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快的读书体验
2023-04-17端木东舸
端木东舸
对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件挺私人的事情,它取决于你的成长经历、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读什么样的书,怎么去读一本书,从来就没有成形的公式和真理可循,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才是能否好好读书的不二真理。
读书是干吗用的?私以为,首先,解闷儿;其次,延伸幻想;再次,拓展视野;最后,才是学习知识。读什么书?怎么读?能读出来些什么?一万个人要是都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那其实也挺没意思的。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读书体验,那才是读书这事情最迷人的地方。
我没计算过自己认真读过多少本书,更没把它们归过类,我的习惯就是只有看起来能让我心尖儿动那么一下两下的,才是好书。而且我很注重读书的体验,不必有什么收获,只要痛快就好。这和好多人的宗旨好像不太一致,但我确实从小到大始终坚持着。那怎么来读书,才能让人感觉出痛快呢?我的经历告诉我,无外乎这几样。
其一,在“战斗”中阅读
“战斗”并非说的是战场上或者战壕里,而是当年上学时候和老师之间的一场场“斗智斗勇”。高中的时候,开始广泛接触课外书,同学之间经常把各自的书籍换来换去串着看。那时我经常把那些换来的书,拿到课堂上来读。
在课堂上读课外书,风险还是很大的,很容易被老师抓住现行,书会被没收,人会被批评,严重时候还会请家长。于是,一系列自保的招式出现了,也成就了在同老师 “战斗”里的痛快阅读。
把数理化的书本封面撕下来,罩在课外书的封面上,让老师以为是在举着自己这门课的书本用功;把老旧的课外书撕成一页一页的,然后平铺在课桌上,看完一页再从课桌抽屉里换出一页新的,低调不招摇,老师基本不会发现端倪;上课铃响了,向老师申请说肚子疼头疼想趴桌子上休息一下,然后在书桌下面捧着课外书“大快朵颐”。反正是能想到的招数,全都被我使用过了——这些精力要是花在正经的学习上,是不是也能做个学霸了呢?
我很陶醉于這个过程,认为自己利用本会被“浪费”掉的时间,读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仿佛是发了一大笔意外之财,心里那种痛快劲儿难以言表。
其二,夜读达旦
暮春,午夜,台灯,一盏单枞乌龙,一本竖版诗词,一窗香风薄雾,一耳款款雨声。这样的夜晚,很适合把时间留给中华书局和中国书店出版的那些颇具古味的诗词选集,同细雨清茶作伴。虽然一切都是静谧并且清淡的,可是这种读书的体验,才最痛快。
没有任何牵绊与叨扰,只有自己,在书籍里,找寻自己,找寻前人,找寻诗意。当然,也并非诗词之外就不可阅读其他书籍,推理、探案、惊悚这样风格的小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安静、轻松,是读书的最佳氛围。
养成这个习惯,也是在高中时代。那是因为多次在课堂被老师抓住现行以后,请了几次家长,便再也不敢平白造次了。索性把读“闲书”这件事情,留在了大人们都已熟睡的夜中。
最初也就是读到十一二点,随着年纪渐长,不用再受师长约束,索性放浪形骸了起来,慢慢就会整夜通读,东方既白,一本厚厚的小说总会从头至尾。
虽然痛快,但是这样读书的方式也并不可取。满屋暗淡,只那一盏台灯,终于造就了我的散光日益加深,腰酸背痛提不起精神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饭,身体如果垮下去,再好的读书体验,也是不值得去尝试的。
其三,将书带上旅途
每次出行之前,总要在背包里塞上一本书,只要是喜欢的,就足矣。如果和目的地相关,那会更加完美。
坐在飞机火车里,摊开身前的桌板,把书平铺在上面,一边吃点零食喝瓶饮料,一边拿着笔在让人心动的语句下面划线,行程会变得充实饱满。
如果是春夏秋,可以找个街边户外的咖啡馆或是茶社;要是在冬天,那就走进屋靠着暖气歪在沙发里,喝着水听着音乐看着书,那种用读书和慵懒来打发整个下午的闲散感觉,比四处暴走可划算太多了。
柳浪闻莺的树荫下读《西湖梦寻》,穿梭台湾的台铁上读《心的菩提》,泰山最高处的宾馆里读《远山的呼唤》,汉堡机场的候机大厅里读《挪威的森林》,东京北千住的咖啡馆里读《浪客美食家》,重庆街头的茶棚里读《边城》,塞纳河边的遮阳伞下读《流动的盛宴》,这都是我曾经做过的事情。只要真正体会过那种书籍和慢节奏带来的享受,一定会大呼过瘾。至少我是这样。
其四,老书重读,如遇旧友
有些书,读了也就读了,早就被整齐码放进了柜子关上了柜门,老长时间也不会打开。而也有些书,就不太一样了。总会把它们安放在适当的位置,在适当的时候,捧起来重新阅读。
每次打开书页,确实会有很浓烈的熟悉感,但读起来了,却又会生出几分陌生。书还是那本书,从来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我们读书人的心境变了,经历了一些,反过头来再去看熟悉的书籍,有了新的代入感。
总有人说,读书,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场灵魂交谈。这未免有些玄乎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我觉得这话才是最准确最到位的。
无论是什么内容的书,小说也好,诗歌也罢,散文、杂文、随笔都是一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恐怕很少会去揣摩作者的心思,更多是把自己放进了书里。
第一次读《山家清供》,是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个吃货而且喜欢做饭,对这种类似菜谱的书籍很有兴趣。当初看到的也无非就是槐叶淘怎么做和拨霞供怎么吃。可多读了几次以后,慢慢发现感兴趣的已不再仅仅是那些吃食,更多开始转向饮食后面的东西,比如夏日里的槐树,飘逸着幽淡的清香;又比如雪夜里的泥炉,支撑着闲谈的温暖。素雅宁静淡泊安然,诠释什么叫作人间值得。
像这类的书,还有《随园食单》《雅舍谈吃》《云乡话食》,全都在我反复重读的名单里,每每会在那些“食谱”的背后,找到一缕久别后的乡愁和闲适后的安逸。
暮春深夜在孤独的氛围里读早已熟悉的“杜甫”“苏轼”“辛弃疾”,盛夏午后看布满笔记的“刘墉”“祝勇”“林清玄”,甚至在冬天的暖气边随便翻翻《盗墓笔记》《鬼吹灯》,全是些脑子里充满记忆的作家和书籍,带着浓厚的熟悉和零星的陌生,每次重逢,都有一种亲切。
我觉得,这恐怕是所有读书体验里面,最纯正也最痛快的吧。
对于书自身而言,所谓优劣好坏,根本就是因为读书的人各有所好,各自品评而已。我喜欢的,别人未必接受,而别人喜欢的,我又不见得苟同。选那些适合自己的书来读,才能不把读书当成烦人的累赘。
生活节奏固守着高频的加速度,读书,在这样的年代本就不是什么易事,那就索性精挑细选,并且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来和书籍结缘,让自己痛快一点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