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和互联网双冲击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

2023-04-05周聪宋瑶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运动

周聪 宋瑶

(1.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2019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大规模扩招高职学生100 万人,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宗旨是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服务,不仅肩负提高人才身体素质的重任,同时具有育人的重要意义,助力青年一代实现人生价值,使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然而,自2019 年12 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类院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2020年,全国各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师无法正常到校进行面对面授课。由于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程度的线上教育教学,直至今日,还有部分地区疫情反复,仍需要采取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现如今疫情常态化下,虽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进行,但其过程中暴露诸多问题和不足,如线上体育课的开展是内容选择单一,缺乏与学生互动的管理,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表现出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时代需求应运而生的新模式之间的平缓过渡与融合创新问题,该文旨在究其原因和分析利弊,希望构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为今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可行性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检索,查阅高职体育教学相关历史文献、论文等,并查阅教学理论的相关书籍和相关资料。

1.2 数据统计法

对选取代表性的运动APP 功能、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纳,对线上用户关注体育运动微信公众号、抖音、火山等小视频个人账号进行数据统计。

1.3 逻辑分析法

对获取文献、论文和相关体育教学论著,以及线上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和不合理之处,从而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2 结果与分析

2.1 “疫情”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实属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影响了全国各级院校的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中包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其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体育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受到极大考验

因体育教学大多数是面对面实践练习和纠错指导的特殊性,以往对体育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没要求,此次疫情影响,必要时要采取全部线上教学方式。对云课堂、PPT 制作、视频录制技术、腾讯会议等软件的应用都是很大的挑战,出现了早期的手忙脚乱现象,之后面对疫情的反复,全国各地的学校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均对线上教学的技术应用有所要求,而体育教师平时缺乏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和信息技术更新,从而导致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

2.1.2 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限制多

居家练习时因受场地、器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限制,选取的运动项目多数是以简单易学为主,主要有太极、八段锦、健身操、武术套路、体能训练等项目,后期增加了各种体育赛事视频播放等。高职学生每天的网课很多,缺少了互动性的网课体育教学,千篇一律的模式不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高度重视,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1.3 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增强

因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尤其是钟南山教授的榜样效应,学生在感叹钟教授医术精湛的同时,更为他84岁的健康体魄而折服。探究不老秘诀发现是钟教授每天都坚持45min 左右的健身运动,所以依然精神抖擞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散发个人魅力,实现自我价值。自从疫情开始,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高校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大学生重视体质的程度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校园中形成了健身热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健身大军,奔跑在运动场的跑道上、跟着音乐进行操舞类运动项目的锻炼,等等,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

2.2 “互联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冲击

2.2.1 运动类APP功能全面

自2016 年开始,线上运动类APP 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Keep、乐动力、悦跑圈、悦动圈,等等,主要功能包括身体数据记录、制订健身计划、推荐运动装备、推荐健康饮食食谱等[1],全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数据显示,2020 年春节假期由于疫情影响,人们不能去健身房,不能出去跑步,利用互联网在线和朋友一起练瑜伽、健身,实现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的练习氛围,既达到了健身的目的,也与朋友联络了感情。健身类手机应用Keep 的日活跃人数在春节期间达到276 万[2]。运动APP 中含有大量的健身运动训练,主要包含减脂、塑形、增肌、拉伸放松等不同项目,其每个项目分为不同难度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难度进行练习。其次,运动APP 的记录数据非常方便,依据自身的要求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后,每次训练均可利用APP 记录学生的实时数据。再次,APP 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专业的建议,使运动更加科学有效。最后,教师可依据学生课堂中的练习态度、APP 提供的数据记录等,给予学生本次学习效果较为全面的考核与评价。

2.2.2 体育类公众号、健身类视频关注高

体育类公众号、健身类视频,如抖音、火山类小视频的个人账号,据数据统计显示关注率都很高,粉丝数可达几十万,最高粉丝量会高达400多万。例如,现今火遍全网的刘畊宏健身操一夜间收获粉丝量飙升到2000 万之多。这主要归因于3 个重要因素:一是内容创新,观赏性高,运动项目新颖,具有时代流行因素,全国各地的健康达人居多,长期积累的运动经验和运动专业知识得以发挥,互联网时代给予了这些运动达人展示的舞台;二是简短易学,每一个小视频在教学内容、教授方式以及配乐上都是精心制作的作品,锻炼者从海量的运动健身项目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方式方法,简而不繁;三是网络直播间的互动,通过线上同步教与学,主播和粉丝练习者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时时互动,大大增加了时效性,增强运动信心,提升了锻炼者的运动体验感和成就感,加上持之以恒的锻炼,收获的锻炼效果也愈发理想。

2.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3.1 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在一向重“智育”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仅仅表现在浅表层,并没有从根本的意识上重视,也没有发掘体育教学真正的育人作用,现在还处于响应国家号召喊口号的阶段。尤其是学校与家长的不重视,没有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培养不到位,使得国家体质测试中学生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

另外是学生个人因素。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数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学习的要求只满足于通过体育测试[3]。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身体就是健康的。

2.3.2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人员短缺,在教学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缺少专业性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以至于跟不上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节奏。在科研方面,缺少接触学科前沿领域的平台和途径,导致自主钻研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足。对于多媒体应用,如电子白板、云课堂、腾讯会议、录制慕课等新时代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不熟练,且经验不足,导致缺乏教学创新意识。

2.3.3 线下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乏味,考核标准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都开设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田径等项目,但百年来各项目的教学内容“亘古不变”,课程结构也是准备部分热身跑或者热身操,基础部分教与练,结束部分放松拉伸的“老三样”,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考核标准单一,一般为技术动作的考核,对学生意识创新没有鼓励分,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仅为教师的评定。

2.3.4 线上体育教学方式枯燥

线上体育教学中,大多数采取的教学模式为播放教学讲授视频或者观看体育赛事等,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对“互联网+”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将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及功能充分发掘,缺少与学生互动环节,缺少教学过程的监管。另外,对于学生的健身数据收集不够重视,以至于学生的健身数据疏于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教学效果无法正确评估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增加高职体育教学的课时和学分,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时基本上保持在国家规定的下限,要想引起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首先需要适量增加课时和提高学分,逐步建立“终身体育”和“体育强国”的意识,挖掘学生自觉性和自律性。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根据高职学生原有身体素质基础,提出不同的考核项目和方式,如考试和考评相结合,将出勤率、课堂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量化,考试分必考和选考结合,最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幅度给予评分和反馈,从而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必考项目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学会取长补短,而选考项目,则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增强自信,从而提高学生愉悦身心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学生既是健身运动的参与者,也是健身运动的推广者[4]。

3.2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样化、系统化、及时更新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高科技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逻辑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协助监管。另外,还要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重实际的健身效果。建议从线上运动APP、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中吸取时代元素和创新点,增加形态、体能、拓展训练、体育游戏、特色有氧操舞等项目,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特性,形成受学生喜爱的特色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增加一些体能训练,更加符合对塑形感兴趣的大学生心理。另外,课后的放松环节,既可以选择放松操,也可以选择柔缓的瑜伽动作等。

3.3 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在疫情和互联网的双重影响下,原有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老三样”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课堂需求,需要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来适应时代需求,但混合型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叠加应用,而是充分挖掘线上教学的功能和方式,丰富其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与线下面授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升教学效果,具体建议如下。

课前进行线上教学,利用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或者庞大的资料库中寻找适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并提交录制作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预设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热身情况,并注意收集学情分析的数据。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强化练习,采用小组合作和小组展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期间,在练习间隙时进行云课堂等教学效果的检验,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和检验进行信息反馈,推荐有针对性的练习建议和健康饮食知识,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还可以针对难度工作进行视频分析,配合教师的讲解示范,强化学生的学习表象。或者通过某些比赛视频为学生讲解动作技能,并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

课后利用多媒体手段布置游戏、比赛、挑战式的作业,可与课前的作业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方便正确评估教学效果,同时督促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和习惯养成。

3.4 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均为老师主导而定,而缺乏对学生互相评价的培养,只有学生懂得欣赏和清晰了解评分标准时,才会对动作技能记忆得更加深刻,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真正体验锻炼的成就感。运动类APP中“线上教学”和“数据记录”功能,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是对体育运动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多样化,高效化的重要手段[5]。利用运动APP等多媒体手段发起作业互评,也可作为学生数据收集中重要的一项考核依据。此外,还有记录功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情况进行记录与考核。

3.5 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方面,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体育教师都滞后于其他学科教师。教学观念的固化再加之体育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混合式教学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很容易造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单一,学生对混合式教学不感兴趣,难以实现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全员全过程渗透[6]。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待遇,为体育教师多争取专业培训和晋升机会,使其开阔视野,为体育教学的创新和科研提供发展平台。俗话说,“教师自己没有一桶水怎么能够给学生倒满一碗水”,既然选择专业就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培养体育教师多媒体应用等综合技能,充分发掘互联网的功能,促进教师深入钻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增加体育教学改革的参与程度和可行性概率,更好地为高职学生服务。

3.6 提高高职体育器材和设备经费的投入

体育是一项特殊的课程,其中体育器材在体育课堂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应增加器材投入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如体育课堂中增加可移动的多媒体白板,既可以随时观看和讲解动作技能,又可以展示技术、战术,也可以随时寻找教学资源,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大大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增加体育运动的电子佩戴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和及时地收集学生的运动数据,有助于体育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且有利于对学生的练习和锻炼进行分析,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运转。体育教师还可以对常见与运动相关的电子产品设备进行讲解示范,增加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能力[7]。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对于高职院校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寻找优化体育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促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得以改善,希望广大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德优体强的专业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运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正经运动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