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研究

2023-04-06

思想战线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

刘 瑞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4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社科[2022]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旨在全面推进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能否顺利推行、落地见效,关键在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融通互构、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大格局,汇聚起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合力,奋笔写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这一时代答卷。

一、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困境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4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旨在发挥好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合力。然而,当前高校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推进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课程思政”理念认知一体化困境、“课程思政”整体融合系统化困境、“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专业化困境。

(一)“课程思政”理念认知一体化困境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是各参与主体对“课程思政”理念形成认知一体化。然而就现状而言:一是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认识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尚不能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大多数高校仅仅是被动参与,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和任务“凑数”,并不能支撑起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协同推进。二是高校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缺乏全面认知。高校职能部门、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对“课程思政”缺乏价值认知与全面理解,导致高校职能部门认为大学生政治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党政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队伍的职责,开展“课程思政”被视为工作之外的“虚功”。三是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存在偏差。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有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存在错误认知,片面地认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会影响专业授课进度,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效果,人为地将“课程”与“思政”对立起来,使得“课程思政”浮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

(二)“课程思政”整体融合系统化困境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经由育人空间、育人资源、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形成育人整体的有机融合。现实的困境:一是“课程思政”育人空间存在系统性壁垒。由于各专业院系、宣传部门、教务部门、学工群团等单位属于相对独立的平行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长期处于缺乏互相交流的封闭孤立状态,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各司其职围绕各自工作计划开展,难以真正整合在“课程思政”共同体当中。二是“课程思政”育人过程的系统化不足。高校专业课程囊括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现有专业课程的相关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大纲在对各门课程执行教学任务的育人过程中的系统化指导不足,缺乏系统化分类指导,使得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时出现碎片化、随意化、主观化等倾向。三是“课程思政”育人资源配置需要系统性优化。目前有高校建立了“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与研究中心,但由于不同育人资源责任主体间的系统性协同机制尚未完善,典型如平台资源与教学实践不相匹配,“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续性都受到一定影响。

(三)“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专业化困境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是“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关键。目前的情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专业课教师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会导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专业课程价值引导方向与思政课程出现相互抵牾的现象。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教师要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把思政道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能够用有力的实践性认知,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三是“课程思政”专业化教师评价机制尚未完善。“课程思政”专业化教师评价机制是共同体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对“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检验方式。但现行评价机制仅仅以课时数、科研成果数为依据,难以量化考核的教学育人投入与育人实际成效很少被纳入评价指标中,再加上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大多形式大于内容,课堂教学评价也多趋向于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及传授知识技能的实效。因此,现行评价机制并不能很好地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逻辑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衍生概念,旨在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思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起立体化思政合力。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经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与价值认同进行反思,对“课程思政”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在此,要正确把握“课程”与“思政”的辩证关系,厘清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概念、基本特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逻辑进路。

(一)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课程”与“思政”的辩证关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从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师转变为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师在内的多元化主体。“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产物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由于各专业课程与学科拥有其自身的逻辑与价值体系,这与“课程思政”中“思政”强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课程进行价值引领的目标相互独立。“课程”与“思政”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差异割裂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联,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价值目标产生分歧,人们惯性地认为育才仅指向专业课程、育人仅指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正是力求“课程”的工具理性与“思政”的价值理性在二元对立中打破育才与育人割裂局面,构建一种融通互构、相得益彰的教育合作模式,汇聚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

2.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共同体通常是指由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以某种方式构成相对稳定的整体。关于共同体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的市民共同体,当然,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语境中共同体的概念和含义也有所不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同样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共同体思想。“课程思政”共同体正是不断优化整合全体教师、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等各方面力量,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在本质上是“课程思政”工作各要素之间的一种关系性存在,主要表现为“课程思政”工作主体、客体、目标、行为和资源等要素基于共同体这一核心理念进行协同与整合,从宏观上确立共同体的价值建构,确保“课程思政”工作的正确导向;从中观上形成共同体的联动机制,发挥“课程思政”各构成要素联动的系统性合力;从微观上强化共同体的制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共同体运转的协调规范。

3.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一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系统性。“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系统工程,要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校行政统一规划,全校统一认识,各门课程统一目标,打破“课程思政”建设中零散的运作模式,实现系统性推进。二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分属于不同院系,因此“课程思政”工作必须开创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之间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共同体整体性推进。三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性。由于高校层次不同、专业学科不同、课程类型不同,因此要“借助学校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构建研究、对话平台”。(46)李宇杰,钟婉莹:《努力打造高校育人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9日。通过组建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工作团队,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协同性推进。

(二)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逻辑进路

1.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校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起源于他对人的本质的思考,马克思在对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及劳动异化的批判扬弃后得出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旧式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压迫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潜能,强调人在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前提下,智力、体力、才能、情趣按照自己的个性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而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目的是以共同育人为目标指引,弥合“课程”与“思政”中所凸显出的内部矛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最终目的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终旨归一致,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话语体系之下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旨在通过课程思政之合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2.实践逻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4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即“三全育人”,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共同体理念;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4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阶段、教育主客体的共同体理念;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突出强调“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要求“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与现实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从“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5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社科[2022]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入手,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场域的共同体理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演进中体现出的共同体实践逻辑,基于唯物辩证法以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中心环节,通过组建交叉学科群,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将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联系起来,力求构建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与专业课程有机联系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重要路径。

3.价值观引领逻辑: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5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格行为的大学生投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抖音、快手、微博等APP软件所带来的西方文化与资本逻辑,以及其所产生的网络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等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侵蚀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5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的整体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育人的各个场所、阵地、过程和各环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通过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结合不同课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高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体功能,积极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着力点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打破了思政课程孤岛化及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境,建立起共同体构建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彼此依存的动态联系。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育教学各环节,从全局视角着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一)构建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聚焦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种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任务秉承的价值共识,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相互凝聚、增进相互认同,实现各方主体工作步调同向同行,破解高等教育重课堂轻日常、重知识轻价值的问题。

1.坚定政治立场毫不动摇,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树立正确认识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是扎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的成员,无论来自哪个部门,承担何种职能,都应维护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一致性。共同体成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认识和目标认同,在工作中聚焦立德树人目标实施整体性的全局意识和协同意识。对此,高校党委、行政部门以及职能部门、学院要协同配合,把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筑牢立德树人工程,形成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认同,推动共同体建设落到实处。

2.坚持指导思想毫不动摇,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5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面对育人与育才的相互割裂,目前高校专业课程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内容体系均需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实践。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指向,引导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中凝聚起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广泛共识。专业课教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授课特征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专业知识技能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思政课教师也要根据所在高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实际情况,广泛吸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素材、典型案例,结合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校情、学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为凝聚价值共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3.坚守舆论阵地毫不动摇,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是传道授业、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社会上不同的思想、观点,在这里交锋、交融,前沿阵地守不住,就有可能一溃千里。”(55)《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1页。如何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交锋,确保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守得牢、守得住、守得好,是高校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条件下的首要任务。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期待,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号召力和组织协调作用,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氛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提醒广大教师明辨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坚定政治立场,站稳三尺讲台,恪守意识形态管理红线,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营造良好氛围。

(二)构建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多个主体构成的,共同作用的发挥,既需要各主体发挥自身独特作用,又要提高各主体间的协同性。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聚集各主体共同参与、责任共担的育人合力,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体整体性优势。

1.明确高校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职责

“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5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高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一把手,要把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层面,建立和完善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主体责任制。其中,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宏观负责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建设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保证在思想上、纪律上、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负责“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具体指导,根据学校实际状况、自身工作情况及当前时代背景,统筹制订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规划和相关工作落实方案。各级党委则要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担起责任,带头推动和支持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深入学院及教师中去检查“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

2.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共同体工作格局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包括高校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教育主体,以及高校的职能部门,需要各方力量同时负起建设责任,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共同体工作格局。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归属、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有计划、有组织地逐层抓落实,检查“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各院系具体落实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要推动各部门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充分进行协调,制订共同体建设的工作方案、质量评估等相关规范,突破部门机构的界限限制,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协同管理能力。同时,各院系要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充分交流,依据自身学科属性、专业特点、师资状况等具体情况落实推进,细化至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的执行方案。

3.筑牢育人与育才的双重责任

“教师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57)《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04页。绝不能把教书的教学活动看成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以正向激励为主的原则,引导专业课教师将育人责任的被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主动需求,促进专业课教师负起育人与育才的双重责任的常态化发展。各专业学科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的根本问题,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转变以往重知识轻思想的育人体系,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帮助下,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为具体课程的教学计划,在立足各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学科、分专业、分课程的针对性教学,发挥范例课程示范作用。

(三)构建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必须处理好组织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高校各职能部门要在共同体建设中准确定位,转换思路,探索形成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发展的综合育人模式,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育人功能。

1.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进行全方位信息交流,为组织成员共同参与提供多样渠道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遵循开放包容、价值引领、交互体验的共享理念,鼓励各级学院、行政机关、教职员工之间有机结合、合理流动、多向交流、协商对话”。(59)闾春飞:《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15期。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科技处等党政部门和各院系要结合自身职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管理能力,将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贯穿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全过程。此外,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机制,积极发展线下线上交流及信息化建设,通过在线协同作业的网络交互工具,分享教学案例、工作经验、感悟反思等,实现不同部门间横向和纵向信息流的融会贯通,以此增进对彼此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方主体价值目标统一。

2.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进行多层次议事协商,为组织成员共同治理形成合理方式

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专业教师作为最直接的参与主体对建设工作是否到位具有重要发言权,共同体要采取双向沟通的方式定期联系专业教师对构建共同体予以反馈和调控,并根据成员所反映的情况召开共同体建设的专题研究会议,分析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鼓励共同体成员就管理制度、教学改革、设施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制订相应解决方案,促进共同体建设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改进治理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线上交互平台,通过互联网拉近组织成员、职能部门的沟通距离,使上下沟通和协调变得更加顺畅,提升组织成员共同治理的效率。

3.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进行立体式质量评价,为组织成员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证明,也不是问责,而应是发展,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大学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五发展)的统一。”(60)周玉容:《大学教学评价标准的双重困境与破解之道》,《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应吸纳不同层次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设置各有侧重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要“将师德品格、政治素养等评价标准放在优先考虑地位,增强评价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针对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合理设置政治、教学和科研的比例分配标准”,(61)段 妍:《新时代构建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并合理增加立德树人成效的评价权重,激发共同体成员以个体与共同体协同发展为目标,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把自己的事业和共同体的发展融为一体,实现组织和个人之自由且全面的发展。

(四)构建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是资源配置。高校要发挥核心枢纽作用,从整体着眼、科学统筹协调,在资源配置和决策中充分体现出共同体的理念,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共同体提供支持,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资源共享

课程建设是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主要平台,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体内各主体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共建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课程教学资源创新平台,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其他课程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课程群,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在高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间的共享共用,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高校不仅要将本身发展所积累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基于合理设置课程的前提下,结合各学科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知名院校的优质课程,借鉴好的做法,谋划自身特色发展。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育人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守正创新。

2.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师资建设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62)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民日报》2021年9月29日。高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将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6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109/t20210922_565443.html。一方面,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需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组织协调作用,合理运用人才资源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6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的“课程思政”专业化团队。另一方面,从校外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对表现突出教师给予表彰和鼓励,激励教师队伍端正态度、潜心育人。

3.统筹规划项目资金,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经费保障

高校应按照上级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建设计划,将“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当中,着力解决共同体在建设、发展,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将教师工资收入、待遇保障与人才培养效果直接挂钩,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争取校内更多政策、资源支持,使奖励体系、科研项目等向“课程思政”共同体中的优秀教师倾斜,增强教师参与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提升共同体教师参与的获得感、成就感。此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要加大监督,切实有效提高专项经费的利用率,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旨在打造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格局,形成以“思政课程”必修课为核心、“课程思政”专业课为辐射的立德树人同心圆。高校党委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为契机,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主体责任、创新协作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在多方协同育人体系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融通互构、彼此支撑、相得益彰,促进育人目标和育才目标的高度统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