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阈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研究
2023-04-06仝超
◎仝超
一、引言
随着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以文化为主的旅游活动,例如文化体验游,研学旅游、红色知识旅游等活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受到了各级文旅部门的重视。然而在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常态是“文亏旅赚、虚文实旅”,文化产业体量普遍小于旅游业。因此,怎样利用好图书馆的设备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对文旅融合进行实时监测,积极回应客户的消费需求,推动文旅融合的长效发展是目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实现了档案信息检索的高效性,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且准确记录书籍资料。[1]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本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档案管理新特点,依托于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明晰图书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文旅融合的科学路径。
二、文旅融合视阈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特点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不仅要具备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存储、社会教育、知识分享、促进阅读等功能,还要侧重于馆藏资源的管理、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等方面。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更加智能化、拓展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新特点。
第一,管理更加智能,检索更加高效。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中,主要遵循“分散收集、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则,这种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纸质档案容易出现丢失损毁、查阅难度大、缺乏灵活性、档案登记滞后等问题。虽然在现代化图书借阅业务中应用了图创系统、自助借还机、微型图书馆等智能化系统,但是这些资料和数据最终形成档案的并不多,通过信息化或数据化手段的归档实践操作也缺乏经验的积累。随着文旅融合的兴起,图书馆中的旅游元素持续增加,如通过构建服务网络,在景区、车站、酒店、机场等地开设不同类型的场域化图书馆,或者开展旅游研学等主题活动。怎样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对档案资料进行划分归档,进而为公共文化事业提供参考,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方向。[2]
第二,视野更加开阔,资源趋向节约。结合图书馆的业务范围,立足于全局化的视角,为了充分保障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很多图书馆在建馆之初,会进行大量的走访调研,了解周边的人群特征和消费倾向。同时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信息的准确度大大提高,提升了档案的处理和流通能力,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是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为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外,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审查视角也更加开阔,从传统的档案业务工作拓展到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网络技术科学等方面。
第三,内容不断丰富,功能模式多样。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图书借阅服务为主,档案内容多是图书文献的流通记录、用户信息以及调研交流的纸质文件、影音资料或实物。文旅融合后,图书馆与旅游要素的结合越来越多,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涉及传统业务,更将其打造成了兼具数字化线上阅读、文艺会演、休闲餐饮、文创产品展示等功能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的新坐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文化层面的一次重要转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项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行是时代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第四,促进信息共享,人才要求更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在档案网络平台上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丰富,体现出档案网络系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信息共享是当前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托,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快推动信息共享。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数字档案的管理也需要依靠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人才为支撑。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档案管理依托于信息化建设,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作用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引领其现代化管理。但是,目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尤其是文旅融合视阈下,其自身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3]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理念对档案信息化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图书馆的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长期受到“重藏轻用”传统思想的束缚,难以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管理的价值。在工作中思想理念落后,对档案偏重收集、归档和存储,忽视了开发利用多元化功能。对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认识不足,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地转变管理理念。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加剧了档案遗失或损毁的风险。从实际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很多图书馆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发挥创新改革的重要作用,导致图书馆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即使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也未能意识到文化档案资源和旅游要素融合的价值,对探索档案文化价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业务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利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开启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采用了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促进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变得更加健全。然而,从整体上分析,当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依旧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有不断优化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才能充分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的现实价值,引领图书馆更好地发展。首先,虽然大部分图书馆都在加快推动档案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却未形成统一化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使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联系不紧密,信息对接困难。一些图书馆信息化设备更新不及时,影响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再加上信息化档案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成熟,使得网络数据容易遭到攻击而损毁。其次,在管理制度上,许多图书馆还沿用较为传统的管理体系,制度更新滞后,使得很多工作流程、应用程序缺乏执行效力,难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影响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发展。最后,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众所周知,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具备坚实的资金基础,而目前资金不到位和不稳定是制约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图书馆档案信息化融合模式较为单一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各个主题业态较为多元,但大多数文化资源的信息化展示方式非常单一,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基本的主题图书报刊文献的阅览或外借,无法做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外挖掘。[4]文旅融合的展览方式缺乏创新性,未能掌握核心竞争力,对于文创产品的开发十分保守,难以契合市场需求。同时,档案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大多围绕着本馆资源,与旅游机构或者博物馆、展览馆等其他文化场所之间的互动关联较少,缺乏网络沟通机制,协同开发不足。在图书馆内部,由于各个文献资源分散于不同的档案室之中,缺乏紧密的联系,造成了资源整合度低,难以形成智能化、信息化的文旅资源服务供给。此外,目前很多图书馆建设还面临着信息数据不完善的问题,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文旅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书馆信息平台建设应该涵盖馆内档案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统筹协调。而现阶段很多文献资料的缺失和收集困难都导致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不健全。
四、文旅融合视阈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利用的路径
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已经逐渐演变为文旅融合发展潮流下的主阵地和关键性载体。随着5G通信、新媒体、网络光纤等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化作用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对于其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播力和用户体验感。
(一)坚定内源整合的档案管理理念,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良好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也要改革创新,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引领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更加便捷、高效,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支出,合理优化图书馆的运行体系。档案信息化使这些资料信息能够长时间保存,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有助于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要强化文旅融合的各项职能和相关责任,整合馆内具有文旅开发潜质的优势档案资源,保障档案文化资源利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根据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现实需求,实施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只有拥有优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对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才能持续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调整优化岗位功能,促进信息化技术发挥作用,引进文旅融合的高素质人才,为档案资源开发,服务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二)构建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强化文旅融合的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符合文旅融合发展轨迹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加大对不同载体、不同媒介的档案信息化改革力度,建立文旅融合数字档案室。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已经难以与现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要求相契合。因此,图书馆要对原有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优化,强化制度中的各项开发标准,降低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风险。其次,在实际发展中,为了保障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监管部门要不断修改相关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执行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5]最后,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制度,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要加大特色数据库建设,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通过公众号、官方短视频账号等网络媒体为用户提供线上档案资源开发服务,以便适应文旅活动的小众化、预约化、网络化、智慧化特征。此外,为了使文旅融合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信息化设备的引进和日常养护提供经费支撑。重视图书馆与社会团体的合作,完善市场化的资金供给机制。
(三)推进信息化转型,加快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档案资源开发
首先,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档案日益多元化,为了转变传统模式下“重藏轻用”的局面,加快档案的灵活运用,拓展利用空间,发挥文旅融合的积极作用,要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促进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动态采集各大旅游场域内的文旅基础数据和公共服务信息,结合各地的特色资源,整合数据库,构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进图书馆档案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其次,加快档案数字化转型,兴建网络文化资源数据库。对文旅融合的文化资源建立具有丰富检索功能的专题数据库,并与已经建成的数据库实现关联性对接,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主题对这些信息化资源进行精细开发,引导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创新性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读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凸显,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快文旅融合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后,运用新媒体手段助力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进入公众视野。与传统宣传手段相比,微博、微信及短视频平台等自媒体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将这些新媒体传播形式与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文旅融合的广泛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图书馆传统模式与新型网络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满足了更多人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现代科技水平,这些新项目也使得图书馆档案资料日益多元化。文旅融合视阈下,将更多的信息化档案资源与旅游要素相协调,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