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式”分层教学对大学生足球训练效果的分析

2023-04-11姜志勇刘锦伟高芳芳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运球流动分层

文 / 姜志勇,刘锦伟,高芳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校学子而言,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大学生正处在由校园转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承担着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更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体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现在的大学体育教育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高校足球教学而言,许多教师反映大学体育足球课程越来越难教,学生足球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大家有兴趣投入到足球学习中来,但是当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在大学足球课堂选修课中,足球开始受到很多同学的青睐,但是到了后期的足球学习中,不少的大学生则认为体育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足球学习内容比较枯燥无聊,不能够真正激发自己的运动兴趣。在素质体育教育的理念当中,学生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教学中,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区别和个体差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素质教育改革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背景,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被提出,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之一,而“流动式”分层教学则是分层教学的衍生。

1 “流动式”分层教学法

1.1 “流动式”分层教学法的涵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流动式”分层教学也逐渐引起了体育足球、篮球以及其它文化课教学的关注。“流动式”分层教学模型,其主要由“分层”和“流动”两部分组成,是一般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与普通的分层教学模式相同,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级,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实时关注学生发展动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以及能力的变化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的等级调整。对一开始能力较为薄弱而后续学习过程中进步较快,对知识吸收较好的同学,进行晋级上升流动;对于开始成绩较好而后来进步较为缓慢,学习吃力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降级调整,保障各层次学生水平的相对稳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入学时首先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水平能力测试,根据测试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后分班,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在教学内容和速度上对学生进行分级的针对性教学。之后根据每学年季度的考核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对需要进行流动调配的学生进行谈话,并遵循非强制的自愿原则进行重新分层,同时在学期中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状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换层,及时向老师反应,进行沟通协调。这样的流动式分层教学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同一分级水平内的同学能力差距较小,更有利于保障教学的实施开展,在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教学进度的同时又保障学生能真正吸收消化知识。

1.2 “流动式”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足球运动水平以及足球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当中的效能,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就需要足球教师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客观差异,真正地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不同水平、不同层次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分层教学,使体育足球教学的内容真正地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地吸收教学内容。同时,分层教学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水平及发展潜力,以及自己在班级群体当中所处的位置,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足球课程教学中,“流动式”分层教学还将“流动”的竞争机制引入到足球教学当中,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了一个互相学习、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有效地改变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学生“得过且过”、消极待课的学习状态。并且,“流动”的机制还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体育成长过程,对学生层次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一直处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当中。

在足球“流动式”分层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所能达到的,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可以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在足球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并且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地解决了在大学足球公共体育教学当中所面临的差等生“吃不了”和优等生“吃不饱”的教学窘境,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育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充分的参加了体育锻炼,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设计并应用“流动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提高大学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开拓了更多的道路。总之,对“流动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其在足球教学中的实验应用,对于教师课程改革与创新,学生学习足球知识的掌握,以及自身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都有深远的意义。

2 实验分析

2.1 实验对象

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20级足球1~3班的90名男学生作为研究实验对象,对实验班级采用“流动式”分层教学;以2020级足球4~6班的90名男学生作为参照对象,对于参照班级的学生采用传统的足球训练方法,作为参考。

2.2 实验结果分析

2.2.1 脚背正面颠球

颠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球感,熟悉球性,脚背正面颠球是足球教学的要点。通过颠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脚裸灵活性。对于学生进行后续的足球训练是非常有好处的。如表1所示,为学生脚背正面颠球的成绩测试结果。

表1 学生颠球能力统计分析表

如表1,从统计结果来看,参照组与实验组前后在颠球上都存在差异。其中参照组实验前后的显著性水平为0.431,实验组前后的显著性水平为0.032,所以在颠球上,采用普通教学方法的水平不存在差异,而实验组前后以及与参照组的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这说明了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实验过程中发现,参照组在颠球中,很多学生在进行脚背正面颠球的时候,身体不太放松,动作太僵硬,不容易控制住球,没有把握动作的要点。

在颠球过程中,脚背要接触球的底部中央,如果接触边缘部位,球容易被踢出去。球的高度也不应过高,否则掉落下来的时候不容易接住,颠球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自己的膝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用力要适当,不要太大或太小。这是颠球技术的要点。参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方法,由老师课堂讲解后,学生自由练习,缺乏考核的过程。反观实验组,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颠球的技术要点,主要是采用流动式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颠球教学,分层次有目标性的考核,与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颠球的技术要点。

2.2.2 25米踢准

足球训练中的25米踢准是提高学生射门准确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进球率。在25米踢准中,其首先要学会助跑,用助跑来获得一个相对速度,来调整人与球之间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便于脚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要注意脚的站位,让其站在一个能发挥最大速度的位置。腿的摆动也是关系到结果的重要因素,摆动不合适就容易造成球踢不远的情况。同时25米踢准采用的是脚背接触球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准确性最大,这是25米踢准的关键点,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接触部位,然后再配上合适的击球点,强加练习,准确性就会提高很多。如表2所示,为学生25米踢准的参考成绩。

表2 足球队员25米踢准能力统计分析表

如表2,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参照组25米踢准的基本成绩在实验前后都存在差异。但是在参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后比较来看,也存在差异,在统计成绩中,二者之间25米踢准中,实验组训练后与参照组训练后的显著性水平为0.012<0.05,并且在均值上,实验组的均值水平为2.4>1.8,所以实验组采用“流动式”分层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分阶段,分层次训练。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

2.2.3 50米运球绕杆射门

50米运球绕杆,考验的是学生的运球,与控球技术水平,这是足球技术考核的要点,运球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足球内侧运球以及左右脚交替运球的技巧。50米运球技术考验的是学生运球的速度以及掌握足球运球的技巧,以及相应的射门运动技巧。如表3所示。为实验组与参照组50米运球的成绩统计分析情况。

表3 足球队员50米运球绕杆能力统计分析表

从表3可以看出,在50米运球射门中,参照组学生的成绩前后显著性水平为0.531>0.05,而实验组采用“流动式”分层教学,在实验前后,以及与参照组的实验数据比较中,其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从SPSS分析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存在差异。从均值水平来看,实验组的成绩3.3>1.9明显高于参照组学生的成绩。

在实验教学中,参照班级采用普通教学过程,无论是射门教学,还是运气教学过程,教师一般会讲解示范两次,然后让其它同学排着队一个接一个的进行练习,很多同学一节课下来一般也就只能练习一次,完全找不到球感,而后期也没有考试测评,无法纠正学生在运球,射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出现运球力量过大,不会控制球的变向等问题,感觉上课效率比较低。而对于流动式分层教学而言,学生有一个考核,评价的过程,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本阶段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上内容层次越来越细,结构越来越完整。所以实验组学生50米绕射门的成绩也相对较好。这也说明了“流动式”分层教学对足球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通过实验比较发现,在足球教学中,应用“流动式”分层教学,充分地考虑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将学生进行同质分层,不同的学生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教学当中得到了最合适的指导,在足球专项基础技术上采用“流动式”分层教学,学生掌握足球基础技术效果更为明显,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最大发展。

猜你喜欢

运球流动分层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有趣的分层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