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2023-04-07姬元婕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祖冲之课程标准劳动

姬元婕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它和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都指向立德树人,都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2020年7月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历史学科就是其一。在历史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时,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遵循高中课标,积极推进依标施教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经历了2017年新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因此,我们在历史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实施。

例如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要求学生把握早期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递进,生产力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人类的劳动和创造力。该教材中展示的图片如“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何尊”,就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

二、深挖劳动资源,凸显学科教育特点

由于历史事件离我们太遥远,简单的一节课学生无法感受历史的温度和厚度,课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物质化成果、人物、事迹加以挖掘阐释,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温情,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例如,在魏晋至隋唐时代,中华大地名人辈出。笔者以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成就为例,让学生根据祖冲之、裴秀、贾思勰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制作人物卡片——

科技部门:数学

时代:南朝

人物:祖沖之(429年-500年)

出身:范阳祖氏

成就:其贡献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第七位……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祖冲之出身名门、博学多识,他主张‘不虚推古人,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后人为纪念祖冲之,以他的名字命名过‘祖冲之环形山‘祖冲之星,还发行过祖冲之银币,上海有祖冲之路、祖冲之园,河北有祖冲之中学,等等。”这些对祖冲之的纪念,重在激励后人学习祖冲之刻苦求精、创造推新的精神。在笔者的讲解中,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劳动的崇高,加深了劳动观念。

再如四大发明,这是中华民族的劳动创造和经验总结。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东汉蔡伦是总结无数个造纸技术之后的伟大改进者……四大发明及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劳动者改造劳动工具、改进劳动技术……

(责 编 白 云)

猜你喜欢

祖冲之课程标准劳动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让祖冲之死不瞑目的《大明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笨蛋”祖冲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祖冲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