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2023-04-18陈丽平贵州省凯里市第五幼儿园556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资源

陈丽平 (贵州省凯里市第五幼儿园 556000)

为了充分体现幼儿区域活动的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本地资源,为幼儿成长创设有特色的区域活动环境,优化区域活动开展过程,巧妙引入地方文化来提升幼儿区域活动质量。

一、本地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

将本地资源引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其丰富的材料种类能够有效解决幼儿园日常教育过程中的资源紧缺现象。同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本地资源助力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能够让幼儿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认知。这相对于使用一些无生命的玩具和积木,更能够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体验环境

本地资源主要是以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为基础,将其合理应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体验环境,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体验中更好发展。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更好的认知,促使其行为发展。因此,教师可巧妙利用本地资源创设真实、有趣的体验环境,让其成为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深化幼儿认知。

3.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必须选择最佳材料,让区域活动开展达到最理想效果。其中,本地资源是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促使幼儿在实践探究中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深化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有效提升智力水平和道德素质。

二、合理利用本地资源, 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1.整合本地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活动

教师应该统筹分析幼儿实际情况,整合本地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内容。首先,在语言区域活动开展中,以本地文化资源为主线,再将本地文化中的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与区域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促使幼儿感受本地文化的魅力,将幼儿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充分激发出来。其次,在美工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可适当投放一些棉花、玉米皮、树枝、树皮、藤、麦草和酒瓶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编织、搭建和装饰,这些陌生的物品能够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充分调动起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幼儿在撕、贴、剪、画等操作过程中提高自身认知,最大限度提升幼儿区域活动开展实效性。再次,采用环境浸染的方式可为幼儿创设蕴藏丰富乡土文化的小环境。因此,在表演区活动开展中,教师可投放大量本地特色的材料。例如,在开展“家乡特色小吃”区域活动中,可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来指导幼儿分工合作,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尝试加工、制作“五彩姊妹饭”“打糍粑”等,全方面了解家乡特色小吃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制作全过程,从多角度增强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最后,为了在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中锻炼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充分利用纸箱、纸盒、积木和小木棍等材料为幼儿搭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促使幼儿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将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2.结合本地资源,投放适合的区域材料

应用本地特色材料时,教师应该全方面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再根据实际情况投放适合幼儿的材料,以保证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例如,小班投放材料时,因幼儿年龄较小,其专注力较差,常常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可在区域活动时投放一些硬纸板、鞋带或者是织布等,可以让小孩子用纸板做鞋子模型,然后让他们在模型上开小孔。这样,小孩子可以使用鞋模型来练习穿鞋,并使用无纺布鞋切割两个相同的形状,将鞋连接在一起,再让他们将其制作成颜色不同和形状各异的包包。对于中班而言,由于这一阶段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应该在材料放置时尝试选择更多种类材料。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盒彩色羊毛,制作华丽的围巾。对于大班而言,幼儿已经具备了独立作品能力,可提供一些大小、颜色和不同材质布料,再让幼儿自行进行裁剪、拼贴或制作服饰,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最大限度锻炼。

3.巧用自然环境资源,生成富有野趣的区域活动

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的“玩教具”,在引入本地资源时,教师可借助蓝天、白云、高山、流水、田野、鸟兽等创设亲自然的教育环境。同时,结合幼儿思想认知、情感需求、动作行为、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要求,为幼儿创设充满田园气息的美工室、木兰剧场、木工坊、民间游戏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为幼儿自主动手和动脑创造良好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可以使用从大自然收集的材料,如小花、树叶、水稻、麦秸、种子、泥浆、石头、松果等,引导幼儿进行摩擦和绘画,逐步创作出富有童趣的美工作品。教师还可将主题活动与区角等密切结合起来,让其互相渗透,真正达到锻炼幼儿审美能力的目标。

这样,在主题区角活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加深幼儿对课程内容整体性的了解,从而促使幼儿更好成长。例如,在开展户外建构区域活动的时候,可指导幼儿利用从野外收集的树枝或者是石头来建房搭桥,并指导他们结合教育主题合理调整搭建内容;在开展民间游戏场的时候,可充分利用一些可攀爬的“大圆球”或者是使用一些可钻爬的“神秘山洞”,促使幼儿在这个主题区域活动中锻炼平衡能力;开展森林运动区域活动时,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积极做一些钻、爬、跑、跳、投、平衡等运动,真正感受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在植物角设计过程中,指导幼儿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并全面观察整个植物的生长过程,将其一一记录下来;在动物展示区域中,幼儿可认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自主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让其真正懂得照顾小动物相关知识。

4.利用本地资源,深化活动主题

在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促使幼儿在主动学习与实践活动方式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效加深幼儿对地区文化知识点的认知和了解。

例如,当参加观察种子发芽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并将植物生长与自己的生长结合起来。在开展儿童手工活动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通常发现的无害废物进行手工加工,鼓励儿童参加专题活动,有效提高“将废物转化为宝藏”的实用技能和创新技能。其中,在主题活动选定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尊重,然后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儿童参与热情,并关注儿童发散思维,让幼儿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明确区域活动范围,构建专门的活动区域

将本地资源与幼儿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有效保证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成效。首先,合理设计区域活动开展范围,将本地资源与各个教学模块整合起来,明确区域活动开展范围。例如,通过借助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地资源来装饰幼儿园的走廊和楼梯等公共空间,或者利用本地一些常见的建筑、树木或张贴具有特色的标志物的照片来营造温馨的“家乡场景”,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当地特色文化魅力,切实增强幼儿文化自豪感。其中,在构建“家乡场景”区域活动范围时,可设立一块单独的“家乡文化角”,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动性,将幼儿参与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有效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灵活应用“文化街”“家乡角”等多种实践方式,优化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促使幼儿真正感受文化魅力,留下美好回忆。

三、结语

为了有效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幼儿教师将本地资源引入到区域活动,可从区域活动开展范围、区域活动内容、区域活动主题着手,借助本地资源来丰富幼儿园区域活动形式,促使幼儿动手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能够切实增强幼儿对家乡、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凸显区域活动的功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区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幼儿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资源回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