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创造有意义学习与研究的彝族诗学课程

2023-04-19莫色木加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诗学彝族

莫色木加

(1.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西南民族大学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一、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提出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走过了71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51年开办的彝语文专修科。1958年,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正式更名为彝学学院。2020年9月彝学学院与藏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合并成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仅懂彝语,还精通汉语和英语,能同时使用三种语言进行日常教学,是一支一专多能的教学科研型队伍,对促进彝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加速民族地区急需的“双语”、“多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七十年的建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校级示范性专业建设点(2006),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07),四川省重点学科(2007),四川省品牌专业(2007),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教育部特色专业(2007),四川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等。此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言文学方向)虚拟教研室入选2022年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一)创新沿革

彝族诗学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报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必考内容之一。该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前理论(彝族古典文献中的文化诗学思想)、古典文艺理论(彝族古代文论)和现代诗学思想(彝族古代文论对彝语作家的影响),其中主要介绍中国魏晋南北朝至今各个时期彝族诗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流派和理论家,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诗学理论著作或文艺理论文本,讨论其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与彝族文学研究的影响,特别是对彝族诗人的影响。

1992年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系开设了彝族诗学课程,当时没有教材,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如板书、油印课程相关资料。2000年彝学系彝族诗学课程团队一起编写了一本内部教材(没有出版,只打印了课程的讲义稿),内容主要介绍彝族古典诗学,结合板书与PPT讲授相关知识。2003年,彝学学院在原内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彝族诗学内容,结合PPT和视频教学。2017年彝学学院彝族诗学课程团队在原内部教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充了彝族诗学课程内容(最新版彝族诗学教程还在修订之中,3年之内将会在国家级A类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前理论部分(彝族史诗和彝族文献文本中的文化诗学思想)、古典文艺理论部分(彝族古代文论)和现代诗学思想(彝族古代文论对彝语作家的影响),结合板书、PPT、短视频和慕课等讲授相关知识。

西南民族大学历来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彝族诗学课程入选2019年西南民族大学校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入选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级慕课建设项目、入选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二)教学问题

彝族诗学课程教学主要对象是彝族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了《彝族文学史》《彝族传统文化》《彝语基础》《彝语写作》《当代彝文文选》等课程的前期铺垫,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素养。然而,彝族诗学课程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学习问题。

一是彝族诗学课程理论性强。老师单一的讲解与陈述显得枯燥乏味。

二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了解过东西方诗学相关前沿理论,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过彝族文艺理论和彝族诗学相关的原著。

三是先修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彝族诗学》课程的教学,如前期课程部分同学没有学好彝族传统文化、彝族文学、彝族语言相关的课程,导致部分同学学不好彝族诗学和彝族文艺理论相关知识。

四是部分学生彝语基础较差和不具备足够的文献检索能力。由于部分同学中学时期没有学过彝语文,没有阅读过彝族诗学有关的书籍,到了大学后还是没有把握好学习机会,也没有学好彝语文,导致出现学生毕业后基本功依旧不扎实的情况。如在《彝族诗学》课程教学中,部分学生无法阅读彝文诗学原著,只能看国家通用语版本和英文版,也是我们课程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课程创新理念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创新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虽然彝族诗学课程是线下一流课程,但是彝族诗学课程建设不得不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的改革,课程团队把《彝族诗学》当作一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来建设,并已完成部分课程教学录像,因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可以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满意度。”①

21世纪的彝族大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设计,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现在喜欢上网,喜欢学习,喜欢交流,懂三种语言(彝、汉、外),但对彝族诗学或彝族古典文艺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普遍不高,缺少学习方法,缺乏整体理解。因为21世纪的彝族大学生更喜欢视觉文化或网络课程,所以彝族诗学课程团队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得不创新,其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从“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向“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除此之外,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教学中用彝族文化相关图片;

二是教学中穿插彝语歌曲;

三是教学中播放彝语微课;

四是教学中借助互联网;

五是教学中插放彝语视频;

六是教学中加入有关彝族特色的游戏;

七是彝族诗学慕课。

这样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开展彝族诗学课程教学之前,能让学生了解《彝族诗学》课程的体系与构架,了解彝族诗学发展史的重要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彝族诗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彝族大学生了解彝族诗学及彝族文艺理论的渊源、特征、彝族文艺理论家诗学著作及诗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同时从比较诗学视角来阐述彝族诗学与西方诗学的异同,拓展和深化彝族诗学的学习,从而扩充学习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彝族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

应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不断细化专业,为更好地培养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组建彝族诗学课程团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团队既兼顾讲授彝族诗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又要引入世界诗学或西方文论前沿理论,并重新阐释彝族诗学的学术价值。彝族诗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彝族大学生学习后应该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

一是知识目标:培养彝族大学生彝族诗学理论素养,系统掌握诗骨、主、主骨、主旨、文、景、押、扣、连、对、风味、风采、人化诗论、题、三段论诗、诗音、神、色、诗景观、诗力、情、彩、诗影、书根、诗根、诗魂等古代彝族文论范畴,并了解彝族诗学或彝族文艺理论发展脉络。《彝族诗学》课程团队要求学生要细读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即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布阿洪的《彝诗例话》、漏侯布哲的《谈诗说文》、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和佚名所作的《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等彝族经典诗学文本。

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彝族大学生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彝族诗学思维、理念和具体知识分析、解决具体彝族文艺理论问题,并运用彝族诗学理论来分析彝族文学文本的学术价值。培养彝族大学生解决文艺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文艺文本的研究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是情感目标:培养彝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意识,认同彝族诗学或彝族文艺理论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并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性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设彝族诗学课程思政,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中国特色文学学科课程体系,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尤其是围绕彝族诗学课程知识要点,深入挖掘《彝族诗学》中的思政元素,展现彝族诗学或彝族文艺理论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立德树人的整体要求下,结合彝族诗学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思政元素,做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中,课程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彝族文艺理论或彝族诗学相关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提升彝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个人修养。

通过《彝族诗学》中共同体诗学思想,对彝族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进行思想教育。彝族诗学课程中含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共同体思想,如彝族创世史诗②中生命共同体诗学思想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在彝族创世史诗中,彝族先民建构了多元一体论的民族观,即同源共祖的多民族观,史诗强调了汉族、彝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同一对父母生的亲兄弟姐妹。在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汉、藏、彝等3 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在创世史诗《查姆》中,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等36 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汉族、彝族、傣族、傈僳族、苗族、藏族、回族、白族等九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在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中,苗族、彝族、汉族等3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此外,彝族创世史诗《天地祖先歌》中也叙述了共通体诗学思想。“创世史诗《天地祖先歌》所外展的或通过创世史诗所外展的,无限地开始和结束,因为创世史诗中的人、神、动物、植物等都有独一存在的共通性,他们本身彼此相互地外展着,并分享他们之间的共通体的界限,在这个界限中,独一的存在并向他者分享自我,即在对话交流与分享中,创世史诗共通体的独一性就在这个界限上,并展露给他者的‘主角’形象。”[1]

因此,彝族诗学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并落实到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课堂讨论、教学沙龙、学生毕业论文等。

三、课程创新与改革途径

彝族诗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为激发彝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彝族大学生实践能力、多语(彝、汉、外)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特别是让更多的彝族大学生了解彝族诗学或彝族文艺理论中的共同体思想、国家认同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共享彝族诗学教学资源。

对于交通条件优劣的评判,学界目前存在两种较为常见的评价方法:其一,采用距离或旅行时间成本等指标,从可达性视角对交通便捷性进行评价[26];其二,以定量的手段从相对角度判别区域交通条件的优劣以及级别高低的交通优势度方法[27]。交通可达性衡量的只是交通系统从某一区位到达指定目的地区位的便捷程度,而交通优势度则可以全面反映交通设施优劣的全部内涵[28]。由此,本文运用交通优势度概念,建立机场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机场条件优劣进行测度。相对于机场条件优劣的研究,对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具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课程团队将坚持“科学规划、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以“虚实结合”为原则;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尤其是线上教学,即课程团队利用2022年获批的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言文学方向)虚拟教研室”进行线上教学;将彝族诗学课程建设成一个具有特色的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一)教学内容创新

课程建设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彝族诗学论著大多是用古彝文书写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翻译成现代规范彝语和汉语。课程团队拟走访云、贵、川彝族地区搜集原始的彝族诗学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校彝学文献馆、彝族文学馆等收藏书籍,进行整理和翻译,在现有的彝族诗学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彝族诗学理论,补充完善彝族诗学或彝族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形成一本系统的全新的《彝族诗学》教程,并争取把该课程建设成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另外,彝族诗学课程团队还购买了100 多本与诗学、文艺理论、哲学、美学等学科有关的教材、专著,建立了《彝族诗学》课程参考书库(课程团队还收集了大量的英文电子书籍),供彝族大学生学习、任课教师备课使用。

(二)教学方法创新

彝族诗学课程教学方法有类别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尤其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案列式教学、APP 教学等多种方法,培养了彝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开展以下几种教学活动:

一是彝、汉、外等多语辩论赛。作为彝族当代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二是彝语文应用技能比赛。此种比赛能激发彝族大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课外阅读彝族文艺理论文本;

三是课后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学习能够提高彝族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是课堂对话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三)成绩评价创新

彝族诗学课程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讲授和答疑,培养彝族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采用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方式考察彝族大学生半期学习情况。课程最终成绩评定由平时考勤20%+课堂发言10%+半期考试10%+期末试卷考试60%构成,期末试卷题目类型、难度均按学校要求出题。

彝族诗学期末成绩组成的多元化综合考虑了彝族大学生在考试之外的表现情况,更加科学地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提高了彝族大学生对《彝族诗学》课程的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彝族诗学理论话语和国内外文艺理论相关的前沿理论。

(四)课程评价创新

彝族诗学课程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分为任课教师自评和第三方评价(包括学校教学督导)。《彝族诗学》任课教师每学期期末均对自身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课上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总结自身上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目的是改正不足。第三方评价(包括学校教学督导)目的是任课教师不断优化课堂。当然,学生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检验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新成效与推广示范

经过积极探索,彝族诗学课程在打造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彝族诗学课程更加结构化、逻辑化,形成了坚实稳固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我们相信学生的收获是丰富的,知识点掌握是牢固的,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彝族诗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彝族诗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课程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诗学理论的状态,提起学习诗学理论的兴趣,从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转换为现如今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己发掘彝族诗学的学术价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通过分组学习,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彝族诗学课程将以校级一流本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契机,在注重彝族古代诗学理论分析训练的同时,融合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来分析彝族诗学中的跨学科思想和共通体思想。在课程团队建设、课程群建设、协同育人等方面也加大探索力度,为培养民族地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改革成效

在新文科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遵循守正创新和立德树人的原则,重构高质量的课程必将成为民族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对彝族诗学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彝族诗学课程建设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既要从彝族传统文化和彝族古代诗学中汲取独一无二性的诗学思想,又要对彝族古代诗学进行新的阐释,特别是彝族古代诗学中的传统共通体诗学思想。

推进彝族诗学课程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彝族诗学》课程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造性。要坚持不懈挖掘新的彝族古代诗学材料、发现新的诗学话语、重构新的诗学理论,形成特色课程的理论体系,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彝族诗学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博得师生好评,尤其是学生评价每年均为优秀。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的教育,并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二)成果评价

彝族诗学课程建设结合社会发展,传承彝族诗学核心思想的同时,也要借鉴西方诗学和其他族群诗学的优秀成果,因为诗学不仅是每个族群独有的诗性哲学思想,更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彝族诗学课程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教育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言文学方向)虚拟教研室”(2022 年)和彝文学教研室的就业实习基地作后盾,无论从理论学习,还是专业实习,都有着较好的平台。虽然《彝族诗学》课程是校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但是我们也坚持按照国家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将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理念,持续更新并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将《彝族诗学》建设为具有一流课程团队、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的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推广示范

彝族诗学课程拥有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坚持彝、汉、外多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重视教学科研,完成了多项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如彝族诗学课程负责人莫色木加先后主持了2项校级教改项目:“民族院校《外国文学》特色课程建设”和“世界少数族裔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彝族诗学课程团队坚持鼓励团队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和教研项目,有力地做到教学和科研共同进步,科研促进教学的生动局面,如彝族诗学课程负责人莫色木加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比较视野中的彝族经典文学”,课程团队成员罗庆春教授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双语文学研究”。

五、总结与展望

彝族诗学课程建设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既要从彝族传统文化和彝族古代诗学中汲取独有的诗学思想,又要对彝族古代诗学进行新的阐释。推进《彝族诗学》课程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彝族诗学》课程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坚持挖掘新的彝族古代诗学材料、不断去发现新的诗学话语、重构新的诗学理论,形成具有彝族诗学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彝族诗学课程建设,将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的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新的教学理念,持续更新并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将《彝族诗学》建设为具有一流课程团队、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的一流课程。

一是继续申报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南民族大学具有重视课程建设的优良传统,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大力支持教师编写出版优秀教材。在新文科、一流本科课程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彝族诗学课程拟建立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二是加强教材建设。拟编写一本全新的《彝族诗学》教材。教材建设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教材编写要注重诗学理论前沿动态的同时融合跨学科理论,编写出具有创新性的《彝族诗学》教材。

三是加强课程教学队伍建设。一流课程是建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的新时代高校精品课程,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并完成课程建设,这其中教师队伍是核心角色。课程团队通过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以提高学历,更新知识结构,培养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进修、国内外访学、进博士后流动站等学习方式,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教师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

四是夯实课程思政载体。彝族诗学课程团队“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由此可知,彝族诗学课程建设融入课程思政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政治学习、组织活动、开设讲座、上专题党课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课程教学教师团队的政治素养,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转引自Stephen Lotinga,“Blended learnings: The advance of digital textbooks through lockdowns has meant a re-evaluation of the sector is long overdue, and it will require collaboration.” The Bookseller, no.5931,28 May 2021:11.

②特注:大部分彝族文艺理论家的文艺理论思想或诗学话语建构均受到彝族传统文化、彝族史诗、彝族古典文学等影响。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诗学彝族
背诗学写话
彝族海菜腔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锡伯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