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共生到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探析

2023-04-06邓玉函

思想战线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邓玉函

一、从共生到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的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共产党员网:http//www.12371.cn/2019/09/27/ARTI1569571232500146.shtml,2019年9月27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建的,以共同的疆域与历史记忆为基础,各民族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在欣赏与竞生的过程中互守尊严、相倚为强,厚植传统文化之根,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延续民族文化之血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世纪60年代,夏鼐依据考古学资料,首次提出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2)夏 鼐:《新中国的考古学》,《考古》1962年第9期。此后“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被频繁使用,后逐渐形成科学概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宋煦冬:《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此后学术界便开始从多个面向与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及实践进行探讨。纵观现有学术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讨论: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孔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4)孔 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郝亚明从近年来学界就“中华民族”一词产生的争议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这一争议的回应与超越,并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暗示着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五十六个民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组成。(5)郝亚明,赵俊琪:《“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华北事变后,傅斯年、顾颉刚等人就提出“中华民族本为一体”。(6)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80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工作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构成逐步清晰。费孝通回溯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的过程,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断。(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7页。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纳日碧力戈从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出发,认为从多元找共识,由多生一,建立文化共同体,是社会和睦的应然愿景。(8)纳日碧力戈,特日乐:《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傅才武表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日益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民族整体利益所在。朱碧波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路径的讨论主要从历史、政治、精神、经济、社会等多个面向展开。(9)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其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王文光认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下的中华各民族,才有可能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10)王文光,胡 明:《隋唐时期民族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思想战线》2022年第3期。虎有泽与云中从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11)虎有泽,云 中:《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1期。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纵然各兄弟民族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但是在互联互融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你总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诚如纳日碧力戈所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在于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于从民族共有、文化互联、命运相同中发现提炼和铸造重叠共识。”(13)纳日碧力戈:《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中华文明包罗万象且历久弥新,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未被替代的原因在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态度、“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包容态度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态度。华夏大地上历经千年的中华文化丰富灿烂,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延续过程中记录着各自民族的发展轨迹。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静止的,每个历史阶段均会形成独具时代风格的文化特质,起源和发展着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精神内核,这便是不同文明的根本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14)陈 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如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言:“在文化中我们应该设想出这样一个巨大的弧,上面排列着或是由于人的年龄圈,或是由于环境,或是由于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可能的旨趣。”(1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 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26页。

因此,在共有的历史基础上,梳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脉络,结合历史记忆与现实背景,努力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共享,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多元一体格局是当前亟需考虑的问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进行梳理与讨论,从文化层面探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旨归。我们认为,从形成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文化整合开始的,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因素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形成了一种价值、一种理念,在实践中又表征为文化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实践,从一种意识、观念到形成一种价值,再到一种实践,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作为动态的整合过程,其中又形成了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又通过文化共享来表征。

二、文化整合的叙事理路

(一)对文化的理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的先前之要

对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概念界定是从西方社会开始的,泰勒在1871年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16)Tylor Edward B,Primitive Culture,New York:Harper & Row,1958,p.1.马林诺夫斯基在此基础上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17)[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页。拉德克利夫·布朗表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18)[英]阿尔弗雷德·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 蛟,王贤海,刘文远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页。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拉德克利夫·布朗开创的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成为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其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英国人类学家弗思、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都提出了比较有创见性的文化理论。文化作为社会的内在构成要素,始终处于不断的转型和变迁之中,正是这种变迁构成了文化理路的重要表达形式。这些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文化分析的理论方法,都是我们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讨论中需要予以吸收和借鉴的。

我国地域广袤、文化多样,不同区域的民族构成、文化底蕴和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各个地区呈现出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汉族之间的语言、信仰、习俗等社会文化特征方面,而且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上。因此,面对高度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乡土中国现状,我们认为,这就是具有不同核心价值的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对异质文化的文化因子进行甄选与重构,实现本文化的自我革新与发展的过程。事实上,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实践和传承的思维、行为和组织的方式及其产品。(19)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而文化的所有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趋向称为整合。(20)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3页。这种整合是从某一文化内部出发,认为该文化的内部特质之间是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关系,任一部分的变动都会使得其他部分产生一定的改变。然而,也有学者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维度思考,认为文化整合是指一个文化系统作为主位文化,以其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其内在结构为参照系,对其它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功能和过程。(21)胡启勇:《文化整合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层面来看是一个认知过程,而在实际中可将其具体化为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过程既是已有文化的传承,也是该文化的自我扬弃。对异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借用与吸纳往往会打破本文化原有秩序及其相对平衡的状态,寻找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经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渐次整合,促使介入的异质文化最终涵于本文化并形成新的且相对稳定的秩序,继续对其成员的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任一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中心价值或核心价值,并使其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正是文化整合的基础。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因其自然属性的相同往往会使得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存在一定的共同文化现象,而这正是文化整合的前提。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冲击下,文化最大程度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封闭的、单一的文化类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文化群落,每一民族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格局。(22)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各文化在共生状态下可以通过互相借鉴的方式进行整合与创新,通过互补提高其整体性与丰富性。

(二)共同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的动力之源

文化的认同和价值的共识,构成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塑造的核心内容。(23)邓玉函,武雅君:《以多民族价值认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云南日报》2015年12月4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4)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15),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21页。可见,这种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对某一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同时个体也必须通过适应本民族沿用的模式与准则来逐渐塑造其经验与行为,而这种模式与准则一般仅仅制约着这一民族,并不适用于其他民族。建立在文化同质性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在任一民族内部具有共享性,而对其他文化都有天然的排他性,因此也为中华民族文化整合带来了挑战。事实上,尽管民族文化各异,但必须明确的是各族人民拥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化纵横里,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着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体系,人们共同创造了属于集体的传统文化并从中不断汲取滋养本民族文化的养料。尽管各民族文化形态与其文化特质都不相同,但是文化是一个主动的表意实践过程,中华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中并没有他者,各民族文化均作为参与的主体共同从传统文化入手,通过交流与整合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实现更高层次上的革新。因此,必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整合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

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文化融入以汉族为基础而构成的民族文化交流网络之中,经过碰撞与交融,最终形成迥然相异但又有机统一的中华文明共同体。(25)费孝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写在〈民族团结〉更名为〈中国民族〉之际》,《中国民族》2001年第1期。各民族文化作为亚文化群体并未在融合中消亡殆尽,而是在互相交流中既保留底色又焕发活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对于各民族文化既不抱蔑视心,也不抱敌视心,处处没有一种狭义的民族观念之存在与作梗。(26)钱 穆:《中华文化十二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8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70页。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使得高度混融和杂多的文化能够和洽相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允许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存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局面为文化整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进一步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整合叙事中,对应于世界各文明,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保证自身文化的多样性,不过分强调某一大民族的文化,也不轻视任一小民族的文化,允许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保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其次,要鼓励各民族文化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注入创新思维,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基础上实现生生而日新、日新而富有,保证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如云南哈尼族的元阳梯田在政府、媒体、学术机构与哈尼族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从先民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用以作为生产劳动的对象转变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符号,与伴生而来的蘑菇房、休闲文化设施共同促进了箐口村的旅游产业开发,成为了“民族文化进入主流社会的桥梁”。(27)马翀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民族研究》2006第5期。又如少数民族非遗刺绣传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结合,应运而生的线上绣娘可以继续借助网络场景的活态传承、年轻人的代际传承、市场经济的创新传承使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28)郝国强,刘景予:《线上绣娘:乡村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三、文化自信的价值理路

(一)多元一体格局:从族裔核心到政治核心的文化超越

“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2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53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脱胎于此,各民族经历碰撞与融合,最终或重组、或消亡。有学者率先在自然、地理上勾画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近百年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成为自觉的中华民族实体。(3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页。鸦片战争之前,各民族在朝代更迭中浮沉,尽管汉族多次掌握国家主权,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曾入主中原成为当权者。历朝历代的民族政策良莠不齐,且由于历史上不少统治者曾采用民族歧视政策,使得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我”与“他者”的意识。如元朝利用“四等人制”对管辖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政治待遇上有所区分。这类政策不仅未使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形成实感,甚至由于不良政策的实施形成的离心力导致各民族心生嫌隙,难以实现互依互守。直至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使得中国的传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局面难以维持,至此各族人民方不分你我的联合起来,共击外敌。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要有别人,人们才能给自己界定身份。”(3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3页。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开始觉醒,外来者入侵成为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迈进的导火线,共退外敌的经历使得各族人民在情感上逐渐靠近。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看似依旧粗糙的提法实则标志着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已由自在向自觉实现过渡,各民族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各族人民共同站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源头,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也使多元一体格局实现了从族裔核心到政治核心的文化超越。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如果将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称之为集万成一,那么中华民族文化滋养各民族文化的过程则是以一生万。二者在文化飞速变迁的现实里形成了良性循环,各民族多元文化通过优势互补为中华文化注入活力,不断整生出优质文化资源,促进中华文化的生长与繁荣,让这一千年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而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以其厚重的底蕴以及强大的向心力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新质,指明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以往相对固守的传承方式,使得各民族文化出现质的飞越,能够创新出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同时,促使各民族超越自我与血缘根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增强人们对于共同拥有这一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自觉自愿为其繁荣而出力,实现文化自信与自强。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3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梁启超认为,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唯有形成“对他而自觉为我”的民族意识,才有一个团结的中华民族;(33)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第1~2页。顾颉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34)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1939年第3期。石硕在整合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三人对“中华民族”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具有混合、交融之特性,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产物,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正是在“整体历史观”中形成的。(35)石 硕:《从中华民族整体格局与视野开展我国的民族研究——改革开放初期费孝通反思民族研究的启示》,《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

(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气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理路的价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在2014年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6)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新华网:https://news.12371.cn/2014/02/25/ARTI1393330861835553.shtml,2014年2月25日。之后又对此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3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2015年10月14日。“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8)《习近平谈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13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3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年5月18日。;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0)习近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9/c_1119135896.htm,2016年6月29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1)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s://news.12371.cn/2016/07/01/ARTI1467383240864582.shtml,2016年7月1日。其语境之庄严与态度之坚决,足以证明文化自信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分量之重与站位之高。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也表明,正是因为这么一种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及独特的东方文明体系,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43)邓玉函:《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重逻辑》,《思想战线》2019年第4期。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群体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肯定和认同,也是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风物、景观、遗产、自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傲,而是带着开放、包容的理性态度看待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是一种扬弃过去、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着眼未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事实上,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要实现绝对的各种文化特质趋同,更重要的是超越文化差异以达到“文化共识”的结果,这在根本上就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过程。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指出“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它要求我们在文化交往过程中能够保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褪色,通过互相磨合逐渐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进而实现各民族文化上的美美与共。在交往交流中互守尊严的前提在于“互”,大民族不存有轻蔑之心,小民族亦无畏惧之意,而且由于在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等层面占有一定优势,一般应由大民族主动守护小民族的尊严,进而换取对方同样的守护,从而实现双方的守望与互助。此外,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包容性,一方面容易发生交融,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排斥。(44)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民族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这就需要民族交往时遵守自愿的原则,各方均愿意主动与他者进行互动才能保证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存续。例如在云南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历史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车里宣慰司明确划分了不同民族居住地域种茶、采茶的劳动分工。傣族与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等和谐共处,使得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在满足了当地民众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由种植茶树催生的茶林养护技术、茶山管理体系、茶叶制作技艺等地方知识有效融合了当地文化体系,构成了各族人民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景观。(45)邓玉函,蔡春静:《自然共生与技术塑造:古六大茶山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形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同时,在茶马古道上,“不可一日无茶”的风俗将汉藏居民联系起来。滇茶与藏茶使汉文化与藏文化进行着友好平等的交往、交流、交融,茶维系着民族感情与民族团结,从下文歌谣可见一斑:

茶叶最先出在哪里/茶叶最先出在南方/三个汉族子孙种的茶/三个汉族姑娘采的茶/雪山的铜锅烘出的茶/商人洛布桑布买来的茶/汉白大洋换来的茶/驮夫道桑翁姆驮来的茶/渡过了大江小河的茶/翻过了高山峻岭的茶/用黄金白银换来的茶/种在家乡土地上的茶/将茶放在锅内熬/好像空中黑鹫飞/茶在锅中开三遍/好像大海波涛翻/金黄酥油放其中/好像黄鸭湖中游/白盐放入茶水中/好像草原降冰雹/将茶倒入茶桶里/恰如喇嘛带黄帽/头道茶香敬贵客/二道茶香敬朋友/最后共饮如意茶。(46)杨嘉铭,琪梅旺姆:《藏族茶文化概论》,《中国藏学》1995年第4期。

(三)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

“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4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http://www.news.cn/2021-08/28/c_1127804776.htm,2021年8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承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并且允许这种差异存在,而这种差异并非体现在人种上,更明显的体现于文化层面。而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以其厚重的底蕴以及强大的向心力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新质,指明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以往相对固守的传承方式,使得各民族文化出现质的飞越,能够创新出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同时,促使各民族超越自我与血缘根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增强人们对于共同拥有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从文化层面提升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自觉自愿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出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文化层面表现出的差异性使得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样态,但由于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同一基层地缘单位的人们难免存在一些跨越民族的区域性共有特征,使得各民族彼此之间形成互动互联的环状关系圈,而处于这一关系圈内的人们则在饮食、服饰、语言、居住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联动。此外,除了生活空间的交叉重叠外,经济生活中的互动也促使着人们进行深度的交往交流。正如水镜君(48)水镜君:《从回汉“社亲”关系看和谐文化的民间创造》,《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在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回族村)和柳湾村(汉族村)进行社亲关系的田野调查时发现,两个社区通过立碑的方式进行友好关系的缔约,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的氛围中形成了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双方能够在情感上彼此接纳,在经济生活中互相扶持,在风俗习惯上相互尊重。为了这一共同体的延续,两个村子的人们都能够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确保情谊共同体和地方性和谐文化的延续,同时也为当地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地方性经验与实践模板。同样,居于南岭走廊的平地瑶与汉族因为密切的互动使得双方的生活习俗较为接近,如恭城西岭镇龙岗村是一个瑶汉杂居的村寨,当地的瑶族支系平地瑶群众和汉族群众都会在一起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活动或体育活动。例如汉族群众会参与平地瑶群众举办的瑶族盘王节,而平地瑶群众也喜欢汉族群众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外,平地瑶群众喜爱和热衷汉族群众的节日,而当地汉族群众也会参加平地瑶群众举办的盘王节。(49)袁丽红:《平地瑶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南岭走廊民族关系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

进一步,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纷呈,在当前全球经济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现实环境里,各国文化多样性势必要求各民族积极互动,为本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交往过程中保持真我。一方面,树立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的前提就是平等对待任一异质文化。人们愿意在文化上彼此欣赏,无论是语言还是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都能够以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对待,同时能够对他者的文化予以认同与尊重,这是从文化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各民族交往中需用欣赏的眼光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关系。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一套关于“美”的价值标准,各民族接触的初期很容易因为各自的评判准则不同而产生摩擦,而在允许“各美其美”的基础上,通过平等且频繁的往来进而认可他人之美则是“美人之美”。再由此升华为赞扬与欣赏他者文化的境界则为“美美与共”,也就为建立共同的价值、实现天下大同奠定了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提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0)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19/05/15/ARTI1557901445315542.shtml,2019年5月15日。当前,世界尚未走出新冠疫情阴霾,气候变化等新挑战日益凸显,人类需坚定前行的方向,汇聚向上的力量。中国一直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疫乱交织的世界贡献更多文明智慧,注入更多文明力量。只有秉持和合理念,加强文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文化共享的实践理路

(一)中华文化包容共生的全球共识

由于文化本身具有共享的属性,使得任一民族内部成员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习得的历史、记忆与经验等精神财富共同塑造着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及与之相应的行动规范。因此,“文化是一套共享的使个人的行为能力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5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中国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人们共享一套文化图式,共同作用于这一文化系统的改变。但随着不同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价值碰撞与冲突时,我们不得不期望文化共享的范围将不再局限于本民族与本文明内部,而是逐渐扩散于其他文明之中寻求共同认可的永恒价值与健康发展空间,以求世界各文明之间可以跨越地域界限通过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而减少价值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文化共享是指不同民族或人群对单一或多个文化的分享、认同现象,有着跨界特质,在人们的认知、价值、体验、实践等活动层面均有表现。”(52)秦红增,陈子华:《遗存、遗产与续用发展:关于文化共享的整体分析》,《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

任何民族的生息繁殖都有其具体的生存空间,并在空间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其共有精神与记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幅员辽阔,而这片疆域正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就是基于地缘及精神的共同体,尽管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文明不断演进,但中华大地始终是各族人民开疆拓土的大本营。然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各文化群体的发展与走势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应对全球范围内文化之间的激荡局势,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共享应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的互动进行。既要确保内部各民族之间友好文化交流,通过文化共享实现创新性涵化进而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鲜活血液,同时也要通过良性竞争与文化互动实现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相生相长。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长期都被看做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其生命力的外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衍生与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有生力量,是各族人民文化创造的精神源泉,是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核。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在文化层面上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传统文化之根、革新传统文化成为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全盘接收传统文化,而是根据时代前进的步伐择优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千年来积累的智慧,整合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质,通过各民族共同的再造实现文化价值之共享,从文化上保证各族人民有同样的共识,并愿意为之同舟共济。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由共生走向共享,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统一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中,各民族休戚相关、亲如一家,人们有着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与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为了共同的利益与命运联系在一起。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各族人民共同承担,建设好、发展好国家成为人们共同的目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各族人民已然形成共存亡的命运共同体,为了民族的延续与国家的兴亡,各族人民纷纷加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如今的中华民族从风雨中走来,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人们在享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果实之时,同样要共同捍卫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尊严,然而,中国逐渐登上国际舞台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质疑与误解,一些负面且错误的言论不利于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些现状都要求各族人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捍卫民族尊严承担相应的责任,各族人民荣辱与共、砥砺前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献力。

(二)中华文明交融互鉴的审美场域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53)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国民俗学网: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2177,2022年10月15日。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多民族灿烂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同文化结合地方生态环境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独特文化,文化多样性成为了不可否认的事实。“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文化共享意愿,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54)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19/05/15/ARTI1557901445315542.shtml,2019年5月15日。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知识与经验,(55)何星亮:《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民论坛》2019年第21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对话,通过互鉴可以发现其他文明的长短之处,同时也能明晰本文明中尚存的一些不足,为彼此的文化发展提供进步空间,并在文化互鉴中促进本民族民心相通、民意相达。在不同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再是采取以往主要依赖于自身内生动力实现变革的方式,而是通过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方式为本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利用互动性强的创意方式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既能成为普适性强、接受度高的大众文化,也能通过愈加频繁的交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新方式。互鉴为各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前提,促使各民族通过互相倚靠而强大,同时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人文基础。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构建文化共同体并非简单追求文化同质化,通过中和各民族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大同”并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期望看到的结果,相反地,通过辩证统一的方式认识各民族文化的异同,在求同存异中实现文化的和而不同才是应走之路。“在各民族的生态活动和生态审美活动所构成的整体中,持续推进地发生既相生相长又相克相抑、既相争相竞又相赢相胜的非线性复杂生态关系,这就构成了各民族生态审美大场自组织、自控制、自调节、自稳定、自发展的动态平衡的整生。”(56)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场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同处于一个生态场域的中国各民族,在和谐的交往互动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生态审美大场,形成集万成一的逻辑整生。在这一环节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作出贡献。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共有27个民族会在这天举行庆祝活动(57)林继富:《端午节习俗传承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民俗学网: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8938,2019年6月7日。,受地理环境以及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在这一传统节日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俗,也形成了端午节习俗的多元性。其中一些习俗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南方地区的赛龙舟、吃粽子;同时,不少习俗具有历时性,如北方地区由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射柳”延续至今的习俗等。这些不同民族的端午节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交叉纵横的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端午节习俗体系。而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以其厚重的底蕴以及强大的向心力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新质,指明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以往相对固守的传承方式,使得各民族文化出现质的飞越,能够创新出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同时,促使各民族超越自我与血缘根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增强人们对于共同拥有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从文化层面提升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自觉自愿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出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

五、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5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20th/n1/2022/1026/c448334-32551867.html,2022年10月26日。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而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则尤为重要。中华民族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前进的、发展的,它不是单一的民族,它包括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与归宿凝聚在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入跨文化传播过程的个人亦或是群体都拥有了一定的文化身份,而区别于他人或者其他群体的文化身份首先是为了明确自己的文化归属,也就是跨越血缘或地缘之后回答“我是谁?”人们在答案中寻找同伴、结成群体,同时又因为各自的差异性而使得群体文化塑造与积淀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化。此外,不同文明在冲突与交流中联结,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与迁移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与认同。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表现出的多元化以及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无不体现出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奠基石,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与巩固。培育中华文化认同感,搭建文化共建共享平台,增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取得各民族经济、文化大繁荣,既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先决条件,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