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

2023-04-11李东斌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网球体系

文 / 李东斌

教学评价是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结果及过程进行判断并为后续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决策服务的关键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探究“教与学”的重要举措,包括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内容、方法、环境及管理等要素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与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评价。拥有调节、激励、诊断及教学等作用。其中诊断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作用,能够通过教学质量的判断,明确教师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解释问题原因,提升教学质量。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现行的网球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诉求,需要高校教师通过创新评价体系的方式,提高“网球教学”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高校传统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实验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A校的网球课程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网球教学、训练方面的教授、研究员、专家进行咨询和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47份。同时向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1份,回收了率均超过90%。随后利用数据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明确影响网球教学质量的具体因素,确定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提出创新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策略和思路。此外,为提高实践研究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笔者采用特尔菲法(归纳、整理、统计,并匿名反馈给专家,征求意见的方法),以此判断网球教学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1.2 实验结果

首先,通过对A校网球课程的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结果的数据分析,能够发现,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以技术考核为导向,考核主体通常为教师,而学生基本不参与教学评价。在评价性质上,通常以绝对性、定量、总结性评价为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比赛的情况较少。而在学生参与评价上,高校通常以考勤为基准,难以切实发挥“参与评价”的功能和作用。其次,高校网球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理论、教学比赛、步伐、高压球、发球、反手击球与正手击球为主。但重视程度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正反手击球、发球、基本理论的重视程度较高,而教学比赛、步伐、高压球、截击等重视程度较低,并且对学生学习态度、网球专项素质、合作精神的教学评价,依旧处于空白。最后,教学评价的功能难以凸显和发挥,78%的学生表示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只能指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在网球学习的激励性与教学性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64%的网球专家及研究员认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能够切实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教学功能,但现有的评价体系却缺乏相应的评价环节。

2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

根据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果,能够发现我国传统网球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功能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要想切实创新网球教学评价体系,就需要结合传统的教学评价问题,确定评价的思路,并以此构建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提升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全过程性评价

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技能程度,强调网球教学评价中的总结性评价,进而忽视了学生对评价体系的反馈价值与功能。难以切实地调动学生参与网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创新出集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为一体的全过程评价,使评价体系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与教学功能得到真正的彰显与发挥。

2.2 不同状态评价

网球教学是不断发展与持续推进的动态系统,拥有鲜明的持续性、变化性特征。且网球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在该目标的指引下,应将网球教育的目标置于学生的未来进步与发展的层面上。所以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我们应强调学生的不同状态,应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地融合起来,深入评价学生在网球学习上的心理、道德、情感等指标,使其与网球知识、网球技能等评价形成有机的整体。

2.3 全员参与评价

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评价中拥有着鲜明的反馈功能和作用,因此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系统的结合起来,可以完善评价体系,增强教学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而在全员参与的评价体系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立体化、多层次的评价,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网球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明确自身学习的问题、缺陷及不足,使评价结果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3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3.1 确定评价指标

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切实保障网球教学评价的完整性、可靠性及准确性。因此高校网球教师应根据评价目标及任务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系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在本文研究中,笔者选取了网球技术、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专项素质、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作为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网球教学方面的专家及教授的意见,“优化”“补充”“筛选”原有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合作精神、情感表现、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专项素质。二级指标包括“合作交流”,“自我展示”“规则意识”“自我控制”“参与频次”“竞赛组织”“文化知识”“实战”“正反手击球”“发球”等。

表1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指标

3.2 确定指标权重

应用对比排序法能够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重,以此使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首先,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关键性程度对其进行逐对判断,并赋予特定的必要性数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1”表示两个指标的贡献程度相同,拥有相同的重要性。用“3”表示一个指标比另一个指标稍微有利,用“5”表示一个指标比另一个指标更为有利。而用“2”“4”“6”表示“判断折中”。其次,将所有指标作为横坐标,并取相同指标作为纵坐标,在中间区域中,分别利用上述判断法,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比如横轴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精神,同等重要,取数值“1”,横轴的合作精神要比纵轴的“情意表现”更为重要,则用“5”表示,随后利用特尔菲法(归纳、整理、统计,并匿名反馈给专家,征求意见的方法)确定相应的指标权重,确定网球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

3.3 确定评价内容

专项素质的评价内容应包括30秒击球、跳绳、负重挥拍、单足跳、扇形跑等;运动技能评价包括比赛实战、发球、正反手击球、截击等;理论知识则包括技术原理、文化知识、裁判规则及竞赛组织等;进步幅度应以期中、期末两次技能测试为主。第一次,设置在期中,第二次设置在期末。并用“期末成绩/期中成绩”的方式,明确学生的进步幅度;学习态度评价则以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1”表示积极,“2”表示较为积极,“3”表示良好,“4”表示消极;在合作精神和情感表现评价上,与学习态度评价相同,但需要提高教师的评价权重。

表2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内容

3.4 构建教学评价机制

为更适应新时代对网球教学评价的要求,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及教学功能,网球教师应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地融入到网球教学评价的不同环节及过程中,延伸教学评价的影响性。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及特征,构建学生数据库。并将不同的评价结果置于数据库中,随后以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发展趋势。其次,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及小组互评的作用,使“情意评价”“态度评价”及“合作精神评价”得到更好的彰显。最后,网球教师应在数据库中,构建信息反馈机制,使学生的反馈与教师的反馈,完整地呈现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中,切实优化教学评价的教学功能与激励功能。此外,还要明确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诊断学生在网球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譬如学习态度指标下降与否,是否与专项素质指标、理论知识指标及运动技能指标存在关系,并帮助教师确定之下来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案。

4 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验证

为验证新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笔者选择AB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要求实验班采用本文的评价体系,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并在实验后期,混合采用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明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即在试验后,用两种评价体系同时同期评价高校学生的专项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等内容。首先在专项素质、理论知识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新评价体系不能提升学生的专项素质。其次,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集体合作上,两班差异显著,且实验班成绩要优于对照班,说明新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及集体合作精神。最后,对于新教学评价体系的态度上,实验班有79%的学生持有肯定态度,并表示新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诊断自身的学习问题,确定网球学习方向,并使网球学习更加轻松、更加灵活。但还有6%的学生表示,新评价法在理论知识上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该教学评价体系在整体上拥有较强的可行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学习动机、情绪控制等层面上,效果还不够明显。

5 结语

为探究传统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和弊端,创新出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本文以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式,探究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新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明确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路径,如确定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内容及构建评价机制等,最后以教学实验的方式,论证新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以此为我国高校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依据和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网球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