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3-04-05杜英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杜英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一、前言
非营利组织是一类提供权益保护、慈善赈灾、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权利维护等公益服务的组织形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公益性、规模小的特点,资金来源大多是社会公众和企业捐赠、政府拨款等,并且这些资源提供者并不拥有相应的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和决定权。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力度不强,管理工作有待完善,一方面表现在其社会环境急需改善、内部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另一方面体现在其缺乏科学、全面和现实的内部控制机制,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非营利组织应当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活动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求。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一)社会功能影响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工作
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是其内部控制工作漏洞较多。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动员社会资源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正因为如此,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实施全面管理,提高自身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来保证社会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合规性,规避某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发生,避免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失去应有的信任和信心。
(二)资源源头和诚信责任影响非营利组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通常来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收入、物资来源包括服务对象、政府、会员单位和社会捐赠者等资源源头的无偿赠予。这些资金或物资提供者有权对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捐赠人意愿使用资金或物资,为社会群体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果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诚信责任和道德观念缺失,将会极大地危害非营利组织职能的发挥,从而使资源提供者不愿意继续捐款捐物。因此,非营利组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议,提升公信力,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发展,构建和谐道德体系。
(三)资源取得成本影响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成效
非营利组织在募集资源时,通常不需要支付或只需要象征性支付少量费用。由于这些资源的取得几乎没有付出成本,导致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相应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资金使用有些大手大脚,成本意识薄弱。为了合理使用和科学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避免非营利组织提供无意义无价值的活动,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自身的行为,有效管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内容。
三、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有待优化
多数非营利组织的规模较小,专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少,并且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非营利组织会压缩人员工资和管理费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社会服务目标和社会服务专业方向,权责分配不分明,专职机构人员配置不足,员工对内部控制观念淡薄,财务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欠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执行力较弱等,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根本性质上的阻碍。
(二)内部控制活动不到位
内部控制活动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执行载体,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全面防范和科学应对风险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通常来说,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核批准控制、资产保护控制、项目控制、资金使用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方面。目前,部分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活动不到位,比如对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度不足,预算管理体系缺乏公正透明性,审核批准授权制度不完善,不相容岗位未相互分离,容易出现监管不当、徇私舞弊的行为,影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影响非营利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缺乏风险识别控制和风险应急机制
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负责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以公益服务为主,不参与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因此认为非营利组织没有风险,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组织缺乏相应的风险识别控制和风险应急机制。殊不知,这种观念是片面的,非营利组织在决策和开展活动时同样存在较大的风险,包括合同风险、项目立项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风险会影响战略目标的达成,需要非营利组织在日常活动中做好风险预警和识别工作。
(四)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完善
信息管理平台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能够影响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效率、风险防范和竞争水平。目前部分非营利组织的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完善,即内部信息平台功能不够齐全,造成内部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和不顺畅。同时,非营利组织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受捐赠者和服务对象的意见以及社会公众舆情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
(五)监督形式相对单一效果有限
监督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有些非营利组织对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不够重视,未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岗位,也未建立独立的监事会,其监督形式相对单一,仅实行内部监督管理方式,缺乏外部监督和外部审计,效果有限,使得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难以被发挥,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些都会影响组织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滋生相关违纪违规方面的问题。
四、非营利组织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非营利组织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等内部治理结构,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社会服务目标,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议事规则。具体来说,非营利组织的决策部门是理事会,执行部门包括组织的中高管理层,监督部门包括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这三者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确保各项利益均衡,职责分工明确,确保非营利组织体系运行顺利[1]。内部控制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牵头部门,需要配置有专职的、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避免权责过于集中。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内部控制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掌握更多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够与内部控制人员共同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效率,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水平。
同时,非营利组织应当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包括采购制度、物资保管制度、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等。非营利组织在采购物资时,需要制定详细和可行的采购计划,编制相应的预算,尽可能地减少超预算支出或者无预算支出的现象发生。对于金额较大、采购数量较多的物资,非营利组织需要寻找多家供应商进行比价,以合理的价格购置优质的物资,并且及时对物资进行验收,准确记录采购业务各个环节。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往往涉及物资的免费派送,非营利组织需要做好物资领用的登记,事后及时公开物资派送的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强化内部控制活动管理
非营利组织应当以控制活动为核心,强化内部控制活动管理,加强收入支出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专项基金控制、财务会计系统控制、资金控制、经营分析控制、捐赠物资控制等,进一步规范组织各项业务和管理模式。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强化预算执行的力度。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全面和持续的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和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等内容。非营利组织应当规范预算编制的程序,优化预算编制的方式,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并且严格按照既定的预算计划来有序安排各项收支活动,保证预算切实执行。
其次,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强化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财务审核批准和业务执行之间、业务执行和监督管理之间、业务执行和登记之间、物资保管和物资资金登记之间均是非营利组织内部常见的不相容职务,这些岗位需要分离,不能由同一人兼任,形成相互牵制的良性关系。
再次,严格执行授权审核批准机制。非营利组织应当明确各个岗位的权责和权限,避免下级越权的情况发生。对于某些投资、购置非保本理财、运营方向调整等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经济事项,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落实理事会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即需要经过组织理事会的集体商讨、形成理事会决议之后方可执行和操作,任何职能部门和个人均不可单独进行决策或者私自篡改理事会集体决策[2]。
此外,完善财产保护控制。非营利组织应当制定资金活动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制度、项目立项和支出管理制度等,来保障财务资金使用、资产使用、投资活动和项目执行安全和有效,并且在日常管理当中密切关注容易发生的、风险水平较高的、核心业务的关键控制因素,定期对外公示社会捐赠的物资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确保物资恰当使用,发挥社会资源应有的公益价值,保障捐赠人和受赠者的利益。
(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落实风险应对预案
非营利组织应当科学运用风险评估管理方法,制定规范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完善风险识别工具,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落实风险应对预案。在签署服务合同和购买合同时,非营利组织应当加强合同条款内容的审核,并且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来履行相应的义务,保障组织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在项目立项时,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形成风险的有关因素,做好全面的调研分析、科学的筛选和充分的论证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公共服务对象的实际社会需求和当前的政策法规、经济形势、资源供给等因素,分析项目业务活动的风险,提前设计应对风险的预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保证公益活动顺利开展[3]。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和沟通系统
非营利组织应当积极运用先进网络技术,搭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组织与服务对象、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信息流通顺畅性,及时获取更为全面、有效和准确的信息数据,从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非营利组织可借助先进的信息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来电、网络留言、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快速收集服务购买方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投诉,提高信息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也避免因干预处理不及时而损害组织的声誉。同时,通过信息沟通系统,非营利组织可及时掌握服务购买方的服务目标,掌握服务对象的需要,有效开展社会调研工作,提供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方案和资金预算方案,以及将服务购买方的项目目标和服务需求第一时间传递给项目执行人员,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使其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4]。
(五)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遵循制衡性原则,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并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监督和检查非营利组织的日常业务活动。对于某些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影响重大、金额大的捐赠项目,非营利组织应当加强专项监督管理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完成相应的书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一旦发现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和应对措施、整改方案。同时,除了常规的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之外,非营利组织还需要接受外部监督和外部审计,实现内外监督有机结合。机构可在网站上或公募平台上建立专门的信息披露栏目,及时澄清不真实的舆论信息和数据,接受媒体、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维护机构公信力,并且聘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来出具审计报告,发挥各类监督的价值和作用,提升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5]。
五、结语
非营利组织运作的目的是发挥社会和政府公益活动代理人的作用,尤其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或者其他经济主体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时,非营利组织在协助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特殊社会性组织,非营利组织在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同时,应当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落实风险应对预案,建立完善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