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时代生活: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
2023-04-06陈正庄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266108
陈正庄(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266108)
语文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从时代生活中来,又到时代生活中去。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我们理应将语文教与学活动置于时代生活背景之中,才能赋予语文教与学以生命和活力,让课文彰显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真正的语文陶冶,从而获得鲜活语文知识,生成适应生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结合《故都的秋》一课教学,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时代生活的路径。
一、 走进时代生活, 为语文核心素养积淀生活经验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四者协同发展离不开生活经验。教师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学生生活经验之需求,引领学生走进时代生活。学生充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以便能够与作者形成思想和情感共鸣,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1.观察生活
不同时代,生活内容不尽相同。然而,不同时代生活并非互相脱节,而是存在一脉相承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通道。观察是一条了解这一通道的有效的途径,教师应重视学生观察指导,帮助学生在观察中与文本建立起关联。
《故都的秋》一课课前预习环节,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自然,观察自己家乡的秋天。观察过程中,将自己观察所得记录下来。记录方式不限,鼓励学生采用拍照、写观察笔记等方式。
观察生活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前置性学习时间,从书本和课堂走向生活,广泛了解时代生活。通过观察,学生观察力得到较好发展,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故乡之秋,对故乡之秋获得直观和较为全面的认识。如此一来,学生和文本才能获得互动“话题”,才能产生情感共鸣的条件。
2.品味生活
品味生活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厚重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善于借势而为,引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思考,赋予学生品味生活的机会,促使学生思维开动起来,为与文本对话进行铺垫。
《故都的秋》一课,结合学生课前观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取得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深化学习活动。结合拍摄的图片,引导学生给图片拟一个名字;结合观察日记,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秋的特点,以及日记中表现的自己对秋的情感等。
品味生活这一前置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观察获得的体验进一步走向深入。拟写名称则引导学生对故乡秋景进行高度概括,形成总体认识;观察笔记又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方式,将观察所得进行整合,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对家乡之秋形成理性认识。前置性观察和品味活动,为学生与文本、作者互动提供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二、 创设生活情境, 为语文核心素养积蓄情绪力量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激发过程,学生在外界激发下,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主体意识才能越发清晰。教师应善于从时代生活中选择情境素材,并对情境素材进行合理裁剪。通过融入匠意加工的教学情境,才能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积蓄情绪力量。
1.选择时代生活素材
教学情境要发挥应有价值,优化情境素材是关键。教师应善于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情境素材,借助素材的时代感激发学生文本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期待感。
《故都的秋》一课,从学生课前观察活动中选择情境素材,素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拍摄的家乡秋景图片;二是撰写的观察笔记;三是教师搜索的有关“家乡”主题的情境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和微视频等。
借助教学情境,学生获得展示自我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同时,情境素材是学生所熟悉和亲身参与的,更容易提升教学情境亲和力。教师补充的情境素材则起到优化情境素材作用,让情境更好服务语文教学。
2.精心加工情境素材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更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愿望。教师应基于情境创设之初衷,对情境素材进行合理加工,赋予情境独特的教学“匠意”。融入教学匠意的情境素材,更符合教学意图和学生语文学习“胃口”。
《故都的秋》一课,结合学生提供的图片和观察笔记,我将学生提供的图片进行组合,并配以学生拟写的标题和笔记片段,意在借助情境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创造互相交流机会,帮助学生对家乡秋景形成整体感受。进而,教学情境进入第二层级,从“家乡之秋”向“故乡之秋”大主题扩展,包括写秋的古诗、散文等。
教师借助图片和笔记整合,将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图片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笔记内容则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将情境回归“故乡之秋”大话题,自然引出《故都的秋》。
三、 关联时代生活, 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开拓空间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教师应将文本解读和时代生活有机关联。关联时代生活包括两重基本内涵:一是彼时的时代生活;二是当下的时代生活。通过两重时代生活关联,形成开阔的文本空间,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1.讲好彼时“生活故事”
语文教学要面临现实空间和文本空间两者之间距离感问题,学生生活在现实空间,对文本空间中发生的故事缺乏足够了解。这就容易造成“现代人”难以进入“超空间”的现象,阻断学生进入文本的现实路径。教师应基于两重空间之间的距离感和时代感,讲好彼时“生活故事”。通过深入挖掘和还原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空间穿越。
《故都的秋》一课,课前预习除观察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搜索背景资料。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收集信息,引导学生抓住“故都的秋”和“写作背景”两个关键词语进行搜索。针对学生搜索获得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对背景资料进行加工,保留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背景资料。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背景资料交流的机会。结合学生交流,让学生谈一谈这些背景资料的助学价值。
这一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现实空间和彼时空间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成为“彼时故事”的讲述者。要讲好“彼时故事”,需要充分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积极开动思维,提取有助于文本解读的信息,学生语言素养和思维品质得到较好发展。同时,结合背景资料驱使学生自我阅读。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和彼时生活建立起关联,为课堂深度学习做了有效铺垫。
2.打开当下“生活通道”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发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共鸣,共鸣的产生不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说教,需要打开学生当下“生活通道”。学生“生活通道”一经打开,生活经验和文本就容易形成有效碰撞。在生活经验支持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审美通道建立,文化之源也得以打开,课堂教学活动就显得水到渠成。
《故都的秋》一课,借助学生勾画的故乡之秋,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用语言概括秋景。通过阅读文本“绘秋”部分,学生很快把握文本描绘的“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闲话秋雨图”和“佳日胜果图”等。借助几幅秋景图,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故都之秋的特点。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教学活动自然而然进行得顺利。
《故都的秋》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在秋景和情感之间建立起关联,即引导学生将文本“客观色彩”与作者“主观色彩”进行对接。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即借助学生对时代生活之观察和品味,感受到作者笔下之景是心境的投射,烙上作者主观感受。此时,再引导学生结合郁达夫的人生故事和时代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秋在作者笔下是“悲秋”。学生对“悲秋”的内涵理解也走向深入,这不仅是作者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作者对特定时代下一群人心境的写实。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心境之“悲”油然而生。
当下,学生对时代生活的“美好发现”与彼时作者对故乡之秋的“悲”化表达,都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这种情感和思考以不同方式呈现,但审美效果不因“悲”与“喜”而削弱。
四、 抒写时代生活, 为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共生机遇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通道应是立体的,教师应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要,重视语文教学板块之间的融合。教师应善于从文本进行延展,在文本勾连中打通不同文本之间的通道,搭建抒写时代生活的支架,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共生。
1.勾连中搭建支架
勾连是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打通不同时代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辐射点,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文本阅读,形成有机的文本群。通过群文阅读,为学生抒写时代生活搭建支架。
《故都的秋》一文,可以结合《秋词》《天净沙·秋思》开展阅读比较学习活动。《故都的秋》成为阅读支架,向《秋词》和《天净沙·秋思》进行延展。关联阅读应明确关联点,可以抓住“景”和“情”两大要素,体会不同作者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
2.读写中实现共生
阅读和写作是孪生姊妹,配合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开展适时的写作活动。写作活动不讲究写作规模,可以是整篇的宏大写作,也可以选择微写作、片段写作等方式。通过写作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抒写时代生活的机会。
《故都的秋》一课,教学流程高度融入时代生活,开展写作活动水到渠成。课前观察和品味,给学生积累了丰富写作素材,初步形成对故乡秋景的感受。课堂教学环节,对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生活化解读,帮助学生深度体会“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之间的关系。群文延展教学,又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给学生搭建写作支架,从写作素材,到写作构思与立意,再到写作方法与技巧,给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创造足够的生长空间。
总之,将语文教与学活动置于时代生活背景中,这是时代变化使然。教师应基于生活和语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将语文教学与时代生活有机对接。语文教学融入时代生活,需要兼顾现实和文本二度空间,在两重空间之间建立起通道。学生才能突破狭隘的文本和课堂空间束缚,行走在自我生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