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思考、发问,提高儿童阅读理解力。如,定期进行“亲子读书交流”或设置阅读答疑环节,当儿童在阅读中遇到疑惑时,鼓励其表达自己的看法,父母及时给予有效指导。[10]第二,家长应时常鼓励并创造时机让儿童多与家人或朋友进行阅读分享,激发儿童“好为人师”的表达欲。阅读分享不仅能锻炼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儿童对文本的分析能力,真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第三,家长需要帮助儿童补充阅读材料,循序渐进地增加阅读文本难度,以此推动儿童阅读理解力。家长可以根据少儿阅读推荐书目,结合儿童的阅读现状及阅读兴趣,定期无意识地增添、更新阅读书目,扩大阅读范围,隐形地帮助儿童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书籍。同时帮助儿童整理书籍的摆放位置,布置“游牧式”阅读场景,让儿童在不同的书籍内容中提升阅读能力。

二、家长在儿童阅读教育中的难为困境

(一)数字化时代网络嵌入儿童生活干扰阅读习惯养成

阅读空间是亲子阅读在家庭阅读活动中进行亲密交流分享的独立场所。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从线下到线上,儿童阅读都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信息过滤和价值引导。[11]一是移动阅读盛行,严重干扰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丰富、海量的学习资料为儿童阅读教育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存在阅读资料泛而浅的现象。儿童自我控制力弱,是非辨识能力差,容易受到“新奇”事物干扰和不良内容侵蚀[12],这对儿童阅读习惯养成带来了难点。二是移动阅读削弱家庭阅读情感的联结。当前,电子媒体包括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走入儿童生活,许多儿童长期沉溺于电子产品,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阅读上来。同时家长也将移动阅读作为主要休闲方式,“浅阅读”“泛阅读”的盛行,割裂了亲子阅读间的交流共享。家长过多关注数字信息,较少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缺少与儿童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亲子关系间形成一道无法触碰的“隔膜”。

(二)家长对儿童阅读教育的认知偏差阻碍阅读兴趣激发

家长的阅读教育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教育行为。有调查显示,52.26%的家长对阅读存在认知偏差,58.19%的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13]家长对家庭阅读教育的认知偏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家长对儿童阅读教育的功利性认知。调查得出,部分家长认为阅读仅仅是帮助儿童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忽视了对儿童阅读情感、阅读态度、阅读兴趣的培养[14],因此,家庭阅读教育成为帮助儿童提高学习成绩的工具性手段。二是家长容易忽视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家长对儿童早期阅读培养的出发点是拓展孩子知识面,完全忽视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兴趣需要,“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容易违背“快乐阅读”的理念,表现在阅读文本选择上排斥除教材外的文本。三是家长对阅读教育责任主体的认知不清。许多家长认为阅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儿童阅读兴趣培养是教师的职责。家长对于教师安排的阅读任务敷衍了事。然而,一个人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来源于婴幼儿时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15]

(三)家长对儿童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制约阅读能力提升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沃尔夫在《普鲁斯特和鱿鱼:阅读头脑的故事和科学》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基本是由童年时期的阅读技能决定的。[16]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能够帮助儿童快速提升阅读能力。阅读指导方法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使用以及阅读过程的评价。但由于信息时代的兴起,家庭阅读成为复杂的活动,阅读指导方法杂乱无序,大部分家长仅凭个人喜好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阅读材料的选择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阅读材料源自多方网站、APP等的散发与传播,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导致某部分阅读内容未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诊断便被传递到各大网络平台。而家长对儿童阅读的干预性不强,使儿童阅读倾向于“娱乐化”,制约着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17]第二,阅读方法的使用具有单一性。家长在指导儿童阅读时,仅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朗读、问答等,缺少以对儿童的人文性发展方面进行知识扩展、心灵感化、境界提升等方面的引导[18],使儿童停留在浅层知识的学习,对亲子阅读的深入、延伸指导还较为盲目。[19]第三,阅读过程性评价缺乏。当前家长只注重阅读结果的评价,在阅读过程中,不关注儿童的动态过程,不与儿童及时交流讨论,使儿童的阅读困惑、阅读收获、阅读心得等未能得到完善的解决。

三、家长在儿童阅读教育中的应为担当

家长是儿童阅读教育的启蒙人,在儿童阅读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营造舒适的阅读场景、使用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提升儿童阅读能力。

(一)营造适切的阅读空间,培育儿童阅读习惯

阅读空间在物理层面上指空间布局的摆设,在精神层面上指家庭成员心灵间的情感交流。家庭阅读活动中,阅读空间的创设是养成儿童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首先,布置物理空间的摆设。阅读必须时刻保持注意、集中精力,方可保证顺利进行。在家庭中布局阅读空间时,阅读区域需要与其他空间布局(客厅、卧室等)区分开来,建立属于家庭中特有的阅读区域,为亲子阅读活动提供独立安静的活动场所。同时,可以摆放多类型阅读书目。阅读书目是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关键。多样化的阅读书籍能够使儿童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丰厚的知识基础。并且,注意加强电子阅读书籍的筛选,严禁挑选非法网站的阅读资源,严格把控阅读内容的质量。其次,注重精神空间的交流。和谐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家长与儿童形成平等的交流模式,在阅读活动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定期开展亲子阅读分享会可以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每周保持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阅读分享会是增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桥梁。最后,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交互进行。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家长与儿童开展家庭阅读活动的物质需求,后者是情感需求,二者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空间。

(二)重视儿童阅读,秉持正确的儿童阅读观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阅读行为能力人,他们对阅读的领域、方式等有一定的选择权,家长与学校应予以充分尊重和呵护,对8岁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属于无行为能力人,家长应履行充分的保障和指导任务。[20]首先,转变家长阅读观念,引导儿童健康阅读。家长应意识到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应理解儿童阅读培养是一项慢慢滋养的过程。阅读本身是一件开心、愉悦、自然、自主的行为,家长在培养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应坚持阅读自由、儿童本位的理念。如若将阅读视为获取考试知识、提高成绩的手段,附加阅读的工具价值,那么阅读将会变成一件僵化、苦闷的差事。同时,如若急于求成,希望立竿见影,那么阅读的本体价值将被忽视。其次,规范家长阅读行为,带领儿童积极阅读。家长自身的阅读习惯与态度对子女阅读素养与阅读效果有重要影响。[21]幼儿时期,儿童最强的是模仿力,模仿的关键不是他模仿了什么,而是你给他模仿了什么。[22]在这关键时期,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因此,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杜绝功利性阅读,拒绝强制性地灌输内容的阅读。家长应尊重儿童,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这样才能让儿童保持对阅读的初心,如尊重儿童的阅读爱好,允许儿童阅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籍。总而言之,阅读也许不能让儿童成为一个有钱人,但一定可以让儿童成为一个优秀、幸福的人。

(三)提高家庭阅读指导能力,帮助儿童提升阅读

家庭阅读指导是家长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阅读特点及阅读规律,从而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选择适宜的阅读资源。[23]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是儿童阅读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家长是引领儿童阅读的指路人。因此,家庭阅读指导应深入、细致、科学地把握儿童阅读成长规律。首先,注重阅读指导。家长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儿童阅读关键句子,抛出问题,问题设置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儿童在获取阅读知识的同时,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在《安的种子》一书中,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家长抛出问题,“老师父分给每人一颗种子后,他们分别都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人的做事风格?”前一问题在全书中是绘本的主要内容,在文中一目了然,使儿童清晰可见;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补充,询问儿童支持哪种做事风格,在儿童理解范围内引导儿童关注人物的行为方式,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儿童的阅读思考能力。并且,家长可为儿童设置分层式阅读,让儿童通过判断自己的能力挑战不同的阅读任务,提高儿童阅读认知及其阅读能力。在阅读《安的种子》时,家长可为儿童设置三个任务。第一,他们得到种子后做了什么?第二,老师父为什么要给他们种子?第三,文中的哪个人物最值得我们学习?这三个任务的难度层层递进,儿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阅读任务进行挑战,不仅能够让儿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而且能够锻炼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其次,注重阅读分享。阅读不仅仅是儿童单向输入的过程,而是知识输入与输出交替的双向过程。儿童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进行阅读分享,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只有儿童本人单方面的对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其违背了家长想要培育儿童阅读能力的初衷,知识的产出是衡量儿童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如《荷花镇的早市》一书中有水乡景色和风俗人情,家长可以主动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抛出问题,“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啊?”引导儿童主动跟家长分享自己在书中看到的具体景色和人物等。并且,家长应循循善诱儿童,使儿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在阅读分享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不断地更新儿童的固有知识面。家长可以先对儿童表达自己对《荷花镇的早市》的看法,如绘画风格优美、排版格式恰当等,引导儿童表达自己对本书的其他想法,鼓励儿童大胆发言,在发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最后,注重阅读评价。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对其阅读表示肯定,鼓励儿童继续阅读。阅读完成时家长应及时进行指导性评价,增强儿童阅读的自信心,激励儿童积极阅读。当然,对于儿童阅读时存在的小差错,先肯定其阅读量,再委婉指出儿童在哪些方面不足,引导儿童进行自我反思,形成“阅读——反思——阅读”的循环圈,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所以,家长应在尊重儿童阅读兴趣爱好的同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阅读文本的难易程度,帮助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经典书籍。尤其面对当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家长需要用理性的教育眼光帮助其筛选,就如曹文轩所言“把所有的选择权都交给孩子是不合适的”[24]。在阅读初期,儿童会遇到识字等困难,需要家长跟读、陪读、共读以呵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帮助儿童掌握阅读技能。因为,在阅读力培养的初期,让儿童爱上阅读比阅读什么更重要。

四、结语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根本,家庭阅读教育是儿童阅读力发展的关键,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积极承担家庭阅读教育的责任,从环境创设、观念重塑、方法指导三方面多措并举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让家庭阅读成为促进家庭教育的助推器,让阅读助力儿童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