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校企共建分析
2023-04-18潘双鸿
潘双鸿
(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广西贺州,542800)
一、引言
电商直播行业蓬勃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但由于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不仅缺少带货主播、网络达人,视频制作、策划文案、直播运营等人才也十分紧缺,企业产品的网络推广和运营较难。调查显示,当前中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缺少实训场所,多数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难以快速适应电商直播行业。这不仅影响学生就业,也不利于行业发展。[1]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通过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孵化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技能和经验,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优秀人才。[2]中职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发展目标和统筹方案,不断完善专业设置,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培养内容、优化合作模式、丰富办学形态等。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中职学校应全面建设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适应时代与行业发展的趋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行业进步提供更多人才支持。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结合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建设,全面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本文以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从产教融合的视域探讨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校企共建的研究现状、现存问题和建设策略,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体系,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不仅明确了产教融合的概念和内涵,也阐明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实现途径等多个要素。根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统筹推动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创新产教融合的平台载体,并积极建设试点,完善赋能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3]预计到2025年,建设约50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挥引领与突破的作用,建设超过1万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与制度规范,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投入量,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融入产业需求,形成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4]对于融媒体的研究,相关概念在逐步完善,具体体现在实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等多个方面。融媒体电商直播利用融媒体优势,推动传统电商转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使电子商务行业的直播销售产业链更完整,即围绕主播和产品销售展开各个环节,使商品销售更便利。[5]从目前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虽然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电商直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未能充分对接社会需求。从本质上看,由于融媒体电商直播具有复合、交叉的特点,其融入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横跨销售、电商、媒体多个领域,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而需要进行创新和调整。
我校依托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与产业转型需求,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构建特色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四位一体的数字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围绕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实际需要结合的原则,搭建直播电商比赛平台、直播电商短视频创客中心、乡村振兴贺州茶叶等助农产品展销中心、乡村振兴贺州农产品直播带货电商实战运营中心、乡村振兴直播电商专业文化墙建设等。我校电商专业受益学生2100余人,辐射电子商务专业群学生3.6万人,这一体系建设被推广和应用于区内外30多所学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一背景下,我校结合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现状,根据融媒体电商直播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电商直播制作中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对接。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由于这类中心建设的数量较少,因而缺少理论依据和经验。[6]本文将这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参考,结合融媒体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需求,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中心建设的方案和策略,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行业人才,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行业的发展。
三、现存问题
(一)教材内容缺乏
计算机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原本属于同一个专业群,在课程改革之后,这一专业群被重新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专业,但两个专业的知识存在许多交叉,导致中职学校的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明确的定位。具体表现为电商实训设备落后、教材知识点滞后、实训硬件和软件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技能无法应用于实践工作,不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二)师资队伍落后
目前,电子商务直播行业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专业的建设时间比较短,因而普遍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直播相关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很多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岗过来的,缺少电商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的了解不够,教学水平相对较低。[7]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要求下,多数教师并不能满足教育要求,难以与企业导师合作对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教师难以胜任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难以满足建设要求,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较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校企合作困难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首要任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对教师的软件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电子商务直播行业迅速发展,相关技术逐渐成熟且不断更新迭代,传统的教学平台、技术软件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中心作用。[8]在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人才需求的了解不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双方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互惠关系,造成很多合作方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四、建设策略
(一)聚集资源,设计建设方案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我校明确建设思路,围绕建设需求,完善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建设中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内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建设与发展路径。第一,我校合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以获得更多政府与社会支持。第二,我校与广西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创业园;与某智能学习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北京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1+X”农产品电商运营、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试点等。第三,寒暑假期间,我校领导和教师深入行业与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设置路线图,明确具体的任务负责人,使各项研究与建设工作有序落实。我校不断丰富产教融合的办学形态,共同建设实验室、研究中心、创业创新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产品研发提供了服务。
在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围绕教学、培训与科研服务三项内容设计建设方案,在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科研条件,为电商直播运营提供了更多技术指导,同时也强化了企业的业务孵化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技能鉴定服务,使人才培养、筛选更加专业和高效。一方面,我校将企业专家引入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整合学校、社会、政府、企业等各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电子商务协会的推动下,联合相关企业,协同电商运营平台,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具体产品引入教学活动,通过实战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如直播带货、账号运营、视频制作等,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实践工作充分对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我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探索更多合作方式。例如,与政府合作,联合企业入校举办校园电商节,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输送人才、贡献力量,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方式,扩大当地农产品的影响力和销售范围,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提高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量,带动区域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二)重构课程,建设教师团队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我校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设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实训基地,结合传统商贸人才培训内容,增加新零售业态相关的电商运营人才培训内容。第一,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人才素质与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第二,利用企业平台,推进全真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实操经验。第三,以企业商贸业务为载体,利用各类电商直播平台,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传统实训基地,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校结合未来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根据建设目标与思路,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创业”等大赛活动,采用以赛促训的模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技术与地方文化特色的交融。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当地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我校在学分制导向的基础上,融入专业、创业、基础、技能等多种课程内容,采用“专业+创业”的教学模式,在新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创业教育,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第一,增加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创业指导等内容,开发符合现代服务业、直播行业的全新课程群。第二,根据通识类、专业类、实践类等类型进行划分,促进各种类型课程的相互结合,将创业项目引入创业课程,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具体而言,课程体系分为电商直播基础认知、直播场景搭建与开播准备、直播平台操作、直播执行、直播后运维、直播数据处理与初步分析几个部分,教学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内涵、行业发展现状、直播平台分类、直播环境搭建、直播拍摄设备调试、短视频引流策略、短视频拍摄剪辑、个人主页装修等。我校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有序落实。
其次,我校根据教学、实践、鉴定等需求,与社会各界合作,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培训,引导学生在培训过程中承接电商项目。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软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构建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职人员、科研人员到我校任职发展,为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开展项目研究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和人才支持。同时,我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效加强师资力量。基于小班建设班组织实训团队,由4—6名学生组成,配备一名企业师傅和院校导师。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共培互聘”计划,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行业实情,实现双向、双通道、“双师型”教师合作,将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
最后,在师资培养方面,共享校企资源,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渠道和条件,采用“引企入校”“送教入企”等方式,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这不仅能够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丰富师资资源,还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和知识支持。此外,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丰富青年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将所学的各项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在电商直播专业中,只有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才能了解融媒体真实的发展现状和电商直播的具体流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教师交流、合作、应变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近三年,我校专业课教师共主持自治区级及以上课题23项,编写专业教材9本,发表相关论文36篇,获得奖励60余项,培育孵化科研、教学创新团队5个,评为高级讲师、电子商务高级技师6人次,列为贺州名师培养对象、贺州市技术能手2人次以及自治区、贺州市优秀教师4人次,我校的一系列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创新模式,完善孵化平台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我校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中心实训教育的作用,实现全真化实践教学。第一,与网易有道(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基于网易多年的数字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以及有道的教育基因和教学服务经验,以市场实际人才需求为牵引,助力学校实现从“学”到“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9]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共获奖31项,其中国际邀请赛、国家级行业赛、自治区级技能大赛获奖17项;职业资格鉴定一次性通过率达86.9%,教学质量测评满意度92.6%,学生就业率98%。第二,我校积极贯彻和实施政府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在融媒体电商直播运营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企业现场等场地中搭建教学场所,实现教学与生产、课程与职业、服务专业与产业生产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三,我校采用工作室制、公司制等校中企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模拟公司实训项目,积极整合各项资源,搭建更高效的创业孵化平台。第四,我校以校企合作、产学研联盟为依托,对项目孵化平台、实习基地等进行统筹规划,实现高效联动,使孵化平台孵化更多优质人才。
与此同时,我校积极完善孵化基地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健全课程评价标准。我国基于行业准入标准,确认任职资格。我校课程也应以此为基础构建标准体系,成立专家小组进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制定与社会需求、市场趋势相符的课程评价标准。一方面,为完善人才孵化体系,我校应创建多元化评价标准。组织专业人士构建评价小组,设计与中职学校发展相符的标准内容,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结果了解孵化基地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企业参与,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应拓宽评价主体范围,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课程学习情况给予真实的反馈,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此外,教师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更全面。
五、结语
基于产教融合视域,本文探讨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校企共建的研究现状、现存问题和建设策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通过聚集资源、重构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完善孵化平台等方式,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推动校企共建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中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