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2023-04-15马克实

戏剧之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族音乐青少年

马克实

(南昌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一、我国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特色和相应价值。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主要存在三种价值,即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是精神价值。青少年的民族安全感离不开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例如我国湘西的土家族山歌,只要歌声响起,人们便会随着音乐聚集起来。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地区的民族音乐活动例如蒙古族的祭敖包、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藏族的转山会、布依族的查白歌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强大凝聚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还能够指引青少年发掘骨子里不会轻易变更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迹,让青少年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中深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迁移轨迹、文明底蕴和学术形态,使其认可与赞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荣誉感,加强民族自信心,自发捍卫和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所以,有专家倡导“青少年在音乐文化教育中搭建音乐素养框架时,首先要立足乡土音乐,然后着眼民族音乐,最后借鉴国外的优秀音乐文化”。在研习、鉴赏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本身的思想感情来消化本民族的传统精神,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强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力度可以让中小学学生感受到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底蕴,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广博高深,提升中小学学生的民族音乐传承觉悟,唤起民族魂魄,增强民族自信心。

其次是文化价值。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所以,在青少年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的路途上,要使青少年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背景,能够从各方面了解各地域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可以推动青少年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和当地文明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体现了那个地方曾经的文化潮流。所以,在中小学实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进而充分发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最终实现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目标。

最后是审美价值。对于中小学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审美观念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感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让青少年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青少年准确的三观。青少年经过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可以切身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民族民间音乐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民族音乐的意境美。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再结合当地的实际背景,就能够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背后的意境美。在音乐赏析时,学生首先会注意到富有民族特色的曲调,然后进一步知晓曲调和歌词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被创作出来的,进而分析曲子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情感。

二、基础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探究

(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指引者”——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引导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对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推动作用。以湖南湘西土家族音乐为例,要求音乐教师拥有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具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基本素养和归并能力。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资料,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功底以及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以上几点反映出,师资团队的培养是传承我国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方面。

指导音乐课堂实施的理论基础对于规范基础音乐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中小学音乐老师必须具有音乐基础理论素养,包括视唱、练耳、声乐、指挥、作曲等方面,而且在教学方面应该具备表演、分析评价、改编和作曲三方面的技能。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民族民间音乐田野调查工作,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体验居住等方式深入该地区以获得真实研究资料。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在部分中小学课堂上没有设置地方性民族音乐内容,这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中小学没有办法单独开设有关地方民族音乐的课程。配置合格的音乐教师既是学校开设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重点,也是基础音乐教育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应加强基础教育中音乐师资队伍的培养,各级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于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还必须具备务实的品格。综上而言,笔者认为部分教师在音乐综合素质方面需要提升。所以,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在教学中不断改良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是教师们所必须重视的。

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堂中,如果教师在教授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出口成章,必然能够极大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桥梁——教材

教材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资料。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借助音乐教材,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受其影响,音乐教材在音乐文化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现有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虽然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是很显然力度还不够,所以我们要优化现有的音乐教材,着力开发乡土音乐教材。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地方性特点,要推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中小学音乐教育其实也可以是“民族音乐教育”,通俗的解释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唱自己本民族的歌”。民族音乐教材的创编不需要完全一样,各中小学可以依据学校所在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来创编适合当地社会生活的民族音乐教材。

(三)探索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学模式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一般被穿插在教材中。但是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课堂,这使得大部分青少年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有的甚至没有什么了解,从而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笔者呼吁在基础教育音乐课堂上专门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侧重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大力推崇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中小学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教学模式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指引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创新的快乐。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更多地了解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并发现其中的美。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选择一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进入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感受、创作民族民间音乐时,试着融合其他学科的不同文化,从而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在各学习领域之间的融合、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情境化教学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建立在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上。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步骤分为:创立一个景象,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让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并自主学习,进而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专题形式进行呈现。除了以上教学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古老但是非常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口传心授”。这种模式相比其他模式可能缺少趣味性,但是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强的实用功能。

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的,只要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并完成教学目标,那这个教学模式就是可行的。因此,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的效率。

(四)营造学校内部和外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气氛

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例如民族音乐教唱活动、民族音乐歌咏比赛、民族音乐欣赏、民族音乐知识讲座、综艺性民族音乐赛事或者利用学校广播站或宣传栏讲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知识。组织建立校内民族音乐社团、民乐队、民族音乐合唱团、民族音乐兴趣小组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当地民间音乐活动。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阶段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要把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引入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基础教育要建立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上,要对学生进行本民族的音乐教育。各地方、各民族都有多姿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这些优秀的音乐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教师在其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已知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和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将其带入学校基础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再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独特音乐文化开展音乐基础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民族音乐青少年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青少年发明家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