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幼儿园的融入

2023-04-07张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色幼儿园幼儿

张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红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在孩子心里种下“红色种子”,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课程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理念、价值、目标等,在红色文化的景征,会有哪些改变?我们需要从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多元评价中得到答案。

一、“红色文化”课程的实施途径

形式多样的幼儿园红色主题活动最受幼儿欢迎。教师依据主题目标,通过环境创设、集体活动、区域游戏、红色比赛、体育游戏等,让幼儿初步认识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幼儿园教师依据已有的资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比如小班有“我是小雷锋”“我身边的英雄”等,中班有“抗日小英雄”“我是小红军”等,大班有“厉害了,我的国”“长征路上”等。通过主题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自我认知,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树立幼儿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第一,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围绕活动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观看《少年英雄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红色电影,演唱《红星闪闪》《国旗国旗真美丽》等红色歌曲,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党的旗帜下》等红色诗歌,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开展“我身边的雷锋”主题演讲活动,讲雷锋故事、分享身边的雷锋事迹,培养幼儿勤俭节約、乐于助人的美德。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红色资源,组织孩子线上云参观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堂、五一公园、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场所,让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红色文化,真正让红色文化浸润幼儿心灵、让红色精神指引幼儿,为其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内容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石。红色文化只有融入现实生活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如幼儿园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通过护旗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庄严宣誓、国旗下表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尝一尝红薯面条、窝窝头、野菜等食物,体验革命前辈的艰辛与毅力。

第三,环境创设体现环境育人的隐形教育效应。幼儿园专门设置红色楼梯,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墙面展示。在幼儿园大厅结合主题“你好,旧时光”布置老物件展,让幼儿通过一件件物品了解父辈、祖辈的生活。结合“厉害了,我的国”主题举办画展,让孩子用稚嫩的笔法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此外,可结合社会领域及河南特色在各班级走廊设置主题墙,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而在班级环境中可以设置“光盘小达人”“温馨提示”等版面,引导幼儿珍惜粮食。

第四,利用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结合“我身边的党员”主题活动,邀请参与过支援新疆建设的老党员、疫情防控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新党员等,讲述“我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千千万万名党员的无私奉献。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亲子红色故事汇”提升家长对红色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认知,利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送红色故事,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第五,区域活动是“红色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让幼儿在生活区里开展削土豆、蒸野菜、叠军装等活动,体验红军生活;在科学区里观看中国制造展览,体验国家的日新月异。

二、“红色文化”课程的多元评价

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的评价过程是对课程实施价值的综合判断,可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衡量“红色文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适宜性,并据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在课程设计前期,通过专家评定,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的适宜性和难易程度。在实施过程中突出过程性评价,使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更加注重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课程实施后期对参与课程的主体进行多元化评价,可以形成课程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活动目标、内容、核心问题设置、活动设计四个方面,对活动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分析,以期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收到更好效果。在教师试讲结束后,课题小组再次组织讨论,主讲人对本次活动组织情况做出自评,其他成员也会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及试讲情况给予评价。对日常活动和游戏的开展,从目标的达成、组织形式的有效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式的观察记录,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进行定性评价。

在课程的后期,对教师、家长、幼儿三方面进行终结性评价。幼儿园通过前期和后期的两次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家长关于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教育价值进行对比评价。幼儿园通过活动过程的记录分析,采用幼儿成长档案袋的方式对幼儿在活动中多方面的成长进行评价。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过程性体验,幼儿园可以通过活动观察记录、面对面访谈、绘图呈现、活动实录、小组作品互评、组内成员互评、任务成果展示等形式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收集反映幼儿能力发展的过程性资料,重视对幼儿在情感体验、经验重构、同伴协作互助、道德品质提升方面的客观描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总结活动设计的优点与不足,评价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YB0881)

(责 编 白 云)

猜你喜欢

红色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红色是什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红色在哪里?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