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
2023-04-05○王殿
○王 殿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改革方向[1]。劳动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时代要求的有效诠释,更是推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方针,涉农高校作为农业相关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肩负强农兴农责任使命,应积极探索全面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来保障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但是就现阶段涉农高校的劳动教育实践而言,仍普遍存在功利化、狭隘化看待劳动教育等问题。对此,本文立足青岛农业大学劳动教育改革实践,从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逻辑路径、具体实践路径两个维度,对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逻辑与具体实践路径展开积极探索,旨在推进涉农高校劳动教育改革,构建高水平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涉农高校应在全面解读、深刻把握其时代内涵的同时,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改革,将其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推进其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构建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
(一)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2]。对于劳动者而言,加强思政教育有助于其劳动意识的提升,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在劳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3]。因此,学校首先要推进其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体应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将思政教育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劳动教育课和其他专业课程,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相关课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学习。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劳动精神校本资源开发,深入挖掘本校劳动育人案例。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每年教师节前夕评选十大最美教师,一个个鲜活的劳动育人案例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的强农兴农梦。此外还将“草莓教授”“五龙鹅之父”等劳动教育的鲜活素材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形成特色校本资源,从而使得劳动教育更具亲和力。第二,推进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实习的有机结合。涉农高校农学类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实习,学校应发挥农林高校优势,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不同专业的日常实习活动中去。如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开展特色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青岛农业大学每年秋冬季节举办的校园绿色堆肥活动将校园落叶和厨余垃圾等进行堆肥,在学生掌握堆肥原理的同时还将校园垃圾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也为春季耕作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该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还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土壤、爱护环境的意识,更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第三,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日常性劳动中常态化开展,如开展劳动角色体验教育活动、创建文明公寓、定期检查评比寝室卫生、学生劳动技能比赛等。
(二)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涉农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服务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核心任务。对于农林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学好专业课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但是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差别较大。因此,涉农高校还要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专业劳动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劳动技能。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全面整合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要素。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首先需要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体现劳动教育的内容。如在农学类专业中,通过劳动工具的发展史、耕作制度的发展历程等专业知识与劳动教育结合,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财富”的深刻内涵,同时还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其专业实验、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全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第二,加强教师培训,不断增强教师劳动教育意识。为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涉农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劳动教育专题培训、讨论交流、分享总结,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认识、深刻认同劳动教育的重大时代意义;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促进教师实践技能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机制,将参与劳动教育工作作为教师评聘的考核指标,以激发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如青岛农业大学从每个学院选拔专业课教师组成劳动教育教研室,定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更有效地将劳动教育与全校各个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三)推进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全面结合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掀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层变革。农业生产也在经历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和农业物联网推动着智慧农业的发展。涉农高校是培养新时期农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实施。因此,涉农高校还要注重劳动教育与农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结合,引领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劳动实践,助理智慧农业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将劳动教育融入“双创”课程。将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如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将劳动教育实践融入“双创”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脚踏实地,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第二,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强化劳动教育。建设“双创”实践基地,为“双创”劳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场域。增加实践教学在“双创”教育中所占比重,注重各种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在“双创”实践环节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促使学生在“双创”实践中感受劳动的重大意义。比如,青岛农业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领学生树立科创兴农的远大志向。
(四)推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对于涉农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所学的农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劳动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涉农高校的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推进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形式,还可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此,涉农高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应注重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良好劳动品质的养成。一方面,树立劳动育人导向。拓展劳动实践路径,开展劳动主题实践活动、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展示劳动技能、劳动成果,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开展“科技扶贫”“技术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使其在实践中将个人理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4]。如青岛农业大学创办的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等多个“科技小院”,让大学生和农民同吃同住,相互学习,推动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绽放青春风采。另一方面,巩固育人目标。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青岛农业大学多次组织关爱儿童、智慧助老、共筑碧水蓝天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开设公益劳动服务项目赛事、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劳动育人目标。
(五)推进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形式[5]。推进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涉农高校更需要注重将劳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打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学校应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直接交流的机会,发挥时代楷模、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例如,青岛农业大学多次邀请知名校友,“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时代楷模”李登海先生来校为学生作主题报告和互动交流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榜样的力量,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明天的内涵;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依托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公众号和传统媒体等,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宣传产品,营造“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浓郁氛围。
二、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高效开展劳动教育
在农业院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是一项关键内容,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剂”,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序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劳动教育实践[6]。因此,农业院校在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时,应从农业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专业劳动教育指导两方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培养现代化、全面型农业人才的全过程。
一方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牵引棒”,基于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纳入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从2021—2022学年开始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32学时必修课程,纳入全校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取代原有的“校园劳动”课程。其中,劳动教育理论8学时,劳动教育实践16学时,专业劳动教育实践8学时。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形式,丰富教育内容。
另一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与农业院校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分别制定指导手册,将其融入学生发展全过程。例如,青岛农业大学根据学校自身学科特色,聘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团队,汇聚专家智慧,分别为学校的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不同专业制定劳动教育方案。同时,专家团队对不同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此外,学校还为不同专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理论学习大纲,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讨论设计劳动技能培训方案和开展何种劳动实践活动等,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指导本校学生的劳动教育。
(二)发挥涉农专业优势,分门别类融入实践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农业院校更应将劳动教育实践到农业生产中去。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涉农高校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会,实现知行合一[7]。从劳动教育的本质来看,它其实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为主要活动的教育形式,其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仅劳动类型就包括日常性和创造性等。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除日常性劳动等这些具有共通性的劳动形式外,其在生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涉农高校应立足专业特色,分类开展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发挥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职责,建设劳动实践基地。青岛农业大学建有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威海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和2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学校立足专业特点,根据“四新”专业建设要求,每年都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到不同的实践基地进行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些高品质实训场所,拓展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在不同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的劳动实践需求。
另一方面,发挥学科特色,立足专业特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可基于自身办学特点,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品牌,引领劳动实践活动,提升育人实效。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学校组建了多个科技特派员团队,组织专家带领不同专业学生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科技帮扶,推进劳动教育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
(三)更新教育评价体系,做到及时反馈问题
在劳动教育改革中,教育评价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有效监测、诊断、激励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农高校只有不断更新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才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涉农高校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一方面,健全劳动评价标准。涉农高校应以教育部对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基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建立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知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升对生产性劳动的重视程度,学校可分专业建立包括劳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在内的多级评价指标。例如,青岛农业大学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调研家乡的农业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如何高质量发展家乡农业产业的规划设想,以此来评价学生对劳动理论的理解。此外,为突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学校还组织学生竞赛,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发高效智能农机产品、便捷的农残检验方法和先进的食品加工方法等,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对相关作品的完成情况,多方面评估劳动教育成效。
另一方面,完善评价程序与方法。为改变劳动教育功利化、狭隘化的问题,涉农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的技术手段,构建劳动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具体实践中,明确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与指标,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其进行有效监测与统一管理。为更加有效地监管劳动教育过程,推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减轻师生的工作负担,涉农高校还可利用学习通、超星、微博、短视频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分享活动资料,发表自己的感悟反思;而教师则可通过这些平台评价学生劳动活动成效,在综合学生上传的资料以及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等级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