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义,也要有意思

2023-04-11梅晴

关键词:评价标准作业设计初中语文

梅晴

摘要:作业设计首先要追求“有意义”,落实、巩固课内所学;因为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所以还要追求“有意思”。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可以从“精”和“新”两个方面努力,做到质量求“精”,形式求“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评价标准

作业设计,首先要追求“有意义”,落实、巩固课内所学;因为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所以还要追求“有意思”。在“有意思”的前提下做“有意义”的事情,学生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日常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个人认为,可以从“精”和“新”两个方面努力。

一、 质量求“精”,让作业“有意义”

减负增效的“效”,是教育质量,也是学习质量。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质量上求“精”。

(一) 精准落实教学目标

作业的设计目标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才能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题目的设计,都应该指向教学目标,构成一个学与练的逻辑系统。

例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提示明确了两点内容:第一,阅读文本的人文主题为“哲理之思”,这些散文具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第二,从语文要素上看,应落实两个方面:托物言志——理解如何通过写景状物寄寓情思、抒发感悟;比较阅读——理解作品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开阔视野,加深理解。

作业设计要精准落实教学目标,也需要考虑两方面:第一,选择具有“哲理之思”且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的文本,让学生“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体会到字里行间闪烁的“哲理的光彩”。第二,选择能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阅读中得以运用的文本,体会文本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的艺术性。

如此,作业设计的标准就呼之欲出了:第一,文本的内容、形式相似,适合迁移;第二,文本承载的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相似,适合拓展延伸。后者要重于前者,也就是说,相比于选择一篇内容、形式相似的文本,选择能承载单元学习目标的文本,更能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巩固与提升。

按照这样的思路,如果为本单元课文《紫藤萝瀑布》设计拓展阅读作业,便可以选择季羡林的《神奇的丝瓜》。一方面,从文本主题来看,两文的主题都是借一种植物来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可形成类比;从结构上看,两文对植物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的描绘、因观察植物而产生的种种思考,都在逐层推进中形成清晰的逻辑关联;从表达手法上看,两文都着力描绘能引发人对生命思考的景物状貌,有表述重点,有明确倾向,在落实“体会文本中的描写如何寄寓情思”的目标上,为设题准备了恰当的切入口;另外,两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对世间事物的审美与创造是相似的,有助于学生细细体会作者如何抒发人生感悟的目标。另一方面,两文描写的具体对象、选择的具体画面、由此萌生的具体感悟和情思各有特点,形成了适宜的迁移情境,为设计作业做好了铺垫。

(二) 精心设计问题或任务

在明确的目标的引领下,作业的问题或任务的设计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能练有所获。

仍以《神奇的丝瓜》为例,来看看如何设计作业题。

比如:“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此题意在巩固课内所学,希望学生能建构起作者的描写与思考之间的关联,需要学生具备概括能力。此题其实也可以这样设问:“丝瓜的神奇有哪些具体表现?”不过,这一设问训练的仅仅是信息的提取能力,若没有梳理和概括的过程,学生仅能摘取词句并罗列信息以形成答案。而“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这一设问对概括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沿着“思考”这一主线进入,对丝瓜种种神奇的现象进行归纳,理清文章内容,概括整合。题干用“深思”一词做了巧妙的提示,类似的词如“沉思”“百思不得其解”在文中均有出现,且都出现在对丝瓜神奇现象描绘后的总结处。学生的阅读过程,其实是建立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思考之间联系的过程,符合学习目标的要求。虽然这样的概括有一定难度,但是建立在把握文本景物描写和作者思考关联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合理迁移。

再如:“从作者看植物的眼光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从读懂文本到读懂作者,学会像作者那样去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这是分享作品感受的一种形式。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跳出文本谈感受,既不能纠缠于文本细节,也不能架空作答。因为题干的限制在于“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人的启迪,而不是丝瓜的生命状态给人的启迪。题目中的“眼光”,其实指的是一种观念,抱持某种观念,世界在人眼中就呈现出与其观念相合的样貌。对初中生而言,学会从作者看待事物、观察生活的态度中获得启示,受益的是写作学习;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去审美、去创造,提升的是核心素养。这种跳出文本谈感受的设问方式更接近于文学鉴赏,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都能获得成长。

(三) 精细陈述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直接关涉学生的长远发展。日常的作业设计中,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评价能引导学生行稳致远。语文学科的作业评价,不是简单地进行对错判断,它涉及对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引导、学习兴趣的保护、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影响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必须慎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在合乎原则的基础上多一分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重激励、多一点指导……所以,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需要做得更加精细。

以“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这道题为例。文章前半部分讲述了丝瓜在人们播种却不抱期待的背景下茁壮成长的生命状态,后半部分讲述了丝瓜在各种艰险处境下自主调整生長状态的智慧。作者从不抱希望到吃惊,再到觉得神奇,感喟其生存智慧,经历了复杂的情绪变化过程。在全面把握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条概括:

1 丝瓜秧向上攀爬的旺盛生命力。

2 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生存智慧。

评价时要把握“核心语意”的原则。以上两点,可以看作“核心语意”,围绕这一语意,学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言之成理即可。即使学生的表述中没有出现“核心语意”中的关键词语,但整体语意很好地传达了“核心语意”的内涵,都应该被认为是同义语。同义语的价值在于:允许学生有表达的自由,尊重学生的表达习惯。这是符合思维规律的,也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此时,评价标准中的“答案示例”可以做得丰富一些,给学生示范表达的尺度。如果在评价中,只看所谓的关键词给分,将导致学生丧失作答的信心。

评价时还需要把握“分层”的原则。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常常表现出不同的水平。针对第二点“核心语意”,有学生作答:“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让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这样的表述是对现象的概括,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虽不及“主动调整生存状态”这般精要,但依然体现了学生思考、梳理、提炼的过程,且梳理与整合是全面的。但如果只能说到三个现象中的某一个或某两个方面,那么就体现出阅读理解能力上的欠缺。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将这些不同层次的表述都考虑在其中,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学生才能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受益,作业的诊断功能也才能得以体现。

评价时还需要把握“升格”原则。如果学生的表达呈现出对“核心语意”的偏离,或呈现出对“核心语意”表达的缺陷,就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并补充。纠正和补充的价值在于:允许学生理解有偏差、有不足,宽容对待其理解成果。教师评价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提高,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本时能力上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完善表述。如此,学生才能在不丧失信心和兴趣的基础上得到长远发展。

二、 形式求“新”,让作业“有意思”

当那些机械训练和重复劳动被减掉之后,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有思考深度、有探究空间的作业,以激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梳理和探究的意识、发现和创造的愿望。唯有如此,作业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用有趣的形式和有意义的内容,能让做作业变成新的学习方式,让作业成果变为新的探究发现,让作业过程的回顾变成新的学习体验,体现作业设计的“有意思”。通过一个案例,我们来看看作业设计的创新在这三方面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

武汉市楚才中学的孙曼老师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对古诗词一知半解,能背能默却讲不清楚意思;碎片化方式的学习无法建构完整的逻辑体系,影响了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无法对作品与作者形成全面而清晰的认知;对诗词作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解比较机械,缺乏对文学作品与文化之间关联的深刻理解……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古诗词作品的学习中走近作者、走进诗词文化,孙老师设计了一次名为“读诗文识苏轼”的学习活动,布置了一份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现的乐趣。作业内容如下:

1 选题

(1) 各小组从苏轼的诗词中挑选一首最感兴趣的进行研究。

(2) 自读,形成对本诗词的初步印象,并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

(3) 小组研讨,各自发表看法,并集中记录疑问。

2 搜集资料

(1) 了解本诗词的写作背景。

(2) 了解苏轼的经历、思想、情感等。

3 筛选整合资料

(1) 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进一步读懂所选诗词。

(2) 结合苏轼的经历、思想等,透过这首诗词进一步分析苏轼的情趣志向,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3) 整理过程性资料以及学习成果,并设计出合适的形式来展現过程或成果。

教师推荐了四篇介绍苏轼的文章,供学生参考和选用。学生也可根据本组需要,自行搜集和补充其他资料。完成这份作业的时长是一周半,期间可分散完成。作业的要求非常具体,让学生知道自己每一步可以做什么,以及每一步做到什么程度,会收获怎样的结果。这些要求也给学生留下了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了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从挑选诗词开始,通过初读,产生疑惑;带着疑惑,搜集资料;学习资料,发现未知;继续探究,获得新知;综合资料,启迪新思。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奔着最终的展示而去的,他们内心深处盼望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肯定。

整体来看,这份作业确实体现了“有意思”。首先,作业过程变成新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但更多的是信任和建议,所以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正是这份自主权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自然会创意迭出。有的小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利用课上及课间的交流积极分享资源,互换学习心得;也有小组周末相约去图书馆、书店查找资料,共同学习;遇到问题,他们时常与老师在微信上讨论到深夜。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平常对语文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在物外书店写下自己的心愿卡:“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学习语文,希望能成功!——致孙老师。”

其次,作业成果变为新的探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是难免的,教师会通过对阶段性作业的评价和全班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告诉学生该怎么学习。共性的问题就用课上的时间进行反馈,集中处理,并提出修改建议;个性化的问题,则基于每个小组的研究任务、研究阶段,对每个小组展开个别辅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每天晚上,教师利用网络,安排单独辅导交流,解惑的同时给予引导,热心鼓励。

作业完成后,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小组在与教师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更为清晰的研究思路;有的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不断地查证、思考,对研究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有的学生在接纳教师建议的同时,还能补充自己的想法……学生对研究涉及的诗文、背景资料越发地感兴趣,研究过程中也开始自信地把自己的新发现、新想法第一时间和教师分享。研究思路就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逐渐清晰。

作业展示的是学生新的探索和发现。比如,对于《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展示的探索过程如下:

我们初读诗文后有好些疑问。“倾城随太守”是什么意思?经过查找资料,我们知道这是说全城的百姓都跟随着苏轼,“太守”是指苏轼自己。那么,“冯唐”是谁?“天狼”又是什么?再次查找资料,我们知道“冯唐”是朝廷派遣去赦免魏尚的人,让魏尚重回朝廷。“天狼”是天狼星,在这里指当时侵略宋国边境的辽国与西夏。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提到冯唐?为什么又要“射天狼”呢?……由此看来,作为读书人的苏轼,还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这让我想起《大学》里的一句名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苏轼和中国古代大多数的文人一样,将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渴望获得重用,施展抱负。

从初读产生疑惑,然后有了新的认识,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最后综合各类资料,真正读懂了这首诗(词),甚至联系曾经学过的传统文化知识,对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甚至对那个时代的文化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学生的分享,是真实的研究和思考。

再如,对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学生的感悟如下:

尽管我们一直认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给他的标签永远是乐观、旷达,可是,旷达的人,就是无所羁绊,整日都开心、愉快的吗?至少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苏轼不是这样的。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真实的人,他也有思念,也有悲伤,也有凄苦,也有孤独……我想,读过了这首词,懂得了他心中的悲凉、凄苦和孤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的豪迈和旷达。也正是这样的苏轼,才更让我们崇敬和铭记!

透过不同的作品,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苏轼的内心世界,对苏轼的旷达和乐观不再是标签化的理解,而是有了更加贴近生活、合乎人性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从对文本的细细品味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慢慢得到探究成果。这种真实的思考,带来的是真实的结论。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收获的是真实的阅读和踏实的思考带来的内心的安定。浮躁的社会也许会让人不安,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却能让人心安。

最后,作业过程的回顾变成新的学习体验。展示课上,学生大胆地分享研究的困惑,让我们看见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与热爱。经历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和磨砺,学生更能感受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快乐。有意思,其实就是在这样的挑战和超越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有的小组回顾过程:

这一次学习,无论是谁都很努力,有的人是在台上展示,有的人是在平时下了功夫。所有人都很认真地对待,熬夜、讨论……所有的人都很辛苦,但是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有的人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查找到需要的资料,有的人在讨论时会更认真,有的人知道不能什么都问老师、查资料,要自己多理解。再看看最后的结果,自己辛苦出来的成果虽然最后可能只展示了几分钟,但依然能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只要自己努力了,并且成功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油然而生的快乐,进而化作我们的动力。

有的小组总结感受:

最初不太了解苏轼时,也读过他的诗词,比如《题西林壁》,再比如《水調歌头》。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无忧无虑、整天到处玩乐的人,特别是吃了东坡肉之后,就更加这样觉得了。但参加这次学习,搜集了许多资料后,我很是惊讶:原来苏东坡的一生这么坎坷!这让我难以相信。原来诗词里如此豪迈旷达、看上去喜欢吃的人,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尽管有些遗憾,但这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精彩言论很多,毋庸赘述。我们能看到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我们也能看到因这份感受,他们还要再出发。好多学生向老师申请:“老师,我们能不能再来一次?这次作业研究李白吧!”

初中生研究的水平肯定有限,可是,他们的表现却能让人感受到:乐趣,真的能引领一个人拾级而上,攀登高峰!

教师以一次作业设计带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收获的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作业汇报完毕后,孙老师这样说:“学习没有止境也没有捷径,我们的交流也绝不是这次学习的终点,我们会一直行走在发现未知、获得新知、启迪新思的路上。愿我们能以此为入口,更多地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也学会通过一篇文,了解一个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从学习古诗词入手,引领学生探索如何读懂一首古诗词,如何读懂诗词作者,最终获得主动学习、有目的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具体做法——创新的作业设计带来的是学习的深度。

对于一首诗作的真正的理解,不是死记硬背诗句去填写卷面上的空格,更不是照搬关于诗歌的鉴赏结论,而是通过品读诗句、共情入境、知人论世,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我们并不希望学生只会背诵,而是希望学生真的懂得,并且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学生心中,辅助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儒雅的中国人——创新的作业设计追求的目标就在于此。

有意义,也要有意思。作业的设计,最终追求的是人的成长——正常的成长和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当我们将作业设计的“精”和“新”放在心里,才能借助扎实学识帮助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走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作业设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