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时代意蕴

2023-04-06崔晓丹

思想战线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建党斗争

崔晓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页。。这“三个务必”彰显了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使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锐利思想武器。当前,深入研究“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深化理解“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深刻阐释“三个务必”的时代意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一、“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

“三个务必”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一个重大概念,其科学内涵的理论阐释是最为紧要核心的命题。“三个务必”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分别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应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构成了层次鲜明的严密整体。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性质宗旨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党的宗旨则是一个政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就现实性而言,无产阶级政党其性质强调了党的价值立场,其宗旨强调了党的奋斗目的和意图。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页。此外,他还曾强调:“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0页。这深刻揭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之间的密切关联。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就是务必不忘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立场上选择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展开一切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因此,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作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色彰显,贯穿于党自成立之日起的全部历史进程,激励着我们党始终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勇毅前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8页。回顾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苦难走向辉煌,在腥风血雨中绝处重生、在艰难困苦中奠基立业、在攻坚克难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始终坚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能时时以这个初心和使命校准自己的前进目标和奋斗方向,进而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6)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1页。因此,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本色的原动力,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性质宗旨的崇高体现。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传统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生命力源泉,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和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人民日报》2021年3月2日。而在这其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是极具标识性和代表性的。无论是“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还是“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谆谆告诫;无论是“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奉献精神,还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实干劲头;无论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叮咛嘱托,还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状态……这些都无不为我们党镌刻下“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鲜明标识。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党自成立以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弘扬,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不断发展和巩固。从根本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什么样,中国共产党就是什么样。能否“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与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与工作水平。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顺利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撑。井冈山时期,革命根据地受到敌人封锁,物资极度匮乏。按规定,毛泽东同志晚上点灯可用3根灯芯,可他却坚持只用1根。就是在这盏只有1根灯芯的油灯照耀下,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篇章,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曾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他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号召“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64页。。

从上述一脉相承的角度看,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是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确保作风优良、兴旺发达的价值支撑,激励全党以永远不自满,永远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有问题就会有斗争。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0页。正如此,只有坚持伟大斗争,才能把握历史主动,成就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12)《习近平认真审阅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唯物史观,“历史主动精神”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能坚持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历史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状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党的伟大斗争,创造了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生存、在斗争中谋发展、在斗争中夺胜利。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 000万。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无名无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将党旗、国旗的“红”色浸染。正如毛泽东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3)《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从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到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可谓历经千难万险、千曲百折。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脱贫攻坚的尽锐出战……正是依靠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斗争既是一种态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突破藩篱、攻克堡垒,最终赢得历史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然而,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是充满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需要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出新的历史。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一直以来我们党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的历史主动精神,将继续为我们党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面前,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

“三个务必”的诞生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内蕴特有的生成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次重要理论创新,其孕育生成具有科学的思想指引、深厚的文化根基、特殊的历史境遇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一)理论逻辑:“三个务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守正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关于如何建立、建设和建强无产阶级政党,有过深刻的经验教训总结,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性质、策略等,创立了内涵丰富的建党学说。它为“三个务必”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三个务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守正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马克思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参与革命实践,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私利,从来都是着眼于人民如何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自身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9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与历史上其它一切运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向全世界宣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刻指明了共产党永恒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共产主义。基于此,着重从“三个务必”之中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看,其实质正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页。。

第二,“三个务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想守正与创新。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创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在同盟创立初期,《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就对党的纯洁性作出严格规定,要求“每一个支部对它所接受的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77页。。列宁在创建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党的纯洁性,他强调:“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18)《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2页。此外,他坚决表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9)《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夺取全国胜利,毛泽东也指岀,“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20)《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1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想精髓,且始终秉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21)《习近平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强调 认真总结和运用创先争优活动经验 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人民日报》2012年5月22日。基于此,着重从“三个务必”之中的“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来看,其实质正是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1页。。

第三,“三个务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要弘扬党的斗争精神、斗争策略、斗争智慧的思想守正与创新。共产党人决不用温情的玫瑰色描绘世界,因而总是能始终坚持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与发展壮大,须臾离不开无产阶级的接续斗争。坚持斗争的彻底性是共产党人革命性的重要彰显。马克思的一生,正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在高度概括马克思的一生时深刻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3页。。《共产党宣言》正是一部斗争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中明确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页。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中指出党“不是争论俱乐部,而是战斗的无产阶级的组织”(25)《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59页。。毛泽东也强调“我们党的哲学叫‘斗争哲学’”(26)《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6页。。此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还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实践,不断总结斗争经验,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定斗争策略、丰富斗争智慧。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4页。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既要着眼其长远利益和历史使命,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又要兼顾当前现实状况和实际条件,采取灵活性策略。这些深刻体现了抓眼前与管长远、讲原则与讲灵活的斗争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7页。基于此,着重从“三个务必”之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来看,其实质正是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立场原则,抓住斗争规律,“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29)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6页。。

(二)文化逻辑:“三个务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三个务必”植根于拥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社会变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0)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站在“两个结合”的高度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比比皆是,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有力彰显出“三个务必”提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第一,“三个务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自古以来,以何种态度对待人民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比如,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的“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强调了统治阶级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深刻道理。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内蕴有“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比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尊崇。进一步结合“三个务必”中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看,从《文子》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东汉荀悦所说的“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到宋代朱熹强调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从《诗经·大雅》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到《晋宣帝总论》的“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这些经典论述,无不生动阐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深刻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文化自觉。

第二,“三个务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谦恭虚己、发奋图强”的道德品质。“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共产党人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思想来源。比如,在涵养洁身自律的道德修为方面,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相信“虚己者进德之基”。在坚守克己奉公的道德情操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崇尚“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倡导“济世安邦”“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的大爱胸怀。进一步结合“三个务必”中的“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来看,从“满招损,谦受益”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的律己意识,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到“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的这些告诫与强调,也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谦恭虚己、发奋图强”道德品质的彰显,体现了“三个务必”内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和道德观念。

第三,“三个务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战国时期《易传·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敢于拼搏、善于进取的精神本色。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斗争奋进史。从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到治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从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到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中国人自古就明白,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创造幸福、开辟未来。正因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骨气,有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惧牺牲,有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顽强。进一步结合“三个务必”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来看,从“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知难不畏,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冲天豪情,再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也都处处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始终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智慧和力量。由此可见,“三个务必”的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密切关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历史逻辑:“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弘扬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45页。并且,他进一步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3页。正因如此,“三个务必”的生成必然能从党史中找到思想依据和精神基因。

众所周知,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39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曾于2013年7月在西柏坡考察时,用四个“包含着”阐述其重要意义,即:“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34)《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兰考两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道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页。。

正是基于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深刻剖析,才有了“三个务必”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来看,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甚至“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35)《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正是鉴于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以及为了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从“三个务必”提出的现实背景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3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8页。。对比而言,这新的赶考之路上的“四种危险”与当年党内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都准确概括了一定历史时期内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风险所在,无论是“三个务必”还是“两个务必”,都集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新的执政环境下,防骄戒奢,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考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倡导的“两个务必”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和新形势变化,对“两个务必”重新赋予了新的内容,在更深层次、更高标准上提出了更新要求的“三个务必”。一是突出强调了初心和使命,这个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二是突出强调了要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形势变化,在“两个务必”基础上作出的新论断。因此,从“两个务必”拓展升华到“三个务必”,既体现了我们党一如既往从“两个务必”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又说明我们党敏锐洞察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向全党提出了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

(四)实践逻辑:“三个务必”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与彰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8页。同“三个务必”一样,“伟大建党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的重大概念创新。只不过二者立足的历史基点不同,因此,其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关联。从伟大建党精神来看,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其除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有深刻的历史基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源头的高度凝练,揭示了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就“三个务必”而言,其有对党百年奋斗历史规律的深刻借鉴,但更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准备以何种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历史自觉意识的彰显。结合和对比“三个务必”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内容,不难察觉,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深刻表达了“三个务必”所共有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实质。“三个务必”可视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完成不同历史任务中与时俱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生动表现。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55页。而“三个务必”作为培育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依据,正是坚持不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容,也是其重要的价值目标,反映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工作作风,彰显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际效果。“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因此,“三个务必”的提出,将继续有助于党的精神状态饱满、实现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必将成为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实见证。

三、“三个务必”的时代意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三个务必”意义重大,挺立起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起中国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任务、行为导向、精神状态有了航向和对照,有了来源和养分,从而不会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失去方向,始终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一)从“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性特征中,准确把握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何出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哲学命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生动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指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之道和经验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目标追求和力量源泉。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8页。“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昭示全党同志,新征程上,“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4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二)从“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纪律性特征中,继续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集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的考验,如何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如何以奋斗精神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己不正,焉能正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4页。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停滞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成绩越大,形势越复杂,越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昭示全党同志,新征程上,要继续戒骄戒躁,继续锐意进取,始终以优良的作风确保对党的忠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三)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性特征中,不懈锻造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与政治品质,激励共产党人要矢志不渝坚定正确斗争方向,坚持不懈磨砺顽强斗争意志,一刻不停增长过硬斗争本领。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只有有着坚强斗争意志的人,才能铁骨铮铮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的陈延年、“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万千英烈、万千忠骨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形象。实现伟大梦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未来的道路,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不知还要历经多少风雨、克服多少难关。不同于革命年代或建设时期的党内党外斗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昭示全党同志,新征程上,必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畏气概,以“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使我们党在斗争中一步步成长壮大、越来越成熟自信,真正在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下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雄关漫道真如铁,关山初度路犹长。总之,“三个务必”不是悬浮于虚幻楼阁的抽象精神,而是具有实践理性的现实关怀,蕴含的内在价值不断丰富走向民族复兴的理论和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务必”,不断实现由内在品质向外在实践的价值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建党斗争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抉择
人民出版社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