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书店
2023-04-17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但是还有书籍》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值此全世界爱书人共同的节日,本刊特推出“读书”专题,为读者讲述书籍的故事、书店的变迁、读书人的故事,让更多的读者感受书籍之美,感受图书文化深沉博大的力量。
可以说,在每个爱书人的心中,新华书店都能占有一席之地。毛泽东同志曾说:“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要有新华书店。”早在1952年10月25日,石景山区政府就将新华书店石景山门市部建在了北辛安镇最繁华的北辛安大街西的把角处,成为当时的新景观。而现在,走进首钢厂东门西、冬奥公园东侧的新安城市记忆公园的西门,公园的核心建筑群——北辛安记忆陈列馆映入眼帘。原新华书店loft结构己将这里打造为全民畅读记忆书店。走过70年的北辛安新华书店像京西的一盏灯、一座阅读地标,温暖着读书人的心。它就是爱书人《70年的精神灯塔》。
走出新华书店,让我一起来到《古旧书籍的家——中国书店》。1952年11月4日,中国书店正式开业,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旗下有15家连锁经营门店。它秉承了开店之初确立的“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 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各类图书馆及机构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珍稀古籍资料,并为国家抢救性地回购海外珍贵古籍数千部。又拓展了出版、古籍修复及拍卖的新业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中国书店就是《古旧书籍的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看看这里实体书店的发展和变化。除了国营的新华书店,通州还有遍布城乡的民营书店和个体经营的书店,如南街书屋、京杭大运河书院、春风在书店等等,已达150多家。通州众多的实体书店,在经营理念和方式上各有特色,除了卖书,还增加了不少招揽生意的奇思妙想。他们把服务读者的需求看得至高无上,将时代的潮流融汇在迎来送往的细节上,他们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从业者文化与文明的程度。那些“货卖识家”的相关配制,真可谓用心良苦!
除此之外,在本期专题中,您还能了解到一众新近崛起的特色新式书店,如百年来第一家开在皇城根下最大的书店——Page One;位于红桥市场五层的网红打卡地,看夕阳下的天坛的最好去处——观坛艺术空间;位于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内的书店——模范书局+诗空间……
说到读书的那些事儿,我们可聊的也有很多。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机会并不多。《抄书往事》为我们讲述了那些年热爱读书的小读者们辛苦抄书、读书的故事。
近几年来在模范书局、布衣书局和鲁博书屋推出了若干特装书,充分利用当代装帧艺术,为佳作配上靓装,给读书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特装书”琐记》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些“把读者都弄晕”的特色图书。
每年的北京书市,所有的爱书人读书人,都在那里聚齐。《半个世纪买书记》为我们盘点了北京书市从1980年代至今的变化,半个世纪过去了,读书人追逐心爱之书的脚步从未停歇……
對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件挺私人的事情,它取决于你的成长经历、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读什么样的书,怎么去读一本书,从来就没有成形的公式和真理可循,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才是能否好好读书的不二真理。读什么书?怎么读?能读出来些什么?一万个人要是都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那其实也挺没意思的。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读书体验,那才是读书这事情最迷人的地方。
编辑 张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