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三疑”解析

2023-04-09吴熙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以利烛之武退秦师秦师

吴熙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公元前634年,秦晋两国联盟,欲共同伐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前往秦军,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兵,使郑国幸免于难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疑问,如:俟之狐为何要推荐烛之武?烛之武为何能说服秦穆公?秦晋联盟为什么会瓦解?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三个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一疑:俟之狐为何要推荐烛之武?

秦、晉两国共同围攻郑国,弱小的郑国不堪一击。在生死存亡之际,郑国的国君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这种情况下,郑国的大夫俟之狐站了出来,向郑文公进言道:“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俟之狐的话语虽短,却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是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二是建议郑文公立即派遣烛之武出使秦国,面见秦穆公;三是只要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军必定会撤离。从表面上看,俟之狐此举是为了国家的安危着想,但仔细琢磨,却又觉得有些奇怪。俟之狐既然知道形势危急,为何不自己挺身而出,反而要推荐烛之武呢?他又凭什么如此肯定,只要烛之武出山,便能化解一场滔天的危机呢?结合文章的内容及故事的背景,我们可知:俟之狐与烛之武同为郑国的大夫,两个人之间是同僚的关系。俟之狐对烛之武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非常肯定烛之武的才能。所以,在形势危急的时候,他赶紧向君主推荐烛之武,以为国家化解危机的同时又让烛之武一展才能。

作者借俟之狐之口,顺利地引出烛之武和后面的故事,既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又恰到好处地设置了一个悬念:俟之狐以一个“必”字来说服郑文公,让郑文公务必启用烛之武,可烛之武真有这么厉害吗?

二疑:烛之武为何能说动秦穆公?

大敌当前,刻不容缓,郑文公采纳了俟之狐的建议,立即去见烛之武,恳请烛之武出山。烛之武虽然对郑文公极其不满,但最终还是放下成见,只身前往秦军大营,面见秦穆公,并且凭借自己对时局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口才,成功说服了秦穆公。秦穆公身为秦军的指挥者,手握大权,为什么会被烛之武说服呢?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先是坦然承认郑国将亡的事实,然后陈述郑国灭亡会带来的变化:“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君之所知也……”烛之武这番话的意思是,郑国若灭亡,得到好处的只有晋国,对秦国而言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而若保全郑国,郑国则能为秦国提供方便。之后,烛之武不遗余力,将矛头转向晋国:“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如果说郑国提供的“小恩小惠”还无法打动秦穆公,那么晋国的野心则不得不让秦穆公心生忌惮。这些话如同锋利的匕首一般戳中了秦穆公的痛处,让他不得不退兵。

烛之武先分析利弊,再陈述存亡之理,使得秦穆公“幡然醒悟”,当机立断,主动撤兵留下一支队伍保护郑国。郑国的危机因此得以化解,而烛之武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三疑:秦晋联盟为何会彻底瓦解?

秦国原是晋国的盟友,与晋国关系密切。为了共同的利益,两国达成盟约,共同出兵围攻郑国。眼看郑国灭亡已成定局,半路却杀出一个烛之武。他不仅打乱了晋文公的计划,而且成功地扭转了局面。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秦晋联盟何以会瓦解?南宋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曾言:“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在这句话中,吕祖谦点出了要害:为一个“利”字。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在文章的开篇便交代了晋国伐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文公率军攻郑,既为解决私怨,又为称霸天下;而秦穆公率兵攻郑,纯粹是出于逐利。双方的意图有些微的不同,这也为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晋之所以联盟,是因为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当利益不复存在,两国间的联盟自然便瓦解了。

烛之武虽然是郑国人,但对整个局势的把握却非常精准。他凭借自己的口才,在秦穆公的面前分析利弊,成功地离间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让秦国主动撤兵。秦穆公突然变卦,确实让晋文公始料未及,但才智过人的晋文公却并未发作,也下令撤军。秦晋两国的军队相继撤离,意味着秦晋两国的盟约彻底化为云烟。

总之,《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许多值得读者思考和分析的内容。笔者在此仅围绕其中的三个问题开展分析,希望能为大家阅读此文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以利烛之武退秦师秦师
“君子未尝不欲利”:程朱义利观的创见*
混沌·分形视域下的音乐探究——以利盖蒂钢琴练习曲分析为例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人类学视野下“无国家社会”的权力研究——以利奇的《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为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礼与利的契合:也谈《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