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以“传染与免疫”为例

2023-03-31赵瑞华周衍衡

科学咨询 2023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传染知识点

赵瑞华,周衍衡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教育教学过程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实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任务[1]。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导向是立德树人,核心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主题是鲜明的德育内涵和元素[2]。近几年,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不少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3]。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微生物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还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让微生物更好地服务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微生物的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4-5]。因此,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非常有必要。微生物学课程应把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价值的塑造融为一体[6]。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同疫情较量的过程中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师可以将“抗疫精神”作为思政元素,将抗疫精神与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改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本文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中的“传染与免疫”内容为教学案例,介绍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施,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思政内容融入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希望本研究能给相关课程的思政教改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课程思政结合点设计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中“传染与免疫”一章讲的是微生物病原体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是对前一章“微生物的生态”中关于寄生关系的内容的深化。“传染与免疫”中讲到的传染与免疫的规律是我们对各种传染性疾病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理论基础。免疫学方法因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讲解本章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通过介绍病毒从感染个体到疫情暴发再到疫情控制的过程,使学生开启对传染与免疫的认识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当前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加深对本章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外防疫工作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结合点设计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我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凝聚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将这种力量高度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7]。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以案例教学、翻转式教学、讨论教学等多元化的形式将生动感人的故事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学科前沿、人类健康、社会环境、政治体制等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思考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思考人性道德、文化自信、制度优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爱国教育。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提前安排本章节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预习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关于防控布置、病例治疗、疫苗研制的资料。学生可以准备疫情防控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迹用于课堂讨论和分享。

(二)课堂教学

1.教师讲解环节

教师要将“免疫系统在病毒感染后所起的作用”作为“传染与免疫”这一章节的导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染与免疫”的兴趣,完成课堂导入。教师要通过提问和堂前小测试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重、难点的讲解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思政点的交互偶联融入思政元素。如:教师在讲到“感染病原微生物可引发传染病”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以“医护人员冲在抗疫一线”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用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讲到“抗原”时,可以以“新冠疫苗研制”为基础,介绍抗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进而延伸到常用的抗原,以陈薇院士团队在制备疫苗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将“病毒变异、测序分析、危重型患者救治康复”等引入讲解内容作为知识关联和拓展教学。

2.多元化教学环节

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除了教师主导的正常讲授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疫苗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我国新冠疫苗的研究现状,使学生了解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情况:重组腺病毒疫苗以腺病毒为载体,能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进行表达,与传统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力、持久性都大大提高。通过了解重组腺病毒疫苗,学生可以体会到科研工作者求真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可以播放我国对外捐赠新冠疫苗的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深刻领悟我国“以人为本”的情怀和大国担当精神;教师在讲解“炎症反应”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以“炎症风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作为教学案例,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SIRS是由于细菌、病毒、创伤等因素作用于机体,致使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引发的全身炎症性损伤综合征,那么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导致SIRS的发生”这一问题。学生在经过讨论后,可以了解到β属冠状病毒与SARS同属于冠状病毒,可以引发“炎症风暴”,会导致部分肺炎患者在后期病情突然加重。学生通过了解国家对重症患者全力救治的案例,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外,“传染与免疫”这一章节最后还开展了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演讲。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结合能使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

3.课后学习总结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疫情为案例绘制本章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内容要完整、关联性强、美观有创意,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效果调查

为了解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效果,全面、准确地获取学生对疫情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感受,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我们在“传染与免疫”这一章节结束后对参与教学活动的班级以问卷反馈和随机访谈形式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见表2。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可将疫情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教学方式;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实现立德树人、激发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储备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可知: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度,其次是教师的个人素质;部分学生建议教师选择与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的思政素材,思政素材与专业知识点自然融合会更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思政教学方式的选择上,55.4%的学生更认可“讨论教学法”这种互动性和趣味性高的教学方式,但部分学生也建议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总之,结合疫情思政元素的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利于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表2 课程思政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元素、精准匹配与思政元素相应的课程知识点、围绕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契合。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入、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讨论、随机访谈等多种形式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此外,疫情前沿成果的加入也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而课堂教学则是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主通道。在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中,教师要对当下的热点案例进行提炼,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将热点案例融入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中。笔者对教学效果的调查也显示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是非常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在后续工作中,教师要逐步丰富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完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式,从评价对象、内容、方法等角度设计对比实验和测量指标,聚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研究,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8]。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对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先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教育学生。课程专任教师必须具备进行思政教育的主体意识,深入挖掘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合理有效地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培养更多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传染知识点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