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到精神
——桑顿·怀尔德小说与戏剧作品的一致性研究
2023-04-06王梓珺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王梓珺[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23]
桑顿·怀尔德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唯一同时荣膺普利策戏剧奖和小说奖的美国作家。作为剧作家,他更是与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齐名。怀尔德的一生创作了多部戏剧、小说、散文集。目前,中国大陆学者译介了桑顿·怀尔德的三幕话剧《我们的小镇》、道德寓言小说《圣路易斯雷大桥》、书信体小说或幻想作品《三月十五》。本文将通过上述作品,分析怀尔德戏剧与小说作品结构与精神内核的特点。
一、预知结局的特殊结构
怀尔德的这三部作品文体不同,但它们在情节结构上是有相通之处的。《我们的小镇》和《圣路易斯雷大桥》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人物的命运,而《三月十五》中涉及的恺撒之死,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古罗马历史事件。在进一步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无一不体验到了更丰满的细节和情感脉络。
在《我们的小镇》中,舞台监督喜欢先告知读者结局,再回溯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但神奇的是,即便观众知晓了结局,也总是被戏剧的内容所吸引,好奇“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第二幕的开场是三年之后乔治和艾米丽的结婚日。舞台监督打断了那些兴奋混乱的婚礼筹备,向观众展现“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舞台监督带我们回到了过去,六月的一天,放学后,乔治和艾米丽第一次知道对方也是喜欢自己的,一起坐在冷饮柜台前吃着草莓冰激凌苏打,谈论着他们共同的未来。
《圣路易斯雷大桥》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五个人坠桥身亡的事实,再在后续的章节慢慢地向我们展开这些人各自丰富的私人生活和他们之间或近或远的牵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写出那么多篇幅冗长、语言华美书信的女侯爵,看似是个工于心计、自怜自艾的孤傲之人,内心却是多么渴望理解、渴望陪伴、渴望爱;女演员卡米拉·佩利绍莱是怎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她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这部以朱尼帕的调查报告为线索的小说中得知,这五名看似互不相识的坠桥者,多多少少都与修道院有些联系:女侯爵的仆人佩皮塔和双胞胎兄弟都是女修道院院长救助的孤儿;女侯爵与伊斯特班自杀时救了他一命的跑海船的船长是旧相识;伊斯特班认识女演员卡米拉·佩利绍莱,在他坠桥的同时女演员的儿子杰米和她的“老朋友”皮奥叔叔也在桥上。
《三月十五》分为四册,且每一册几乎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罗列文件。正如作者自己所交代的:“第一册的文件出自公元前45年的9月。第二册收录的材料涉及恺撒对爱情本质的叩问,其实时间比第一册更早,贯穿了9月和10月。第三册主要写宗教,其实时间还要早些,持续了整个秋季,结束于12月善德女神的仪式。第四册则以本卷中时间最早的文件开篇,以恺撒遇刺作结,并回顾了恺撒之问的各方各面,尤其是他叩问自己是否扮演了‘命运’的工具。”可见,在《三月十五》中,后一册的时间线总是包裹着前一册,就好像大圈套着小圈,套了四圈。每往后读一册,读者对事情和人物的认识都会更丰富、更全面。譬如,在第一册中我们只知道恺撒和马尔库斯·布鲁图斯是认识的,而到了第四册,我们了解到恺撒和布鲁图斯的母亲曾有过一段情,恺撒是布鲁图斯的父亲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
可见,即使在一开始作者就告知了故事的结局,读者依旧会被故事牢牢地吸引,更会感受到存在的命运感、历史的偶然性。知道了故事的开端,会期待人物关系的走向、故事的结局;反之,得知了故事的结局,也会好奇故事的开端和过程如何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二、小说与戏剧文体边界的模糊性
在阅读剧本《我们的小镇》时,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部作品是否有点像是戏剧和小说的结合?小说描绘过去,而舞台展示当下。“戏剧就是发生什么,而小说是一个人告诉我们发生的事情。”①那么在《我们的小镇》这部戏剧中,舞台监督似乎是一个小说家与导演结合的角色。他似乎是在当下说过去,让过去在当下重现。
在《我们的小镇》中,舞台监督这一人物的设置是很有特色的,他几乎是全知视角,会预告小镇上各种事件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当我们刚刚看到吉布斯医生和他的太太时,舞台监督便告诉各位他们是如何死去的。当卖报的小乔·克罗威尔结束他的演出走下舞台时,舞台监督就会告诉我们他将会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并成为尖子毕业生,却又很不幸在战争爆发时死在了法国。除此之外,剧中的舞台监督拥有传唤演员上台表演的能力,还会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要跳过几个钟头”。在这部戏里,演员好像是皮影,而舞台监督好像是操控皮影的人。
在国内唯一一部研究桑顿·怀尔德戏剧的专著中,作者通过比较斯丛狄和谭霈生对戏剧本体的论述,得出“场面是情节的最小单位”,进而得出《我们的小镇》并没有违背戏剧的本体这一结论。“第一幕、第二幕的每一个场面,都在展示着小镇上人与人的关系,充实着人物的具体行动,共同为全剧的重点场面构建情境。”②
在阅读小说《三月十五》时,我们也有这样一个疑问:这部小说改编成文献剧会不会很有趣,这一篇篇的书信、日记、纸条、铭文是不是很像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
1935年11月,怀尔德从欧洲回到纽约时,向《纽约太阳报》的记者这样说道:“若这本小说采用传统的叙事结构(由一位全知的作家讲述),那么它作为与现代人对话的媒介就会失去活力。”未来——至少是他当时构想的未来——是属于戏剧的,这种艺术形式潜力巨大。如果不取消“故事讲述者”的存在,就无法做到“不带评论的纯粹的动作”③。
无论是呈交给上级的书信、满城传播的匿名信、恺撒向卢修斯写的多篇剖析自己心声的日记体书信,还是《康涅利乌斯·摘录簿》的段落、《埃及女王国务大臣备忘录》的段落、阴谋集团的抨击文,都是由这些文字的作者在发声。可以说,它们都是“不带评论的纯粹的动作”。我们读每一个文字段落的时候,注意力只聚焦于一个人物所表达的即时的心情和状态上,这就具有舞台所特有的“当下”感觉,也使得人物十分亲近。“怀尔德反对将他的小说改编为现场演出的戏剧,这曾是铁则一条。但由于《三月十五》中深深扎根着一份戏剧感性,怀尔德便破例请求身兼演员及剧作家两职的杰罗姆·柯尔提于1962年将其改编成舞台剧。”
在桑顿·怀尔德的遗著保管人塔潘·怀尔德为《三月十五》写的概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桑顿·怀尔德本人对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分类也是有些模糊的,且是有前后变化的。在刚开始写这部作品时,怀尔德在给姐姐的信里说道:“我开始用书信形式写关于恺撒——克洛迪娅——卡图卢斯——西塞罗的小说,纯粹是为了好玩,这是我迄今为止写过的难度最高的东西。”而后文塔潘·怀尔德又提到,桑顿·怀尔德甚至不把《三月十五》叫作小说,而是称其为“幻想作品”。
同样是小说,《圣路易斯雷大桥》的改编情况与《三月十五》是有很大区别的。当时业内也有人看出了《圣路易斯雷大桥》的改编潜质,向怀尔德请求将其改编成戏剧、歌舞剧或歌剧,但怀尔德对将其改编成现场演出的戏剧形式表达了明确的拒绝,而同意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或电影。“他并不认为这部小说中精妙的语言能够在现场演出的戏剧形式中体现出来。”现场演出,我们能够体验到的是视与听两方面,即演员的舞台行动和演员的声音。而广播剧,我们体验到的是声音。广播剧是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的一种艺术形式。人物对话仍旧是推动广播剧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怀尔德没有拒绝广播剧的改编,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他认为广播演员的对话也可以使观众体会到故事的精妙,而不是只有通过文字阅读才能体会到。所以《圣路易斯雷大桥》虽然没有改编过舞台剧,但其中也存在戏剧的影子。
《我们的小镇》有小说的特点,但仍旧没有违背戏剧的本体。《三月十五》既是书信体小说,也是不被划分得那么清楚的“幻想作品”。相比之下,《圣路易斯雷大桥》算是一部比较规范的小说,但仍有改编成戏剧的潜质。在桑顿·怀尔德的戏剧和小说中,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体会到了小说和戏剧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的,这其中存在着模糊地带,而这些模糊地带是可以被挖掘和探索的方向。
三、作品中的人生哲理思考
这三部作品都具有哲学的内核,它们讨论的是“人与信仰的关系”或“信仰的本质”。《我们的小镇》中的舞台监督看似是一个全知的角色,但他并不是全能。即使他能够让艾米丽回到十二岁再去看看当时的一切,这也丝毫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作品要告诉我们的是:要多去想想我们已经得到了什么,而不要总是嫉妒别人,或想要更多。艾米丽最后感悟到“所有的一切都在进行,而我们却从未留意到”,就是想要告诉世人:那些平凡和琐碎,那些平淡和简单,是那样的美好和珍贵。生活本身是一切的意义所在,我们得到了平淡简单的生活,已经是得到了幸福。《圣路易斯雷大桥》中的朱尼帕一心想要求证坠桥事件的原因,但是他的心愿应当是没有实现的。在阅读朱尼帕修士的调查记录时,我们得知这五位“殉难者”许多私密的生活细节,但并没有从中得到他们坠桥的缘由。《三月十五》中,恺撒给好友卢修斯写信,信中总提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困惑。
怀尔德和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私交甚好,他在给友人乔·斯蒂尔写信时谈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学习,也有可能改变了怀尔德的一些看法。他意识到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无法简单地用理性解释。他承认并思考这一状况,但也不希求得出准确的答案。但怀尔德从始至终都追求作品反映的普遍意义,渴望通过作品来思考抽象的问题。
世世代代的作家、思想家不会放弃思考人类存在的奥秘与人类存在的本质。桑顿·怀尔德认为,爱、理解、宽容、知足、善恶有报的价值观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大多数人认同这些意义,于是这个世界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怀尔德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存在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展开之中。怀尔德这几部作品中对人类和信仰关系的思考,是极具审美价值和思辨之美的。
四、结语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进入了对怀尔德研究的高潮,相关研究成果有《怀尔德学习期作品与主要剧作关系的批评研究》《桑顿·怀尔德:戏剧观念、戏剧创作与演出反响研究》《伦敦舞台上的尤金·奥尼尔、桑顿·怀尔德、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怀尔德戏剧中的主题与结构》及《怀尔德与清教叙事传统》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怀尔德的传记、信件、日记等材料也被整理出版,如《桑顿·怀尔德日记选1939—1961》《桑顿·怀尔德书信选》等。通过目前可以接触到的日记和书信摘录,我们可以发现怀尔德的作品和他的经历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多丰富材料的引进一定可以使得对怀尔德的研究更进一步。
桑顿·怀尔德的戏剧和小说创作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若只是停留在对《我们的小镇》等少量作品的认知上,而忽视对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研究,则必然导致对怀尔德本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不够全面。怀尔德有数十部不同文体的作品,想要更深入地研究作者及其作品,需要我国翻译家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①Wilder Thornton.Ed.J.D.McClatchy,Collected Plays and Writings on Theatre,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2007:p702.
② 袁宏琳:《探索在戏剧与寓言的平衡木上——桑顿·怀尔德剧作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59页。
③〔美〕塔潘·怀尔德:《概述》,见《三月十五》,郭浩辰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