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瑜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思考

2023-04-05董朝灵许传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瑜伽体育专业

董朝灵 许传坤

(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4)

全民健康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瑜伽,作为一项起源于古代印度,发展于现代欧美,风靡于当今世界的锻炼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喜爱。瑜伽在中国,不仅成为一项强健体魄的群众体育运动,更成为一种追求平衡、平和、放松、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可以在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程。2002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瑜伽正式进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随着瑜伽在中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瑜伽作为体育选修课,部分体育类院校则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瑜伽选修课程。其中,沈阳体育学院最早于2003年在体育系招收瑜伽专修方向的学生,2005 年开设了瑜伽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为推动中印教育人文交流,在中印两国领导的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建立,并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瑜伽课程。2017 年,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辨喜瑜伽大学合作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2018 年开始招收瑜伽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21 年首届瑜伽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

目前,对于高校瑜伽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瑜伽教学的现状调查[1]、模式研究[2-3]和课程设计[4-5]、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但对于瑜伽方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研究却不多,涉及不够。由于瑜伽特殊的外来属性、体育形式、哲学内涵、文化特质和科学价值,作为新兴学科和新兴专业的高校瑜伽方向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也必然有特殊性。因此,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出发,对影响中国瑜伽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梳理;并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提升改进对策,为培养满足健身瑜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提供支撑。

1 瑜伽方向本科专业的学科特性和课程特点

1.1 学科特性

在印度,瑜伽被作为一种印度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名片,进行传承和推广。在欧美,瑜伽最早被解读出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此后由于其身体层面锻炼价值被认可,从而获得广泛传播和创新发展。在中国,瑜伽第一次是在古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第二次则在20世纪80年代以气功形式传入,第三次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一种女性健美操的方式从西方传入,并被纳入大众健身范畴进行推广传播。不同于印度传统瑜伽,中国的健身瑜伽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自身的体位训练、气息调控和心理调节等手段,改善体质,增强身体活力,延缓机体衰老,是体育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6]。可以说,狭义的健身瑜伽,是一种以瑜伽体式锻炼为主的大众健身方式;广义的健身瑜伽,既包括瑜伽体式、瑜伽呼吸和瑜伽冥想,也包括瑜伽文化中的健身健心思想,更衍生出了配合瑜伽锻炼的服饰、装备、器材、辅助器具、书籍、影像、膳食以及习练环境。瑜伽本身带来的多属性、时代变迁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赋予中国瑜伽方向本科教育的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交叉学科、复合学科和新兴学科特征。

1.2 课程特点

由于市场上有大量的瑜伽培训班和培训体系,瑜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即需要紧扣瑜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瑜伽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性和就业竞争力,又需要紧跟瑜伽最新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突出专业的创新性和时效性。

不同于普通高校开设的瑜伽选修课程,瑜伽方向本科专业的课程设计,首先必须满足依托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所需要的公共必修课、素养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其次要确立瑜伽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专业核心课程,搭建起由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三方面构成的专业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架构专业思维、逻辑思维,为学生终身学习、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由于体育学学科与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对体育人才进行科学分类,区分体育学术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基于瑜伽的跨学科特点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目前开设本科方向的云南民族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瑜伽)专业,选取了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导论、健康管理学、健身理论与指导、瑜伽体式、瑜伽解剖学、瑜伽生理学、瑜伽文化基础八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而瑜伽经典导读、瑜伽心理学、瑜伽清洁法与收束法、瑜伽调息与冥想、瑜伽理疗、阿育吠陀概论等与瑜伽密切相关的选修课程,则进一步凸显了该专业的方向特色。同时,传统体育养生概论、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学、教育学、中国传统哲学概论等其他的学科专业基础课,以及学校体育学、专业英语、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中华传统养生功、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运动营养学、休闲体育概论、大健康产业概论等其他选修课程,形成了对整个专业的完整支撑。

2 瑜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和不足

作为新兴学科和新兴专业,中国的瑜伽方向本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特色建设,还是在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支撑、产学研合作和协同育人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短板、不足、问题和瓶颈。

2.1 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足

瑜伽运动进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瑜伽行业管理的归属不清,瑜伽社会培训内容和培训体系混乱,瑜伽师资质认证机制缺失,培训无统一标准,并且高水平专业瑜伽教练员缺乏,导致瑜伽培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2016 年1 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将其纳入体育运动项目管理范畴,瑜伽运动首次有了明确的官方归属管理部门。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目前,我国160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体育学相关专业。但由于中国高校瑜伽教育刚刚起步,截至目前,瑜伽在中国仍然没有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而是作为体育类专业的特色方向,与其他学科的界线模糊,自身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滞后,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相对独立的完整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瑜伽学科的专业定位、学科方向、发展目标、培养模式、课程构成、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规划设计和政策支撑。大部分高校的瑜伽课程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课程开设和课程建设的随意性较大。2017 年,大学生健身瑜伽比赛才首次进入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校园健身操舞锦标赛,也暴露出当前高校健身瑜伽专业竞赛建设的滞后。

当前,社会大众对于优质瑜伽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瑜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这一矛盾,已形成的渗透着印度瑜伽哲学和思想的瑜伽教育理论不能够提供对瑜伽教育的完全解释和有效指导。当前中国瑜伽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改革实践,迫切需要基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和当代实际的主体性、原创性的瑜伽教育发展理论的指导和支撑。

2.2 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水平瑜伽教材缺乏

现代瑜伽进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培训的形式存在并快速发展,因此市面上有大量的瑜伽培训教材存在,既有公开出版物、引进出版物,也有内部教材教程。但是,对于高校瑜伽教育而言,目前没有一本国家认可的瑜伽专业出版教材,所有高校均在使用自编教材,大部分教师是按照自己制定的内容展开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授课老师随机决定,缺乏系统、完整的教学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瑜伽教学活动的不规范、不科学[7]。例如,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应用的教材是《瑜伽经》;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则以校本教材为主。2020 年,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联合国家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编制了《健身瑜伽初级(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教材》,但该教材尚未出版,仅在行业内部作为社会培训教材使用。

2.3 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学术带头人和师资匮乏

由于中国还没有独立的瑜伽学科,除少量教师在印度高校获得瑜伽相关学位外,大部分高校瑜伽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的瑜伽教师严重缺乏。据不完全调查,这些瑜伽教师的专业背景,既包括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等体育类专业,也包括了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哲学、印地语、中医学等非体育类专业。这些非瑜伽专业教师,由于个人爱好和健身需求等因素,通过自学、参加社会瑜伽培训,或者前往印度访学、研学等方式掌握了瑜伽的一些知识、技术和技能。这些教师的跨专业多学科背景,为打造具有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特点的中国瑜伽学科专业提供了可行性。但是,更多只设立瑜伽选修课的高校,其临时充当瑜伽教学的教师,缺乏对瑜伽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长期的习练,只能根据视频或一些网络教材自学,对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提前防范,及时解决,往往会导致瑜伽课程的指导性和教学效果变差[8]。瑜伽课程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瑜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是当前国内高校瑜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9]。正是由于当前高校瑜伽教学师资力量较弱,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匮乏,教学和科研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中国瑜伽学科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2.4 高校瑜伽课程和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性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部门对健身瑜伽教学重视不够,没有统一管理和指导瑜伽教学。体育院校瑜伽课程依然处于探索和改革实践阶段。一项针对体育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研究显示,已经开设瑜伽课程的院校中,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的瑜伽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讲述;而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则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10]。瑜伽教学知识点繁多复杂,但大部分高校的瑜伽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枯燥。教师习惯于运用直观教学法,即采用教师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进行瑜伽讲授,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对瑜伽学习兴趣不足,对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掌握理解不深刻,限制了高校瑜伽教学的发展。高校瑜伽教师缺少进修的机会,培训形式与内容也略显单一,瑜伽竞赛训练队的经费投入少,对参赛运动员的奖励制度不健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思维受限没有灵活性,缺乏创新思维;资金投入不足,实践学习机会较少,能力培养的共享领域狭窄,导致学生缺少创新技能。这些都是高校瑜伽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1]。

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瑜伽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也是兼顾了瑜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既考虑了瑜伽基础理论和体式技术,又考虑了瑜伽文化、瑜伽哲学、瑜伽饮食等延伸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结构、体式标准、瑜伽清洁、瑜伽调息、瑜伽收束等瑜伽相关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瑜伽专业术语、科学合理地上课或自我习练。另外,更增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华传统养生功、健康管理、运动营养、大健康产业、体育营销等拓展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跨专业思维。但由于所涉及领域较宽,对于课程师资安排、学生的素质素养和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进入新世纪后,大学生慕课等线上教学平台涌现,推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逐步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将瑜伽运动的相关知识分别结合到课前和课后的微视频中,提高教学直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12]。近几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上教学和线上课程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截至2022年6月,在中国慕课、爱课程、智慧树等平台上运行的大学在线开放课程中,仅有15 门瑜伽课程,其中只有“大学生瑜伽”1 门国家精品课。相较抖音、B站、小红书等APP上大量分享的瑜伽小视频,瑜伽本科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已经严重滞后。

2.5 高校瑜伽教学实践环节的欠缺与不足

实践是专业知识内化为专业技能的必要环节。教育实习质量的高低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健身瑜伽教学实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职前教育。高校瑜伽专业定位于为行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瑜伽师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瑜伽的文化知识、健身理论和体式技术,更强调能够开展俱乐部瑜伽教学、瑜伽咨询指导、瑜伽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以及瑜伽推广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在俱乐部、社区现场体式教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经历、发现、反思、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逐渐转变[13]。实习实践要贯穿于本科学习阶段的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时间保证,还需要次数保证。但由于很多高校对瑜伽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日常教学实践课时与集中实习实训时间的安排不足,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与社会瑜伽推广需求和俱乐部瑜伽教学要求脱节。目前,大部分的本科学生,只懂得“练”,不懂得“教”,更不具备就业所需要的教学沟通协调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产品开发能力。

2.6 高校瑜伽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够

秉承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课程思政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一流的课程应该是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课程,其中价值观引导就是课程思政[14]。作为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对口专业,瑜伽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培养能担当时代使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体育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是,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与瑜伽专业建设融合不足,创新不够,对于瑜伽方向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重点和差异性把握不准不全。在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进课程思政方面,与专业学科特点的结合不够;跨文化互鉴互学过程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不够。本科瑜伽课程,侧重于瑜伽体式动作学习和专项技能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思想环节的引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目标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渗透,未形成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元素巧妙融入教学内容的完整课程体系[15]。

3 瑜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求

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需要的新兴学科,关键是要敏锐地发现新需要,迅速构建新的学科方向并有效动员和整合相关的资源投入,实现快速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引领者。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现代瑜伽传入中国后,由于长期的政策监管缺失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滞后,瑜伽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各种流派、各种体系、各种认证的瑜伽在中国大行其道,山寨瑜伽协会大量出现,离岸社团在境外注册,在国内活动和曲线牟利的现象在瑜伽界大量存在,更有明显宗教化、神秘化、唯心主义甚至邪教化的糟粕掺杂其中,造成瑜伽在中国发展的失序性,严重影响了瑜伽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当前,瑜伽与大健康产业的结合、瑜伽与互联网的结合,催生了瑜伽的创新发展,加速了瑜伽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但由于瑜伽特有的外来属性和文化属性,在国家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不能任由瑜伽继续在中国的“野蛮生长”。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实施,

促进瑜伽在中国的规范、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愈发重要。作为中国瑜伽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瑜伽学科和瑜伽方向本科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关键。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健身瑜伽学科和健身瑜伽运动本土化教学问题,需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质和东方养生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定位和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找出瑜伽基础理论与各阶段的体式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成职业和事业,帮助学生树立中国健身瑜伽行业发展引领者和建设者的责任担当意识,增强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其次需要提升瑜伽教材的规范性和课堂教学的一致性,构建完善的瑜伽教学理论体系和科学理论体系;最后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靶向性和目标指向,强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校外实习实训环节,面向产业、面向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着力提高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能力,培养出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健身瑜伽行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

4 瑜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4.1 紧扣专业建设五大指标,强化瑜伽本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立德树人成为根本任务,“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成为时代命题,多样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的“指挥棒”问题。2020年,中央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

要办好中国的瑜伽方向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必须紧紧围绕学分制改革,专业综合评价和学科评价,对标国际国内与瑜伽相关的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一流学校,梳理瑜伽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目标、师资、教材、测试、就业5个指标以及特色的逻辑关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判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在此基础上,按照兼顾当前与长远、现实与需求、质量与效益的原则,科学制订中国瑜伽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国瑜伽方向本科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任务、重点;对标对表,形成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出台国家层面对于瑜伽方向本科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和发展举措。力争通过10~15 年的建设,在实现B 类课程全覆盖,主体课程达到A类的基础上,形成以1个A类专业和3~5个B类专业为支撑的中国瑜伽专业学科体系。

4.2 挖掘健身瑜伽的体育人文精神,推动瑜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中国特色瑜伽高等健身,思政工作和课程思政不能忽视、不能弱化,只能加强。因此,中国瑜伽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足于瑜伽方向本科的专业视野、理论和方法,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觉和道路自信等价值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升瑜伽方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深入挖掘健身瑜伽运动中蕴含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从整体课程体系构建出发,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鼓励和支持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显性课程的引领下,发挥专业隐性课程的作用,把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锤炼学生的优秀人格和卓越品质,在促进瑜伽方向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使所有课程承载起育人的功能。

4.3 聚焦瑜伽市场和社会推广需求,促进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建立

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协同合作无疑是提升高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强大支持力量。健身瑜伽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市场很大,但一方面瑜伽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高端人才匮乏;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瑜伽方向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这就造成了当前中国健身瑜伽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要提高瑜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中国健身瑜伽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瑜伽场馆的平台资源融为一体,提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协调协同,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瑜伽馆、俱乐部、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和瑜伽协会都纳入这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整合产业与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资源、要素,发展校际、校企、国际合作。产教学研用各方通过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实习实训基地、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改革高校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将人才的培养计划融入瑜伽产业发展规划之中,一方面为高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场地、项目、实践教师等优质资源,探索“订单式”“定制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使学生与企业需求双方进行提前了解,有效提高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16],扩大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础面,增加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就业机会,从而对应用型高质量瑜伽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有力推动作用。

4.4 创新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模式,提升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质量

创新力既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17]。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要想解决难题,突破困境,就需要改革创新当前高校瑜伽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质量提升。一是着力实现教学方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中心,积极探索翻转式课堂、线上线下融合课、项目教学法、理论+技术+实习/实践等教学方法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应用。二是着力实现教学内容创新,紧紧跟踪国际瑜伽学科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态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快编制出版高水平的高校瑜伽教材,鼓励和支持新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线上开放课。三是着力实现测试评价创新,突出过程性评价,突出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提高平时作业、随堂测试、期中考查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注重学生学业积分/学分绩点的管理和使用。四是着力实现质控监督创新,综合运用好结构方程、灰色关联分析、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估等多种模型,构建起完善的专业综合评价体系,重视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和第三方评价,形成评价、反馈、调整/改进、再评价的教学质量控制闭环,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和科学客观的方法衡量教学水平,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动力,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环境、育人环境,提高中国高校瑜伽方向本科教学质量。

5 结语

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实施的背景下,促进高校瑜伽方向本科教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瑜伽特有的外来属性和文化属性,高校瑜伽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更贴近瑜伽中国化和瑜伽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做好瑜伽本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把价值追求和品格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推动瑜伽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把人才培养计划融入瑜伽产业发展规划之中,促进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同时,改革创新当前高校瑜伽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模式,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瑜伽教学理论体系,培养出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瑜伽复合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瑜伽体育专业
Hello White瑜伽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