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从“我”出发

2023-04-07沈丽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弹簧电梯

沈丽新

每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天,就开始接受各种有形无形的教育,日复一日开始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如果一个生命的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则与动物无异——就如曾经被报道的“狼孩”“猪孩”等。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个家庭的子女成年后,一个个学生离开学校后,是否能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对他们的幸福指数影响巨大。而生命个体的幸福指数,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可以做哪些引导呢?

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待“我与自我”

学生到学校里来,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提高情绪与行为的调节与管理能力,也需要提高在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时始终保持自信乐观、自我接纳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借助不同的契机加以引导。

四年级男生小莱学习成绩优异,自我要求也很高。每次默写没有全对、课堂练习成绩没有得满分,他都要崩溃痛哭。最近一次的崩溃,是小莱很在意的英语单元默写错了1个单词,这会导致他期末得不到“单词大王”之“特等奖”(但有机会获得“一等奖”)。无论我怎么跟他说“你已经很优秀,不要在意一两次的成绩”都无效。

语言此时已经不能产生安慰的力量。如何让他保持学习与成长的张力呢?我思忖再三,决定另辟蹊径,请他周末回家做一个实验。

为避免小莱家长困惑,我也给他的家长发了个信息:“您好!建议帮孩子准备两根相同大小的弹簧,最好有挂钩,可以系住东西。然后请他在家里做个实验,使用其中一根弹簧,记录一下弹簧的拉伸极限是多少。周一的时候,把两根弹簧都带学校来。一根是使用到极限的,一根是没使用过的。”

周一早上,小莱兴奋地、也有些迷惑地来找我。两根弹簧装在一个封口袋里,袋子上贴好了标签,标签上标注:“最大极限——两杯水。”我打开封口袋,取出两根弹簧。一根已经完全变形,一根保持着原样。他兴奋地告诉我在家做实验的过程。我从变形的弹簧开始了和他的对话……

当天晚上,小莱的妈妈非常感慨地发给我一段话,是孩子告诉妈妈的:“沈老师告诉我不要像被拉过的弹簧一样,把自己绷太紧就再也变不回来了。要像另外一根弹簧一样放轻松,不要有太大压力。”这不是我的原话,是小莱通过自己的实验及跟我的对话而内化出来的。他能够把核心意思讲给妈妈听,就证明这个实验真正对他“如何与自我相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希望通过这个弹簧的实验,能让这个焦虑的男生保持适度的松弛感,从而帮助他与自己更好地相处。

小莱的妈妈觉得找到了一个契机:“以后每次他觉得沮丧的时候,是不是都可以用弹簧的例子来提醒他?”这当然是其中一个方法,但更要根据他的成长变化找寻更好的方法。孩子爸爸后来才得知这是我让小莱单独做的实验:“非常感谢您对孩子的细心教育和正面引导,这不单单是一次学习上的正面引导,更是对孩子整个人生的正面引导。”可见,帮助焦虑的孩子好好地和自己相处——不对自己太苛责、能够原谅自己的小失误,是教师和父母都需要进修的功课。

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待“我与他人”

学生的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与教师的师生关系,与同龄人的朋友关系……在学生社会性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同伴关系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但不是所有的同伴关系都是良好的朋友关系,事实上我们都听说过有的同伴关系后来造成了伤害事件。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与他人”,非常重要。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提起:有道听力题的正确答案是England,应该选B。结果小杭在括号里错填了England的首字母E。我跟小杭开玩笑:“我思考了好一会儿,在犹豫该判你这道题是对还是错。”

话音刚落,好几个学生立刻嚷嚷:“错!”“如果判他对,就对其他人不公平了!”……后面这句话关乎“公平”,令我格外警惕。我让全班学生停下来,安静听我说:

“在作业里,应该填B的地方填了E,判这道题对不对,只跟两个人有关系。一个是我,可以反映出我对小杭是重在鼓励还是严格要求,可以反映出我对答案是有弹性还是只有统一标准。另外一个是小杭同学,这道题判他对或者错,会影响到他这次作业成绩高一分或者低一分,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以后答题会更严格要求自己还是继续马马虎虎。但是,跟在座的你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这跟是否公平是没有关系的。

“我非常支持大家保持竞争。但平时作业不是比赛,不需要跟同学竞争。如果实在要竞争,只需要跟你自己竞争。要跟自己上次的作业比,正确率有没有提高?竞争不是希望别人错一题,别人错了一题你不会因此加一分。所以,别人错了一题你就开心,这是幸灾乐祸的表现。

“大家长大成人后的世界里,有时候的幸灾乐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对方比较脆弱,你的幸灾乐祸会伤害到他,也有可能刺激他来伤害你。所以我希望大家正确理解‘公平,再跟他人进行有意义的竞争。”

也许四年级的学生不能够全部记住我表述的意义,但是对“别人错了一题你就开心,这是幸灾乐祸”“不要对他人的失误幸灾乐祸”这样的话相信多少能够理解一点。希望他们经过一次次这样的引导,能够正确理解“我与他人”的关系,尤其不要执着于他人的失误。

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待“我与社会”

小学生基本上都是家长接送上学、放学。从周一到周五,他們每天出了家门就是进校门,路上与他人接触的时机较少,平时就接触家人、老师和同学。但是双休日和节假日,他们还是有很多时间与机会接触其他人的。这个接触的过程,也是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的过程。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建立“我与社会”的连接。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很重视,本身就能够成为孩子很好的成长范本。但是也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孩子这一点的成长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体地教:

“大家每天上学的时候,在小区里如果遇到保洁阿姨,要主动问声‘早上好。这声问候,体现了你对她们辛苦工作的尊重。她们会工作得更愉快,也会把小区打扫得更洁净。

“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超市,遇到各种试吃食品的时候,大家可以对感兴趣的食物试吃一下,确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口味,然后可以考虑要不要买。但是不要每样食品都去试吃,更不要遇到自己喜欢的食品就不停试吃。试吃食物是免费的,但是大家的个人形象是无价的,要珍惜自己的形象。

“同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吃自助餐的时候,遇到喜欢的食物可以每次少取一点、多取几次,以免因吃不掉而浪费。浪费食物是不道德的。

“如果哪一天你和爸爸妈妈很晚回家,记得在楼道里把脚步放轻,说话也要低声。不打扰他人是很重要的礼仪。

“电梯是一个很小的封闭空间,大家进入电梯后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影响到他人。

“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去乘火车、乘飞机、乘地铁,在这些封闭的空间里都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到其他人休息、学习或者工作。

“如果你住在楼房里,平时不要在地板上蹦蹦跳跳,这会影响楼下的邻居休息。如果你业余时间在练习一种乐器,晚上9点后不要再练习,以免影响到邻居休息。节假日的午饭后也不要练习,那个时间会有人午休。

“小区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垃圾需要分类,这些规则都要遵守。不给他人增加麻烦是美德。

“电梯不是玩具,不要乱按电梯的各个楼层;也不要故意把电梯卡在自己家那一层,不能只想着方便自己一家人,这叫自私自利。”

…………

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正确的“我与社会”的价值观,适度的社会参与,会帮助他们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会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人不是独立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学生都会长大成人,然后在社会上生存。一个心智成熟的社会人,就会遵守必要的社会规则,人和人的关系就会和谐。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从来没有被教导过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就很难同理到他人的感受,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

学校教育的意義就在于此。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也要教导学生学习与自我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学生在这两方面都均衡发展,才更有可能在长大后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社会性弹簧电梯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被困电梯以后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电梯不吃人
时间弹簧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被困电梯,我不怕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