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现壮族扁担舞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
——记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作品《田埂上的歌》

2023-04-15冯琳浩

戏剧之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长凳扁担农耕

冯琳浩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一、作品选材立意继往开来

艺术创作的灵感多来源于百姓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舞蹈作为艺术中的一种,要坚持艺术的历史使命,深层次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展现百姓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和丰富情感,并将其升华为舞台艺术,展现人民的精神面貌。

(一)选材来源于“扁担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民聚居地,具有种类多样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扁担舞”是从“舂米舞”发展而成的用扁担敲打长凳的艺术形式,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化瑰宝,源于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壮族群众的喜爱。七八蓝衣,手持扁担,铿锵之声,田埂放歌,“扁担舞”是壮族同胞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艺术活动[1]。每逢春节,在晒谷场上和街头巷尾都可以听到敲击扁担的声音,声响清脆,节奏欢快有力,“扁担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壮族人民的劳动号子。舞蹈作品《田埂上的歌》以广西非遗传统舞蹈“壮族扁担舞”为素材,用舞蹈的形式描绘壮族人民在田野间的生活图景,通过用扁担敲击板凳产生嘹亮的槽声,表现壮家人民丰收的喜悦,故有“正月舂堂闹哄哄,今年到处禾黍丰”的谚语。在历史的长河中,壮族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扁担舞”,时至今日,“扁担舞”依旧是壮族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1],表现了壮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

(二)“扁担舞”中蕴含的“那”文化

中华民族有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广西壮族“那”文化就是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壮语中,“那”是水田、稻田、田地的意思,“那”文化即壮族的稻作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生水稻并进行人工种植的国家,我国人民种植水稻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贾乃昌、梁庭等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创造了灿烂的“那”文化,壮族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2]。学术刊物《自然》第490 卷的论文《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通过比较各地野生稻的基因大致推断出,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珠江流域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进行栽培,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后驯化出了粳稻,随后向南方和北方逐渐扩散[2]。由此可见,壮族的“那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对我国稻作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文化”与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壮族人民的心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且种植水稻时风吹日晒,长期的劳作也逐渐培养了壮族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扁担舞”发源于劳作,是人们在劳作空闲时创作的,它以农耕文化为主体,边打边唱边舞,在古代,稻谷是壮族百姓赖以生存的物资,每年的收成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壮族人民十分注重水稻的种植和收成,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壮族人民掌握了完整而独特的耕作技术,“扁担舞”的许多动作就是模仿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扁担舞”的基本套路一般分为四段:第一段为耙田插秧;第二段为戽水耘田;第三段为收割打场;第四段为舂米尝新。每一段又分为几句。第一段2 乐句,插秧一、二;第二段2 乐句,点春水、车金水;第三段3 乐句,碰碰欢一、二,榔打牛;第四段9 乐句,打谷一至四、舂米一至五[3]。这些打法表现了壮族人民精心培育水稻的过程,人们在观看时可以感受到壮族人民辛勤劳作的乐观态度,以及庆祝丰收的欣喜之情。

舞蹈《田埂上的歌》继承了壮族的“那”文化,用“扁担舞”描绘了壮族人民淳朴真挚的生活态度,壮族“扁担舞”是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它记录了壮族社会与稻作文化的发展历史,是研究壮族“那”文化的重要资料[4]。

二、作品内容结构由表及里

在舞蹈创作中,舞蹈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构思逻辑,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与作品的选材、构思、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舞蹈《田埂上的歌》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出门劳作、休闲嬉闹、欢庆丰收、日落而归。舞蹈结构是舞蹈内容形象外化的参照物,合理分配舞蹈结构才能把作品内容表达得更加自然、流畅,才能最大程度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传达编导的中心思想,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田埂上的歌》开场灯光亮起时,出现了农耕者的形象,一群身穿壮族特色服装的妇女整齐地做着弯腰采摘的动作,随后做出擦汗的动作,在群舞的后方,慢慢走来一位脚踩台步、肩扛扁担的女人,随着领舞的出现,女人们纷纷扛起扁担,《田埂上的歌》将扁担舞的上身动作与采茶舞的腿部动律相融合,随着采茶舞步的动律,队伍慢慢形成一排,动作转为农耕时的插秧动作,弯腰时右手发力向下。编导将壮族民间常见的歌舞形式进行巧妙融合,并通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描绘女人们清晨下到田野的情景,侧面凸显了壮族人民共创美好幸福家园的场景。

第二个舞蹈片段中,音乐转为较舒缓的节奏,女人们相互依偎,为对方清理衣裳、擦汗,表现了壮族女人在劳作后憩息的场景,贴近生活的舞蹈动作将壮族妇女的勤劳质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女人们在闲暇时抄起手中的扁担相互击打,两人、四人、集体围绕着长凳击打扁担。此段中,节奏、空间、声音都有丰富的变化,磅礴有力的壮族山歌、整齐划一的呐喊声及扁担“噼噼啪啪”的击打声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百姓对丰收的期望,场面轰轰烈烈、振奋人心,令观者动容。舞蹈的最后,女人们恢复农作时的造型,将扁担缓缓扛回肩上,伴随着山歌慢慢退场,在月光中渐渐消失,给人们留下稻花飘香、沃野千里的无限遐想,首尾呼应的造型姿态也让壮族农耕者的形象更加鲜活。《田埂上的歌》这支舞蹈深入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继承了壮族传统扁担舞的表演形式,并进行了创新性转换和发展,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壮族的传统稻作文化。

三、道具蕴含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广西扁担舞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最初的扁担舞是人们舂打木槽起舞,后因木槽笨重,逐渐演变成击打板凳而舞,在壮族扁担舞中,扁担与长凳都占据重要位置,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是壮族农耕文化的印迹。舞蹈《田埂上的歌》以壮族扁担舞为创作背景,运用了扁担和长凳两种道具,编导从不同的视角对道具进行思考和运用,不仅关注扁担本身的含义,也悉心挖掘扁担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作品中,扁担是百姓们祈福、欢庆丰收的打击乐器。

(一)打扁担所呈现的民族精神

扁担是壮族最具特色的农耕工具之一,在舞蹈中,女人们将其扛在肩膀上,随着舞步的晃动,扁担上下起伏,描绘了壮族女人们下田劳作、插秧挑担的画面。随着舞蹈情节的展开,田间的女人们围在长凳旁相互击打扁担,两人打、四人打、集体打,扁担上下交织、左右互击,利用空间、力量、节奏的变化产生高低错落击打扁担的画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打扁担时舞姿多变,情绪越发浓烈,气势恢宏壮观。整齐划一的敲击声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续写“扁担精神”

《田埂上的歌》用扁担展现了壮族人民吃苦耐劳、不惧风险、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发扬了闻名全国的“扁担精神”——遇到困难敢于担当、争做先锋,《田埂上的歌》将一根扁担挑起的责任与担当都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许多自动化农耕工具代替了扁担,《田埂上的歌》运用的扁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唤醒人们的“扁担精神”。虽然当下的自动化工具减轻了耕作的工作量,但是,思想上的“扁担精神”不能丢,“扁担精神”是一代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把“扁担精神”传承下去[5]。

(三)长凳的舞台设计

编导在长凳的色彩与队形的设计上别出心裁,长凳的颜色以深棕色为主,深棕色是接近大地的颜色,用颜色的设计表现壮族人民生活地区的深深长长的田埂意象。长凳的出场设计十分巧妙,在舞蹈的开始,长凳不是被大家抬出来,而是经过舞蹈化的编排设计,在舞台上被巧妙隐藏起来,然后,随着舞蹈演员的队形流动,长凳出现在舞台上。长凳在舞蹈中以调度为主,呈纵向、横向一字排开,可以组合也可以独立分开,这种变化合理运用了舞台空间,刻画了壮乡田埂上的女人在田间插秧、挑担、农耕的不同场面。

四、作品细节处理独出心裁

作品《田埂上的歌》中的扁担舞作为非遗舞蹈的“活化石”,不只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田埂上的歌》将“扁担舞”以舞蹈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扁担相互击打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中极其罕见,表现了壮族农耕文化的特色。在《田埂上的歌》中,音乐、灯光与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并都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音乐跌宕起伏,山歌、呐喊声烘托了作品的情绪,推动着舞蹈片段的发展,大众齐心协力敲击扁担的画面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感受到壮族人民的凝聚力。灯光的颜色变化使舞蹈结构的展现更加自然,最初的灯光呈暖黄色打在舞台上,仿佛清晨的一缕阳光,在阳光的普照下,舞台徐徐拉开帷幕,扛着扁担的女人在追光的照射下缓缓走了出来,开始出门劳作。在舞蹈的高潮部分,灯光转为金黄色,洒满舞台,将农人们庆祝丰收的壮观景象展现得鲜活生动。在舞蹈的最后,灯光渐变成淡蓝色,如月光照下。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得宁静、祥和,女人们在月光下结束一天的劳作。

五、优秀作品弘扬了优秀文化

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传统文化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壮族扁担舞就是在优秀的“那”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但是,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族农耕文化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壮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稻作经济也转变为多元经济,百姓不只靠种植水稻养家糊口,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伴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田间劳作的生产工具也被自动化工具代替,一代又一代的扁担舞也渐渐淡出壮族人的生活,扁担舞的传承人普遍老龄化,扁担舞迫切需要保护。《田埂上的歌》在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中的表现弘扬了壮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凝聚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壮族人民的生活,使壮族人民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群众参与扁担舞表演的积极性,唤醒了沉淀在壮族人心中的文化意识,也为广西壮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出了贡献。

六、结语

舞蹈《田埂上的歌》的创作始终秉持“向真、向善、向美”的内核,素材选取自壮族“扁担舞”,内容立足于少数民族农耕生活,且编创内容细节丰富,编创结构清晰直观,传达了壮族人民的内心情感与民族文化,具有振奋人心的艺术力量。该舞蹈作品体现了壮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外化表现。该舞蹈作品也强调了,在时代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正所谓“不忘筚路蓝缕的来时路,走好薪火相传的脚下路,坚定乘风破浪的未来路”,我们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和时代担当精神实现民族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做到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长凳扁担农耕
A love bench at a bus stop公交站的爱心长凳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农耕旧事十二韵
金扁担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