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业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
2023-04-15顾瑞峰
顾瑞峰
(河北省涿鹿县林业和草原局,河北 涿鹿 075600)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其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大比重,也逐渐成了决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因素之一。但是,事实上仍然存在很多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例如部分林业产业管理人员会更加重视经济利益,却忽略了对林业资源进行培养和维护的重要性,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这也对我们国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林业产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要求林业产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方面的投入,从而采取不断优化革新技术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1 进行苗木科学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必要性
1.1 加速林木成长,保障林木产品有效供给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供给侧制度的推进,其轮胎行业、造纸行业、建筑行业、家具行业对林木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部分林木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推进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的现代化进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证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林业经济稳定发展:(1)通过合理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以及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林木的栽培与间伐的有机结合,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树干、树胶、树皮、坚果等林木副产品,尤其是秦岭冷杉、杉木大径材等高端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2)借助AI技术、大数据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以及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大型旋耕犁、施药无人机等高端设备,指导林木科学栽培、适时移栽、精准灌溉、科学施肥、合理修剪等林木从苗期到收获期抚育及时的有效落实,从而显著提升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成林时间,保证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林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保护濒危动物、维系生物多样性
伴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于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垦,致使大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损坏,大量动植物走向灭绝(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天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濒危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为了能够维系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进展策略,还是2021年在云南昆明地区开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大会,都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国领导人建构人与动物共同生存地球村,推进人与自然发展的战略核心。进一步增快苗木科学培育技术以及移植技术的科学推广与运用。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2.1 常规型苗木培育
(1)整地。为了提升苗木培育质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育苗地。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做好沟畦,方便圃地排水和灌溉,以满足不同生长期苗木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此外,选地整地时要综合考虑圃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促使苗木有序生长。(2)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园林环境和土壤条件,综合考虑林木胸径和树形。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项目中的幼苗培育不宜选择胸径过大的树种;人工造林育苗时,一般应根据立地条件、降水量、光热条件选择容易成活、适应性强的树种,如柳树、杨树、银杏、杉木等,便于后续造林管理。(3)播种育苗。播种前,应做好消毒工作,及时对种子进行催芽,始终保持外界环境水分充足。在播种过程中,应精准控制播种范围,严格根据播种区域的气候条件控制播种时间。同时,还应把控好苗床温度,如果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可以覆盖地膜保温,为种子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在苗木培育期间,要精准施肥,施用经过发酵处理的肥料,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追肥。此外,还要做好林木移植之前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土地规划,设计定植穴的大小,选择最优运输路线。如果采用大苗移栽,应附带土球,降低树木根部水分的蒸发量,注意减少运输时间,避免苗木水分损耗过大。
2.2 大苗培育
(1)圃地选择。大苗培育必须要选择位置优越、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并且pH值适宜的圃地,在实际进行育苗之前施足基肥,打畦做床,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保苗率。(2)移植时间。通常我们国家北方地区在早春土壤解冻以后进行移植,气候相对较为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秋季进行移植,极为有利于根系恢复。在实际进行移植的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选择傍晚或者是清晨,避免阳光直射,不宜在雨天进行,以免对苗木根系的舒展造成影响。(3)移植方法。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根据苗木的培育年限,综合考虑其苗冠开展状况、须根发达状况、根系发育状况以及生长系数等等,选择合适的行距以及株距。通常阔叶类木行距大于针叶类苗木,有助于其枝叶生长,侧根也更为发达。在实际进行移植之前,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蒸腾速率,可以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修剪,长度维持在15cm左右即可;国槐以及杨树等等树种,可以通过截干方式降低蒸腾速率。在实际进行移植的过程当中,通常选用穴植法,定住栽植点以后,然后进行开沟植苗,必须要做到苗正,移栽深度要比原苗圃深度多3cm左右。对于侧根不发达的树种,可以采取沟植法,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林业移植造林技术措施
3.1 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技术主要应用于人工商品林培育。根据集水造林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整地,可使林地具备良好的集水功能,充分利用地表径流渗透量满足林木生长需求。该技术常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有效弥补土壤水分的不足,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造林苗木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北方地区可以将集水造林技术和抗旱造林整地技术相结合,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通过机械开沟法、径流集水法开垦荒山,在坡度30°以下的地区,实施土壤深耕,深耕超过20cm;也可以开挖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将表土填入坑内;还可以采用大坑整地法,在半阳坡和阳坡挖长、宽、深分别为2.0、0.8、8.0m的"品"字形大坑,尤其在丘陵区和缓坡区,通过该种整地方法可以提升土壤保墒能力,阻碍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3.2 择优选育技术
择优选育是林木育种技术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在苗木的培育工作当中也是如此。相关工作人员对苗木实际进行培育的过程当中,可以从圃地当中或者是当地选择一些天然的优质树种以及天然杂交品种,也可以从圃地当中选择出长势优异、光合效率较高的树种,通过应用林木育种中的繁殖技术有目的的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苗木品种。比方说,近几年来城市绿化中比较常见的箭杆毛白杨树,就是从毛白杨树当中选择天然优质杂交树种,经过有针对性繁育后培育而成。如若当地或者是圃地当中的苗木品种相对较少,可以从外地引进一些优良树种进行培育,并且从中选择长势良好的苗木繁殖培育,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一些优质的树种,使得苗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3 确定移植技术要点
在实际开展苗木移植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对苗木的安全进行充分保障,此时重点在于对苗木根茎以及叶片的保护,进而为苗木移植以后的健康成长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在对苗木进行培育时,需要对整个移植过程进行规范,保证苗木的叶片以及根茎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为苗木打造出健康生长的环境,做好苗圃设计,避免苗木运输期间出现影响其质量的问题。同时,苗木移植过程中,需要对移植技术要点进行确定。首先,需要保障移植苗木的根系是完整的,以此来避免移植后苗木出现枯死的情况,若苗木的根系不够完整,就会导致其后续吸收水分和养分时产生阻力,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其次,进行苗木移植时还需要做好水分供给,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路途较远,苗木缺乏水分容易枯死,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运输苗木时,在其树冠、根系等部位喷洒一些水,确保其有足够的水分供给。
3.4 科学修剪与合理间伐
进行科学修剪与合理间伐,具有培育高端林木、提高阳光有效利用率、预防森林火灾以及抑制病虫害扩散等多方面的功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对于主干下部1/3的侧枝进行及时的修剪,从而促进营养物质向主干供应,在修剪以后,要及时涂抹细胞分裂素以及甲基托布津,加速伤口愈合,避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对于侧芽要进行适当的摘除,促进主芽的生长;借助GIS技术、AI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据支撑,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林木的合理间伐,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
3.5 增强土壤管控,规范苗木移栽规格体系
实践证明,植物生长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土层厚度、营养成分以及松软程度,所以,土壤的有效管控对苗木移栽极为关键。在实际进行开辟土壤的过程当中,最好在前一年的伏夏季节深耕土壤,到了秋季再次进行深耕,以此来保证土壤可以充分满足有关种类苗木的正常生长。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林业有关人员需要对苗木的栽植规格进行规范,制定详细的规格要求。对不同的苗木制定出不同的移栽规格,对小型乔木移栽规格通常规定在40~50cm,对大型乔木移栽规格通常规定在120~140cm。另外,在实际进行造林的过程当中,苗木移栽的依据不仅仅单纯依靠有关规格的标准,并且需要因地制宜,实行灵活原则,制定苗木移栽的特定规格,在移栽实践当中根据造林要求确定最终的移栽规格,建立规范性的移栽规格管控体系。
4 结语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增大对于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发展力度,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极为优质的效果。在绿色中国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林业工程质量和造林效率已成为林业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绿化建设、人工造林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的苗木培育机制,加强技术管理,筛选合格的林木品种,优化移植方案,做到适地适树,以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此,上文首先就对进行苗木科学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解析,最后从增强土壤管控,规范苗木移栽规格体系、科学修剪与合理间伐、确定移植技术要点、择优选育技术以及集水造林技术等等多个方面对林业移植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有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