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2023-04-08徐洁龙锡恩孙玥王婧颖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徐洁 龙锡恩 孙玥 王婧颖

【摘 要】体验学习圈理论聚焦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多被研究者用于教学设计等实践研究。文章以“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打乱教材中内容呈现的顺序,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以“赏—析—评”为主线展开喀斯特地貌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对地貌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体验学习圈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0-75-04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教学始于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探究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问题,在自主、合作中主动理解、建构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与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以“喀斯特地貌”一课为例,将我国山水名景的真实情境作为学生学习喀斯特地貌的起始,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描述景观形态,合作探究“七百弄乡脱贫之路”的真实案例,认识地貌与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形成有体验、有深度的地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深度体验,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体验学习圈理论概述

体验学习圈是由美国学者大卫·库伯在结合勒温、杜威和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四個环节: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1]在体验学习中,学生先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内化、反思,形成认识,再进一步抽象概括事物特征,对现象或问题进行描述、解释,最后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圈的四个环节不是封闭循环的,而是螺旋上升的结构,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认知的起点,每一次迭代循环都有助于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见图1)。体验学习圈理论聚焦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多被研究者用于教学设计等实践研究。

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1.获得具体体验

个体亲身参与体验感知是开启体验学习的基础。体验学习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具有相关性、应用性的现实情境,使学生感知自身与真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地理概念和规律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习得,需要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获得更具体、真实的感受与领悟。在具体体验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野外实践活动或模拟实验等,让学生走出教室,在考察、实验中认识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落实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如果受限于学时安排、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等,也可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的影像资料或探讨生活实际案例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体验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获得直观、真实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内驱力。

2.设疑引导反思观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基于在上一环节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进行观察和反思,逐步上升至抽象,将获取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好问题引导、任务设置,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空间,通过设置综合的探究任务,层层设疑,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3.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并重,达成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是对上一环节获得的理性知识的进一步抽象,是获得原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将此环节作为一般认知学习的开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梳理总结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建构,进一步发展综合思维。有些地理概念或原理是学生难以通过体验和总结归纳得出的,此环节也可作为体验学习圈的开始,先导入较为抽象、具有总结性的地理概念或原理,用于解决任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内化地理概念或原理。

4.创设新情境进行主动检验

主动检验是运用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检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其既可以作为一个循环的结束,也可以作为新的体验学习的开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或较有难度的、抽象的模拟情境,给予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强化元认知体验。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四个教学环节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二)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喀斯特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可见,本节课重点落在教师通过设计野外考察活动或选取视频和图像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喀斯特地貌景观,识别并描述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是继大气圈、水圈后关于岩石圈知识学习的第一节,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认识地貌是观察地貌的基础,学习喀斯特地貌是学习其他地貌类型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征,而且还要学会观察地貌的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要求和内容,将学习目标制订为:①自主收集喀斯特地貌相关的视频或图像资料,识别喀斯特地貌;动手制作模型,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地理实践力)。②运用七百弄缺水的实际案例,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和演变过程(综合思维)。③结合七百弄的脱贫之路,分析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高一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所处地区并不常见喀斯特地貌,他们缺乏对景观的实地体验和直观认知。在认知能力上,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地貌景观之间的联系、演变发展过程,以及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还不了解。因此,本节课重点在于创设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情境,从地理视角去鉴赏喀斯特地貌之美,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理解地貌景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合作探讨喀斯特地貌地区致贫原因和脱贫方法,从而发展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3.教学过程

环节一:“赏”喀斯特

【具体体验】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借助互联网寻找你认为中国最美的喀斯特地貌资料。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收集喀斯特地貌相关视频、图片,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分享,并说明选择相关资料的原因,师生共同感受我国喀斯特地貌之美。学生对喀斯特地貌这一地理概念并不熟知,布置开放性的任务,由学生主动收集材料开启本节课的学习,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另外,自主收集、展示分享、共同“云”游历的过程加深了全体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整体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过程。

环节二:“析”喀斯特

【反思观察】

情境1:七百弄乡缺水之谜。

材料1: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县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可耕。

材料2: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曾经是深度贫困地区,被认为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地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洼深,石多地少,不仅缺土,而且还缺水。当地有句民谚曾是大化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脚又喂牛。

材料中提到的谚语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的经验总结,学生从谚语中可以切实体会到当地環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师展示材料和七百弄乡景观图,提出疑问:①曾有人赞美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一件雕塑艺术品。你如何看待这一句话?结合材料,探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②该地雨量充沛,为何还会如此缺水?③结合之前所学的水循环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讨水在喀斯特地貌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联想到完成雕塑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原材料和雕刻刀,以此对应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发现喀斯特地貌的塑造离不开岩石和流水。回顾所学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七百弄乡地表无法留存水的原因为蒸发和下渗。教师通过设置驱动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共同归纳总结,强化综合思维。

【抽象概括】

抽象总结出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后,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问题,联系七百弄乡的地理环境,从多维度理解喀斯特地貌这一地理概念。理解地理概念常常是地理教学中的难题,通过层层设疑,在真实情境问题中将抽象的地理概念拆解细化,使学生理解内化。

【主动检验】

教师展示不同阶段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让学生对不同阶段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进行排序,并尝试作为解说员,描述各阶段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态特征,并分析推测其演变过程。设置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全新的情境中检验应用地理概念,对比分析不同阶段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形态特征,形象认识各演化阶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汇报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内化知识,突破疑难点,在不断修正强化中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

【具体体验】

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同颜色的石塑黏土,其中棕色代表土壤,灰色代表岩石,蓝色代表水,绿色代表植被,另外还有一个纸箱。学生分小组合作,结合实地景观图片,制作喀斯特地貌模型。地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观察制作立体模型,可以丰富学生对地貌的真实体验,切实感受喀斯特地貌之美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反思观察】

学生仔细观察景观图,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抓住不同景观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分辨喀斯特地貌不同景观的特点。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分享小组作品,详细介绍独特设计及设计理念。学习归纳描述地貌特点一般分三步进行,在上述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对不同景观图像进行观察和判断,逐个辨识、分析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辨认;讲解模型中的景观细节,将从图片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符号语言,实现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的转化,内化获得的即时体验。

【抽象概括】

学生结合材料,观察自制的喀斯特地貌的立体模型,联系水循环等知识,思考问题并积极与组员交流探讨,分别归纳总结地面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和成因。

环节三:“评”喀斯特

【主动检验】

情境2:七百弄乡脱贫之路。

材料3:桂林作为早已名扬国内外的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产业发展十分迅猛。近几年,随着国家旅游胜地建设的不断推进,旅游数据一再刷新纪录。继2018年桂林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大关后,2019年上半年桂林旅游数据又创新高,接待游客6139.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29%,实现旅游总消费848.82亿元,同比增长29.13%。

材料4:七百弄乡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各级政府带领当地人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是当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

分析上述材料,学生发现同为喀斯特地貌,桂林背靠美丽山水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人民幸福富足,而七百弄乡却因喀斯特地貌难以生存。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对比两地,探讨喀斯特地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利弊影响,并且探讨大化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真实的案例进行探究,为区域发展献计献策,升华地理情怀,认识到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最后,教师播放七百弄脱贫相关纪录片,给予学生实际检验的机会,学生对比自己提出的措施是否与现阶段采取的脱贫手段相接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本文以“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打乱教材中内容呈现的顺序,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以“赏—析—评”为主线展开喀斯特地貌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对地貌的认知过程。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在导入中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情境,以视频的形式由远及近地呈现喀斯特地貌的全景,再到图文并茂地详看不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通过转换地理视角使学生对喀斯特地貌产生真实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其次利用地理模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描述不同景观特征,以及总结概括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最后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探究七百弄乡致贫原因和脱贫措施,提升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1]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