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对策

2023-04-05谢经良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数字技能

○谢经良 余 贝

当今时代,以虚拟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席卷全球,催生了数字经济,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经济是技术驱动的经济,而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关键的基础和推动力量[1]。世界各国对数字人才给予高度重视:美国出台《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俄罗斯发布《现代数字教育环境建设项目(2016—2025年)》,欧盟实施“2030数字罗盘”计划,等等。伴随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数字人才匮乏问题日益突出,数字人才缺口成为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2]。在各国对数字人才的重视以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基于数字技能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培养的必要性,深度刨析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详细解析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进而为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政策建议。

一、数字技能的内涵体系

(一)数字技能概念内涵

数字技能是数字鸿沟的重要预测指标[3],更是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关键能力,关乎个人生活与工作幸福[4]。数字经济时代,拥有数字技能的人才备受瞩目,他们是国家数字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同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技能概念的界定也不同:国外学者如Claro将数字技能定义为在数字环境中解决信息、沟通和知识三方面问题的能力[5],AlaMutka将数字技能概括为“自信地、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作、就业、学习、休闲和社会参与的目标”[6];UNSE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数字技能分为三类:基本实用数字技能、通用数字技能和具有变革属性的高阶数字技能[7];国内学者如周晓红将数字技能分为数字知识、认知技能、实用技术、能力、数字态度五部分[8],李晓静则将数字技能定义为“安全地使用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来检索、筛选、评估、创造和交流数字信息的能力”[9]。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数字技能的概念研究,依据我国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本文将数字技能定义为:拥有数字思维,具备辨析数字信息、使用数字工具、创新数字价值的能力。结合学者们对数字技能的探讨以及数字技能自身的发展规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二)数字技能的内容层次

1.初级阶段:识别、获取、整理数字信息的能力。数字技能内容的第一层是初级阶段,是技能金字塔框架的最低层、最为基础的层次。这一阶段是指数字技能拥有者能在数字资源中识别数字信息,利用数字工具浏览和检索数字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的能力。在当前的信息数据浪潮中,具有数字技能的人才能够分辨数字信息的真伪和有效性,了解数据来源的权威性,通过数字工具如公众号、官方平台及相应的搜索平台等,较为熟练地掌握数字信息的收集路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搜集的数字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使其形式规整统一,内容简短概要,表达清晰明确。如在相关网站搜集教育教学信息、了解最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WPS、OFFICE等办公软件整合信息等。

2.发展阶段:共享、交流、评价数字信息的能力。数字技能的第二层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数字技能拥有者运用数字工具共享已收集、整理和归类的数字信息,与他人进行数字信息内容的交流,在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合理评价数字信息价值的能力。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无处不在,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需要对众多的数字信息进行规范处理,使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高附加值的成果,并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挖掘数字信息的潜在价值,必要时可以共享相关信息,同时客观评估数字信息的效益。如利用微信、QQ、智慧课堂、慕课、腾讯会议等APP及时沟通、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学信息等。

3.深化阶段:分析、应用、创造数字信息的能力。数字技能内容层次的第三层是深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指数字技能的拥有者创新数字信息原有的表达形式,并利用合适的媒体进行输出,能运用恰当的数字工具来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信息的创新应用并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在数字信息融入全行业、多领域的过程中,行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行业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多,对单一行业的数据应用和分析已经不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深化分析本行业数据信息的同时,需要兼顾相关行业的数据应用、创造和预知数字信息的能力。基于此,选择相应数字工具去深挖本行业数据信息和处理复合型的数据信息会事半功倍。如使用SPSS、STATA和MINITAB等数据分析软件,挖掘数据信息,创造更多信息价值。

4.升华阶段:维护数字信息安全、形成数字信息价值观。数字技能内容层次的第四层是升华阶段,也是数字技能的最高级阶段。数字技能的升华阶段是指数字技能的拥有者在收集整理、分析、应用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对待数据的态度,即正确对待数字信息,应用数字信息服务社会与人民,反对数字异化、抄袭及不端行为,拒绝对数据信息的随意扩散。这一阶段,数字技能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数字信息保护意识,了解数字信息随意扩散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对数字信息的安全保护应贯穿数字技能内容体系的全框架中。人们在学习数字技能之初,就要树立正确的数据价值观,养成保护创始者知识产权的习惯,不仅要尊重并正确对待三方数据,还要保护己方创新数据,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字信息价值观。

二、高校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的时代价值

(一)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10]。其中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具有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其内涵与数字技能人才内涵相贴合。此外,在面临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的当下,各类高校的网络教学成为与线下课堂教学并存的教学形式,“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1],这对高校师生提出了掌握并熟练应用网络教学软件的新要求。经过多个学期网络课堂教学,我国高校师生普遍熟悉了一定的网络教学APP软件,这也是对其教学技能的普及和提升。因此,新冠疫情下,网络教学的普及也倒逼着高校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数字技能的重视。其实,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本身就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另外,拥有高阶段的数字技能的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简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率,进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处于低阶段或者零基础的数字技能的学生,通过数字教学后,基于学校构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相关的数字化学习内容,不仅能产生数字技能学习兴趣,还可以夯实数字知识基础,从而实现数字技能由低阶段向高阶段的飞跃。就这一层面来看,高校培养数字技能人才不仅可以完成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还能提升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高校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引领和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升全民数字索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有关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文件相继印发,文件中均提及“发展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着力提升一流人才创新能力[12]”。这充分反映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源诉求[13]。如前所述,数字技能人才的核心是拥有创新思维、具备数字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这正属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一部分。

另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满足社会需求,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便是立足我国国情,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方针,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4]。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对数据收集整理、分辨挖掘、分析应用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高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数字技能,精通对本专业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相关软件,树立正确的数字信息价值观。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未来数据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因此,培养更多数字技能人才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三)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是对数字中国战略的现实回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而数字技能人才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为实现数字中国战略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没有大量数字技能人才在各个岗位上的贡献,数字中国战略必将是空中楼阁。因此,数字技能人才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数字中国战略的基石,更是对数字中国战略的现实回应,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根据《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技能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随着全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数字技能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另外,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可以在短期内弥补低阶段的数字技能人才的供需鸿沟,助力个人、企业、社会数字化转型,促成数字中国战略的落实。因此,高校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日渐紧迫,也是对数字中国战略的现实回应。

(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

自2002年中央正式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7年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为三大国家基本战略之一,2017年重申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2020年明确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15]。在我国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强国战略,始终强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新人才。2021年11月,《提升全民数字索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的目标[16]。可见,数字技能是当下及未来人才必备的技能。

数字技能人才既是国家新时代所需的高新人才,也是政府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更是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具有一定数字技能的人才能在大数据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轻松胜任工作岗位的一般要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信息革新日新月异,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技术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培养更多高阶段的数字技能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先机,才能够整体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从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培养数字技能人才不仅能够夯实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基础,促使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还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奋斗目标[17]。

三、当前我国高校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部门措施形式化,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未形成

近年来,国务院颁布了众多涉及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升全民素养和技能行动纲要》等。这些政策文件中均存在有关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容,但其针对性和可操性不强。一是政策文件中并未单独对数字技能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仅凭这些宏观层面粗线条的战略指导还远远不够。二是政策文件中缺乏量化指标和具体措施,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操作链条未衔接,育人行动未监管。三是政府部门尚未建立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未形成,同时,部门之间统筹规划意识不高、协调配合能力低下。因此,在完善践行专业技能人才政策的基础之上,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政策保障及规划仍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基于此,应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宏观规划,就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案设计、专业数字技能标准等做好宏观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从战略的高度为我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与指导。

(二)用人单位思维旧化,具体化的行动措施未落实

伴随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开展与实施,国内不少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数字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众多企业面临数字转型缓慢,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是由于缺乏数字型管理人才,对科技发展态势认识和理解不充分,甚至对新技术存在抵触情绪;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则是因为在方法、技术和人才方面相对匮乏,导致转型乏力。究其原因,众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数字转型失败都是由于数字技能人才匮乏。反观国外企业如德国品牌阿迪达斯,为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仅2021一年的时间就招聘了1000多名技术和数字人才。根据《从蓝图到伟业: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行动》报告显示,受访企业认为阻碍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因素是缺乏具备数字化相关关键技能的核心人才。具体到体育领域中,体育企业内部对数字技能重视度不高,导致数字技能岗位需求量不大,对高阶段的数字技能人才的引进补贴福利较低;外部与学校人才输送对接匹配度逐年下降,没有形成流畅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致使体育企业招收的人才主力军中,拥有体育数字技能的人占比极低。因此,用人单位对数字技能人才认识观念上的落后固化以及招收行动上的迟缓,导致单位数字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严重迟滞了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这种情况在我国仍普遍存在,是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慢的首要因素。

(三)学校人才培养固化,现代化的数字技能教师未配齐

目前,高校培养模式还处于现代教育理念普及下教学资源掣肘下“教学主体培养差异难兼顾”、新兴数字技术对抗下“传统教学管理难适应”等无序状态[18]。高校是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教师则是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一是“数字+”课程设置不足。各大高校中,“数字+”的课程形式多是大一时期的计算机课程,仅凭这一课程,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且课程安排多为一星期一节或单周一节,学生接受系统数字技能课程教学的机会不多。二是教师数字能力不足。教师数字能力直接影响其数字课程的教学质量,若教师无法有效运用数字教学资源,创新使用数字教学方法,以数字教学模式开展有关数字技能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效率是事倍功半的。三是教师数字培训不足。新时期我国教师培训改革面临多重挑战:培训资源供给的挑战、培训流程模式的挑战、培训管理与治理的挑战[19]。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纷纷提高了年轻教师入职的学历标准,外加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难度较高,大部分高校年轻教师比例偏低,资历深厚的老教师在高校仍占主要部分,他们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正在逐步下降,部分老教师已经形成职业倦怠。与老教师相反,年轻教师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由于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不足,对数字技能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因此,对教师数字技能培训是快速提升其数字知识技能不足的首要选择,这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从体育高校看,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并无与大数据等数字应用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仅有的《体育统计学》和《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也是体育领域中相关数据的简单统计和测量,而计算机应用课程属于公共课程,且也是对相关数据的简要分析,属于初级阶段的数字技能的学习内容。从体育院校教师毕业院校来源分析,大部分体育教师是体育专业内部培养而来,对数字技能知识了解掌握不深,所以体育院校尤为缺乏高阶段的数字技能教师。

四、高校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的对策

(一)统筹规划,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就是最上位、反映初意图的设计,是原则性与涵盖性最强的设计,它能指导所有下位的设计,为下位设计提供理论逻辑,是根本性的设计[20]。而我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仅仅依靠在众多政策文件的部分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宏观战略的顶层设计,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每一板块、逐个步骤提供方向与指导。第一,建立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机构,根据数字技能框架的内容,制定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方案,确定数字技能人才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探索一个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金字塔体系。第二,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扶持作用。政府针对不同阶段的数字技能人才,制定不同的政策规划内容,并注重每一阶段政策内容的衔接,形成完整的数字技能人才的政策系统设计链,加强政策间的结构性与系统性。同时,鼓励各行业完善数字技能人才发展、培养、引进等各方面的专项政策。对数字技能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的解决政策。第三,加强落实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执行有效,组建相关的监督部门,以提高行动的落实效果,增加反馈机制,设立奖惩制度。

在体育领域中,应尽快出台体育数字技能人才培育的独立政策,明晰体育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步骤。此外,应明确不同等级的体育数字技能人才掌握的技能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体育数字技能人才,包括职业和非职业运动员进行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数字技能培训,形成一个类型多元、层次分明的体育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框架体系。

(二)校企深化协同育人项目,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

校企协同育人强调将教育教学各部分内容融为一体,避免育人过程中各主体各自为战,统一供需两端的人才要求,有利于学生数字技能水平和数字素养的提高[21]。因此,推动产教融合,深化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既是推进高等教育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第一,以校企联合为中介,充分对接产业链需求和人才链供给,提高市场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的匹配度,全方位、多层级、频迭代地打造适应于数字时代需求的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第二,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与国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领域深度合作,培养实战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赛促教等多种方式,借助“三千计划”、创新创业大赛、校外实习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以短期数字技能项目培训、数字技能教学建设、数字技能人才扶植计划等多形态[22],开展有关数字技能的活动、比赛、项目。第三,高校可邀请高水平数字技能人才到学校开展演讲或座谈会,激发学生偶像情怀,产生学习数字技能的热情。用人单位也可聘请高校数字型教师,以假期交流、网络授课等多种方式扩增单位数字技能人才资源。

从教育部推进的协同创新中协同育人效能来看,体育院校还应继续与相关企业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双方应进一步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畅通双方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联合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的框架体系,创新联合培养的模式,建立体育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层次上着重培养处于发展、深化、升华阶段的体育数字技能人才,鼓励学生通过基地实操实训,学习掌握相应的数字技能;同时,锻炼学生运用数字工具,如SPSS、STATS等,帮助学生形成数字价值观。

(三)学校丰富数字技能课程,增强师生数字技能实力

丰富多样的数字技能课程是学生数字技能提升的基础保障,也是学生学习数字技能知识的重要来源,而数字技能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托一支高质量的数字型师资队伍。可见,数字课程与教师的双重保障是学生学习数字技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第一,高等院校综合考虑院校特色和实力,在适当增设“数字+”选修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型“数字+”课程的比例,举办不同形式的数字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长时期、多频次地接触数字技能课程,深化学生对数字技能知识的掌握,肯定学生数字技能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机会。第二,配套相应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进行数字化提升,转变教师研修实践和考核评价内容,拓展教师数字化的渠道,鼓励教师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学骨干,为教师提供进阶、上升的平台,借助各种校外师资力量,在对内优化整理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团结高效的数字化师资团队。第三,贯彻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注重培养创新教师,加强数字化转型赋能,充分发挥优秀数字教师的头雁效应。踊跃建设专业科技实验室,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成立全国数字技能师资联合会,在专业交流平台上定期就教学心得、人才培养经验和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不断完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修订相关课程的学分和学时,从而保证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以体育领域为例,部分体育院校可增设与5G、人工智能、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相关专业,在丰富原有课程如《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及《体育科研方法》等的基础上,开设“数字+体育”课程,积极开展“数字+体育”相关课程知识竞赛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学生接触、学习数字技能的课程知识和技能。另外,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数字技能的提升问题,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培训和学习,督促教师学习提升自身数字知识技能,从而在短期内提升教师此方面的实力。只有高校体育教师的数字技能实力得到了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本专业学生数字能力的提升。再有,具有体育专业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学校—企业协同育人的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和工厂,为学生提供数字技能方面的实操实训的机会,多方面给予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数字技能的机会。

(四)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平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向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教学平台,其教学由“教”为主体转向以“学”为主体,不仅能够满足教师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学平台的创新与应用。第一,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各大高校联合成立数字教学联盟,共享各校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同时增加平台研发创新的投入,使平台功能多元化,即实现师生对课前、课中、课后、评价四个过程的全面把控,多维度地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第二,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要求高校具备良好的数字环境氛围,即高校领导重视数字化教学、高校教师具备数字技能、数字教学设备丰富、数字教学研究资源充足等。环境适宜的前提下,高校研发虚拟课程,将线下课堂教学完全复制到虚拟空间,超越时空分离的阻碍,打破人机交互方式简单、技能实践环节欠缺、学生参与感不强的线下教学现状,形成教学情景永存的新形态。第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高校应树立“提升学生数字技能”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重视联合培养,对教学模式的管理机制、平台建设、师资培养、支撑体系进行重构与创新,推动传统教学模式转为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BOPPPS教学、PBL教学、5E教学、ADDIE教学、STEM等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

以体育院校为例,高校在搭建集各项运动技能教学课程资源于一体的线上教学平台的同时,联合研发数字训练设备,实现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设备可实时动态监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而体育教学模式可向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转变,深化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运动的意识与习惯。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探寻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人才评价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前接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内容,后通数字技能人才应用情况。若评价具有主观性、虚假性,数字技能人才就无法对自身的数字素养、技能掌握获得客观、真实的反馈。另外,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真正、全面地评判高校学生对数字技能的掌握,不利于数字技能人才的长远发展。因此,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于数字技能人才的发展机制起到重要反馈作用。第一,明确考核评价体系。以专业特点和岗位职业要求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建立类别鲜明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现状,探索建立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第二,明晰考核评价指标。以发展人才的数字技能为核心,基于数字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律,从基础知识、数字技能、价值观等多维度设置不同阶段相应的考核指标,对数字技能人才每一阶段的进步给予肯定,让数字技能人才具有使命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第三,拓展评价方式。聚焦人才的数字实力,坚持课内外、校内外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以理论和实操、笔试和口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内容,有效评价数字技能人才的真实水平。

以体育数字技能人才的评价为例,制定体育数字技能人才评价的全面化、多阶段的指标,明确每一阶段评价的标准和目标,多维度评价体育数字技能人才。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同时要求评价人员权威化、专业化,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反馈和教师自评相结合等,确保对体育数字技能人才的评价客观、公正、合理。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数字技能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劳动技能up up!
答数字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数字看G20
画唇技能轻松
成双成对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