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知识矛盾 形成初步“量感”
——《认识厘米》素养进阶习题展评与教学建议
2023-03-30郭蕾蕾
文|郭蕾蕾
一、习题展示
●习题一
1.习题内容
2.能力指向
通过具体物体的测量,考查学生正确读取尺上物体长度的能力。通过三个物体的长度测量,让学生明确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果尺的“0”刻度没有对准物体的左端,那么就看物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的差。在整个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建立完善的测量方法。
3.学情分析
此题有84.5%的学生回答正确,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有能力在尺子上正确读取物体的长度数据。有15.5%的学生回答错误,主要原因是橡皮长度的读取出现偏差。根据学生填空的情况,划分为以下三种能力水平,如下表1。
表1
●习题二
1.习题内容(如下图1)
图1
2.能力指向
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和对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理解。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让学生追本溯源,通过徒弟用师傅拃量出的尺码去做衣服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书生穿起来不合适,得到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做出来的衣服大小也会不同,进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然后以第一小题为前提,让学生分辨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和测量方法,进一步形成“量感”。
3.学情分析
测评统计显示,在90 名学生中,多数学生对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判断,是比较明确的。只是部分学生在表述第一小题的理由时,会有不清晰的现象。
●习题三
1.习题内容
2.能力指向
抽象断尺的刻度,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学生需要根据图中的断尺刻度信息读取相关长度,不仅要辩证分析出尺子上相邻两刻度之间的数据差就是物体的长度,还要举一反三,辩证分析出任意两个刻度的差就是可测量的长度。在此思考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3.学情分析
此题在90 名学生中进行检测,只有8 名学生回答正确,多数学生只写出部分可能性,说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和辩证推理能力,或是不能进行有序思维。根据学生填写情况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五种能力水平,如下表2。
表2
二、教学建议
1.提供多种素材,帮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厘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长度单位,本节课也是图形测量的起始课。面对低段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具体材料,比如三角形的塑料片、硬币、小方块、回形针等作为测量工具,使学生在“用你喜欢的测量工具量一量长方形长度”的实际操作中,通过比较,初步感受到“矛盾”的存在:测量工具不同,无法进行比较,从而主动想到统一测量工具。
2.凸显问题矛盾,帮助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量感”这一核心素养。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其第一种具体表现就是“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可以创设古人的身体尺和现代人拃量布的小故事环节,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矛盾的进一步凸显,感受到测量长度的核心并非是“统一测量工具”,而是“统一测量单位”,让学生展开理性思辨,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自然而然地引出“厘米尺”。
3.创设丰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量感”核心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设计了测量的实践活动、“身体尺”的思辨活动,还设计了找尺子上的1 厘米、用手指比划1 厘米、找生活中的1 厘米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内化1 厘米、建立1 厘米的表象。之后通过“读长度”的活动,抛出“为什么表示的情况不同,都是5 厘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辨长度的本质实际上是若干个长度单位。这样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停地处于“生成矛盾—解决矛盾—再次生成矛盾”之中,更好地理解度量蕴含的道理,形成初步的“量感”核心素养。