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信息化:互联网教研的范式建构
2023-04-11王子胤
◎ 王子胤 王 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重视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然之策。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滞后,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在新冠疫情给传统教学、教研模式带来空前压力和破坏,倒逼传统模式转型升级的“后疫情时代”,[1]解决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问题、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是当今乃至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如今信息化教研呈现百家争鸣的发展样态,教研活动直播、视频远程教研、数据线上采集等教研组织形式层出不穷。然而,在各种教研形式百家争鸣的同时,客观存在着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研究“两层皮”的现象。[2]《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是信息化与新时代教育需求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亟须挖掘一种链条式、整合化的信息化教研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创新融合,发挥信息化教研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价值。
一、信息化教研的样态嬗变
随着“互联网+”理念被广泛认同,信息技术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引领教育教学研究样态的嬗变。信息化教研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其陆续经历了从基于互联网文本交互的信息化教研、基于教师在线社区的社群化教研到基于万物智能互联的“云+网+端”教研的发展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承与发展。[3]
(一)基于线上文本交互的信息化教研样态
2005 年以来,基于线上文本交互的信息化教研样态以教研博客圈为标志逐步兴起,其本身是一种松散、自发的教师网络教研联盟。教研博客作为一种使用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专业、沟通深入即时的交流方式,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理念、教学反思和教研活动进行固化、传播。因此,最初的信息化教研是以自发的博客论坛教研形式开展的,是基于互联网情境的、交互性的、文本化的、自发的线上教研实践。但作为一种教研样态,从发展情况、评价方式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思路来看,以博客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化教研存在交互程度浅、互动限于单方评论、平台建设忽略教师交流等问题。基于此,信息化教研应逐步走出“一家之言”的个体发展阶段,进一步走向“百家争鸣”的社群化教研。
(二)基于教师在线社区的社群化教研样态
2010 年以后,各地逐渐兴起了以线上教学名师共享社区、互联网教学研修工作室等为主要形式的社群化教研模式变革。变革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和绩效为主要目的,从组织定位、活动模式、教研评价和理论探究四个维度思考促进教师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教研路径。组织定位方面,社群化教研作为一种有组织、有引导的社会活动,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集体智慧与个人知识相融合,通过个人钻研和集体研讨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储备、分享、应用;活动模式方面,社群化教研借助专题研讨、案例交流、网络协作、教学设计、实践反思等多种教研活动;教研评价方面,社群化教研关注活动质量、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教师角色表现等教师发展评价指标的建立和应用并开展多层次的绩效评估实践;理论探究方面,社群化教研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获取对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及其变化的理解,认识教育对象的特征,从而改善教学方法,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社群化教研通过组织定位、活动模式、教研评价和理论探究四个维度相互整合,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三)基于万物智能互联的“云+网+端”教研样态
2015 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5G、VR/AR、AI、大数据等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基于万物智能互联的教研样态应运而生。《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新时期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一方面,随着智能设备普及和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等新兴学习空间的发展,“云+网+端”的技术聚合,使专家、教研人员、教学名师等资源通过云数据输入、网络传输、设备端出更加高效快速流动,增大教研空间、成果的流通速度和共享程度。[4]教师可以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空间共享教研现场,实现“足不出户”沉浸式协同教研;另一方面,随着5G、VR/AR、AI、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教师作为用户的教研体验得到改善,可以通过自主检索、大数据分析、电子资源库建设等不同方式得到个性化教研体验,最终实现数据驱动教研。[3]
二、链式信息化教研的内涵阐释
目前,对信息化教研内涵的界定尚不多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研形态仍在不断发展。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教研既将信息化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又将信息化思维运用到教研的活动设计与实践应用当中,既是创新工作方式的手段,又可以提高教研工作效率。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教研作为一种创新引领方式,具有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和促进终身学习的作用。[5]基于此,链式信息化通过整合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等新兴学习空间和5G、VR/AR、AI、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实现促进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评价五大教研有机体链式发展的功能,通过教研生态建构,达到提高教学研究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见图1)。
图1 链式信息化教研生态结构
(一)以智能设备和新型技术的应用,拓展教研活动空间
随着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等新兴学习空间和5G、VR/AR、AI、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衍生出线上听课、教研直播、线上案例教研、同步课堂、网络联合备课等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的创新应用,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教研,处处皆可教研,时时皆能教研”。智能设备和新型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机会,拓展了教研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教师参与教科研训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教师学习的变革,促进教研有机体的发展
远程协同教研、网络共同体模式、大数据精准教研、课例教研模式、混合教研模式等互联网教研模式,促使教师破除过去简单地将教研场域从线下搬到线上的惯性思维,转而思考更好的信息化教研模式、路径与方法,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基于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教研顶层设计,信息化教研逐步实现机制创新。信息化教研的去中心化,削弱了教研员或教研部门的权威地位,让一线教师具有更多机会参与甚至发起教研,实现了教研主体的转变;借助信息化教研互联互通的力量,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教研工作中,实现教研知识在教师群体中广泛的共享,搭建了更广阔的教研环境;在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教研内容实现了从跨学科、面向真实问题解决到渗透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教研内容融合发展。从教研过程角度来看,一方面基于开放互联精神的信息化理念,提供了大量泛在、终身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基于丰富的教研数据支撑,得以高效、精准、及时记录教师教研的行为轨迹,使教研过程最优化成为可能。教研评价方面,信息化教研丰富的数据采集和评估方式使得过去单凭主观判断的教研评价方式成为历史。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参与教研渠道不断得到拓展,教学研究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移动终端实现了教研资源的互通共享,大数据提升了教师的数据智慧,网络技术实现了跨区域教研协同,视频技术最大程度还原了教学场景,媒体社交增加了师师、师生、家校互动频次和效率。上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更加真实的教研场景呈现和更加高效的教研诊断与评价实施,实现了各学科教研的迁移贯通,使教研组织更灵活、教研活动更多样、教研主体更多元,最终使得教研活动更紧密地贴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三、链式信息化教研的生态建构
(一)参与主体:破除教研权威中心化,扩大教研覆盖面
借助互通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赋予一线教师发起、参与教研的机会,链接不同地区教研人员,破除教研权威中心,扩大教研覆盖面。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教研手段,增大教研活动的覆盖面,促进教研互动方式的扁平化发展,如利用互动会议服务平台,链接不同地区教研人员,汇集全国范围内教师、专家、教研员等教研智慧力量,借助信息互联和智能设备将教研场域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由单方互动转变为多方互动,实现足不出户“云教研”;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互联共享赋予一线教师更多参与机会,甚至有组织地发起教研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扩大教研主体覆盖面破除过去教研专家、部门的权威地位,实现教研资源分配与利用由权威人员向一线教师倾斜(见图2)。
图2 “足不出户”云教研
(二)教研环境:虚拟与现实相融合,构建教育互联云空间
借助教育云直播共享平台、教研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虚实融合型教研环境等信息化手段,共同构建教育互联云空间。借助教育云直播平台等技术手段,破除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服务于跨区域、跨时空、跨部门教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教研网络平台如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汇聚全国范围内的名师、专家、教研员资源并借助互联网进行开放共享,实现教研资源更广泛地传播与利用;借助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提供更泛化的教研交流分享和个性化的教研互动机会,以及更加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教研资源共享;借助叙事融合性教研环境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仿真社区,通过系统为教师或师范生提供虚拟材料,供学生和教师一起开展模拟真实情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学实践(见图3)。
图3 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教育互联云空间
(三)教研内容:教学技术创新,指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
教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教研内容趋于多元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更多领域的知识融合,最终实现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推动并开展教师智能助手应用、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基于教育教学的智能测评诊断以及远程同步智能课堂等系列建设应用行动。[6]一方面,信息化教研更加关注融入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会随着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自然地融入其中,促使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信息化技术学习者融合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进行自适应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教学研究技术的创新发展,跨学科的、面向真实教研问题的教研内容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教师在信息化教研的过程当中也会对这些问题给予更多热情和关注(见图4)。
图4 指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的教学技术创新
(四)教研过程:基于开放互联理念,实现教研过程最优化
信息化时代,将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教学研究当中,建设和运用模块化、生成性、个性化的教研资源,实现教研过程最优化。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及直播平台等)、教学资源云共享平台(如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等技术的运用提高教研活动中的人机、人人、人与资源交互频率,促进教研过程个性化、系统化发展;另一方面,借助视频记录和互动共享平台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捕捉教师课堂教学反应和学生学习水平,发现诸多复杂性问题,基于课堂的真实教研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精准、全面的评价,为课后反思提供机会和条件。此外,基于教学资料共享的教研反思、评价模式可以帮助参与教研的教师同伴共同体识别教学问题并提出教学改进方案,有效拓展案例式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五)教研评价:借助数据驱动,推动精准化教研
在信息化背景下,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帮助教师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学生发展评价,实现数据驱动的发展评价,推动精准化教研发展。在PLG(Personalized Learning Genie)儿童发展与评估系统的运用当中,教师对儿童学习与发展表现进行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学习领域的观察记录,系统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各领域的发展期望进行精准反应,教师只需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进行对应模块选择,在评价周期结束后即可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和定性双维度的分析与评价,最终把握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学习与发展规律,进而可以根据分析评价开展精准教研,提出适宜的指导建议,最终达到促进儿童最优化学习与发展的目的。
当前,在面对各种教研形式层出不穷、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研究“两层皮”问题的境遇下,应将链式信息化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新样态。借助链式信息化教研整合新兴学习空间和新型技术,促进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评价五大教研有机体协同发展,从而提升信息技术与教研深度、创新融合,发挥信息化教研的资源优势和独有价值,达到提高教学研究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最终促使教师专业成长“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