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伦理观与藏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2023-04-17唐学军陈晓霞四川达州635000

边缘法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藏族人藏区自然界

唐学军 陈晓霞 (四川 达州 635000)

[内容提要]

通过对藏族传统观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可以弄清藏区为何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保持完好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藏区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定相关政策时都必须以民族传统为基础,尊重藏族人的民族伦理观,为建设新藏区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藏族伦理观 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作用

藏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类破坏,理应受到有效保护。藏区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因素对藏区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内在自我控制与外在强制相结合促使藏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一、藏族人民的基本伦理观念

在藏区,土著居民早已将这片被外来者视为蛮荒之地的藏区高原神圣化。这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地理概念,其已上升到了一种“信仰”,这就是藏族的传统习惯。

(一)对自然界的敬畏

在藏族人心中,藏区的山被称为“圣山”,藏区的湖泊被称为“圣湖”,藏区的河流被誉为“圣河”,藏区的草被称为“圣草”,藏区的花被称为“圣花”。整个藏区的自然界与藏族人伦理融为一体。

1、藏民族对山体的敬畏,禁止在圣山上挖掘,禁止在圣山上进行草木花树的砍伐,禁止在圣山上打猎和禁止大声喧哗,甚至禁止将山上的任何物品带回家。

2、藏民族对湖泊的敬畏,禁止将污秽的物体扔到湖泊、泉水、河流中,禁止在湖泊周边大小便和禁止捕捞湖泊中的鱼等。

3、藏民族对土地的敬畏,农区藏族人坚持“不动土地”的原则,严格禁止对土地的挖掘以免伤及土地的表层,禁止在夏季时全家搬迁,以避免夏季搬家造成冬季草地的毁坏。牧区虽然可以对土地开发利用,但是在动土之前要对土地神祈求。乱挖土地和随意开发土地被视为对土地纯洁性的严重玷污。

(二)对动物界的敬畏

在藏族人心中,藏区的飞禽和家畜等兽类也成为藏族人心目中的“圣兽”。这些传统观念与藏族人风俗伦理融为一体。

1、藏民族对飞禽兽的敬畏,禁止对飞禽和兽类的捕获,禁止对其进行惊吓,禁止使用鸟类的肉和蛋,禁止在野外打猎。特别是禁止被藏族人誉为神兽的动物捕猎。

2、藏民族对家畜的敬畏,禁止对“神牛”和“神羊”的侵犯,禁止陌生人进入牛养群,禁止外人对牛羊群数量的清点,禁止食用动物肉或者使用与其有关的物品。

二、藏族传统习惯在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现

藏族人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居住在藏区,其对自然界的山水、湖泊、河流、草木、虫鱼、鸟兽等等的敬畏,也延伸到对人际交往存在的人事敬畏、对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敬畏,由此形成外在的社会规范和乡村部落公约,内化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已经成为藏族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行为。

藏族人认为,很多的自然灾害是因为其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触犯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相关敬畏事物而引起的。“不杀生”敬畏使得藏区的藏族人不会轻易动杀生的想法,因此藏民在面对鼠害的情况下也并不主张使用毒鼠药和用器具捕猎狐狸。反而认为是因为其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触犯了相关的“生态伦理”才导致了自然灾害。他们认为神山、神湖等等自然界的一切是不可以随便受到侵犯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见神山、神湖就会很快通过,禁止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或者拿东西回家。

藏族人对藏区自然的崇拜、敬畏、感激和顺从之情,将自然界的生物和物体“神圣化”,客观上将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了首位。藏族人将自然界发生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与其自身相互联系,使其在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藏族人长期形成的社会伦理观念,客观上对自然界起到了保护作用。然而这种自觉的行为并非通过外在的法律和政策强制执行,而是通过藏族人内在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整个藏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传统民俗在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就有记载,有关藏族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历历在目。

三、藏族民族习惯对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数千年来在雪域高原上出现的对大自然敬畏,形成藏民内在的“道德规范”。其对藏区的生态坏境保护有着现实的意义。

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智慧乡村是为了向农村地区注入新鲜的生活血液,改变农村地区原有的单调的生活轨迹,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朝气、面向未来的地方。在各地方出台的智慧城市或信息化规划中,绝大部分包含“打造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一任务,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工作,但由于一些农村地区应用太滞后,造成了大量网络建设及维护资源的浪费,令人担忧。所以,就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而言,建了不等于用了,用了不等于用好。因此,农村地区的网络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市场需求,以人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强求达到城市地区的水平。

(一)几千年来藏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有力地维护了自然界的本来面貌

由于藏区自然界中的山、水、湖泊、河流、草木、虫鱼、鸟兽等等,都被藏民族神化,客观上维护了大自然的原生态面貌。在藏区,他们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把牛、羊看成藏族人的伙伴。用狗看守牛羊,狗成为了藏区牧民的有效帮手。土地、草木孕育了藏区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泉水、湖泊、河流为所有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源泉。藏族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观。

在我们看来,自然现象非常普遍,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在藏区任何自然现象都会使藏族人受到极大震动,很容易将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与自身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他们往往把狂风暴雨、雷鸣闪电、暴雪、沙尘暴等自然现象与其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相联系,每当发生类似自然现象,藏族人就会认为其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触犯了相应的传统习惯。为此,藏族人特别重视其自身的行为,特别重视那些会对自然界产生负面影响行为的约束。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使得藏族人形成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发展观,这一点与汉族人定胜天发展观截然相反。顺应自然已经形成了藏族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对自然界的敬畏在藏区原本就脆弱的自然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藏民族传统习惯不触动自然界的一切,保护了藏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自古以来,藏区人们认为未被开发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预的土地是“活地”。因此,无论是在牧区还是农区的藏族人都会坚持对脆弱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效保护了大片草地没有受到破坏。这种敬畏使得藏区牧民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草地,为藏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藏区自然环境不适合生物的生长,但藏族人世世代代对藏区草场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我们能够看到藏区牧草丰盛、山清水秀的景象,都得益于藏族人们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使然。

在藏族人的观念中,没有“害虫”或者“害兽”的概念,更不会因为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去杀害生命。近些年来大批外来人员的涌入给藏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仅是对藏区自然环境的破坏,更是对藏区民族心理的一种冲击。因此,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把民族传统运用于世俗规范之中,通过内在自发敬畏和外在强制规范来调节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藏族人民族传统与自然界规律的统一,有利于藏区生态环境保护

藏区的牧民在夏季几乎不会随便搬家,原因就在于夏季藏区草场的牧草处于生长期,任意搬迁会导致牧草的破坏,进而影响冬季牧区草料的供应。在农耕区夏季不得对农区麦田的践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得挖动物的巢穴、掏鸟窝、捕获幼小动物等等。这种民族风俗有利于顺应动植物自身的发展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使得藏族人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生长规律高度统一,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藏区七月份大多数藏传佛教的寺院禁止僧人出行,原因就在于怕其出行会不小心踩死小动物,这种传统敬畏有效保护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体,无论生物的大小。

(四)藏族民族传统的圆满和完整观念,有助于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

在藏区藏族人敬畏挖山,认为如果对山进行开发、挖掘,一挖就会破坏山地的表皮,神地就会变成“死地”,因此山神就会发怒。由此藏族人在放牧时都尽量把对牧区草场的破坏达到最低,在藏区草场上如果出现了被人挖掘的情况,藏族人就会觉得不舒服。

与此同时,藏族人将这种保持圆满扩大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客人来家做客时不得用有裂痕的碗给客人倒茶。每天早晨的第一杯茶不能够用有裂痕的碗来装茶,藏历新年的第一天打破东西是不吉利的,新年的头三天不会拿空的容器出门。藏族人认为在草原上乱挖土地,可能惹怒土地神和森林神,会带来相应的灾害。在农区夏季妇女在田间吵闹,男子在田间怪叫,会影响土地神,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及负面的后果,会不利于庄稼的生长。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夏季的藏区都会举行大量的集会活动,面对森林、草原、麦田尽情的欢唱和跳舞,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猜你喜欢

藏族人藏区自然界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到拉萨途中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例说“自然界的水”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