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2023-04-01袁昊杰岳亚平吴丹丹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社会支持

袁昊杰 岳亚平 吴丹丹

[摘 要] 社会支持是学前儿童父亲缓解育儿焦虑、应对育儿压力、改善育儿方式、提升育儿胜任感的重要支持来源。本研究运用相关量表探索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三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育儿胜任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见,加大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缓解其育儿压力,增强其育儿参与,提升其育儿胜任感。

[关键词] 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

一、问题提出

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指出,家庭是个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接触最早、最直接、最内层的微观环境系统,对个体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其中,父母作为家庭系统中的核心成员,其育儿心理、育儿方式和育儿能力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2]但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内部劳动分工的不同和父亲对自身教养角色认识的不足,导致母亲成为育儿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父亲则常常在子女的教养中“缺位”。[3][4]其实,父亲与母亲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家庭中父亲积极参与幼儿教养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增进父子间的亲密关系,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5]还可以缓解母亲的养育压力,[6]改善夫妻关系,提高母亲的幸福感,[7]最终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8]而一旦父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频频 “缺位”,则将深刻影响幼儿在认知、道德行为、人际关系和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发展,[9]甚至造成内隐性问题行为。[10]但已有研究发现,当下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意愿偏低,参与程度也不容乐观。[11][12][13]虽然有研究从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角度对该现状的原因进行了阐释,指出大多数父亲是受养育传统、思想观念、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参与育儿,[14]但缺乏对父亲参与程度不高的内在原因的探讨。受传统观念影响,母亲作为育儿活动的主体,其“守门行为”阻碍着父亲的育儿参与。由于父亲参与度不高,致使其育儿效能偏低,不愿意参与育儿,进而导致其感知的育儿胜任感更低,从而更不愿意参与育儿。[15]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父亲育儿参与的内在因素,即育儿胜任感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展开探讨。

育儿胜任感(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是指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满足幼儿各种需求的效度与能力,主要包含育儿效能感(育儿的知识与技能)与育儿满意度(育儿的情绪体验与舒适度)两个方面。[16]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育儿胜任感不仅有助于缓解父母自身的养育压力,改变父母的育儿心理,提升父母的育儿能力,还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17][18]如学者德哈恩(DeHaan)的研究指出,育儿胜任感可以有效调节父母的养育行为,提高父母的育儿参与水平,促进父母积极育儿。[19]但当下关于育儿胜任感的研究主要以幼儿母亲为主,鲜有探索父亲的。学者斯拉格特(Slagt)也指出,由于父母承担的家庭责任不同,他们的育儿行为和育儿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长久以来,父亲的地位与作用被人们忽视,应进一步探讨影响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挖掘父亲在家庭育儿中的潜力和价值。[20]因此,为探讨父亲的育儿胜任感,本研究借鉴学者吉班德(Giband)根据自尊理论和育儿情景的特殊性所提出的定义和维度划分,[21]将父亲的育儿胜任感界定为父亲在育儿活动中满足幼儿需求的效度与能力,包括育儿效能与育儿满意度两个维度。其中,育儿效能是指父亲对自身满足幼儿需求能力的一种自我感知,它影响着父亲参与育儿的自信心和能力感;育儿满意度是指父亲从育儿行为中得到的满足感,它影响着父亲参与育儿的努力度和坚持性。

在梳理已有关于母亲育儿胜任感的研究时发现,来自外界的社会支持是影响母亲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22][23]社会支持被认为可以激发父母积极的育儿信念,缓解父母的养育压力,提高父母的育儿能力。[24]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父亲感知的社会支持及其对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一般而言,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以及个体对所获支持的利用程度。[25]其中,客观支持是指個体实际所接受到的支持,主观支持是指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而对支持的利用度则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程度。有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父亲的育儿压力,提升父亲的育儿自信。[26]学者费根(Fagan)的研究也发现,充足的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提升父亲的育儿能力,从而增强其照顾伴侣和养育幼儿的积极性。[27]可见,社会支持对父亲的育儿心理和育儿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关研究亦指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父母的育儿胜任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28]这表明在社会支持影响父母育儿胜任感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学者雷克斯(Raikes)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影响低收入母亲的自我效能感来缓解其养育压力,提高其育儿能力。[29]班杜拉(Bandura)的交互决定论也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30]社会支持作为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个体时必然受到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基于已有研究以及育儿胜任感中包含育儿效能感,本研究推测以“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的“心理资本”可能是社会支持与父亲育儿胜任感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一词源自积极心理学,最早由学者卢桑斯(Luthans)提出,被认为是一种归属于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含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身能否成功做成某事的衡量与评估)、希望(个体朝着目标努力,达到成功的信念)、坚韧性(个体做成某事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和乐观(对现状和未来的一种积极预测)四个维度。它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地解决当下的难题,顺利走出困境。[31]相关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学前儿童父母的育儿胜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2]同时社会支持与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与养育行为也存在显著的相关。[33]莫里塔(Morita)等人的研究更是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影响父母的心理状态来改变他们的育儿方式和育儿行为。[34]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作用于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梳理文献后发现,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妊娠期、产褥期或患病儿童的母亲,较少关注学前儿童父母,抑或将学前儿童父母视为一個同质的整体,忽略了父母养育的异质性。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选取学前儿童父亲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其社会支持水平、心理资本状况和育儿胜任感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出社会支持影响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中介模型,期望从社会支持角度为提高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提升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增强父亲的育儿参与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作为样本来源,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研究对象。为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根据2021年河南省政府对省内18个市GDP的排名,将河南省各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经济发展层级,在每一个层级中随机选取一市,最终选取河南省L市、A市和S市,分别代表高、中、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每个城市选择两所公立幼儿园和两所私立幼儿园(每种类型的幼儿园在城市、农村各选一所),每所幼儿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各1个,然后在每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0名幼儿的父亲作为调查对象,在获得其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2所幼儿园的720名学前儿童父亲参与了本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发放,所有问卷在两周内完成。共回收问卷720份,剔除无效问卷42份,有效问卷为678份,问卷有效率为94.17%。问卷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 社会支持测量量表(SSRS)

本研究采用国内学者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用以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35]该量表在国内外应用广泛。[36][37]量表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其中客观支持是指个体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要包括个体在过去一年的生活条件、紧急情况下的问题解决渠道和遇到压力或阻力时的心理安慰来源等三项;主观支持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或感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主要包括个体与同事的关系、与邻居的关系、能够为其提供帮助的朋友数量和家人的支持程度四项;而对支持的利用度则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程度,主要包括个体遇到麻烦时倾诉的方式、一个人遇到麻烦时寻求帮助的方式以及参与小组活动情况等三项。量表分值在12~66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其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根据量表总分划分为低水平(≤22分)、中等水平(23~44分)、高水平(45~66分)三个层次。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表明问卷信度良好。

2. 心理资本测量量表(PCQ?鄄24)

心理资本量表选取由卢桑斯(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测量量表(PCQ?鄄24),[38]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良好的信效度检验。[39][40]量表共包含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感、希望、坚韧性和乐观,每个维度分别通过6个题项来测量,如通过“我相信自己能分析长远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等6项来测量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通过“任何问题都有很多解决方法”等6项来测量个体的希望水平,通过“在生活中,我无论如何都会去解决遇到的难题”等6项来测量个体的坚韧性,通过“生活中,我总相信黑暗的背后就是光明,不用悲观”等6项来测量个体的乐观水平。量表采用六点等级计分制,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为六级,依次计分(1~6分)。其中13、20和23题采取反向计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心理资本越高。总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自我效能感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希望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坚韧性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乐观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表明问卷信度良好。

3. 育儿胜任感测量量表(C?鄄PSOC)

育儿胜任感测量量表选取由香港学者Ngai所修订编译的《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41]2021年李雪莹等人将该量表用于学前儿童母亲育儿胜任感的测量,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42]同时该量表也在欧美诸国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43][44]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共包含2个维度,分别为育儿效能和育儿满意度,其中育儿效能维度包含8个条目,育儿满意度维度包含9个条目,量表共17个条目。量表采取六点等级计分制,从“绝对不同意”到“绝对同意”分为六级,依次计分(1~6分),其中2、3、4、5、8、9、12、14和16题采取反向计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育儿胜任感越高。总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育儿效能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育儿满意度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表明问卷信度良好。

(三)研究过程

首先,在研究开始之前,对本研究中的研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按照标准化的施测流程展开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标准。其次,在正式调查前,研究人员先与每所幼儿园的负责人进行联系,详细说明调查内容,获得负责人的同意,而后在各班教师的协助下对家长进行解释说明,获得家长的同意,同时向家长详细说明问卷填写方式与注意事项,并提醒其在规定时间完成作答。问卷回收后,按照规则严格剔除缺失值较多、填答时间较短、出现规律性答案等无效问卷。最后,在数据清理的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构建出理论模型。

(四)数据处理

首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45]结果表明,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未旋转的第一个因子只解释了全部变异量的27.64%,未占总变异解释量的40%,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然后,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SPSS?鄄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方法检验父亲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育儿胜任感间的中介效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儿童父亲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的现状

1. 学前儿童父亲社会支持的现状

学前儿童父亲社会支持得分M=44.83(SD=6.74),其中客观支持得分M=10.76(SD=2.97),主观支持得分M=26.09(SD=4.16),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M=7.98(SD=2.07)。参照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定细则低水平(≤22分)、中等水平(23~44分)和高水平(45~66分),当下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

2. 学前儿童父亲心理资本的现状

学前儿童父亲心理资本得分M=4.71(SD=0.49),其中自我效能感得分(M=4.92,SD=0.63)最高,希望得分(M=4.84,SD=0.65)次之,坚韧性得分(M=4.72,SD=0.56)较低,乐观得分(M=4.36,SD=0.51)最低。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5分,且超过了4分的偏上水平,表明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3. 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现状

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得分M=3.90(SD=0.53),其中得分最高的是育儿效能(M=4.21,SD=0.64),其次为育儿满意度(M=3.74,SD=0.57)。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及两个维度的平均值都在3.5以上,高于理论中值3.5,但育儿胜任感总均分为3.9,尚未超过4分的偏上水平,因此,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

(二)学前儿童父亲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本研究显示,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在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和园所性质方面差异显著;心理资本在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抚育幼儿数量和园所性质方面差异显著;育儿胜任感在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抚育幼儿数量和园所性质方面差异显著。具体来看,受教育水平高的父亲其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水平显著高于受教育水平低的父亲;月收入高的父亲其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水平显著高于月收入低的父亲;在家庭结构方面,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水平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在居住地方面,城市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要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在抚育幼儿数量上,一孩和二孩父亲的心理资本显著高于抚育三孩及以上幼儿数的父亲,同时一孩父亲的育儿胜任感要显著高于抚育三孩及以上幼儿数的父亲;在园所性质方面,公办幼儿园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水平显著高于民办幼儿园的父亲。(见表2)

(三)学前儿童父亲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的相关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总体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即社会支持与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r=0.56,P<0.001)与育儿胜任感(r=0.47,P<0.001)显著相关;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与其育儿胜任感(r=0.66,P<0.001)密切相关。(见表3)

(四)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直接效应检验

以社会支持总体为预测变量,以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为结果变量,采用线性回归检验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社会支持每增加一个单位,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增加0.45个单位,验证了假设1。为进一步探索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以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为预测变量,以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为效果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均可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其中客观支持的预测量最大为0.25,其次为主观支持0.24,最后为对支持的利用度0.12,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见表4)

(五)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作用于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以上结果已经证明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两两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且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使用海耶斯(Hayes)编制的SPSS?鄄PROCESS插件对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作用于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模型选择Model 4,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5000次)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先,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总效应显著(β=0.45,P<0.001)。其次,社会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β=0.56,P<0.001)。最后,在将社会支持和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共同纳入回归方程后,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均可以对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产生正向显著影响(β=0.13,P<0.001;β=0.58,P<0.001),但社会支持的效应量降低。由此可見,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是社会支持影响其育儿胜任感的重要中间变量。(见表5)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在引入父亲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之前,社会支持对育儿胜任感的直接效应显著,即c显著(95%置信区间[0.502,0.681]不包含0);(2)在加入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之后,社会支持对父亲育儿胜任感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即c′显著(95%置信区间[0.075,0.258]不包含0),但其效应量下降。父亲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育儿胜任感之间的间接效应达到显著,即社会支持→父亲心理资本→育儿胜任感的路径显著(95%置信区间[0.352,0.506]不包含0),表明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其育儿胜任感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路径成立,相对中介效应占比为71.11%。(见表6)

据此构建出社会支持影响父亲育儿胜任感的中介效应图。(见图1)

为了探究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之间的具体中介机制,将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作为显变量加入社会支持与父亲育儿胜任感之间构建多重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维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95%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其中乐观的中介效应值最高(0.15),自我效能感次之(0.08),然后是希望(0.07),分别占总效应的33.33%、17.78%和15.56%;而坚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育儿胜任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95%的置信区间均包含0)。(见表7)这表明,在心理资本内部,学前儿童父亲的乐观水平、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的中介效应值得关注。

据此构建出心理资本各个维度在社会支持和父亲育儿胜任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图。(见图2)

四、讨论

(一)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能力的整体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学前儿童父亲获得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46][47]当下,社会竞争加剧,育儿成本高涨,导致学前儿童父母养育压力增大,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育儿新政,为学前儿童父母提供多样的育儿帮扶,但仍无法满足家庭日益多元化的育儿需求。[48]同时,关于学前儿童父母的育儿支持多以母亲为主,缺乏对父親的专门化支持,所以学前儿童父亲感知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在父亲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和园所性质方面差异显著。不难理解,随着父亲学历的提升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其感知和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而在家庭结构层面,家庭结构越完善,父亲所获得的来自家庭和家族成员的支持也就越多,这就造成了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父亲获得的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单亲家庭。而在居住地方面,因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基础设施等条件也相对完善,所以城市父亲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农村父亲。而在园所性质方面,公办园由于保教费用较低、办园资质可信、师资力量可靠、家园合作稳定,使得公办园父亲感知的社会支持要高于民办园父亲。

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父亲对教养孩子的自信心较高,认为自己能够承担作为父亲的职责。这可能是因为当下幼儿的年龄较小,父亲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相较于初中、高中生而言,目前还无须过多担忧孩子的学业情况、问题行为等,从而其心理压较小,心理资本较高。[49]与已有研究一致,本研究中的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在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抚育幼儿数量和园所性质方面差异显著,[50]说明父亲的心理资本受其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重视影响父亲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把握不同个体的独特性差异,充分挖掘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源,提高其心理资本。

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育儿满意度偏低,这可能与父亲的角色认知、育儿体验和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关。首先,由于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和家庭劳动分工的差异,父亲往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忽视了自身的育儿参与,致使其角色定位有偏,角色认知不足。其次,在父亲有限的育儿参与中,受制于自身育儿知识与育儿技巧的不足,很多父亲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对其实施积极主动的引导和教育,甚至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父亲参与育儿都只是身体在场,缺乏与幼儿的高质量互动,[51]致使父亲的育儿体验不佳,对自身的育儿效果满意度偏低。最后,由于社会支持匮乏,父亲在育儿的过程中难以通过获得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育儿指导来丰富自身的角色认知,提升自我的育儿认同,提高自身的育儿能力,[52]从而导致自身的育儿胜任感不高,育儿满意度偏低。研究也发现,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居住地、抚育幼儿数量等是影响父亲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该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张洪指出,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导致学前儿童父母的育儿胜任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园所差异。[53]而洪秀敏则指出,抚育幼儿数量可以显著影响学前儿童父母的育儿效能,二孩家庭与一孩家庭相比,更易产生育儿压力与焦虑情绪,[54]从而影响父母的育儿胜任感。

(二)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验证了假设1。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保持一致。[55]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体层层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这些系统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分别是微观系统、中层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各个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来自外层系统的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保护因素,能够显著缓解微观家庭系统中学前儿童父母的养育压力,提升其育儿自信感和育儿胜任感。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均能显著预测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其中,客观支持的预测量最大,其次为主观支持,最后为对支持的利用度。这表明客观支持为学前儿童父亲育儿提供了基础保障,因而其效应量最大。而在此基础上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为父亲参与育儿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调动了父亲的育儿积极性与自信心,因而主观支持的效应量次之。在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的作用下,父亲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与利用进一步加深,所以相应的对支持的利用度的效应量较小。该结论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

(三)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作用于育儿胜任感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父亲育儿胜任感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假设2,符合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科恩 (Cohen)指出,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模型,即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应激事件,社会支持都可以直接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种则是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即社会支持能够在个体面对应激事件时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帮助个体摆脱困境。[57]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还可以通过提高其心理资本间接影响他们的育儿胜任感。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外在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弥补学前儿童父亲的资源损失,提升其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本,从而使其获得更高的育儿胜任感。如劳埃德(Lloyd)在其研究中指出,为患病儿童的父亲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其育儿压力,提升其心理韧性和家庭弹力,从而帮助其积极育儿。[58]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高低是由外部社会支持与内部心理资本共同决定的。

进一步对心理资本各维度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显示,乐观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为自我效能感,最后是希望,坚韧性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积极心理学指出,为个体塑造支持性的环境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乐观情绪,增强个体的自我认同与效能,进而强化个体达成目标的希望与信念,从而帮助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在此过程中,个体的乐观倾向是达成自我实现的内部动因。[59]埃卡斯(Ekas)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能够激发父母对现状和未来的积极预测,显著提升其乐观水平,进而使父母获得更高的育儿幸福感和满意度。[6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成功做成某事的衡量与评估,而希望是指个体朝着目标努力以达到成功的信念。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希望的中介效应偏低,这可能与当下学前儿童父亲缺乏育儿实践密切相关。较少的育儿参与与育儿实践导致父亲的育儿经验匮乏,自信不足,满意度偏低。[61]因此,自我效能感与希望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小。

五、教育建议

(一)加强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增强其育儿角色认同与教养参与

当前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尚待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同时,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在抚育幼儿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学前儿童父亲提供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精准化,给予家中子女更多的家庭以更大的社会支持。首先,在社会服务上,要加快建立健全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对学前儿童父亲的客观支持,如从医疗服务、工作保障、社会保险、教育资源等层面给予学前儿童父亲支持,缓解其工作家庭冲突和育儿压力。[62]其次,在育儿观念上,重视父亲的育儿参与,增强对学前儿童父亲的主观支持,给予学前儿童父亲足够的社会关怀与支持,扭转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教养观念与劳动分工,增强父亲对育儿参与的认同感。最后,依托于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或第三方育儿机构,加强对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指导,增强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与主动利用,以此来丰富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知识,提高他们的育儿参与水平和育儿能力。

(二)进一步挖掘幼儿父亲的心理资本,提升其育儿自信心与育儿积极性

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作用于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这说明心理资本在提升父亲的育儿胜任感方面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关注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发展,进一步挖掘其心理资本,提升其育儿自信心与育儿积极性。首先,在思想上要引导父亲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意识到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源对自身、儿童以及家庭的重要作用。其次,由于心理资本在受教育水平上差异显著,呈现出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加的特征,因此要引导低学历父亲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深度开发自身的心理资本。再次,由于心理资本在平均月收入、居住地、抚育幼儿数量和园所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升低收入父亲、农村地区父亲和多子女父亲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统筹规划教育资源,满足父亲的育儿需求,减轻父亲对幼儿未来发展的忧虑。最后,心理资本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父亲的心理资本要显著低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这可能是因为单亲家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承担着比双亲家庭父亲更多的社会压力,如育儿成本、生活中的歧视等。因此,我们要塑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关爱、帮扶单亲父亲,增强其乐观水平,从而提升其心理资本。

(三)丰富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实践,提升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

育兒胜任感是父亲对自身满足幼儿需求能力的一种主观感知,深刻影响着父亲的育儿参与。当下,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满意度偏低,育儿参与不足,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增强父亲的育儿参与,提升其育儿胜任感,提高他们的育儿满意度。首先,要扭转父亲的传统育儿观念,增强其对自身参与幼儿教养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其积极参与育儿。其次,倡导夫妻协同育儿,引导母亲适当“放权”,并注重父亲在育儿实践中的成长与反思,帮助父亲形成适合自身的育儿模式。[63]再次,借助于新兴媒体等加强公益性父职教育,丰富父亲的育儿知识与育儿技巧,还可借助于幼儿园、托儿所、社区服务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多样化、深层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使父亲在实践中深化角色认知,应用育儿技巧,锻炼育儿能力,实现“身的在场”与“心的在场”,在认知、行为和情感层面提升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边玉芳,梁丽婵,张颖.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46-54.

[2]梁宗保,吴安莲,张光珍.父母消极养育方式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关系:亲子冲突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2(03):43-52.

[3][51]梁艳,郭玲.学前儿童教育中父亲缺位及其改善[J].学前教育研究,2018(02):67-69.

[4][61]孙利,李澳.“父亲在场”的行为分析:质与量的结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1):39-46.

[5]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705-707.

[6]张燕.特殊儿童家庭共同养育及其对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发展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63-67.

[7]金洁,朴志先,桐野匡史,等.父亲参与和母亲幸福感关系的中日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53-157.

[8]ALLPORT B S, JOHNSON S, AQIL A, et al. Promoting father involvement for child and family health[J]. Academic Pediatrics,2018,18(7):746-753.

[9]李梦娜,周燕,陈穗清.父亲角色缺位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2018(18):47-51.

[10]刘国艳,刘丽英,黄丽容,等.父亲缺位与儿童早期内隐问题行为的关系[J].幼儿教育,2014(09):37-40.

[11]马爽,高然,王义卿,等.农村地区父亲参与现状及其与幼儿发展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9(05):51-61.

[12]李晓巍,魏晓宇.父亲参与的现状及其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母亲教养效能的中介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49-58.

[13]吴航,朱嫚嫚,刘雯.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4-40.

[14]叶青青,许慧.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59-61.

[15][63]邹盛奇,伍新春,黄彬彬.母亲守门行为与父子依恋的关系:父亲教养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9,42(06):1361-1367.

[16][41]NGAI F W, CHAN S W C, HOLROYD E. Trans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in Chinese mothers[J]. Nursing Research,2007,56(5):348-354.

[17]SUWANSUJARID T, VATANASOMBOON P, GAYLORD N,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in fathers: Thai version[J].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2013,44(5):916-926.

[18]梁珊,于腾飞,刘文敬,等.父母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5):1040-1044.

[19]DEHAAN A D, PRINZIE P, DEKOVIC M. Mothers’ and fathers’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e of competenc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45(6):1695-1707.

[20]SLAGT M, DEKOVIC M, DEHAAN A D, et al.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sense of competence and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proble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ing[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48(6):1554-1562.

[21]GIBAND?鄄WALLSTON J. Self?鄄esteem and situational stress: factors related to sense of competence in new parents[D]. Nashville:George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1977:41-78.

[22]CHAVIS L. Mothering and anxiety: social support and competence as mitigating factors for first?鄄time mothers[J].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2016,55(6):461-480.

[23]陳云,高玲玲,何亚,等.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喂养方式对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2):9-12.

[24]RESPLER?鄄HERMAN M, MOWDER B A, YASIK A E, et al. Parenting beliefs, parental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2,21(2):190-198.

[25][35]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02):98-100.

[26]UENGWONGSAPAT C. Experiences and needs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Thai adolescent fathers: a qualitative study[J].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2020,28(4):1-15.

[27]FAGAN J, BERND E, WHITEMAN V. Adolescent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involvement with infan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7,17(1):1-22.

[28]VUKUSIC A M. Self?鄄evaluation of parental competence—differences between parents with pedagogical and non?鄄pedagogical professions[J]. World Journal of Education,2018,8(2):1-9.

[29]RAIKES H A, Thompson R A. 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parenting stress among families in poverty[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2005,26(3):177-190.

[30]BANDURA A. The self 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8,33(4): 344-358.

[31][38]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et a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60(3):541-572.

[32][50]袁昊杰,岳亚平.学前儿童父母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的关系研究——以洛阳市Y区为例[J].早期教育,2022(04):52-56.

[33][40][47]李海香,熊凤霞,谭敏珍,等.早产儿父亲亲职压力与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2):3235-3242.

[34]MORITA M, SAITO A, NOZAKI M, et al. Childcare support and child social development in Japan: investigat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and parenting style[EB/OL].(2021-05-03)[2022-08-18].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tb.2020.0025.

[36]LI Z, GE J, FENG J, et al. Less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COVID-19: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ence of nurses[EB/OL].(2021-02-01)[2022-08-18].https://frontiersin.yncjkj.com/articles/10.3389/fpsyt.2021.554435/full.

[37]ZHAO M, FU W, AI J.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ress and resilience among chines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y[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21,51(10):3412-3422.

[39]CHO I Y, MOON S H, YUN J Y.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family cohes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health behavior among early childhood parents in dual working families: a focu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EB/OL].(2021-04-29)[2022-08-18]. https://www.mdpi.com/1660-4601/18/9/4781.

[42]李雪瑩,毛康娜,弭小艺,等.育儿胜任感量表在学龄前儿童母亲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3):479-484.

[43]DZINOVIC D. The structure of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y in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J]. Educatia Plus,2018,20(2):124-134.

[44]PARK H S, KIM Y Y. The effects of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and parent?鄄child communication on parent?鄄chil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and parental rol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Psychological Mental Health Nursing,2009,18(3):297-300.

[45]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942-950.

[46][53]张洪.拉萨市学龄前儿童父母育儿胜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33-36.

[48][62]洪秀敏,朱文婷,赵思婕.青年父母婴幼儿照护支持与养育压力研究——基于全国13个城市的调研数据[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2):106-114.

[49]胡明娜. 3~6岁幼儿父母心理资本与亲子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26-27.

[52]FAGAN J, LEE Y. Do coparenting and social support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adolescent fathers than adult fathers?[J]. Family Relations,2011,60(3):247-258.

[54]HONG X, LIU Q. Parenting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arenting self?鄄efficacy in Chinese families: doe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matter?[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21,191(14):2269-2280.

[55]YANG X, KE S, GAO L L. Social support, parental role competence and satisfaction among Chinese mothers and fathers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a cross?鄄sectional study[J]. Women and Birth, 2020,33(3):e280-e285.

[56]曹龙娇.城市二孩父母育儿胜任感现状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0:45-52.

[57]COHEN S, WILLS T A.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2):310-357.

[58]LLOYD T J, HASTINGS R.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actor in mothers and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2009,53(12):957-968.

[59]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38-61.

[60]EKAS N V, LICKENBROCK D M, WHITMAN T L. Optimism, social support, and well?鄄being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0,40(10):1274-1284.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Parenting Competence of Fathers of Preschoolers: the Mediator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YUAN Haojie,1 YUE Yaping,1 WU Dandan2

(1Faculty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2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Abstract: Social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upport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fathers to alleviate parenting anxiety, deal with parenting pressure, improve parenting methods and enhanc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of fathers were at the middle leve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ocial support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s fath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partially mediated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Therefore, we can increase social support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fathers and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capital to relieve their parenting pressure, enhance their parenting participation, and strengthen their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s fathers,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apital

(責任编辑:黎勇)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社会支持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