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下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小学课堂的常见问题分析
2023-04-06刘会源
刘会源
一、 问题的提出
多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政策与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使用PPT、视频等作为教学资源,依靠、应用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轻松实现手机和白板同步,师生互动、当堂测评与反馈也是得心应手。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强调要将信息技术用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情感激励的工具,建立起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备课、上课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该教学结构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便于教师对学科教学进程的组织与监控以及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地传授本学科科学知识,其弊端在于授课教师几乎主宰了课堂,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随着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逐渐发展起来,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要建构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但又出现了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情感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倾向,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北师大何克抗教授总结、分析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将传统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新型教学结构。用以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旨在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内容、手段与方法的全面变革。据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有限观察,有部分教师不论是认识还是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着一定误区和问题,现结合笔者多年参与教学管理、教研听课的情况,对这些现象加以概括、分析。
二、 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它包含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以及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信息素养与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由于部分一线教师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认识不足或理解上存在着偏差,在实际操作上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沿用“灌输式”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但任何技术的社会效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科教学中充斥课堂的“填鸭式教学”只是变换了一种方式,用“计算机灌输”代替“教师灌输”的教学行为大量地存在,甚至较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满堂灌”教法无疑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不能全面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
学生的信息素养大致包括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即“去伪存真”)与理解能力,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求仅停留在信息发现与采集层面上,如“在网络上搜索、查找到某一篇相关的材料或图片等”,显然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应当注重训练学生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学生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把握材料的重点、提炼主要观点、评价分析与综合表述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三)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开声兼备,但也有内容繁杂且良莠不齐的一面,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浏览的材料有的只是针对某一现象、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成问题,在课堂上围绕问题查找、获取相关信息与材料,引导学生怀着包容、求知之心去理解不同的观点与声音,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站在客观立场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做出正确评判的能力。但我们在随机听课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只是“从网站上找出一篇文章来表达或者证明一下自己的观点”,若经常采取这样利用、分析材料的方式必然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的不良心理与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
(四)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操作上流于形式
对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知识与材料,学生理解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困惑与疑问,弥补知识的缺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学习新课前,教师作为服务、合作者要为学生的预习提供帮助与支持,学生自主利用学习资源,探索新课的学习内容,以达到初步的“意义建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预习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虽然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预习,却没有设计并提供预习的提纲;有的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没有强调要点以及应达成的目标,不注重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尝试练习、提出问题;还有的教师课堂上安排的预习,因时间少、节奏快,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与效果而流于形式,如只是安排某一名或几名学生朗读电子屏幕上预先准备好的材料,读的学生没有领会,大多数听的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此外,教师引导或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或课件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扩展性阅读,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是保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手段,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环节仍然没有引起一线教师普遍的重视。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上存在误区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作为一种新型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学生的个体探索与集体交流讨论、互帮互助结合起来,可以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目前课堂上的学生协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确定探究主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合作完成作品、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我们在课堂上观察到,有的教师在一段时间的小组学习后,请出的发言者只是在表述其个人的观点,并非组内成员的共识,原因在于分组不合理,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较少,也没有观点的碰撞与总结;有的教师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或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或仅为呈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展示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小组活动仓促而过、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的倾向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必须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全权控制”转变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堂要彰显主体绝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少数教师在教学中将“主体回归”变成了对主体的“放任不管”,过度地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遨游探索”“自主学习”或“主动发现”而不做必要的监控、引导,出现了学生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些做法看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若课堂教学缺乏教师必要的管理以及思维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很难深度地参与学科的学习,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没有发挥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优势,甚至连基本的知识目标都难以实现。
三、 对“教师的主导地位”理解上的误区
强调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绝不等于可以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非自发形成,需要教师的帮助、启发和引导。课堂应当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学科教师要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定位应当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以及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初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相对较弱,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始终应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仅要决定教与学的内容、重点与难点,更是要在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以及学法的指导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仍然习惯于包办代替,“滥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演示,能够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这一点在理科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但与此同时,课堂上另一种倾向值得我们关注:将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等同于“逢课必用”,即几乎每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有的课堂应用信息技术显得很牵强,一些简单的知识也用多媒体加以形象化,削弱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技术、手段应当服务于教学,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师生对诗词、散文的反复诵读、充分地想象,更有助于把握文学形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用多媒体对其形象化,不仅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留点空白与难点让学生去思考、想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品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将学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条件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简单、扎实、有效,若用传统教学手段完全能够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地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情境创设“看点化”,偏离教学内容与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将信息技术仅仅当作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当支持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对常态课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常态课上不用或很少制作、使用课件,有的甚至连录音机、教具也不使用,课堂教学就是“平铺直叙”,教学情境资源的开发显得十分粗糙。而上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时则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和手段,力图给听课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有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看点化”的倾向;还有的教师虽然具备了“创设情境”的意识,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没有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既往的生活经验相契合,未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符合学生的心理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形成适当的跨度;其次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恰当应用多媒体工具和材料、利用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比如在《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上,教师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显示3D紫金山图,让学生在3D图中找出相应的山体部位;接着切换成紫金山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探寻出不同山体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点,这加深了学生对地形图的认知。
(三)在活动的安排与设计上,不注重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因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没有能够做到活动形式与目标、效果相统一,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授课教师花了精力设计的活动,课堂上充斥着有趣的活动,却不知道做活动是为了什么,气氛很热闹,却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二是课堂是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但缺乏好的活动,学生了然无趣、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形式与效果的高度统一是学科教学的追求目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即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活动的效果)。其次要准确地体现教学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合作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活动形式设计,有的放矢地拓展教材知识,使地理课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体做法上,可采用基于多媒体素材的课堂活动设计,有效运用多媒体巧妙设计活动,增加课堂活力,将视频(纪录片、动画、新闻等)、音乐、图片等素材融入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基于学生参与、体验的课堂活动设计,如小游戏、学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四)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弱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考试成绩仍然是学校、社会评价教学可量化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虽然运用“三维目标”来表述教育、教学的目标,授课时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的感受与体验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没有带着探究的心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的效率不高。此外,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内隐性、不确定性,一般不能表述为结果化的目标或班级全体学生统一的行为标准,其形成的过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且效果难以评价。因此,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较为普遍,即使在示范课的课堂中,我们也发现少数教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上着力甚少,课堂教学的深度不够,即使达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书”目的,却未能完成“育人”的目标。
新课改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明确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育人”。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落实育人目标、践行育人理念,备课时教师要灵活地把握好教材,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每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塑造自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高尚情操及家国情怀,即将立德树人的目标确定于备课之中;上课时教师要具备健康积极的情感,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把握教育感悟的契机,引导学生的兴趣从知识、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四、 总结与思考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可以让教师不再受学校资源环境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课程改革与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