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统计出版事业发展研究*

2023-04-17曹帅英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出版事业年鉴数字

□ 曹帅英 张 婵

统计出版聚焦于统计相关领域,从事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出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在统计资料外,统计教材、期刊、专著和科普读物,也构成了统计出版的内容。统计出版是一种面向公众的统计传播方式,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统计产品。以中国统计出版社为代表,统计部门、出版机构、高等院校等主体共同参与了统计出版事业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统计出版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统计需求、践行统计为民的工作宗旨。

| 统计出版成为统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更好开展统计工作,教科书成为统计出版的重要内容。1955 年,统计出版社在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下成立,在5 年时间里编译出版了近160 种统计书籍。就教科书而言,既有中国学者的自编教材,也有翻译引进的前苏联教材。这一时期出版的统计资料较少,仅有《伟大的十年》等几种。1960 年统计出版社撤销后,统计出版工作陷于停滞。1978 年峨眉会议的召开,推动中国统计特别是统计出版事业回归正轨。1980年,统计出版社恢复设立并更名为中国统计出版社。1979—1984 年,《统计》《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统计研究》等连续出版物相继刊行。与此同时,一大批统计资料和教学科研用书涌现出来,推动了统计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统计机构高度重视出版事业,将统计出版作为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整个80年代出版各类书籍500 余种,其中统计资料占到一半以上。在该社恢复设立10 周年之际,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表示,“统计出版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出版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统计工作的好坏”“搞好统计出版工作,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全国统计工作的开展”。在国家统计局编纂《中国统计年鉴》的示范带动下,各省市大量出版年鉴等统计资料。如在1983 年,辽宁省统计局开始连续出版《辽宁经济统计年鉴》(后更名为《辽宁统计年鉴》)。统计年鉴的相继出版,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从定量角度了解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窗口。20 世纪80 年代末,中国统计出版社多次组织召开全国范围的座谈会,积极帮助各地方提高统计年鉴质量、避免出版事故发生。

20 世纪90 年代,统计出版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中国统计出版社为例,年鉴等统计资料的出版数量超过了100 种,并编纂了《统计大辞典》等国家重点图书。在该社成立40 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发展统计出版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一时期,统计出版的系统性有所增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结合。很多统计年鉴开始配有英文翻译,便利了在国际传播中的使用。一些统计年鉴尝试刊登广告,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8 年,现代外国统计学优秀著作译丛翻译出版完成,在统计教育中以系统方式进行了对经典教材的引进。到20 世纪末,统计出版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搭建。统计出版成为政府统计传播的组成部分,在统计工作和统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统计出版服务面向多元受众统计传播

统计出版物作为一种正式的媒介形态,代表统计机构与学术共同体的官方形象,进行着统计信息由生产者向接收者移动的统计传播。利用统计出版的平台,统计机构展示统计调查取得的成果,在对数据的解读中彰显自身的统计能力;学术共同体陈述生产出的统计知识,吸引更多人关心、了解并掌握统计。统计出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内容类型,各自对应于面向多元受众的统计传播。

统计资料的出版,主要面向一般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他们在数量上分析特定统计指标的变化情况,希望起到服务个人或组织决策的作用。常见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统计年鉴、(人口、经济、农业)普查报告,不同年份“中国统计摘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等技术性更强的内容。统计资料中的GDP 等数据代表着过去一段时间的基本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常常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中国政府统计机构十分重视统计年鉴的出版,将其作为信息规范发布的平台和联系社会各界的纽带。统计出版构成反映统计需求的一扇窗口,通过读者调查的方式了解外界对年鉴等统计资料的需求,推动中国统计在数据产品供给方面的不断完善。

统计教材的出版,主要针对正在学习统计知识的青年学生,以及对统计领域感兴趣的其他人群。1978 年峨眉会议拟定了《统计教材编写和科研工作规划》,试图解决专业教材匮乏的困境,以统计教材出版服务于统计专业的恢复招生。从“七五”时期开始,国家统计局多次制定全国统计教材建设规划,组织编辑出版了适用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上百本统计教材。1988年,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依托优秀教材评选等方式推动了统计教材出版的高质量发展。从1992 年开始,统计学逐渐成为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推动普通高等院校成为统计教育与科研的主体单位。综合性、财经类大学纷纷开设统计学专业,组织师资力量编写、翻译了一大批统计教材。统计教材出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为实现统计知识由学术共同体向社会大众的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统计专著和统计期刊的出版,主要服务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研究人员。统计专著聚焦于统计科学与实践中的前沿问题,在科学研究中为学科发展提供知识增量。在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中间,统计专著出版集中在数理统计领域,对政府统计、社会统计涉猎不多。在政府统计机构内部,统计专著出版更多关注统计制度方法等内容。其中既包括学者个人的研究成果,如对统计调查方法的专门探索;又有对统计机构实务的反映,如对统计工作流程加以介绍;还有统计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如编纂论文集和资料汇编,以大部队攻关的方式研究某一专题内容。统计期刊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以论文形式刊载统计学科研究成果与统计人员工作心得等内容。改革开放后,各省市统计机构主办了多本统计期刊。不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期刊选择了休刊乃至停刊。目前统计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的数量不多,在统计出版中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统计资料、教材和期刊、专著外,科普读物和主题出版也是统计出版涉及到的类型。二者的出版数量虽然不多,但往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科普读物旨在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方式,实现统计知识在群众中间的普及。如在统计普法宣传中,使用漫画等科普读物讲解各类统计知识,引导群众配合支持统计调查和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统计主题出版定位于重大选题策划,使用统计数字与图表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中国经济社会特别是政府统计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专题著作。在统计出版中,科普读物与主题出版重点关注统计文化的传播,不仅同利益直接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还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前提下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同呼吸、共命运。

| 数字技术带来统计出版新挑战新机遇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包括统计出版在内的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多新变化。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统计年鉴等资料不仅以纸质方式出版,还被保存在软盘、光盘等载体中。1997 年,《中国统计年鉴》光盘(CD-ROM)问世。1999 年,中国统计信息网正式开通。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正式上网。很多机构以数据库方式呈现统计产品,将整理好的统计资料提供给用户查询和下载使用,方便了公众对统计信息的使用。关于统计理论与应用的在线课程大量出现,在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讲解中,比传统教材具有明显优势。读者普遍使用数字技术接触统计内容,给统计出版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一方面,新媒介环境下读者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使得统计出版面临着严峻挑战。受众接触统计信息的渠道来源更加广泛,倾向于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中获取相关内容,较少选择使用统计机构官方生产(出版)的统计产品。年鉴等统计出版物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图片、表格,选用的纸张档次往往高于其他种类图书,拉高了印刷生产的成本和纸质图书的定价。以《中国统计年鉴》为例,超过500 元的单本定价,使得很多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统计资料基本上为图书馆等机构收藏,在营销推广中忽视了对私人顾客群体的推广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维护。就现状而言,以纸本形式呈现的统计资料,难以在经济效益上实现突破。统计资料通过数据形式与读者沟通,是统计出版中的基础性内容。统计资料出版面临的困境,影响了政府官方统计产品在社会上的曝光程度与使用频率,给其他载体的统计出版带来了挑战。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进步带来媒体融合可能性,使得统计出版拥有着宝贵机遇。面对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统计出版需要以迭代方式完成数字化转型,依托统计数据的优势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对国家而言,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代表着当前的“主流”特征。以媒体融合方式发展统计出版,有利于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对统计机构和出版机构而言,融合出版有利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读者用户而言,信息充裕时代的到来,提出了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提取到有效信息的问题。以数字出版方式生产统计产品,实现统计信息、统计知识与互联网超链接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在统计专业领域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选择。统计出版需要抓住数字时代带来的媒体融合机遇,以通往数字出版的转型把外界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 依托数字出版提升统计公共服务能力

数字出版使用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适应了网络时代读者服务方式的转变,能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实现同用户的双向互动。在政府统计工作中,互动增加意味着统计服务能力的提升。传统出版具有内容资源上的优势,与数字出版的平台渠道存在互补特征。在新时代的统计出版中,统计数据的内容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对平台渠道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二者的相互叠加,意味着向更多群体传播优秀的统计出版产品,由此构成了统计公共服务能力的投射。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统计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坚持走融合出版的思路,不断推动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一)由生产环节到传播领域,推动统计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统计高度重视数据生产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无论是统计“四大工程”中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系统,还是近几年来大数据、统计云、空间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都围绕着统计数据的生产环节。在统计传播特别统计出版的领域,与数字化、信息化的融合略显缓慢。在统计资料类目,虽然大部分统计年鉴已经以光盘形式上网,但在对具体指标的检索利用上依然比较繁琐。在统计教材、专著、科普读物等类目,基本上没有数字出版形态的统计产品出现。未来在继续提高生产环节数据质量的同时,需要在统计传播中探索更多的信息化应用。在数字出版的技术支持下,可以首先实现统计科普读物、主题出版的数字化。如以动漫形式展示统计科普内容,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分集加以系统呈现;将统计主题出版搬到互联网、电子屏上,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统计数据信息。

(二)由传统出版到知识服务,依托统计服务践行统计为民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出版中孕育出智能出版的新形态,推动知识成为出版的核心要素。统计出版的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人口、国民经济核算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内容。读者如果想要获取关于某一主题的统计知识与信息,往往会在多部著作中间反复查阅,带来了比较高的时间成本与财务负担。统计为民宗旨的践行,要求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智能出版的模式下,可以按章节将图书分割为不同的知识单元,实现由传统统计出版到新兴知识服务的转化。如皮书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为知识来源,能够使用关键词检索方式查询不同主题的智库报告等内容,在面向大众和决策者的知识服务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统计出版的大多数图书等传统文本、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内容,都隶属于各级各类统计机构,所受到的知识产权制约因素较小。通过将上述统计出版内容整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统计专业领域的权威知识库,在方便统计人员检索的同时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由条块分割到多元协同,整合多方主体实现全球传播

在当前的统计出版格局中,存在统计机构与高等院校两大主体,分别对应着(政府)统计传播与统计(知识)教育的活动。二者虽然有所交叉,但在整体上尚未形成合力。政府统计的专业色彩强烈,在传播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到GDP、GNI、CPI 等学术名词。普及性的统计教育往往忽视了对经济社会统计的讨论,使得统计传播容易遭到误解,乃至形成关于统计造假的舆情。统计机构可以考虑更多参与到统计教育中,使用编写电子教材、录制课程视频等数字时代的出版手段,提供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群体的政府统计教育资源。统计出版事业需要努力克服条块分割带来的弊端,实现统计机构、出版机构、高等院校乃至互联网平台在内的多元发展、协同创新。将多源异构的文本内容整合起来,在统计出版中为读者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的传播产品,促进公众理解统计的更好实现。发挥数字、图表的跨文化优势,在联通中外的全球传播中讲好中国统计故事,实现中国统计公共服务与战略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出版事业年鉴数字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疫情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基于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