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理念下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23-04-14郑卓尔田原

设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郑卓尔 田原

摘要:针对目前老旧社区空间使用率低下、缺少对居民使用需求的关注等问题,研究以共享理念为导向的城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文章首先界定老旧社区与共享理念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于多个社区的实际调研得出现有社区的户外公共空间现状的不足,以及不同类型居民的活动需求等,通过联系共享概念的特性分析得出其介入社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由此归纳出共享理念下社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本研究能够为社区中公共空间使用效益最大、空间利用最优、受益人群最广提供参考,使社区戶外公共空间更加人性化、高品质。

关键词:老旧社区 公共空间 品质与活力 共享理念 更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5-0144-04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old community spaces and lack of attention to residents usage needs,we study the design of urban old community outdoor public space renewal oriented by the concept of sharing. The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old communities and the concept of sharing,and through the actual research of several communities,it find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outdoor public space in existing communities and the activity nee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ents,and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ts intervention in the design of outdoor public space in communities by rel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sharing.This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sign of outdoor public spaces in commun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sharing.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ost effective use of public space in the community,the optimal use of space,and the widest range of beneficiaries,making outdoor public space more humane and high quality.

Keywords:Old communities Public space Quality and vitality Sharing concept Update design

引言

“共享”理念是新时代城市发展主题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理念已对各领域及城市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也导致居民对社区空间的需求发生了相应变化,加上老旧社区的条件限制,传统的同质化、单一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已不能回应居民生活与公共活动的诉求,场地使用率低下、公共空间生活活力衰退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视角聚焦在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中的共享性场景构建,通过对多个老旧社区现场实际调研与问卷调查,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与更新策略。

一、基本概念

(一)老旧社区

老旧社区主要指建设年代久远,具有建设标准偏低、公共设施老化严重、配套设施不齐、不能满足人们日常或较高生活需求的特点,但是至今仍在居住的一类社区[1]。

(二)共享理念概念

共享理念指与他人共同拥有某实体物品或者虚拟信息的使用权,其根本概念可以理解为打破物体归属的桎梏,创造一种更关注所有权的新关系[2]。可以理解为通过转移物体使用权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共享理念兴起也为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通过共享场景营造、互联网平台等优化闲置空间资源配置,使城市空间能够相对公平的对人们开放。在社区更新层面,共享可以作为一种附有社会属性的新特质,通过强调资源的均享性和服务性[3],回应社区活力缺失、公共设施利用率低、缺乏交往等问题。

二、共享概念与老旧社区户外空间设计契合点

(一)城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现状与居民需求分析

选取北京海淀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为调研对象,通过用户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从活动频率、使用时间等方面展开,得出一些社区内户外公共空间的共性问题,如表1。可以看出,社区中有基础功能,但大部分设施过于简陋,多为硬质铺装、活动器械的简单组合,忽略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需求,缺乏空间功能使用上的开放性。并且大部分场地夜间照明与辅助配件缺失,晚上难以使用,全开放型的设施未考虑天气、季节等因素,导致在雨天、冬天的使用障碍,大大缩短了户外场地在时间使用上的开放性。最后,单纯以美观为导向的空间排布与设计,导致许多消极空间的出现,造成空间浪费。

1.社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类型

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对象进行了现场记录观察、问卷调研,各对象中老年人及儿童使用比重较大。以东王庄社区为例,使用人群范围较窄,青年人使用频率少,多在傍晚、夜间以及周末使用,如表2。

2.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与需求

丹麦学者扬·盖尔将人们在户外的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4]。必要性活动指上班、上学、买菜等,受户外影响较小,发生频率较为固定;自发性活动指休憩、遛狗等,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社会性活动指有赖于他人参与的活动。根据调查,社区中的户外活动以必要性活动为主,并且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需求差异较大,老年居民与儿童更倾向于在室外公共空间活动,青年人则更加倾向于具有社交功能的社会活动,如图1。因此更加需要合理的设计来增加各年龄段在户外公共空间的停留时间,提升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的发生频率。

(二)共享理念与老旧社区更新契合点

将共享概念中的“所有权转移”应用于公共空间的转型中,旨在实现以空间上最低的“物质拥有”完成最大的“使用效用”。在共享理念的介入下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区中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实现空间上的功能复合,更能促成社区居民交往。

由上文可知,目前城市老旧社区存在着户外公共面积小与人群需求多样的矛盾,而共享理念的空间构建模式与目前城市老旧社区中的痛点十分契合,共享空间、柔性边界、交互平台等手法不仅提高整体空间使用效率,还能缓解社区活力缺失等问题,为推动老旧社区新的空间模式提供新思路。

三、共享理念下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构建路径

在共享理念的介入下,催生了新的设计手法与场景营造,原本单一固化的户外公共空间具有满足居民活动需求、分时利用与功能复合的特征。结合实际调研,归纳出三个基本的设计原则,与五个详细的构建路径,为未来社区户外公共空间中的共享场景构建提供了参考,如图2。

(一)構建原则

1.公正性

首先,使户外公共空间达到共享性需要资源享有的公正、平等作为前提,在设计初始就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现状与使用需求,追求场地如何为人们带去相对公平的空间机会,实现使用效益最大、空间利用最优、受益人群最广。

大部分青年人白天需要外出,可使用时间集中在傍晚之后以及周末,其次低品质的户外空间设计对于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其更倾向于具有兴趣细分的场景,例如带有周末集市的艺术公园、滑板公园等。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地活动需要,协调各类行为与交通空间的配比,辅以照明、遮阳等人性化设施,延长场地使用时间,丰富使用场景,让更多类型的居民在此停留、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场地的共享性。

2.适应性

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公共空间是现有存量规划制度下社区更新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老旧社区面积普遍较小,场地环境复杂,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大,逐渐出现复杂多样的消极空间。设计应该采用小体量的共享场景构建,灵活融入不同社区环境中,将社区中闲置、使用率较低的空间充分利用,功能随人们需要发展、丰富,实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生长的高效空间利用形式。

除了功能的适应性外,设计还应在场所精神与地域特色上契合。尊重地域特点,将造型、色彩与材质与在地文化适当结合,使得社区户外环境内在秩序得到连续与完善。具有地域适应性的空间设计能够催生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加情感共鸣,从而提升人群吸引力,激活社区生活。而文化适应性并非需要丰富的情景、夸张的装饰元素,能够帮助居民重获日常生活的乐趣,呼应群体共同记忆,便可以成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5]。

3.包容性

如果说公正性是共享场景的设计前提,包容性则是保证空间被不同人群共享的物理基础。社区中人群复杂,需求更加多种多样,首先应该提升空间功能的复合多样,在功能上引入共享菜园、周末市集等,或是可走、可坐、可停的复合设施,可以在同样面积,承载更多活动的发生。其次,形态与空间划分应该相对开放可变,以宽容、留白的场地特性为出发点,选取半围合代替边界明确的围合形式,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造型代替固定造型,使得内部成为开放流动的形态,灵活实现空间布局与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有效契合。最后还需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加入无障碍、儿童友好等设计元素,减少障碍,进行合理的动静分区[6],促进老幼共同参与,营造群体归属感与开放交往的平台。

(二)构建路径

1.使用人群层面共享化

共享性构建的重要一点在于着眼于营造丰富的空间机会,恰当分配不同人的利益、不同层次的利益、不同时间的利益,多样化的功能带来多元人群构成,相对实现了空间的平等和共享。老旧社区中的户外公共空间不宜按照空间富余的现代小区进行明确的功能区块划分,不同的功能单元应相互交融,例如健身空间在适宜运动的时段以健身功能为主,在不适宜运动的时段可以承担多种的活动,在最大限度内活用空间资源,同时复合的功能能够让原本缺少生活上轨迹交叠的人们进行合作与交流,重构人际关系与社区归属感。

社区中的人群也并非是一成不变,更替的使用对象会对户外空间有着更多的期许,设计时要为未来实际使用留有一定的可能性。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变动,通过多样可变的设计来提升空间品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柔软城市”项目就使用了可变性的结构,富有弹性的网状材质可以自由坐卧、攀爬,激活了建筑入口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玩耍、表演与休憩的集会场所,以开放的姿态活化了畸零空间,如图3。

2.空间层面共享化

共享模式介入社区更新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区设施配给不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将社区中闲置的、未充分利用的空间进行重新组合,转换为能够承载居民日常需求的实体空间。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客厅、厨房、书房等私属功能有了外化的可能,私人户内不再必须拥有这些空间,针对老旧社区户内空间较小的问题,可以将这些功能并入公共空间,由居民共享使用。在社区闲置空间中设置共享花架、共享厨房、社区舞台、共享图书馆等共享空间,传统的社区公共空间变成了居民共享的社区客厅,优化了空间秩序的同时,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 “共享”概念作为一种手段,拓展了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提供新的生活模式。共享使用的空间会产生正效应,促成居民的自发性活动,带来更多元的社群互动,将空间“共享”升级成为生活模式的“共享”,重新焕发社区活力。

3.时间层面共享化

除了社区空间上的共享,还要将时间概念纳入更新范围中,充分考虑到空间的全时段使用。气候条件对于户外活动影响最大,也很难通过设计本身改善气候条件,由此需要随场地加入一定的连廊、雨棚、隔音以及保温模块,为特殊天气的使用提供一定保障。再者还需考虑全天候的使用,大部分青年居民使用需求集中在夜间,由于照明缺乏,场地在夜间往往很难使用,因此需要丰富夜间可使用的功能,营造安全、多样的夜间使用场景,延长使用时间的维度。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丹斯广场就利用一系列可变性与互动性的空间,将原本的停车场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客厅。使用300张可移动的座椅与跨度为12米的可调节遮阳伞,让圣丹斯广场无论哪种天气、时间段都能够展现活力,如图4。

时间上的共享还体现在同一场地内,通过对使用功能进行时间交错组织,实现空间资源的最大、最合理化利用。由于白天与夜晚使用人群不同,人们倾向的场地功能也不同,在功能组织上采用横向的扁平交叉原则,用可变的场地設施实现功能的时间性更替,例如模块化的场地座椅在白天可以是围合的座椅,可以在此休憩,晚上人们跳舞、运动时可以收起,周末则可以交叠为阶梯状,成为周末影院、小剧场等。

4.社区功能让渡

除了社区内部的共享场景构建,更高层次的共享概念应用是通过开放部分社区配套功能给街道,将社区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联结,采用外部流动的形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将社区服务中心开放,使用通透的界面代替原本的围墙,形成外部人群与社区居民共享的多维度共享空间。

另一方面,边界具有限定空间的作用,在保证安全与私密性的同时带来了空间的割裂,产生消极空间。在老旧社区中,我们可以采用半开放的矮墙、隔断代替原本的围栏、实墙,采用半高的共享种植地、座椅等亲和的界面过渡边界,能够有效减少冰冷感与割裂感,并提高人群吸引力与可停留性。而边界也可以作为激发事件的场所,勒·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五要素中提出底层架空的原则,证明了边界在承载事件上的可能性。可以利用边界让渡来激活社区边界中的消极空间,以共享性小场景置入的方式重构社区的边界,多功能空间消解连续的实墙,连接起城市与社区消极空间。上海的昌五小区改造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城市家具置入的社区边界让渡方式,将廊道、休闲座椅与种植花坛接合,原本冗长单调的围墙被富有趣味的模糊体块所取代,人们在此可以通行、等车、交谈休息,廊道还能遮挡一定的风雨,塑造了一个供居民与外部游客共享的线性活动空间,如图5。

5.多方参与平台构建

互联网具备典型的共享特征,虚拟平台的介入为提升空间的共享型带去更多种的可能性,智能交互操作让场地功能更加丰富、有趣,并能实现社区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升使用感。在社区更新中,可以采用全社区的线上平台搭载智能科普互动、物业报修以及社区论坛功能等,实现社区生活的线上线下互联[7]。互联网技术接入社区中的共享菜园,可以实现具有科普功能的“智能花园”,更可以实时同步社区设施的使用情况,对空间进行共享及管理,使居民能够更有序、有效、公平地共同享有社区空间资源。

再者线上运营打破了线下的空间局限,构建出居民、群众、运营团队共同深度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促成各类社交活动的产生,自下而上的模式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并增加社区归属感,如图6。

四、共享理念优化社区空间模式总结

共享理念可以作为城市社区更新的动力,构建出新的设计场景与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存老旧社区的诸多问题。而共享理念优化老旧社区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推动空间功能与组织模式的更新,第二是优化人与空间的互动方式。由此对居民的互动与空间利用上形成积极作用,创造出高质量且能够回应现代居民需要的社区空间。

1.共享理念推动空间组织模式更新

社区更新通过功能复合、柔化边界、分时段分人群考虑的设计策略将社区中开放性不同的空间进行共享,具体体现在置入共享活动空间、放大节点空间,丰富空间界面等,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空间机会,面对不同类型人群的需要,创造多样化的公共活动,提升空间利用率与人群包容度。例如以工业厂房改造的三邻桥社区,在更新后充分考虑夜间景观,将Led灯条融入地铺之中,如图7,白天作为运动场地,夜间则成为能够互动的亲子广场。更重要的是在存量发展的阶段,共享理念能够通过对有限空间的整合利用,采用新手法活化社区中消极空间与畸零空间。

2.共享理念优化人与空间的互动方式

共享理念的介入除了能够重构空间组织形式与功能,还能够优化空间的使用与互动方式。共享概念下的使用对象是多样的、变化的,采用柔化社区边界、模糊使用功能等,让原本死板、固定的实体空间有了更多种的可能性。上海昌五小区边界更新之后,社区居民与周边人群都实际感受到空间质量的提升,日常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由此,社区空间不再是被动承担活动的“载体”,而是能够催生活动产生的“动力”,更能够触发更深刻的交往行为,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提升社区活力。

小结

共享理念介入社区更新使得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营造更加合理化、高效化,更以空间共享场景为基础,融入社区资源、社区交流活动等非物质“共享”模式[8],对于对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实际调研提出了城市老旧社区中共享场景的构建路径,旨在以共享概念为基础,通过提升社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时间的广度与适用人群的广度,构建面向所有人开放的社区空间。与共享性广泛相容的空间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目前社区中的现状问题,更能促成不同人群的交流、唤起人们的社区归属感,促进社区的自我生长与提升,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1]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4):29-34.

[2]王达仁,李振宇.共享理念在社区更新设计中的三种场景表达——以上海为例[J].时代建筑,2021,(04):75-79.

[3]简霞,韩西丽,李贵才,等.城市社区户外共享空间促进交往的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1,26(01):34-38.

[4]杨·盖尔.交往与空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7.

[5]詹华山.微更新理念下的共享城市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14):321-328.

[6]刘雅静,公伟.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互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上地东里社区为例[J].设计,2021,34(19):61-63.

[7]吴歆悦,李雪艳.“未来社区”创新模式初探——以南京玄武老城区区域城市更新为例[J].设计,2021,34(05):131-133.

[8]鄢莉.共享概念下的城市社区农业服务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1):85-87.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
公共空间突发事故灾难逃生应急导识研究现状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