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作业生态圈的作业AI自动批改探索与实践

2023-04-18唐旭张远伟张国强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

唐旭 张远伟 张国强

摘要:AI技术促进中小学作业创新需要重塑作业生态,加强生态圈建设有利于智慧作业助力中小学作业减负增效取得良好实效。AI自动批改为智慧作业支持服务能力提升加注“智”动力,核心是加强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过程精细批改和自动解题等能力建设。通过AI智批系统赋能江西智慧作业的试点实践发现,AI自动批改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的问题。需要结合中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政府、学校、专家和企业等各类机构协同聚力,共同推进智慧作业生态圈内的作业AI自动批改技术与应用创新。

关键词:“双减”政策;智慧作业;AI自动批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云思智学教育数字化战略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智慧作业’生态圈内的作业AI自动批改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09009)、2022年度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增效的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CEFR22016R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活动,作业不仅仅表现为一些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或任务,还是在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承载着特定育人目标的、通过一定形式开展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育人过程。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小学作业存在目标过于知识导向、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数量与质量的失衡、作业的评价与反馈有效性差、教师作业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缺乏、作业设计系统性弱等问题[1][2]。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工作重点进一步强调,“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传统作业模式已不再适用,必须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3]。智慧作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作业创新形式之一,探索AI技术赋能作业批改对于提高智慧作业支持服务能力促进作业减负增效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价值。

智慧作业是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科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创新作业类型、流程和模式,以有效实现学校作业减负增效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作业支持服务系统。由于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受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学校基础条件、教育教学理念、师生素质、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资源供给、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过智慧作业推动学校作业减负增效,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推动作业资源与活动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更需要综合各方面力量形成能够协同合作、持续供给、动态优化的支持服务生态。

(一)智慧作业生态圈概念阐释

“生态圈”概念最初来自生物学领域,意指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4]。在这个综合体中,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依存,同时内部关系不断优化推动生态圈持续进化[5]。随着生态环保等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生态学研究的视角、方法等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不同主体间的结构关系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来加以审视”[6]。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作业管理、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充分整合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面力量,丰富优质资源、创新作业类型、重塑作业结构、再造作业流程,打造作业新生态。智慧作业生态圈就是在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建设形成的一个以落实作业育人为价值核心、以减轻师生作业负担和提升作业质量为目标指向、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教育应用为主线,汇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能够良性运行并不断自我完善的生态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融合创新阶段,服务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智慧作业生态应该是一个以作业减负增效为目标的教育服务生态,由政府、学校、各类教育服务供应商多元主体协同构建。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包括为提升作业质量和优化作业活动过程而提供相应支持和保障的各类服务类主体。这种多方参与、协同构建的方式有效保障了整个智慧作业生态的常态化运转。整个智慧作业生态圈(如图1所示)由两層构成:内层是由教师、学生、作业媒介(如练习册)、信息平台+终端显示设备(如电视)等构成的应用生态,在技术支持下师生通过利用数字化教辅材料、智能采集设备、作业平台、微课资源等共同参与和完成学校作业活动。外层主要有出版集团、科技企业、教研员和名师、广电网络和运营商等组成,分别为内层应用所需要的数字化教辅材料、智能采集设备、作业平台、微课资源等提供技术、资源、服务、设备等方面的相应支持,构成了外层支持生态。多元参与、协同共建保证了智慧作业生态的功能发挥和良性运转,而教育管理部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整体规划、机制协调和组织统筹作用。

(二)生态协同落实作业减负增效的机理分析

作为一个多主体共建的复杂生态体系,合理分工和协调合作机制保证了智慧作业的良性运转和作用发挥。第一,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在系统设计、资源审核、模式打造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主导教育专网、作业平台和微课资源建设。第二,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要求对教师作业辅导提出了严峻挑战,集中地方教研和名师力量研发录制与课程教材配套的成体系作业解析微课可以有效提升智慧作业服务能力和满足学生个性化辅导服务需求。第三,在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中,企业作为应用服务商即服务提供方扮演着重要角色[7]。广播电视网络和三大网络运营商负责电视机顶盒专属微课学习、错题本查阅等功能实现和服务支持;出版社等支持教材配套电子教辅资料出版、练习本铺码等;教育科技企业则负责提供点阵笔、高拍仪、高速扫描仪、留痕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智慧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以及题库资源、信息化作业模式等。

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组织统筹和政策支持下,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合作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生态协同为智慧作业落实作业减负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一般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布置教材教辅和练习本作业;第二步,学生完成作業,相关数据传输至智慧作业平台进行作业自动批改和数据统计分析;第三步,智慧作业平台向学生端/家长端推送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支持资料包(包括习题微课、错题本及举一反三习题等);第四步,学生回家后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电视机顶盒开展微课学习、错题归纳分析或完成巩固练习等。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有效识别学生信息和进行学习资源定制化推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学生自己看视频微课学习属于主动学习行为,积极性和兴趣较高,没有太多负担和压力,从而有效实现学生作业减负增效目标。作业减负政策施行后,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与安排难度增大[8],而依托智慧作业可以帮助教师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自动采集学生作业数据并进行智能批改、数据统计分析和自动资源推送,无疑大大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和辅导工作,并帮助教师由过去的经验式抽象学情判断转向精准判断,有效支持教学优化创新。另外,针对学生个性化错题提供的学情反馈和知识点微课推荐服务有效缓解了家长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负担,进一步降低了家庭课外辅导经济和精力负担,也促进了家庭关系和家校关系的协调发展。

智慧作业实现作业减负增效的优势是依托先进技术可以采集学生作业活动数据、完成作业智能批改、自动统计作业数据和分析作业学情,不仅能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实证数据支持,还可以针对学生作业自动生成个性错题并推送适应性资源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等。因此,通过数据联通整个生态,实现作业活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慧作业的基本要求,AI自动批改能力则是智慧作业生态圈建设的核心能力。

(一)AI自动批改核心能力建设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本质是利用智能技术将教师和学生从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9]。AI自动批改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生作业批改的自动化、智能化,包括对学生做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对错自动识别、自动评分、自动因果推断等。与传统教师手动批改作业相比,AI自动批改能够更加快捷地帮助教师完成学生作业批改,减少简单重复性劳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使教师能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专业素质提升和教学创新中。同时,还可以智能统计分析学生作业学情,为教师实施有针对性指导和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近年来,知识图谱、OCR识别等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断加深,AI自动批改应用已经在试卷批阅、中英语作文批改等领域得到有效验证,也有大量智能批改产品问世[10]。从实践应用情况来看,手写识别精准度和语义识别准确率方面有待提升,尤其当学生作答过程中出现涂抹、笔迹潦草、书写字体不规范、圈勾点划和画图、复杂算式等情况时,目前图像识别和数据采集的准确率会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自动批改的效果。而且,虽然目前AI自动批改可以针对学生作答关键步骤是否符合题意、步骤本身是否存在计算错误或逻辑错误等进行判断,但是关于过程性步骤的分析判断主要还是以标准答案进行逐步比对,关于作答逻辑的判断分析还不够精准,对错误原因的判定也大多是基于提前设定的常见错误大类归因,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针对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过程批改甚至会出现错误判定。

为了充分发挥智慧作业实效,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AI自动批改能力建设。一是精准的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采集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批改需求,精确识别版面信息、试题结构与类型信息,针对学生作答过程中出现的特型内容(如竖式、方程、复杂公式等)、特殊作答(如圈画、勾选、划线、加点等)、涂抹内容、潦草字迹等进行精准鉴别,对相关过程进行专项处理与优化,为批改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是强大的语义识别能力和丰富的算法模型。在批改过程中,能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精准理解批改意图,定位试题的批改标准与采分点,做到因题制宜、准确批改。例如,通过公式等价模型,可以精确地对形式不同的两个代数式进行数学形式上的等价判定,满足学生书写公式时的多样性情境;利用语义一致判别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答内容与标答内容在表述上的差异及一致性,真正做到一个核心多种表达的甄别能力。三是过程精细批改能力。利用先进的符号计算引擎和逻辑推理引擎,能准确检测出每个作答步骤是否符合题意、步骤本身是否存在计算错误、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否存在逻辑推导关系等,以及作答过程中是否存在缺步跳步,采分点、解法要求、最终结论等关键要素是否完备等。四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要,还要加强自动解题技术建设,以满足解决答案不唯一、一题多解等题目的批改需要。

(二)AI赋能的作业自动批改模式

尽管各类AI自动批改应用彼此存在差异,但其内在技术逻辑基本相同,大都包括“信息识别—语义解读—策略支持—反馈”等环节。当学生们完成作业后,通过OCR等多类型信息识别技术采集作业相关信息,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解读题目意义和答案判读,通过专家库和知识库信息匹配抽取相应支持服务策略,然后将正确结果、得分、相关知识点、推荐资源等各类信息根据需要向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反馈输出。随着青少年视力防护问题日益突出,平板电脑等带屏电子产品在学校使用受到限制,基于智慧笔和纸质练习册的智慧作业“纸笔”方案由于其数据采集便利、不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作业习惯而备受关注。在此以智慧作业“纸笔”方案为例对融入AI自动批改的智慧作业批改模式(如图2所示)进行阐释。

首先,依托统一铺码后的教辅材料,教师向学生布置纸质作业,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回家后用智能笔在铺码教辅上做答,然后提交作业, AI智批系统会实时采集学生做答笔迹,进行过程数据采集。其次,学生作业数据自动提交到AI智批系统,系统会根据教师提前设计好的作业答案自动完成作业题目批改,批改精度精细到每一空、每一小题维度,同时系统会自动完成对学生作业批改结果数据的分析,生成班级作业学情报告、学生作业学情报告,教師和学生分别通过电脑、平板、电视机顶盒等终端接收学情报告。再次,教师依据班级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各作业题目作答情况,针对班级错题在后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精细化讲解分析,针对个性化错题多途径进行个别化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内容,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同时,系统也向学生反馈作业批改结果,针对学生错题情况提供相应的错题微课和习题巩固练习支持服务,学生通过终端及时了解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错题微课学习和举一反三练习,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其相关过程数据也被系统自动采集,汇集到相关数据库中,以备学生画像、班级画像、教学参考应用。

通过模式描述可以看出,AI自动批改的实现不仅仅要需要智能硬件和智能批改系统的支持,还需要同步推进作业题目电子化、题库资源建设、题目属性标注、配套练习册铺码印刷、知识点微课制作、学情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来保障。因此,整个智慧作业生态圈中各主体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

2018年江西省教育厅开始建设和推进智慧作业项目,充分整合广播电视系统及三大运营商、教材教辅出版集团、教育科技企业等多元力量,构建江西智慧作业生态圈,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搭建在线免费辅导平台,“帮助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师生、学校达成学习高效化、沟通无缝化、教学智能化、管理精准化”[11]。但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如何提高作业批改的智能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既是智慧作业系统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也是掣肘智慧作业系统能否常态化使用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助力“双减”政策落实,提升智慧作业应用水平,在不断完善智慧作业平台、资源建设和创新作业模式的同时,选择部分学校进行AI智批系统融入智慧作业试点实践,探索智慧作业更好促进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和可操作模式。

(一)试点选择与方案设计

在充分考虑地方推进智慧作业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参与试点的积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我们遴选了南昌市湾里区第五小学和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作为试点校,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年级分别挑选了已经部署智慧纸笔课堂的班级参与实验试点,试点应用学科包括数学和英语。基于江西省智慧作业系统已有功能和实施模式,结合未来智慧作业发展趋势,我们规划设计了“AI赋能教师作业批改减负增效”实验方案(如图3所示)。

AI智批系统赋能的江西智慧作业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和数据应用四部分组成,其中AI自动批改技术应用实验主要针对数据采集环节中采集上来的学生作业作答数据,进行智能自动批改,切实降低教师作业批改负担。在数据采集方面,增设了“学生智慧笔+纸质作业”采集方式,满足学生使用普通笔和智慧笔做答等多场景下作业数据采集的需要;作业批改环节包括了AI全批和AI秒批两种自动批改模式,同时也支持教师网上手工批改,切实保证作业批改的效率、准确率和所有题目全覆盖。此外,在数据应用环节增设了学生作业便签打印功能,将自动批改记录转换为手工批改痕迹,以更亲切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作业批改结果。

(二)融入AI自动批改技术的智慧作业技术实现

AI自动批改的覆盖范围和准确率是影响作业批改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不仅与OCR等技术先进性有关,还受到题目类型、标注精细度、答案标准度、书写规范程度等因素影响。首先,我们联合各出版社在对实验涉及的8本教辅进行题目电子化转换和系统录入,同时引入外部高质量同步作业题目,形成包含丰富高质量作业资源的校本作业题库。其次,对题型生产标准进行优化,将原生产模式下无法进行自动批改的图形匹配题、看图示意题等转换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以方便机器识别和数据采集,提高自动批改覆盖率。再次,我们联合教育科技企业开发了全新的教辅原册标注系统,在题目电子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目类型对原册图片进行题目区、小题区、作答区等多区域标注,以保证提升学生作答信息采集的有效度和准确率。另外,为适应“一题多答”的题目情形需要,我们组织了专门教研团队,对全部同步教辅的题目和答案进行了逐一核对,为存在多种作答方式的题目进行非标准答案以外的策略答案补录,提升批改准确率。

AI智批系统是江西智慧作业系统的有益补充,实验目的就是探索融入AI自动批改的智慧作业批改新模式,必须将两个系统有机融合才能够更好发挥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数据打通。依托企业技术支持进行了软件系统的升级迭代,将完整的作业发布、采集、自动批改、批改结果回传赣教云等全流程完美的嵌入到江西智慧作业的软件生态中。通过大屏软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作业数据采集的同时即可同步完成作业发布;AI智批系统完成作业自动批改和多维数据分析后,相关数据和分析报告自动传送至江西智慧作业系统;老师可以通过赣教云查看作业批改结果,也可以登录云思web端查看更多维度更细粒度的作业学情数据和分析报告。

(三)实验效果评估

经过周密设计和充分准备,我们在南昌湾里五小分别进行了六年级英语和数学的基于AI的作业智批模式实验,并在南昌三十二中组织开展八年级英语和数学AI智批作业应用的实践探索。经过一学期的试点实验发现,AI智批系统使智慧作业生态圈结构更优化、系统功能更完善,在减轻教师作业批改负担方面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智慧作业促进学校作业减负提质增效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首先,提升了作业批改的时效性和智能性,有效帮助教师减轻作业批改负担。通过教辅铺码、题目电子化和题型转换,AI智批系统很好地匹配了江西省小初数学、英语教辅,作业题目平均覆盖率达到89%,全班作业(50人)提交后20s内完成自动批改,自动批改平均准确率达到98.58%。其中数学作业平均批改覆盖率为85%、批改准确率为98.5%;英语作业平均批改覆盖率为90%、批改准确率为98.6%。除去部分必须通过主观题、实践题等来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作业都可以通过自动批改来实现,在提高作业批改时效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教师手工批改作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其次,优化了作业数据采集和学情分析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学习、教学和管理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对学生来说,在不改变学生的作业作答习惯的同时,及时为学生反馈作业结果,并推荐个性化错题和微课讲解,切实实现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闭环,有效保障了学习效果。对教师来说,通过AI智批收集了大量学生作业的过程性数据和学习水平数据,多维度的作业学情分析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助力教师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能力,支持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对学校来说,通过智慧作业平台,全面掌握师生教与学活动情况,在作业设计、学生作业辅导、作业监督管理等环节全面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确保作业减负提质增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创新作业模式,是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必经之路和主攻方向。经过AI自动批改融入智慧作业生态圈的实践探索发现,AI自动批改是智慧作业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不仅提高了批改速度与批改准确度,并搜集到更丰富的作业数据供学情分析,还促进了学校作业活动的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直接影响到作业改革创新的模式和实效,但AI自动批改技术及其应用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AI自动批改技术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AI自动批改在面向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客观题批改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在面对更加复杂的解答题、逻辑推理式的主观题方面面临重重困难,AI机器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动解题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不同科目、不同题型、不同年级,以及学生的不同书写习惯、教师的不同批改偏好,都对AI自动批改技术的批改逻辑提出了差异化需求,但目前AI自动批改技术的算法成熟度还有待提高,需要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分析研究,以持续提高AI自动批改的多场景应用能力。再次,过程性批改是AI自动批改技术中的前瞻领域,通过过程分析自动识别学生错因,是突破主观题、应用题自动批改的关键技术,目前受制于自然语言识别技术的限制,还没有很好地应用于AI自动批改技术中,是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与要点。

(二)AI技术赋能智慧作业自动批改研究展望

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中小学落实“双减”促进师生作业减负增效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将持续关注AI自动批改技术发展前沿与未来趋势,根据学段、年级和学科差异,结合中小学作业场景开展AI自动批改逻辑剖析,从而明确AI自动批改应该突破的方向和顺序,重点探悉不同场景下,手写字体、个人习惯、动态修改、答题方式等多样化特征对自动批改的影响和解决路径。同时还将结合具体学科加大过程化批改技术及其应用探索,以不同学段和年级某一学科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做题过程的拆解分析,针对学生作业的每一步每一行进行分析精细化批改,从而把握学生做题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错因分析,为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我补救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支持。上述研究不仅涉及技术研发,还关系到产品设计、资源匹配、应用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需要政府、学校、专家和企业等各类社会机构凝聚合力、协同推进。

参考文献:

[1] 刘万海,李昱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作业改革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5,(5上):21-25.

[2] 王晓芳,黄金辉.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内涵要素与提升路径[J].福建教育,2022,(18):21-23.

[3] 林雷,乐纳红等.数字赋能,助力“双减”——作业数字化流程再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2,(4):34-39.

[4] 武禄涛.海尔集团基于生态圈的协同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5] 廖建文,孙维佳.竞争2.0——商业生态圈[J].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2,(5):130-132.

[6] CREMIM L.A.Public education [M].New York:Basic Books,1976.

[7] 余胜泉,陈璠.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1,(6): 5-13,19.

[8] 宁本涛,杨柳.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1):9-16+23.

[9] 马立国.江西智慧作业的建设目标、特色、流程与成效[J].教师博览,2021,(11下):23-24.

[10] 杜孟航.人工智能在智能批改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9,(2下):133-134.

[11] 姜皓文.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5):255.

作者简介:

唐旭:中學高级老师,硕士,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支撑下的高质量作业设计、作业的自动化批阅。

张远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和实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的应用和实践、智慧作业的深度应用和实践。

张国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分析、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I Automatic Assessment of Homework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Homework Ecosystem

Tang Xu1, Zhang Yuanwei2, Zhang Guoqiang2

(1.Jiangxi Provin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enter, Nanchang 330200, Jiangxi; 2.Institute of Yunsizhixue intelligent education,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Using AI technology to promote homework innov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eds to reshape the homework ecosystem.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Homework Ecosystem, Intelligent Homework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reducing the burden and increasing the homework completion efficienc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I automatic assessment can further add “intelligent” power to the Intelligent Homework that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ability, and the core is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image recogni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process fine correction and automatic problem solving.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practice of AI intelligent assessment system enabling Intelligent Homework in Jiangxi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AI automatic assessment has brought many promotion effects to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ubject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and cohesion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schools, experts, and enterprise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AI automatic corre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the “intelligent homework” ecosystem.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ntelligent homework; AI automatic assessment

責任编辑:宋灵青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