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2023-04-18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摘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教师工作司从数字资源建设、有组织教师研修、教师管理与教师服务四个方面开展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在数字化助推学习、教学、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课程资源的针对性与智能性,平台应用的丰富性与常态化,系统服务和支撑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提高。下一步应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教师需求,从资源与研修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利用大数据支撑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在信息化支撑教师服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数字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数字服务;教师研修;教师队伍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22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1],教育数字化的大力推进,对教师队伍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2]。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展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做出整体部署[3]。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4]。2022年教育部颁布《教师数字素养》作为教育行业标准,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5]。我国积极探索技术助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经过教师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探索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与积累,特别是“国培计划”实施以来积累的大量包含教师素养提升、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以及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6]。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新课标、新教材出台,教师对个性化、高质量学习机会的需求越发强烈,我们确定以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方向,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一平台两系统”的建设架构,以建设应用为牵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总体部署,根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总体需求,教育部从数字资源建设、有组织教师研修、教师管理与教师服务四个方面开展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
(一)全面融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三横三纵”总体布局,打造数字时代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开启了智慧教育的新时代、新赛道[7]。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三横”,以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为“三纵”,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在“三横三纵”的总体布局上,围绕服务教师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统筹建设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研修”板块,汇聚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围绕思政师德、学科教学、心理健康、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学校管理、师生评价、作业命题、家校社沟通等,优化资源分类和资源供给,供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推动教师培训的数字化转型,明确在教师培训中生成数字化资源的刚性要求,打通线上线下,实现资源的迭代更新、优质培训资源的普惠共享。
建立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形成个人学习档案,教师在板块自主选择资源学习,同时记录教师学习情况,加强对教师学习行为的分析,提升资源的精准智能推送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研修”板块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联通,在板块登录后可以在信息系统核验教师身份及任教学校、学科、职称等信息。教师登录后,在板块学习中记录的学时,纳入教师5年360培训学时。同时,综合个人真实信息和逐渐丰富的板块学习行为,为教师进行更加准确的个人“画像”,推送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的资源,更好地服务教师专业发展。
(二)以强化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为抓手,开展有组织的教师研修活动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将应用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各类有组织的教师研修活动,让资源活起來,提升教师学习的获得感、实效性,推进教师学习的数字化变革。
一是组织大规模在线专题研修。平台提供在线培训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评价功能,为培训管理者、培训团队组织实施在线培训项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2022年暑期、2023年寒假,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国规模的教师寒暑假期专题研修。其中,暑期教师研修按照“通识+学科”设置8门课程,提供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670多学时,支持教师充分利用暑期自主学习,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专题点击量超过13亿次,各级各类教师参训超过1300万人,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大中小学校。寒假教师研修中,共有1372.56万教师在专题进行学习,约占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数的74.4%,其中基础教育1230万人,职业教育76.5万人,高等教育66.06万人。专题页面累计浏览量6.94亿次。专门设置了“教师直播教学安全”课程,共有1336.1万教师参与学习。寒假期间,依托平台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共有563.4万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含中职)班主任和高校(含高职)辅导员等参加专题学习。
在教师寒暑假期专题研修的推进过程中,坚持把国家研修与地方研修相融通,完善“国家、省、市、县、校级”研修管理体系,推动地方将寒假研修与计划内各类教师培训衔接,创新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师发展模式。经过暑期、寒假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教师研修,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师假期研修机制初步确立,在创新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助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推进教师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学水平以及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开发完善深度教研、应用功能。平台提供了教研群、名师工作室等社群管理功能,为网络教研、协同教研、区域教研等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提供丰富的工具支持,让教研更高效。基础教育平台上,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和专家的辐射引领作用,于2022年7月8日上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以下简称双名工作室),并相继上线双名工作室积分、贡献值系统,激励双名工作室常态化地开展远程备课、线上教研,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发挥不同终端的优势,双名工作室的Web端和APP端进行差异化设计,Web端侧重课程资源的展示,APP端侧重支持社群和互动,如在双名工作室群组中可以直接发起在线视频研修等。在职业教育平台上,重点聚焦职教国培、素质提高计划、创新团队、企业实践、双师培训基地、职教双名计划等6大研修板块,支持线上协同研修,搭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空间平台;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发布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培训项目、实践岗位、校企联合攻关课题等,为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供支持服务。在高等教育平台上,以线上的方式实施教师支持中西部公益行动,为优秀教师建立工作坊,组织中西部高校教师加入,共享优秀教师的好课、好的教学经验。另外,还上线了虚拟教研室,助力教师云端教研。
(三)以服务教师队伍管理决策为目的,升级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为推动教师队伍管理数据联通、应用集成,实现一站式管理,支撑教师管理决策,2022年,教育部继续拓展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在“三区”人才教师专项功能、调动管理、教职员工准入查询等已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功能、“特岗计划”功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信息报送平台、教学成果奖在线申报系统、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组团式”援疆、教学成果奖评审系统和师德师风舆情监测核处等8个功能,并开展基于平台教师数据建设教师数字驾驶舱的研制工作,汇聚多维度、深层次、宽领域的业务信息,实时展现教师队伍基本情况与变化趋势,为相关数据的监测和预警奠定基础。
(四)以“数字+服务”为手段,实现保障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简政便民”
为提升教师资格业务办理服务水平,秉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和“联接为先,合作为要”的理念,通过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多维度推进教师资格数字化服务。为落实“放管服”改革,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在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和学信网学历学籍数据库、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信息系统对接。通过系统间数据比对核验,对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的学历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进行核验,凡经电子信息比对核验成功的,无需再提交纸质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进一步减政便民、优化服务。为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020年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启动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间垂管系统对接试点工作,接入教育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教师资格业务办理人员开展实名核验。2022年进一步将垂管系统对接由单向接口升级为双向接口,推动数据的双向流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促进教师资格数据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使用和深度利用,提高教师资格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向相关政府推送教师资格证书信息,安全推进教师资格认定信息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探索依托教师资格数据提供公共服务。
三、成效及问题
(一)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成效
在“一平台两系统”的建设应用牵引下,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数字化助推学习方面,国家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汇聚优质资源,课程资源质量较高,切合教师的学习需求,受到教师欢迎,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扩大了优质资源共享覆盖面。寒暑假期间,平台分别为全国1300余万教师提供网络研修资源与活动,平台安全、顺畅、可靠,资源丰富、多元、高质,得到教师的一致肯定。据第三方评估调查,“暑期教师研修”教师满意度达87%,“寒假教师研修”教师满意度提升到92.6%。参训教师对寒假研修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得分达到88.8,有教师表示“这次研修是最近十年内继续教育最愉快,且最有温度的一次培训”。两轮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的假期教师研修让教师更加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职责使命,谨记职业行为准则,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后的教育工作。
在数字化助推教学方面,自2022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上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板块,截至2023年2月22日,中小学智慧平台共开通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25个,发布文章1929篇、资源5900条,实现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跨区域、跨时空云端研修,塑造了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引领带动的新优势。半年多来,225名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带动2500多名区域骨干教师校长,直接辐射影响5万多名教师校长,工作室共享优质资源浏览量超过100万次。
在数字化助推管理方面,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继续拓展已有功能,持续开展“三区”人才教师专项功能、调动管理、教职员工准入查询等已有功能的应用,支持“三区”支教教师信息上报、教师跨省调动/交流轮岗、提供入职查验等,加强了教职员工的信息管理。除了已有功能外,系统还开辟了新增的功能,支撑了教学成果奖在线申报、特岗计划等业务的全国性应用,提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的服务,实施了寒暑假专题研修教师的信息比对,开展系统日常升级与维护,保障系统安全稳定,提供了专项业务分析报告和特色数据统计服务。
在数字化助推服务方面,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积极推动教师资格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教师管理和教师素养提升多个维度,积极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使用,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放管服”改革,多维度推进教师资格数字化服务。在教师资格认定方面,2022年有248.4万人在中国教师资格网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网上申报,认定通过获得教师资格的226.3万人。在认定过程中通过系统比对核验的申请人,无需再提交相关纸质申请材料,通过系统间数据共享使用和数据比对,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极大地便利了教师资格申请人。在助力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辦”方面,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和全国省级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对接后,各省份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接口接收教师资格认定报名、受理和办结等办件信息。截至2022年底,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向各省级地方政务服务平台推送教师资格认定数据累计508.6万人。在教师资格认定信息开放共享方面,自2017年底在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教师资格认定信息查询服务接口开通以来,累计推送2157.1万条教师资格证书信息供相关政府部门查询使用,共接入国家、省级、地市级单位13家。
(二)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问题
以上工作有力支持了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但是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课程资源针对性与智能性还有待提升。从资源内容上看,经过将近一年的课程资源建设,目前平台课程资源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数量广度和结构层次上仍无法满足广大教师的个性化研修需求,需要进一步强化优质资源的建设与遴选。从资源形式上看,平台目前提供的研修活动和资源主要是自上而下组织的,形式相对局限,内容上也偏普适性,没有充分满足教师个性化、区域化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完全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从资源推荐水平上看,课程资源推荐所使用的技術相对较简单,与满足教师个性化智能化研修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平台应用丰富性与常态化还需加强。随着时代赋予教师队伍建设新的要求,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教师资格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还有进一步挖掘、优化升级的空间。如各地对教师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虽已实现了信息常态化更新,但是还会存在个别地区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这些地区的信息更新力度亟待增强;教师系统常态化应用机制已建立,教师信息伴随式采集机制已形成,但是很多地方在系统使用上重信息采集,轻业务应用,需持续推进系统的常态化应用;鉴于数字化政务管理处于发展阶段,业务范畴不同的系统之间统筹协调渠道有待畅通。教师资格管理系统、国家级教师项目管理系统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互联互通,但是在数据共享的范围和深度方面,需要根据业务的开展做进一步沟通协商,实现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三是系统服务和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系统建设紧紧围绕支撑核心业务实际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加快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业务流程标准化、精准化程度还不够高,用户使用体验和系统友好性还不够。教师资格认定“一网通办”和“全程网办”还未全面实施,教师管理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上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还未成体系构建教师数字化档案。如何深度利用数字资源促进不同系统间业务协同开展和提升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深入挖掘。
四、下一步举措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教师是教育和数字技术之间“双向依附”的桥梁和关键环节,要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面向广大教师校长需求加强数字化建设,让教师校长真正可用、真正用起来、真正获益,切实推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大研修资源供给,推动常态化研修应用
在资源汇聚方面,要凸显质量、精准与应用。加大资源征集汇聚、重点开发和社会共享力度,完善资源审核规范和应用评价,着力在资源供给的结构框架、层次类型、应用评价、智能推荐四个方面下功夫,力争有突破、有创新,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教师的研修需求;要进一步完善精准化的课程资源体系,持续建设和汇聚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建立生成性资源机制,吸纳来自研修过程中的一线优秀资源。
在研修活动方面,要凸显引领性、长效化、常态化。2023年平台将推动开通300个双名工作室,并组织双名工作室申报主题教研活动,力争实现周周有主题活动直播,以生成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优质资源,并挖掘双名工作室典型应用案例。同时,制定双名工作室管理办法,明确年度规定性任务,指导地方和学校把名师名校长参与双名工作室有关工作的情况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高双名工作室的应用活跃度,促进研修活动的常态化。建立教师研修长效机制,未来将以寒暑假教师研修为载体,建立一整套成熟、高效的大规模教师在线研修专题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估总结工作流程。同时,加强智慧平台教师研修应用交流。扎实推进地方应用,支持和鼓励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的模式机制,设立“利用国家智慧平台推动教师发展数字化应用试点”,遴选若干依托国家智慧平台,并综合当地有关平台开展区域、校本教师研修的应用实践案例,重点在研训一体化、常态化、规模化上总结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二)强化大数据建设,支撑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发挥数据驱动教师队伍治理的重要作用[8]。
在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建设教师资格数字化驾驶舱,以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师资格业务开展基础,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地方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教育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学历学籍数据库、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资格考试数据库形成一体化应用体系,建设教师资格数字化驾驶舱,为教师队伍综合管理、教师资格制度完善和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在教师专题研修方面,提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管理系统推动教师队伍精准化治理的功能,通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分析各级各类教师的学习需求和偏好,有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促进教师研修提质增效。
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数据基础上,建立国家教师可视化监测平台,核心信息纳入教育大脑,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决策科学化、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以教师工作信息化,服务、支撑、驱动、引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三)强化信息化支撑,提高服务水平
应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助力教师管理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精准化、规范化开展。
加强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在畅通协调沟通渠道的基础上,加强各业务单位间的技术支持互通,加强系统运行保障支持服务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扩大数据共享使用和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实施。
推进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建设,根据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程标准,研制并出台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制发办法,推进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选择基础支撑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建设试点应用,探索教师资格证书电子证照服务场景应用落地实现,提升教师资格服务水平。
进一步优化各业务流程与系统功能,提供更加清晰的系统业务流程服务,优化数据采集指标,提升教师基础数据质量,构建教师数字化档案与服务系统,面向教师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平台,支持教师服务的一站式管理,提升系统用户使用体验。
(四)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教师,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巩固拓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以103家试点区域或单位为引领,建立完善专家指导机制,围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学创新、优质均衡发展、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管理优化等方面,总结提炼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与典型案例,汇聚开发一批系统化、精品化的研修课程资源。加强应用推广,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开设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栏,开展面向管理者和教学人员的专题研修。深化交流研讨,鼓励举办各类教师发展数字化论坛。推动各地拓展试点示范,探索创新政府—专家—企业—学校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发挥试点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百所试点带动千所示范进而辐射万所普及,开辟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创新教师素养与技能提升方式,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教师为引领,开发定制化课程资源,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各地平台为载体,分层分类开展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实践活动,探索教师画像、基于推荐资源的学习、自主选学等新型研修模式,开展区域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试点,鼓励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实践交流活动,以广大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保障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http://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 html,2022-02-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 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704/ t20170419_302874.html,2017-04-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 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2018-01-3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 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2022-12-0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十年来“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1800万人次[EB/OL].http://www.moe.gov.cn/fbh/ live/2022/54805/mtbd/202209/t20220906_658906.html,2022-09-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 s5147/202203/t20220329_611601.html,2022-03-29.
[8] 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3):62-71.
Deep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Strategy Initiativ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odern Governance of Teachers
—Report on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in 2022
Department of Teacher Affai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initiative strategy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At present, the Department of Teacher Affai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carried out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from four aspects: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rganized teacher training, teacher management and teacher service, and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in digital promotion of lear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pertin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course resources, the richness and normalization of platform applications, and the system service and supporting role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next step should be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eachers, from resources and training to further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use big data to support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er team governance, strengthen informatization to support teacher servic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c.,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eywords: digital teacher education; Smart Education of China; services for teachers; teacher training; teacher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李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