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协同模式探究
2023-04-19阿曼古力•阿布都热西提
阿曼古力•阿布都热西提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各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强,基于此,中职学生应着重关注自身的职业规划,即需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兴趣偏好以及切实需求来认真分析与自己未来发展相契合的职业类型与就业方向。另外课程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毕业,还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协同模式
引言
开展普通中职生涯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县域普通中职生涯教育的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县域普通中职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生涯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新高考和新的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探讨县域普通中职生涯教育存在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为推动县域普通中职生涯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1现阶段中职学生职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生涯教育体系不完善。目前,县域普通中职学校生涯教育的体系是零散的、不完善的。首先,生涯课程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课程的实施方式较为单一。个别开展生涯教育的学校多通过理论讲解为学生提供升学指导,不能根据学生生涯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学生群体不同的类型特征开设针对性的课程,并且大多缺乏生涯体验、生涯辅导等实践性的生涯活动。其次,当下的一些生涯教育教材对县域普通中职学校而言缺乏普适性,难以让学生厘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在硬件设施方面,县域普通中职学校较少配备有生涯辅导室、生涯测评室、生涯体验室以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中职学生会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限制其就业与发展,其中包括专业水准、交际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进而导致学生在参加岗位工作中容易出现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以上问题并未有清楚的认知。即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多是寻找客观原因,并未认真反思自我,寻找主观原因,甚至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时会以逃避的心态来面对,从而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三)容易出现迷茫心理。中职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基础能力较差、就业环境舒适程度或是就业方向偏差而产生困惑,进而无法顺利就业。另外在学生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就业方向后,容易丧失工作热情,长期处于迷茫的状态,并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
2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协同模式
2.1以教育形式的融合为重点,开展多元活动。
我们可知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存在共通之处,为真正推动两者融合,中职学校应以教育形式的融合为重点,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参与生涯规划,在生涯规划中锻炼强大的心理素质,进而具备应对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力和素质。除了常规的课程相交叉之外,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课程活动上也具备同源性特征。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常以主题化的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呈现,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生涯规划教育也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与时事热点相关的新闻采访、项目实践等。综合两者的共通之处,以求同存异为主要原则,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新闻访谈等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引导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展开生涯规划,在丰富、新颖的活动之中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2落实心理咨询强化辅导过程
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经验,并在知识储备、综合能力以及人格品性方面有所增进,其道德观念与政治意识也逐渐走向成熟,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初步理解,随着各项技能的成熟、逻辑思维的完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岗位竞争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个领域都处于不断改革的潮流中,进而使得院校应届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很容易被就业压力所吓倒,从而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中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其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流程应包括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心理指导,积极宣传政府颁布促进就业、缓解压力的有效政策,使学生正确认知就业形势,提升自身的耐挫意识。其二,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如过度自卑、极度焦虑、盲目从众等心理,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疏导以上负面情绪。其三,教师应一对一地了解每位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分析其心理路程、主观原因以及客观因素,剖析心理压力的来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择业问题。
2.3健全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
生涯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生涯教育的发展质量。县域普通中职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吸纳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学历的优秀毕业生,考核具有生涯教育背景的教师,对生涯教育感兴趣的学科教师也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发展成为专业的生涯教师,以此来提高县域普通中职学校生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要建立健全生涯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标准,落实好生涯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将生涯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最后,要密切联动班主任,加强对班主任的生涯教育培训。协助班主任担负起班级内部生涯教育的职责,研究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指导方法。
结语
中职教育者应以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况以及中职生的真实成长状态为依据,从开展多元活动、组织教师培训和优化教育环境等多个层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主体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融合,让学生在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正确且全面地看待自身的能力,增强生涯规划意识,确立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焦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智库时代,2022(3):106-107.
【2】任艳.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4):154-158.
【3】郭向华.浅谈如何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外交流,2022,26(4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