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人自白

2023-04-13

北京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学院脑海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范晴,1999年5月8日生于江西鹰潭,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创作与批评方向在读研究生。本篇系小说处女作。

我对文学的懵懂情丝,始于童年父亲买来的文学杂志,厚厚两大摞摆在床头,翻来覆去地读。读的多是儿童文学,那是一个瑰丽奇幻的世界,只要拥有想象力,你便无所不能。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在脑海里构思各种稀奇古怪的小故事,然后枕着这些柔软饱满的故事入眠。

那时的我,并没有很清晰的想法,说将来要当个作家,或者专门搞文学,只是觉得我喜欢读书、写故事,用文字記录一些东西能让我感到充实。后来上了高中,在繁忙的学习生活间隙,我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我发现这世上这么多种存在里,我还是最喜欢文学,只有文学才是我愿意用一生去交往的朋友。

高考结束后,我带着满腔热血,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北师大文学院。如果说本科四年更多的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的积累,那么研究生进入文创方向,则第一次给我的创作拨开了云雾。我在课堂上聆听余华、苏童等作家们分享写作经验,与我的作家导师西川老师在读书会上面对面交流,修读文学院里的老师们开设的各种与文学创作相关的课程……读研一年多来,文学在我眼里已是全新的模样,我不再与它隔山相望,而逐渐能抚摸它的肌理,触碰它的骨骼。

《棕熊踢踏舞》这篇小说就是我在更新了自己对文学的认识后,尝试创作的作品。在最初的构思里,爷爷这个人物并不存在,随着我逐渐往下写,爷爷的形象却越来越深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当我直面他、描述他时,我发现整篇小说的感觉一下子活了过来,于是我调整了叙述的顺序,重新写了一遍,这一遍,则是一气呵成。

在刻画陈逸青的爷爷这个人物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一直是我爷爷的脸,虽然他与故事中的爷爷并不相同,但似乎只需“爷爷”这两个字,便能唤醒无数故事。爷爷如今不在我身边了,却又好像永远陪伴着我,形象生发出形象,故事幻化成故事,我想这便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我作为年轻一辈的人,能从爷爷那一辈人那里找到来时的路,似乎也可以更好地朝前走去。

猜你喜欢

文学院脑海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学人新作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咏 河 大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z-DEVD-fmk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脑海马组织caspase-3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